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客观绩效、线上服务供给与民众满意度:一项调查实验 被引量:3
1
作者 黄飚 张彤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110,159,共17页
当代中国的公共管理实践正从"以政府为中心"向"以民众为中心"转型,提高服务绩效成为提升民众获得感、满意度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后新公共管理时期,公共管理理论界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高的客观绩效是否带来高的民众... 当代中国的公共管理实践正从"以政府为中心"向"以民众为中心"转型,提高服务绩效成为提升民众获得感、满意度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后新公共管理时期,公共管理理论界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高的客观绩效是否带来高的民众满意度?已有研究形成了两种竞争性观点。结合当代中国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本研究以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为语境,运用调查实验法探究客观绩效对民众满意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检验服务供给方式由线下转变为线上对绩效与满意度关系的型塑。研究发现,高客观绩效会带来高的民众满意度;而当政府服务供给由线下转为线上时,相同的高客观绩效并不会带来更高的民众满意度。这表明,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服务供给的客观绩效来提升民众满意度,但服务供给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并不能自然带来满意度提升。政府需要进一步关注线上服务供给设计以真正降低使用者成本,以及线上服务供给可能加剧的满意度分布不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满意度 客观绩效 线上服务供给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服务型地方政府与民众满意度——基于地方政府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2
作者 杨芳 周文婷 吴一平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34,共1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强调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如何构建民众满意的服务型地方政府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探究政府审计监督对政府绩效评价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审计显著提高了民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究其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强调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如何构建民众满意的服务型地方政府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探究政府审计监督对政府绩效评价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审计显著提高了民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究其机制,政府审计有利于打造服务型地方政府,即提高地方政府的服务意识。考虑信息传播的异质性影响,发现其正向调节作用主要取决于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区域异质性分析和年龄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审计对民众满意度的提升在东部地区、青年群体和中年群体中更为显著。上述研究结果为通过审计制度改革提高政府绩效评价,进而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审计 民众满意度 服务型地方政府 政府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知公平的政府服务补救对民众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建春 张国娟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服务补救"理论引用到政府部门,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政府服务补救、民众感知公平、民众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服务补救对提高民... 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服务补救"理论引用到政府部门,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政府服务补救、民众感知公平、民众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服务补救对提高民众的二次满意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感知公平进而影响民众的满意度,其中,互动公平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分配公平,最后是程序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服务补救 感知公平 民众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上”政务改革对民众满意度的双重影响及其正向效应提升之策 被引量:2
4
作者 崔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85,共3页
基层党建融合基础上的“云上”政务改革可以提升服务质量、锁定服务方向、改善服务效果。在期望不一致理论下,“云上”政务改革会产生专业融合问题、设置专岗问题、工作内容问题、经费问题。提升“云上”政务改革正向促进效应,要从省级... 基层党建融合基础上的“云上”政务改革可以提升服务质量、锁定服务方向、改善服务效果。在期望不一致理论下,“云上”政务改革会产生专业融合问题、设置专岗问题、工作内容问题、经费问题。提升“云上”政务改革正向促进效应,要从省级层面推进,建立标准的服务供给体系,全面提升应用适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上”政务改革 民众满意度 公共服务 基层党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社交网络次生舆情的动态预警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文强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109,共6页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网络舆情预警方法民众满意度低、预警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三角模糊数的移动社交网络次生舆情动态预警方法。[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舆情主题爬虫爬取网络次生舆情数据,以此为依据,利用移动用户、网...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网络舆情预警方法民众满意度低、预警效果差的问题,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三角模糊数的移动社交网络次生舆情动态预警方法。[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舆情主题爬虫爬取网络次生舆情数据,以此为依据,利用移动用户、网站、媒体、政府4个子系统分析网络次生舆情的因果关系;根据次生舆情因果关系的梳理与分析,通过三角模糊数和舆情数据的处理规则对所统计的数据实施去模糊化与均值化操作,同时识别变量三角模糊数的评语值,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评语值进行加权处理。将舆情预警警度划分成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特重5个等级,并设定警戒线,根据评语值对应的警戒线范围,采用相应预警措施实现网络次生舆情的动态预警。[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舆情预警方法的民众满意度高、可有效控制民意沸腾度,且预警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 次生舆情 预警 评语值 警戒线 民众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