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俗节庆旅游的资源分析——以青岛民俗节庆旅游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扬 石培基 夏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5-157,161,共4页
中国的文化旅游资源向来是吸引海外游客的一大特色。而民俗节庆以其具有开发成本低、市场带动效应高等特点成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文章通过对现阶段民俗节庆旅游资源分析,将民俗节庆分为现代民俗节庆和传统民俗节庆... 中国的文化旅游资源向来是吸引海外游客的一大特色。而民俗节庆以其具有开发成本低、市场带动效应高等特点成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文章通过对现阶段民俗节庆旅游资源分析,将民俗节庆分为现代民俗节庆和传统民俗节庆,对两者不同的节庆类型的供需情况进行研究,以青岛民俗节庆旅游自身资源条件分析为例,设计出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民俗节庆旅游资源分析的框架。旨在通过系统的、宏观的对民俗节庆旅游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对现阶段和未来的节庆旅游开发及深入开发提供一定的线索,为民俗旅游在城市旅游的定位等研究做一定的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节庆旅游 资源分析 青岛民俗节庆 节庆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篮球运动与民俗节庆互动发展的研究——以广西灵山县农村为例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乃琼 李志清 石健东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16,共4页
通过对灵山县农村节庆民俗活动和篮球运动的现状和发展变化所进行的实地研究,发现农村节庆民俗活动和篮球运动除受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影响之外,两者之间有极大的相关和互动作用。应该充分利用两者的互动作用挖掘、传承优秀的民... 通过对灵山县农村节庆民俗活动和篮球运动的现状和发展变化所进行的实地研究,发现农村节庆民俗活动和篮球运动除受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影响之外,两者之间有极大的相关和互动作用。应该充分利用两者的互动作用挖掘、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和发展农村篮球运动、并以篮球运动为突破口发展农村体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运动 民俗节庆 互动发展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民俗节庆篮球运动发展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覃安 李志清 李乃琼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24,共3页
上世纪50年代起,篮球运动在广西灵山县农村逐步开展。对灵山县农村篮球运动现状和发展变化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村节庆民俗活动与农村篮球运动的开展有很大的关联性,民俗节庆是农村篮球运动普及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两者的相互作用... 上世纪50年代起,篮球运动在广西灵山县农村逐步开展。对灵山县农村篮球运动现状和发展变化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村节庆民俗活动与农村篮球运动的开展有很大的关联性,民俗节庆是农村篮球运动普及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两者的相互作用对于民俗文化传承和农村篮球运动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农村体育 篮球运动 民俗节庆 广西灵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篮球运动与民俗节庆互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乃琼 李志清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60,78,共4页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农村民俗节庆和篮球运动的互动效果显著,是村落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模式。民俗节庆和篮球运动举办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是两者互动的外在机制,两者文化的交融和互补、共同的目的与功能是它们互动的内在机制。提出...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农村民俗节庆和篮球运动的互动效果显著,是村落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模式。民俗节庆和篮球运动举办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是两者互动的外在机制,两者文化的交融和互补、共同的目的与功能是它们互动的内在机制。提出应加强两者的机制建设,运用科学高效的机制促进两者的更好互动,并以此为突破口发展农村体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运动 民俗节庆 互动机制 民俗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节庆活动中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董凌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66-71,共6页
目的研究民俗节庆活动中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方法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设计学、民俗学、传播学,对民俗节庆活动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进行分析。提出民俗节庆活动视觉识别要素设计的思路,并结合案例分析民俗节庆活动视觉... 目的研究民俗节庆活动中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方法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设计学、民俗学、传播学,对民俗节庆活动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进行分析。提出民俗节庆活动视觉识别要素设计的思路,并结合案例分析民俗节庆活动视觉符号系统、文化推广系统、空间形象系统、动态展示系统等的设计方法和规范。结论民俗节庆活动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可以彰显民族特色,塑造民俗文化品牌,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节庆 视觉识别 设计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篮球运动融入闽南农村民俗节庆文化现象的启示 被引量:4
6
作者 扈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1,共4页
个人出资聘请和组织专业球队参与农村重要节庆活动,以篮球比赛的形式增强节日喜庆气氛,这种现象在闽南农村已成为节庆民俗文化发展中的新动向。该现象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篮球运动融入传统民俗活动其本质是中西方不... 个人出资聘请和组织专业球队参与农村重要节庆活动,以篮球比赛的形式增强节日喜庆气氛,这种现象在闽南农村已成为节庆民俗文化发展中的新动向。该现象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篮球运动融入传统民俗活动其本质是中西方不同文化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融合,是西方博弈竞争文化与传统民俗节庆喜庆和谐文化的互补,凸显出新时期农民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对多元和外来文化的渴求。二是精彩的篮球比赛不仅仅为节日带来了喜庆的气氛,更是对西方篮球文化价值的认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组织篮球比赛既是体育社会活动,也是闽南农民对节日喜庆"效用"满意度的一种经济消费行为。支付酬劳说明了这种形式的经济价值,也为篮球运动在农村大众群体中普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三是引导农村民俗节庆活动朝"健康化"方向发展一直是我国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农村地区的交通不便所产生的信息闭塞状况一直是封建落后和邪教文化极易滋生与发展的土壤,而篮球比赛过程中的竞技博弈趣味性与娱乐性是吸引广大农民注意力并引导农村民俗节庆文化朝"健康化"方向发展的理想切入点。事实说明,竞技体育比赛作为"文化三下乡"活动的一种新形式已被提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议事日程。如何保护与引导这种新形式的民俗活动是政府部门亟待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 民俗节庆 闽南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佤族节庆民俗体育活动的现代适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冯强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77,85,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沧源翁丁佤族节庆民俗体育活动现代适应进行个案研究。研究表明:组织形式上的适应表现为村民委员会代替了村寨宗族制度;在技术手段上随着节庆活动的变化而进行现代适应调节;节庆民俗体育活动的核心功能更加复杂,被...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沧源翁丁佤族节庆民俗体育活动现代适应进行个案研究。研究表明:组织形式上的适应表现为村民委员会代替了村寨宗族制度;在技术手段上随着节庆活动的变化而进行现代适应调节;节庆民俗体育活动的核心功能更加复杂,被其他形式的活动所替代。社会制度现代适应、生存环境现代适应和文化主体需求现代适应是佤族节庆民俗体育活动现代适应的主要原因。建议:佤族节庆民俗体育发展政府要做好组织协调、宣传和监督;把握节庆民俗体育活动发展规律;合理选择发展路径,突出民族特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节庆民俗体育活动 佤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贵德汉族节庆民俗变迁研究——以三河地区春节民俗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海云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2-66,共5页
在中国现代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青海各民族原有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民俗活动等传统文化正在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本文以青海省贵德县三河地区为例,探究多民族聚集区汉族社会的节庆民俗变迁,在分析、诠释基础上,寻找文化变迁模式... 在中国现代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青海各民族原有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民俗活动等传统文化正在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本文以青海省贵德县三河地区为例,探究多民族聚集区汉族社会的节庆民俗变迁,在分析、诠释基础上,寻找文化变迁模式的地方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德 汉族 节庆民俗 文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艺术与农村群众民俗文化活动——基于姜堰地区基层文化建设的考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燕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9-250,219,共3页
群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重任。"乡土艺术"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形式,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近年泰州市姜堰区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中注重传承、创新和推广... 群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重任。"乡土艺术"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形式,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近年泰州市姜堰区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中注重传承、创新和推广乡土艺术,发挥乡土艺术在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村文化繁荣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艺术 群众文化 精神文化活动 文化建设 民俗节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野下上海近代以来农耕文化的流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红亮 吴颖静 俞美莲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上海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的建设主线,当代农耕文化的复兴是乡村振兴极其重要的部分.通过梳理上海近代以来农耕文化的发展状况,分析不同时期农耕文化背后的经济、政治背景,归纳整理出上海地区历史上部分重... 上海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的建设主线,当代农耕文化的复兴是乡村振兴极其重要的部分.通过梳理上海近代以来农耕文化的发展状况,分析不同时期农耕文化背后的经济、政治背景,归纳整理出上海地区历史上部分重要民俗节庆.研究发现:上海近代以来农耕文化的流变可分为江南农耕文化传承期、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并行与耦合期、农耕文化的式微期、农耕文化的复兴与转型期等四个阶段,其流变随着时代的变迁,总体上体现为农耕社会-半农耕半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的过程.上海农耕文化的流变始终是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它既具有相对稳定的传承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农耕文化 商业文化 民俗节庆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家族研究历程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前,土家族研究主要是对历史、语言、风俗习惯的研究。如今,随着中国改革步伐的加快,西部开发战略的推进,少数民族村落文化、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名录成为当今的关注重点;民俗节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民族文化研究已成为热... 20世纪90年代以前,土家族研究主要是对历史、语言、风俗习惯的研究。如今,随着中国改革步伐的加快,西部开发战略的推进,少数民族村落文化、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名录成为当今的关注重点;民俗节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民族文化研究已成为热点研究;而土家学学科的构建必将为土家族研究拓展更大的空间,将会使土家族的社会文化变迁成为民族学研究的未来趋势。以此预见,21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研究将进入一个全面推进的繁荣时期,将打破地缘及行政条块分割,以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例为背景,研究整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乃至世界民族所共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节庆与旅游开发 特点与趋势 土家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唐诗》所反映的唐代民间乐舞生活探究
12
作者 郑慧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1-143,共3页
音乐艺术的繁荣兴盛离不开社会各阶层人们的音乐行为,本文通过《全唐诗》中的有关乐舞诗句的梳理,详细剖析它所反映的唐代民间乐舞活动形式与内容,表象与特征,以期揭示唐代音乐文化的鲜明特点。
关键词 全唐诗 民俗节庆 民间乐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