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事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界分的表达路径 被引量:5
1
作者 唐小冬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9-152,共4页
民事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界限模糊,容易导致司法乱象。在审判原则方面应遵循民事赔偿优先原则与刑法谦抑原则。在审理路径方面首先应考虑构成要件,前者的主观故意内容是"牟利",行为人企图通过履行合同来骗取不法利益;后者... 民事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界限模糊,容易导致司法乱象。在审判原则方面应遵循民事赔偿优先原则与刑法谦抑原则。在审理路径方面首先应考虑构成要件,前者的主观故意内容是"牟利",行为人企图通过履行合同来骗取不法利益;后者则以"非法占有目的"为主观方面的必要内容,行为人客观上没有履行合同的行为。虽然在理论上二者界限分明,但在实践上依然存在"模糊地带",社会矛盾依然存在。此外,还应从民刑责任的功能以及司法成本上分析,民事合同欺诈侧重于对当事人的赔偿,通过较低社会成本就能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合同诈骗罪则因以预防和惩罚功能为主并且司法成本更高,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合同欺诈 合同诈骗罪 民刑责任功能 司法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