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3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中山再造文明中国的本土情怀与世界眼光——试析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国家祭祀典礼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俊领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8期20-25,共6页
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为庆祝开国,在黄陵、明孝陵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礼。几乎同时,还将清廷的昭忠祠改为大汉忠烈祠,以新式的祭祀典礼告慰革命的牺牲者。其唯一例外是延祀了清代参加中法战争而殉职的将领孙开化。南京临时政... 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为庆祝开国,在黄陵、明孝陵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礼。几乎同时,还将清廷的昭忠祠改为大汉忠烈祠,以新式的祭祀典礼告慰革命的牺牲者。其唯一例外是延祀了清代参加中法战争而殉职的将领孙开化。南京临时政府在破除"迷信"的名义下,废除了文庙祀典之外的清廷其他所有祀典,却没有来得及制定民国祀典,以致于民间请求制礼的呼声甚高。尽管南京临时政府的国家祀典未能实现制度化,但其开创了民国礼仪制度的新时代,表达了汉族政权重续的政治兴奋情感,终结了传统的"神道设教"与政治自然化的伦理观念,展现了孙中山再造文明中国的本土情怀与世界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临时政府 国家祭祀 民国政治 孙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邱远猷 《现代法学》 1981年第4期17-21,共5页
七十年前的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宣告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是以孙中山为首的、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的革命政权。虽然它一直处于极度困难之中,仅存三个月,但仍致力于法制建设。南京临时政府... 七十年前的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宣告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是以孙中山为首的、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的革命政权。虽然它一直处于极度困难之中,仅存三个月,但仍致力于法制建设。南京临时政府不仅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民主政治,社会改革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法律、法令、条例、章程等。此外,又颁发了《暂行援用前清法律及暂时新刑律全文》。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制,具有鲜明的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临时政府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 法制建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共和国 封建专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起源与发展
3
作者 蒋秀丽 王晶晶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北京大学作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军学府,在图书馆学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目前现有学术成果多着墨于1947年王重民在北京大学文学院开设图书馆学专修科。文章认为,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北京大学作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军学府,在图书馆学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目前现有学术成果多着墨于1947年王重民在北京大学文学院开设图书馆学专修科。文章认为,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活动开启于1920年,到1949年前,分为三个阶段:1920-1924,培养图书馆学教育专才;1924-1947,开设图书学课程;1947-1949创设图书馆学专修科,并对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详细梳理,揭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发展脉络,总结分析其特点,为当代图书馆学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北京大学 图书馆学专修科 课程设置 图书馆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与体验:民国时期武术科学化研究的多维审视
4
作者 张振华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48,共6页
民国时期,武术研究中前所未有地出现了“受到科学多种影响、倡导科学化、运用科学知识”的现象,将其概括为民国时期武术科学化研究。运用哲学的方法与史料实证法,整体性归纳和思考民国时期武术科学化研究,提出其中深层、内在的“科学”... 民国时期,武术研究中前所未有地出现了“受到科学多种影响、倡导科学化、运用科学知识”的现象,将其概括为民国时期武术科学化研究。运用哲学的方法与史料实证法,整体性归纳和思考民国时期武术科学化研究,提出其中深层、内在的“科学”与“体验”问题。民国时期武术科学化研究中,科学的应用受到研究人员整体科学素养不高、传统认识习惯牢固、研究条件有限等因素影响,总体水平较低。在科学价值观影响下,阐述武术体悟经验和解读传统武术理论取得进展,但武术体悟经验系统也表现出明显的保守性。“科学”与“体验”相互区别和疏离,但又相互影响且具有进一步融合发展的可能性。有助于深化对民国时期武术科学化研究的学术认知并减少对武术科学研究的简单化理解,促进形成审慎、理性的研究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科学化研究 科学 体验 民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城市政府对民众休闲的管理研究——以1927—1937年的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丰祥 唐顺英 苏庆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8,共5页
民国时期,南京市政府对民众休闲的管理趋向积极,管理手段更加灵活,其中有对民众休闲的强制性管理政策,也有以社会教育的方式对民众休闲生活进行引导的措施。管理内容上体现出既要努力推进社会现代化而又兼顾民族传统和主流意识形态灌输... 民国时期,南京市政府对民众休闲的管理趋向积极,管理手段更加灵活,其中有对民众休闲的强制性管理政策,也有以社会教育的方式对民众休闲生活进行引导的措施。管理内容上体现出既要努力推进社会现代化而又兼顾民族传统和主流意识形态灌输的复杂考虑。这些体现了民国时期城市市政管理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特点,对现代休闲管理政策制定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南京 休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滇商入康作用及启示
6
作者 王政杰 徐黎丽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90,共12页
跨区域的商业活动作为沟通联结不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互动的重要媒介与桥梁,其核心在于商人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商业策略和广泛有效的市场布局,实现由经济、社会到文化的层级式深入互动。民国时期滇商在西康的商业活动表明,滇商对于... 跨区域的商业活动作为沟通联结不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互动的重要媒介与桥梁,其核心在于商人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商业策略和广泛有效的市场布局,实现由经济、社会到文化的层级式深入互动。民国时期滇商在西康的商业活动表明,滇商对于滇康两地的经济往来、社会风俗习惯融合以及文化交流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时期滇商在西康地区的商业活动不仅是对传统贸易的延续和深化,而且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全方位互动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探讨民国时期的商业实践有利于为如今区域间经济、社会、文化互动关系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滇商 西康 商业活动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民事司法制度和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红英 汪远忠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9-131,共3页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民事司法制度已相对完备,但以往研究主要从文本的角度探究民国时期司法制度的特性和价值。本文结合一则民国时期鲍景惠与王玉贞离婚案件,从司法实践的视角来探讨了民国时期民事司法制度实践中的最高法院分院设置问...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民事司法制度已相对完备,但以往研究主要从文本的角度探究民国时期司法制度的特性和价值。本文结合一则民国时期鲍景惠与王玉贞离婚案件,从司法实践的视角来探讨了民国时期民事司法制度实践中的最高法院分院设置问题、上诉到最高法院案件的法律审问题、事实审中的"当事人主义"的司法原则问题,以期对今天法制现代化进程具有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民事司法制度 最高法院分院 法律审 事实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湖南省霍乱流行的时空变迁特征及环境机理
8
作者 杨婷婷 殷淑燕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6-507,共12页
通过《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民国卷),整理得到民国时期湖南省各县霍乱流行的时间序列,并结合气象灾害、战乱、人口、交通等数据,利用热点分析、重心迁移模型和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了霍乱流行的时空变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 通过《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民国卷),整理得到民国时期湖南省各县霍乱流行的时间序列,并结合气象灾害、战乱、人口、交通等数据,利用热点分析、重心迁移模型和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了霍乱流行的时空变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民国时期湖南省霍乱主要在夏秋两季流行,年流行频度为86.84%,且长期波动上升,出现了1919—1920年、1931—1933年、1938—1946年3次高峰期。霍乱流行逐渐严重,由早期的分散分布逐渐发展为集中连片流行,分布广度由22.08%上升至75.32%;在空间分布上,民国时期湖南省霍乱流行的重心始终处于中部平原地区,并呈由北向南迁移的趋势,热点区在洞庭湖平原及湘江流域;冷点区主要集中在湖南省西部各县及东南部。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气温、战乱、洪涝灾害等因素随时间的变化造成了霍乱灾害越来越严重的时间变化特征,而人口密度、河道长度、与主要交通线的距离、海拔高度等区域差异决定了湖南省霍乱流行热点区域沿湘江由西南、南部向东北方向呈条状分布的空间特征。民国时期湖南省霍乱流行特征是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时空变迁 环境机理 民国时期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赋权登台”到“破局解困”:民国时期女会计师的职业突围
9
作者 孙聪玲 郭浩宇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124,共7页
本文以民国时期的女会计师群体为研究对象。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变革,许多女性由家庭私领域走向社会公领域成为了职业女性,女会计师即为近代中国职业女性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女性,女会计师属于拥有较高职业素养和较... 本文以民国时期的女会计师群体为研究对象。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变革,许多女性由家庭私领域走向社会公领域成为了职业女性,女会计师即为近代中国职业女性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女性,女会计师属于拥有较高职业素养和较强专业能力的智识阶层,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但这并不代表她们的事业是一帆风顺的,相反,她们取得事业成就的过程是充满挑战的。从被男性赋权登上会计舞台,到权利意识萌动觉醒,再到主动突围解困,女会计师群体不断成长,最终在成就自身的同时为中国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会计师 民国时期 女性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国立北京大学内部治理中的校院关系研究
10
作者 范乐佳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7,共9页
国立北京大学作为民国时期最早国立化的大学,其办学历史贯穿整个民国时期,办学成绩斐然。研究它的校院关系,不仅可以借此窥见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的内部治理面貌,还可为今日我国大学的内部治理提供一定镜鉴。具体来看,民国时期国立北京大... 国立北京大学作为民国时期最早国立化的大学,其办学历史贯穿整个民国时期,办学成绩斐然。研究它的校院关系,不仅可以借此窥见民国时期国立大学的内部治理面貌,还可为今日我国大学的内部治理提供一定镜鉴。具体来看,民国时期国立北京大学的校院组织经历了由“校—科—门”到“校—组—系”“校—院—系—(科)”,由隐性的类校院二级组织关系到明确的校院科层等级关系的转变。校院权力关系逐步由相对自由松散的“共治”模式走向强调等级、效能和集权的“科层”模式,教授权力和院系自治权呈现明显的收缩趋势。校院信念关系在事关大学办学、治学和学校领导上多是协同一致,而在府学关系和校院权力关系上有所分野。当前,完善我国大学内部治理、调整大学的校院关系应充分借鉴民国前期国立北京大学多措并举激发基层活力,后期平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学校权力和学院权力的历史经验,兼顾管理效能、院系自主权与教师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国立北京大学 内部治理 校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保存和整理民国时期档案中对苏联经验的借鉴
11
作者 李世琪 方鸣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3,79,共6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整理和保管民国时期档案,是档案资源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对民国时期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保管和整理,从而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需要,在发展基础薄弱、建设起步艰难的情况下,档案工作者们通过对苏联传入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整理和保管民国时期档案,是档案资源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对民国时期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保管和整理,从而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需要,在发展基础薄弱、建设起步艰难的情况下,档案工作者们通过对苏联传入的先进档案理论经验的借鉴学习,结合客观条件和实际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初步完成了民国时期档案的保存和整理工作,为学界研究和国家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档案 档案整理 苏联 档案法令 全宗 旧政权档案 历史档案 档案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村调查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基于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
12
作者 姚鹏 朱冠楠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中国共产党在民国时期先后开展了多次形式多样的农村调查,形成了大量反映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生活实情的调查报告。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农村调查成果至今仍然是研究近代农业史的重要资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 中国共产党在民国时期先后开展了多次形式多样的农村调查,形成了大量反映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状况、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生活实情的调查报告。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农村调查成果至今仍然是研究近代农业史的重要资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源头和实践活水。我国学术界对于民国时期农村调查资料的研究成果极为丰富,其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调查也做出了许多立意高远的研究。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样本来源,运用CiteSpace以及Gephi工具对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村调查研究的176篇文章绘制作者、学科热点及关键词图谱,旨在使用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方法回顾学术界对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村调查的研究,为今后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这批农村调查资料的内容构成、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国共产党农村调查 回顾与思考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武术教育工作机制及启示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帅兵 支川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91,共9页
教育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国家是教育事业的推行者。国家对武术教育发展具有最宏观、最基本的调控,社会力量群策群力的柔性参与,能与之达到刚柔相济、琴瑟共鸣之效果。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推行武术教育工作中,契合了当时的政治、... 教育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国家是教育事业的推行者。国家对武术教育发展具有最宏观、最基本的调控,社会力量群策群力的柔性参与,能与之达到刚柔相济、琴瑟共鸣之效果。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推行武术教育工作中,契合了当时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因素,同时也获得了政治、教育、文化的时代动因。在特定的时代、文化、权力、环境中,南京国民政府、社会精英、社会组织三者相辅相成形成联动机制,在推行武术教育中发挥着协同作用。给予新时代推行武术教育的启示:推行武术教育应契合政治、教育、文化等时代动因;强化学校武术与民间武术的联动;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局面。以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武术教育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 社会力量 武术教育 联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矢元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70-76,共7页
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出现在辛亥革命的高潮中,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诞生,同年四月一日夭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临时政府,的确是“临时”的,仅有三个月的暂短寿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近代中国有重大... 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出现在辛亥革命的高潮中,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诞生,同年四月一日夭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临时政府,的确是“临时”的,仅有三个月的暂短寿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近代中国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它宣判了清王朝和封建帝制的死刑,促进了民主精神的高涨,给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新希望。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孙中山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 帝国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袁世凯 同盟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名治理与更名政治 ——民国时期北京街巷地名的演变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桂林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6,共13页
明清以来,北京的街巷地名基本上处于自主发展和多中心管理的状态中,既受到王朝政治和精英文化的影响,也为民间文化的发展保留了空间。进入民国以后,城市当局开始强化对街巷地名的“标准化”管理,同时又将地名管理与不动产登记相结合,形... 明清以来,北京的街巷地名基本上处于自主发展和多中心管理的状态中,既受到王朝政治和精英文化的影响,也为民间文化的发展保留了空间。进入民国以后,城市当局开始强化对街巷地名的“标准化”管理,同时又将地名管理与不动产登记相结合,形成精细治理城市空间的技术基础。城市当局还发动了对街巷地名的“雅化”、民族主义化和“地名革命”等运动,通过对街巷地名的政治化操作,将街头打造成意识形态展演的空间。但由于存在着各种限制性因素,城市当局对街巷地名的全盘整顿难以落到实处。民国时期北京街巷地名的演变,既展示了权力生产和行使的新方式,也反映出近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北京街巷 城市地名 地名治理 更名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城市水上政区的建置过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宏岐 张超凡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9,共8页
水域行政管理是近代中国,尤其是民国时期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民国时期城市水上政区的建置却是一个比较曲折复杂的过程。清末民初时期,城市尚未成为独立的行政区,主要通过设置水上警察机构进行城市水域管理;1921—1943年是城市... 水域行政管理是近代中国,尤其是民国时期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民国时期城市水上政区的建置却是一个比较曲折复杂的过程。清末民初时期,城市尚未成为独立的行政区,主要通过设置水上警察机构进行城市水域管理;1921—1943年是城市型政区创立阶段,往往以水上警区充当水上政区;1943年新版《市组织法》颁布后,城市型政区初步完善,有不少城市正式设置了水上区、水上保和水上甲等三类水上政区,其中又以仅设置水上保与水上甲的城市居多,只有重庆、广州等个别城市设置有“区—保—甲”三级水上政区。水上政区普遍层级偏少、偏低的原因,一是因为水上人口规模相对有限,没必要设置较多层级的水上政区;二是与各地市政府普遍财政紧张,需要尽可能精简行政机构等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城市 水上政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资源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艳莉 柴瑜婧 李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71,共7页
民国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资源在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下,呈现出时间、空间及不同类型职业学校分布有所差异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地区分布不均衡但逐渐全面,集中于公立职业学校之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后分布有所差异等。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资源分... 民国时期我国职业教育资源在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下,呈现出时间、空间及不同类型职业学校分布有所差异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地区分布不均衡但逐渐全面,集中于公立职业学校之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后分布有所差异等。民国时期职业教育资源分布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资源分布的基础,也为我国当前职业教育资源分布提供了相应镜鉴:承接分布传统,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合理分布;完善国家顶层设计,均衡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优化职业教育资源供给,形成优质资源共享;加强专项建设,提高薄弱地区资源配置效率;国内外职业教育资源协同共建,引进国外职业教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职业教育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政府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述论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敏 陆汉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6-129,160,共15页
民国时期,中国的统计体制逐步建立起来。尤其是在南京国民政府主计处成立以后,统计法规的制定、统计机构的设置、统计方法的统一、统计期刊的编印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官方开展了大量调查统计工作,编印完成卷帙浩繁的各类统计资料。民... 民国时期,中国的统计体制逐步建立起来。尤其是在南京国民政府主计处成立以后,统计法规的制定、统计机构的设置、统计方法的统一、统计期刊的编印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官方开展了大量调查统计工作,编印完成卷帙浩繁的各类统计资料。民国时期的政府统计资料既有部门性的,也有综合性的,涉及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方方面面,在民国史研究中的价值远未充分发掘出来。这类史料为比较方法、计量方法的应用提供了便利,不仅社会史之类史料基础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可以直接扎根其中,就是史料基础已很扎实的政治史、经济史等亦能从中受益。政府统计资料在民国史研究中的利用也面临不少困难,其考证、整理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统计体制 统计资料 史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政府审计思想的特点及其启示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灵通 方宝璋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9,共5页
民国时期产生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政府审计思想,本文的目的是归纳它的特点及其启示。通过梳理、分析和归纳相关历史文献,发现民国时期政府审计思想有五大特点:从简单模仿日本审计制度到结合中国国情;注意事前审计;在机构设置、监察权行使... 民国时期产生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政府审计思想,本文的目的是归纳它的特点及其启示。通过梳理、分析和归纳相关历史文献,发现民国时期政府审计思想有五大特点:从简单模仿日本审计制度到结合中国国情;注意事前审计;在机构设置、监察权行使方式和报告关系上实行监审合一;政府审计组织独立于行政组织,实行审计人员限制兼职和回避制度,确保人员独立;规定审计会议制度,推进民主审计。这一时期审计思想对当代的启示有:目前政府审计组织的"行政型"模式符合中国国情;由全国人大审计委员会对财政预算进行事前审计,对于预算支出,非经审计核签国库不得支付;合并监察部与审计署为监审部,提高它的地位至副总理级;在审计法规中明确审计会议制度,规定重大审计事项和重要人员调度须经审计会议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政府审计 审计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空间与运作要素: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破格聘任的特点及启示
20
作者 王处辉 高天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8,共13页
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破格聘任制度是指对未达到任职大学教师所需的文凭门槛,但有足够任职能力者如何得到聘任的制度安排。破格聘任对象主要包括大学以下学历者、游学未获学历者、科举秀才者三类。这个时期中央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大学所颁... 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破格聘任制度是指对未达到任职大学教师所需的文凭门槛,但有足够任职能力者如何得到聘任的制度安排。破格聘任对象主要包括大学以下学历者、游学未获学历者、科举秀才者三类。这个时期中央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大学所颁布的教师资格法规及其对教师聘任权的规定,均为文凭不足者被破格聘任为大学教师留有适量制度空间。在运作层面,新式人才匮乏是破格聘任制度的外在人才市场环境要素,施聘者公心选才与受聘者的学术能力是破格聘任制度良性运作的内在要素,社会关系资本是破格聘任制度运作过程中的中介要素,大学拥有的学术权力及与其适配的行政权力是破格聘任得以实现的制度要素。破格聘任制度为特殊人才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渠道,避免了选聘制度刚性化可能会将一些特殊人才排斥在外的弊端。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破格聘任的制度与实践对当今中国高等院校选拔及破格聘任特殊人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格聘任 制度空间 运作要素 大学教师 民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