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俗类非遗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荣启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1-218,225,共9页
民俗是植根于民间沃土的活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众多类别中,民俗属于基础文化,保护传承好民俗文化是进行其他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民俗不断变异、演化和发展,且生生不息... 民俗是植根于民间沃土的活态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众多类别中,民俗属于基础文化,保护传承好民俗文化是进行其他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民俗不断变异、演化和发展,且生生不息。如何使民俗类非遗在当代更好地保护传承,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从科学辨析民俗事象,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观;遵循民俗文化的演化规律,在保护中传承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复兴民俗文化;盘活民俗资源,发展有特色的民俗旅游四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地深入探讨了民俗类非遗在当代的保护传承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类非遗 保护传承 复兴民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阳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以内乡打春牛习俗为例
2
作者 竹晓翠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年第18期160-162,共3页
南阳内乡打春牛习俗是南阳民俗类非遗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在内乡县衙博物馆的开发与保护下,还原了古代立春日的打春牛习俗活动,内容丰富完整,民众参与度较高,有着较为稳定的文化空间。本文以内乡打春牛习俗为主要内容进行文... 南阳内乡打春牛习俗是南阳民俗类非遗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在内乡县衙博物馆的开发与保护下,还原了古代立春日的打春牛习俗活动,内容丰富完整,民众参与度较高,有着较为稳定的文化空间。本文以内乡打春牛习俗为主要内容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研究,在探究该习俗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挖掘其蕴含的文化视觉符号,并从设计的角度讨论文创产品开发的具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类非遗 内乡打春牛习俗 文创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度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3
作者 孟令法 雷天来 +2 位作者 刘艳超 李凤勤 潘阳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第2期54-63,共10页
在2020年度,从学术论文到学位论文,从线下座谈到线上云谈,乃至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保护实践,都呈现了我国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多样性以及年度保护成就。特别是在学术成果上,一方面从全观视角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在2020年度,从学术论文到学位论文,从线下座谈到线上云谈,乃至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保护实践,都呈现了我国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多样性以及年度保护成就。特别是在学术成果上,一方面从全观视角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方式,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及其文化空间的重构模式;另一方面从个案层面针对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开学理研究。不过,数量可观的学术成果以及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依然凸显了某些不足。对此,建议在研究上不仅要注重生活呈现,也应尽量避免忽视“小众”文化;在展演中既要充分发挥地方组织能力,又应提高人们的“整体性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0年度 民俗类非遗 保护发展:成就与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非遗”空间参与式营造中第三方协调途径与经验——以蔚县灯阵广场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迪华 黄彬凌 +1 位作者 袁振宇 单美娜 《新建筑》 2019年第4期142-145,共4页
参与式营造在乡村"非遗"保护实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第三方的工作方式对参与式营造的完成质量具有独特影响。"摆灯阵"是河北省蔚县濒临失传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蔚县曹庄子村灯阵广场建设为例,通过以高校... 参与式营造在乡村"非遗"保护实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第三方的工作方式对参与式营造的完成质量具有独特影响。"摆灯阵"是河北省蔚县濒临失传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蔚县曹庄子村灯阵广场建设为例,通过以高校师生为主体的连续三年公益参与,实现了民俗活动全过程保留,帮助村民提升了对非遗的自信与自我维护能力。项目促进了村落公共空间品质改善和格局重构,重新定义了非遗活动空间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灯阵广场重建案例获得的乡村参与式营造工作经验对同类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营造 参与式设计 第三方 民俗类非遗空间 摆灯阵 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淑兰彩贴剪纸纹样与服饰设计创新融合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琛 《纺织报告》 2023年第12期63-65,共3页
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陕西库淑兰彩贴剪纸是剪纸中独具特色的一派,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民俗、非遗等关注度的提高,非遗与服饰的融合获得了更多人的青睐。文章以库淑兰彩贴剪纸为研究... 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陕西库淑兰彩贴剪纸是剪纸中独具特色的一派,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民俗、非遗等关注度的提高,非遗与服饰的融合获得了更多人的青睐。文章以库淑兰彩贴剪纸为研究对象,从创新融合的角度出发,将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服饰设计相结合,既丰富了服饰设计内容,又助力了民俗类非遗的传承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设计 民俗类非遗 旬邑彩贴剪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