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的学科性质及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铁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23,共9页
1991年,钟敬文提出了“民俗文化学”,这可以看作他在最近20年学术思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核心性创新概念,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民俗文化学”产生的现实背景,有民俗学自身学科意识需要加强的情况,也有整个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 1991年,钟敬文提出了“民俗文化学”,这可以看作他在最近20年学术思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核心性创新概念,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民俗文化学”产生的现实背景,有民俗学自身学科意识需要加强的情况,也有整个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界尚与民俗学发生割裂的情况,钟敬文在两方面的研究实践,促成了他提出一个新的交叉学科。对于“民俗文化学”不能仅从民俗学单一发展的需要上理解,因为它对民俗文化研究和民族文化整体研究,都具有指导作用。但是,从民俗学的建设来说,“民俗文化学”学科的提出,却包含着文化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思想,这是不容忽视的一大学术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敬文 民俗文化学 交叉 性质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研究——兼评《民俗文化学(新修)》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旭民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一种独特的系统,一种具有个性的文化模式,因此,把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是理所当然的,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从本质意义上进行探究,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形成并不... 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一种独特的系统,一种具有个性的文化模式,因此,把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是理所当然的,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从本质意义上进行探究,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形成并不断重复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而民俗文化作为传统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国家民间生活方式中最具代表性和核心本质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学 中国传统 民俗文化研究 生活方式 文化模式 风俗习惯 生活文化 历史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文化学发凡 被引量:74
3
作者 钟敬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13,共13页
1989年5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国际学术讨论会,隆重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大会筹备组事先发出通知,邀请我参加会议,并希望提交学术论文。我答复同意了。
关键词 民俗文化学 民俗研究 民俗运动 发凡 上层文化 轨范性 事象 民间文艺 民族文化 社会主义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呈献于顾颉刚、董作宾诸故人之灵 被引量:8
4
作者 钟敬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3,共23页
象大家所知道“五四”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是值得我国人民(特别是文化界)长久纪念的一个伟大的节日!
关键词 民俗文化学 妙峰山 《歌谣》周刊 董作宾 通俗文 顾颉刚 小说 平民文 风俗调查 孟姜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秦民俗文化漫论
5
作者 宁锐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116-118,共3页
本文从民俗文化的地域分布出发,把三秦民俗文化放到中国整个文化背景上加以比较,总结提出了三秦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并从中引申出两点重要的启示,为探索民俗文化发展规律,增强三秦民俗文化发展的潜在活力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 民俗文化学 启示 民族文化融合 祖先崇拜 道教 原始宗教 佛教 地域分布 多民族 原始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文化资源与重铸民族魂——闻一多论端午的启示
6
作者 程蔷 《人民论坛》 2000年第10期55-57,共3页
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深厚传统,而民俗文化学在中国则是随着整个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而出现的。尽管它的许多方法和观点,特别是考察问题的视角来自西方,但其深厚根基则是在几千年的本土文化之中。中国民俗学者完全能够而且应该... 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深厚传统,而民俗文化学在中国则是随着整个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而出现的。尽管它的许多方法和观点,特别是考察问题的视角来自西方,但其深厚根基则是在几千年的本土文化之中。中国民俗学者完全能够而且应该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用民俗文化学这门科学为现代中国人、为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变革和民族魂的重铸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学 重铸 先生 闻一多 介子推 传说 民族魂 屈原 民俗节日 节俗 中华民族 中国民族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学说苑》编后记 被引量:1
7
作者 连树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5-27,共3页
《民俗学说苑》编后记连树声在协助吾师钟敬文先生编完《学术论著自选集》之后,我又着手帮助编辑这部《民俗学说苑》,我的心情一直是兴奋、激动的。备编选的文章,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时间跨度大--长达四分之三世纪。这些著作,虽然... 《民俗学说苑》编后记连树声在协助吾师钟敬文先生编完《学术论著自选集》之后,我又着手帮助编辑这部《民俗学说苑》,我的心情一直是兴奋、激动的。备编选的文章,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时间跨度大--长达四分之三世纪。这些著作,虽然很多我都分别学习过,但却没有这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民间文艺 民俗文化学 民间文 理论建设 民俗理论 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 民俗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旅游产业经济的民俗开发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建章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66-68,共3页
旅游产业经济是一新兴的产业经济。我国的旅游产业经济应如何发展,理论体系应如何建立,是一项艰巨而迫在眉睫的任务。从我国民俗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旅游的“至美”、“至乐”境界入手,对旅游产业经济的开发进行探讨,拓宽了研究领域。
关键词 旅游产业经济 民俗文化学 民俗开发 民俗资源 民俗旅游资源 客源市场 文化内涵 民俗 旅游工作者 习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诗研究的第三只眼——《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的评介 被引量:8
9
作者 周爱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0-83,共4页
本文就《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的理论、基本内容等作了介绍,并提出了中国传统史诗的学术建构问题,认为此书对我国民俗文化学的学科建设和史诗《格萨尔》的整理与研究也有启发。
关键词 口头诗理论 中国传统史诗 术建构 民俗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人剪影——何根海教授
10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何根海,男,1963年10月生,安徽枞阳县人。2000年以来历任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校长,2007年至今担任池州学院院长。级教授,历史学博上,硕上生导师,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教学名师,第九届安... 何根海,男,1963年10月生,安徽枞阳县人。2000年以来历任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校长,2007年至今担任池州学院院长。级教授,历史学博上,硕上生导师,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教学名师,第九届安徽省政协委员,第十一届省人人代表。研究方向为历史学、民俗文化学、高等教育管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授 池州师范专科 教育 高等教育管理 2007年 安徽省 技术带头人 民俗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契丹后裔和契丹姓氏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震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7-59,共3页
杨毓骧同志《云南契丹后裔考说》(刊《思想战线》1994年2期)一文追溯了契丹民族姓氏的演变情况,系统地论证了契丹后裔在云南的生存历史和地域分布,对于研究历史、民族史、民俗文化学都很有意义.我们觉得文章有个别地方似还可以讨论和补... 杨毓骧同志《云南契丹后裔考说》(刊《思想战线》1994年2期)一文追溯了契丹民族姓氏的演变情况,系统地论证了契丹后裔在云南的生存历史和地域分布,对于研究历史、民族史、民俗文化学都很有意义.我们觉得文章有个别地方似还可以讨论和补充,现提出来.文章说:“《元史》中还记载有耶律留哥及脱迭儿长子耶律阿海,次子耶律突花,都使用耶律姓,自后他们的孙辈们因随蒙古军南征,可能出于政治和频繁征战,孙辈四代都采用本民族语言命名.如耶律阿海长子忙古台、次子绵思哥、季子捏儿哥,弟耶律突花长子朱哥、二子买住,朱哥子宝童,孙忙古带及忙古带长子火你赤、次子旺扎刺布哈(花),都未带耶律姓.直到火你赤三个儿子始恢复耶律姓(P60)”.这段话在辽史研究领域首先提出带耶律姓和恢复耶律姓现象,十分重要.为什么有时有耶律姓,有时没有呢?文章以为“政治和频繁征战”,虽是推测,也有些靠边.耶律氏的消长就是耶律氏的生存史.考元《安雅堂集》卷六《舒噜复旧氏序》云:昔契丹之氏耶律、舒噜者,皆其国之贵族也.契丹与金世仇,及金灭辽,遂改耶律为伊喇,舒噜为舒穆噜伊喇,谓养马之卒也,舒穆谓臧获也.今云南都元帅舒噜从道为余述其父征西公临没之言曰:吾志未遂者三,异宁旧军祖考都元帅公所亲募效用者也,自吾为宝宁万户是军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后裔 契丹民族 耶律氏 阿保机 云南 都元帅 《辽史》 契丹人 姓氏 民俗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童子戏研究的可喜成就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秋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7-131,共5页
为推进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由台湾清华大学王秋桂教授主编的《民俗曲艺丛书》先后出版了《江苏省通州市横港乡北店村胡氏上童子仪式》(曾琳著,简称《上童予》),《江苏六合县马鞍乡五星村宋庄和马集镇尖山村龚营汉人的家谱香火... 为推进中国地方戏与仪式之研究,由台湾清华大学王秋桂教授主编的《民俗曲艺丛书》先后出版了《江苏省通州市横港乡北店村胡氏上童子仪式》(曾琳著,简称《上童予》),《江苏六合县马鞍乡五星村宋庄和马集镇尖山村龚营汉人的家谱香火神会》(黄文虎著,简称《香火神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子戏 香火戏 田野调查 《扬州画舫录》 祭祀活动 文化 地方戏曲 文化 江苏省 民俗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