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众评价活动中的误导、悖论和言论自由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新汉 徐玲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5-81,共7页
民众评价活动在众多个体评价活动的传播互动中形成。其"无机方式"使得它容易被民众领袖和权威机构误导,由此就产生了悖论。言论自由是解决这一悖论的重要途径。可以从哲学的自由角度和政治学的民主角度来理解言论自由的涵义... 民众评价活动在众多个体评价活动的传播互动中形成。其"无机方式"使得它容易被民众领袖和权威机构误导,由此就产生了悖论。言论自由是解决这一悖论的重要途径。可以从哲学的自由角度和政治学的民主角度来理解言论自由的涵义。不同涵义的言论自由对于悖论解决的意义不一样,它们相互补充。要在政治文明建设中促进民众评价活动中的言论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评价活动 悖论 言论自由 政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众评价活动中的悖论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新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30-35,共6页
民众评价活动通过众多个体评价活动的"无机方式"体现出来,具有盲目性。这就为民众领袖和权威机构对民众评价活动的误导提供了可能。由此引出民众评价活动中的"悖论"问题。言论自由是解决"悖论"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民众评价活动 悖论 言论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众评价职业教育剖析——以中部省份为例
3
作者 徐泽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9-64,共6页
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于满足民众和社会的需求。认识、理解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评价,有利于"职业教育政策"的厘定与落实。本文根据2007-2008年的"中部职业教育调查"资料,分析结果发现:52%民众及63%父母偏向选择普校;略少... 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于满足民众和社会的需求。认识、理解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评价,有利于"职业教育政策"的厘定与落实。本文根据2007-2008年的"中部职业教育调查"资料,分析结果发现:52%民众及63%父母偏向选择普校;略少于10%民众不愿与持职校学历者交友,约1/3民众不愿与持职校学历者结婚;至于投射职校学生自我感受,约2/3民众表示"自我感觉良好",其余1/3报称不同程度的负面感受(如自卑和遭人白眼)。大部分民众歧视职校,因其师资、设备和管理问题;少数民众不愿跟持职校学历者谈婚论嫁,因其综合素质、晋升机会和薪酬等,都不如普校毕业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民众评价 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民众评价活动权威性的思考
4
作者 陈新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5-21,共7页
服从有遵从和屈从之分,形成服从关系是权威得以成立的标志。民众评价活动对群体内的个体、权威机构和群体外的主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良心在本质上是社会评价活动的内化和心理积淀,良心的不安和遣责对个体主体自身的巨大作用体现着民众... 服从有遵从和屈从之分,形成服从关系是权威得以成立的标志。民众评价活动对群体内的个体、权威机构和群体外的主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良心在本质上是社会评价活动的内化和心理积淀,良心的不安和遣责对个体主体自身的巨大作用体现着民众评价活动对个体的权威。民众评价活动作为“普遍的、隐蔽的强制力量”指向群体内个体、权威机构所产生的巨大压力体现着权威,迫使群体外的主体予以正视,也意味着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评价活动 权威性 权威 良心机制 强制力量 群体 个体评价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发展中国家民主发展道路及其制度绩效研究——基于国际评级机构民主指数与本国民众民主程度评价的二维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施灿业 王明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民主测量与评估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在划分国家民主程度时大都以评级机构发布的各类民主指数为标准,而对民意调查中民众的民主程度评价视而不见。然而民众的意志才是民主政体合法性的唯一来源。鉴于此,有必要将民意调查中民众的民主程... 民主测量与评估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在划分国家民主程度时大都以评级机构发布的各类民主指数为标准,而对民意调查中民众的民主程度评价视而不见。然而民众的意志才是民主政体合法性的唯一来源。鉴于此,有必要将民意调查中民众的民主程度评价纳入民主测量与评估的体系中。如果将本国民众民主程度评价与国际评级机构的民主指数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二维视角来对特定时期发展中国家进行考察,就有可能对它们的民主发展道路进行一种新的评判和分类,并对其制度绩效形成新的评估和比较。对于比较政治学以及民主测量领域来说,这种类型学意义上的研究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测量 政体指数 民众民主程度评价 集群效应 治理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价值观教育中的政府角色及其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晓琳 韩丽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4,共7页
价值观教育在根本上表现为其始终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主张,这规定着政府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需要在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发挥一定作用。但政府究竟应该担任何种角色以及如何明确其身份定位,始终是国外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价值观教育在根本上表现为其始终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主张,这规定着政府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需要在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发挥一定作用。但政府究竟应该担任何种角色以及如何明确其身份定位,始终是国外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政府在国外价值观教育实践中究竟是“守夜人”还是“掌舵者”的角色定位问题,以及国外民众对政府介入价值观教育的“高期待”与“低认可”之间的两极化评价问题。有鉴于此,深入开展价值观教育应持续发挥政府“掌舵者”的角色功能,寻求并达成政府介入与民众需要的内在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观教育 政府角色 民众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决策视域下的网络民意表达
7
作者 刘波亚 陈新汉 《湖湘论坛》 CSSCI 2015年第5期79-82,共4页
民众评价活动和权威评价活动可以互为对方的评价对象,这为实现网络民意表达和公共决策的内在对接提供了理论支持。要实现网络民意表达和公共决策的和谐共处,必须以社会评价论为理论指引,辩正两者间的差异、矛盾及各自的现存问题。从决... 民众评价活动和权威评价活动可以互为对方的评价对象,这为实现网络民意表达和公共决策的内在对接提供了理论支持。要实现网络民意表达和公共决策的和谐共处,必须以社会评价论为理论指引,辩正两者间的差异、矛盾及各自的现存问题。从决策机关的立场出发,以公共决策的民主、科学、理性等要求为标杆来评价网络民意表达,以求全面、客观的研判网络民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意表达 公共决策 权威评价 民众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共识的一般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尹岩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7-33,共7页
社会共识是社会主体自我意识的两种现实形式即权威社会评价活动和民众社会评价活动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共识是权威社会评价活动和民众社会评价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达成一致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全体... 社会共识是社会主体自我意识的两种现实形式即权威社会评价活动和民众社会评价活动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共识是权威社会评价活动和民众社会评价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达成一致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全体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社会共识,在于社会能够建立相应的社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共识 权威社会评价活动 民众社会评价活动 转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