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文化”共生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互构关系
1
作者 宋春霞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6,共8页
民族与文化的共生关系中蕴含着二者本体论层面的互构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化主体性之间并非单向度的线性关联,而是多维交织、动态生成、相互塑造的互构关系,具有双重辩证属性。首先,作为历史实践的能动主体,中华民族共同体通过... 民族与文化的共生关系中蕴含着二者本体论层面的互构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化主体性之间并非单向度的线性关联,而是多维交织、动态生成、相互塑造的互构关系,具有双重辩证属性。首先,作为历史实践的能动主体,中华民族共同体通过独属的民族身份、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推进民族复兴的实践,持续形塑着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历史厚度与当代向度。其次,作为意义生产的价值本体,中华文化主体性依托庞大的文化体系、连续性的文化传承、大一统的文化内核与创新性的文化特质,深度参与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与现代建构。因此,在“民族—文化”共生视域下对二者进行整体性考察,不仅能够解蔽被割裂性研究所遮蔽的深层次关联,更重要的是能够明晰“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与“文化融凝”互构共进的方法论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文化主体性 民族与文化 共生 互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