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感隐喻微观对比框架中体验哲学与民俗模型性的联合动因考辩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8-170,共3页
以往的通感研究一直限于修辞学的范畴之中,没有上升至认知的高度,且跨语言的对比研究不很充分。传统的通感辞格究其实质是一种概念隐喻的子类别,其运作方式与其他普通概念隐喻并无二致。鉴于此认识,有必要在大量收集和归纳汉英语言通感... 以往的通感研究一直限于修辞学的范畴之中,没有上升至认知的高度,且跨语言的对比研究不很充分。传统的通感辞格究其实质是一种概念隐喻的子类别,其运作方式与其他普通概念隐喻并无二致。鉴于此认识,有必要在大量收集和归纳汉英语言通感隐喻的基础上展开微观对比研究,探索通感隐喻在两种语言中的认知模式和优势分布格局,揭示通感隐喻的普遍性与差异性,进而挖掘其内在的体验哲学及民俗模型性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隐喻 微观对比研究 体验哲学 民俗模型性 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