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张之洞教案观初探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田锡富
-
机构
湖北省社科院历史所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55-59,共5页
-
文摘
张之洞生于清代末叶,任封疆重臣近三十年(1880—1906年)之久,期间,帝国主义各国利用宗教对中国进行深入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与斗争,形成了大小教案数百起。此起彼伏的教案,致使近代中国社会处在长期动荡不安之中。成为清朝统治者解决安定社会的一大棘手问题。因此,怎样看待教案和如何处理教案,是当时清朝政府大小官吏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本文试就自居为光绪朝柱石之臣的张之洞的教案观作点初步探讨,求教于专家学者。
-
关键词
中国人民
清朝政府
反洋教斗争
帝国主义
义和团运动
近代中国社会
清朝统治者
教会势力
民教冲突
教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义和团时期中下层官绅的态势
- 2
-
-
作者
王兴宁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49-52,103,共5页
-
文摘
中下层官绅历来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重要阶层.他们虽然不是国家政治的决策者,但其政治态度如何对于维护统治却不是无足轻重的.义和团时期,由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交织和剧烈冲突,中下层官绅的政治态度表现得特别鲜明.考察他们在这一时期的活动和心态,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认识中下层官绅的本质,而且对于了解义和团本身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
关键词
官绅
义和团
民教冲突
教民
态势
劳乃宣
帝国主义
传教士
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关于朱红灯反清问题的商讨
- 3
-
-
作者
任荣康
陈惟
贾浩
-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112-113,共2页
-
文摘
1899年,义和团运动初期,一支以朱红灯、本明和尚(杨心诚)为首的义和拳活跃在山东平原县、恩县一带,那里是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人指出,朱红灯、本明和尚等人的斗争,是以“反清复明”为目的的。其主要依据是当时任山东平原县知县蒋楷说过的一段话:“朱红灯既冒称明裔,和尚又号本明,盖袭王郎、韩林儿故智。”这种看法值得商榷。蒋楷,原任山东莒州知州(州治在今山东莒县)。当地民教冲突很剧烈,蒋楷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往往偏袒教民,压抑平民。当时山东巡抚张汝梅以其“办事不能持平,几酿大祸”为由,将他降为平原县知县。蒋楷对义和拳一贯仇视。
-
关键词
朱红灯
义和拳
义和团运动
山东平原
民教冲突
反清复明
教民
清政府
平民
巡抚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