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藏族望果节的民俗变迁研究——以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加如村望果节为例
被引量:
7
1
作者
旺宗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21-127,共7页
望果节是西藏农区的重要节日,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文章以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加如村望果节的田野调查为依据,对藏族传统望果节与现代望果节的形式和内容分别作了阐述,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认为,现代藏族望果节呈现组织形式一体...
望果节是西藏农区的重要节日,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文章以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加如村望果节的田野调查为依据,对藏族传统望果节与现代望果节的形式和内容分别作了阐述,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认为,现代藏族望果节呈现组织形式一体化、宗教仪式简化、活动形式多样化、餐饮娱乐现代化以及导向综合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果节
西藏农区
民俗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哈萨克族人物质生活及民俗文化变迁的探讨——以伊犁霍城县萨尔布拉克乡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冯瑞
艾买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0-118,共9页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新中国建立前,哈萨克牧民生活居无定所,逐水草而牧,由于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牧主手中,广大的农牧民生活饥寒交迫。新中国成立后,哈萨克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过上了新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新中国建立前,哈萨克牧民生活居无定所,逐水草而牧,由于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牧主手中,广大的农牧民生活饥寒交迫。新中国成立后,哈萨克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过上了新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哈萨克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民风民俗也发生了时代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哈萨克人
物质生活
民俗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日常生活实践的自愈与回归——民俗传承变迁路径的第四种解释
被引量:
3
3
作者
鞠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6,共8页
在讨论近几十年来中国民俗的传承与变迁路径时,民俗学者的解释主要可以归纳为适应论、复兴/延续论与革命论三种。这三种理论均从民俗事象和历时变化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属于历史研究的范畴,但无法解释互联网时代的"新民俗"符合...
在讨论近几十年来中国民俗的传承与变迁路径时,民俗学者的解释主要可以归纳为适应论、复兴/延续论与革命论三种。这三种理论均从民俗事象和历时变化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属于历史研究的范畴,但无法解释互联网时代的"新民俗"符合明清时期"旧传统"的现象。在这种二维分析框架之外,使用结构分析的新方法,发现互联网经济中的DT模式与北京旧日会馆、"大众点评网"与《帝都岁时纪胜》中的"皇都品汇"在内在机制上一致,都是基于高度分工与消费社会的城市日常生活方式在文化上的表现。这种现象不是某一种民俗事象的适应、复兴/延续或革命,而是民俗自愈机制在压力解除后的自然选择,导致内在机制一致的不同民俗事象反复出现。这就是民俗传承变迁路径的第四种解释——自愈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愈
日常生活实践
民俗
传承与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交流与独龙族妇女文面的隐语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云水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8,共5页
独龙族妇女文面作为独龙族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民俗,将随着文面女这一民俗承载主体的陆续离世而逐步消逝。独龙族妇女文面习俗的产生与湮灭的过程,反映了文化交流对民俗的直接作用。独龙族本土文化中不同群体、外来文化中不同角色的个...
独龙族妇女文面作为独龙族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民俗,将随着文面女这一民俗承载主体的陆续离世而逐步消逝。独龙族妇女文面习俗的产生与湮灭的过程,反映了文化交流对民俗的直接作用。独龙族本土文化中不同群体、外来文化中不同角色的个体对妇女文面这一民俗的态度和看法,在多元文化交流过程中不断地更新和重塑,进而影响和改变着民俗承载主体的自我认同与自身价值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民俗变迁
独龙族
妇女文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族望果节的民俗变迁研究——以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加如村望果节为例
被引量:
7
1
作者
旺宗
机构
西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21-127,共7页
基金
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中国节日志--藏族望果节"阶段性成果
项目号:JRZ2009033
文摘
望果节是西藏农区的重要节日,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文章以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加如村望果节的田野调查为依据,对藏族传统望果节与现代望果节的形式和内容分别作了阐述,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认为,现代藏族望果节呈现组织形式一体化、宗教仪式简化、活动形式多样化、餐饮娱乐现代化以及导向综合性等特点。
关键词
望果节
西藏农区
民俗变迁
Keywords
Wangguo Festival
farming areas in Tibet
development of folk-custom
分类号
K892.1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哈萨克族人物质生活及民俗文化变迁的探讨——以伊犁霍城县萨尔布拉克乡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冯瑞
艾买提
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传播学院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0-118,共9页
基金
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中青年科研项目"现代化转型期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新中国建立前,哈萨克牧民生活居无定所,逐水草而牧,由于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牧主手中,广大的农牧民生活饥寒交迫。新中国成立后,哈萨克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过上了新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哈萨克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民风民俗也发生了时代变迁。
关键词
新疆哈萨克人
物质生活
民俗变迁
Keywords
Xinjiang Kazak
material life
change of folklore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日常生活实践的自愈与回归——民俗传承变迁路径的第四种解释
被引量:
3
3
作者
鞠熙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76,共8页
基金
北京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北京村落传统文化与当代基层社会治理研究"(16SRB013)
文摘
在讨论近几十年来中国民俗的传承与变迁路径时,民俗学者的解释主要可以归纳为适应论、复兴/延续论与革命论三种。这三种理论均从民俗事象和历时变化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属于历史研究的范畴,但无法解释互联网时代的"新民俗"符合明清时期"旧传统"的现象。在这种二维分析框架之外,使用结构分析的新方法,发现互联网经济中的DT模式与北京旧日会馆、"大众点评网"与《帝都岁时纪胜》中的"皇都品汇"在内在机制上一致,都是基于高度分工与消费社会的城市日常生活方式在文化上的表现。这种现象不是某一种民俗事象的适应、复兴/延续或革命,而是民俗自愈机制在压力解除后的自然选择,导致内在机制一致的不同民俗事象反复出现。这就是民俗传承变迁路径的第四种解释——自愈论。
关键词
文化自愈
日常生活实践
民俗
传承与
变迁
Keywords
self-healing mechanism of culture
the practice of daily life
inherence and change of folklore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交流与独龙族妇女文面的隐语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云水
机构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8,共5页
文摘
独龙族妇女文面作为独龙族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民俗,将随着文面女这一民俗承载主体的陆续离世而逐步消逝。独龙族妇女文面习俗的产生与湮灭的过程,反映了文化交流对民俗的直接作用。独龙族本土文化中不同群体、外来文化中不同角色的个体对妇女文面这一民俗的态度和看法,在多元文化交流过程中不断地更新和重塑,进而影响和改变着民俗承载主体的自我认同与自身价值尺度。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民俗变迁
独龙族
妇女文面
分类号
G125 [文化科学]
K892.365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藏族望果节的民俗变迁研究——以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加如村望果节为例
旺宗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疆哈萨克族人物质生活及民俗文化变迁的探讨——以伊犁霍城县萨尔布拉克乡的调查为例
冯瑞
艾买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城市日常生活实践的自愈与回归——民俗传承变迁路径的第四种解释
鞠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化交流与独龙族妇女文面的隐语
周云水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