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的学科性质及方法论意义 |
刘铁梁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4
|
|
2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研究——兼评《民俗文化学(新修)》 |
宋旭民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3
|
民俗文化学发凡 |
钟敬文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74
|
|
4
|
“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呈献于顾颉刚、董作宾诸故人之灵 |
钟敬文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8
|
|
5
|
三秦民俗文化漫论 |
宁锐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6
|
民俗文化资源与重铸民族魂——闻一多论端午的启示 |
程蔷
|
《人民论坛》
|
2000 |
0 |
|
7
|
《民俗学说苑》编后记 |
连树声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8
|
论我国旅游产业经济的民俗开发 |
王建章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10
|
|
9
|
史诗研究的第三只眼——《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的评介 |
周爱明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8
|
|
10
|
教育学人剪影——何根海教授 |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1
|
云南契丹后裔和契丹姓氏 |
黄震云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2
|
江淮童子戏研究的可喜成就 |
朱秋华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