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被引量:3
1
作者 江必新 《现代法学》 1988年第2期23-27,共5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就是说:在刑事诉讼中,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附带地解决民事争议。然而,在行政诉讼中能否也附带地解决相关的民...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就是说:在刑事诉讼中,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附带地解决民事争议。然而,在行政诉讼中能否也附带地解决相关的民事争议呢?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新的课题。一、出现两个以上不同性质但又相互关联的诉讼请求的可能性包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不同性质 诉讼请求 当事人 民事争议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行政机关 人民法院 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必建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以行政权对民事争议的介入程度为切入点的反思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国栋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7-128,共12页
理论置疑、实践总结与最高院的诸多司法解释表明,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之主张尚待理论上的反思。对此,必须回归行政权力本身,厘清行政权对民事争议的介入程度,厘清公定力的适用范围。通过分析行政权之类型及各类型行政权力对民事争议的... 理论置疑、实践总结与最高院的诸多司法解释表明,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之主张尚待理论上的反思。对此,必须回归行政权力本身,厘清行政权对民事争议的介入程度,厘清公定力的适用范围。通过分析行政权之类型及各类型行政权力对民事争议的干预方式和干预程度可以发现,行政裁决、确认、登记与许可等行为并没有在根本上介入民事争议和处分争议双方法律权益,并不具备公定力。因此,以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因而主张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说法自然不具有法理支持。但是,基于现实的原因,我们需要设立中国特色的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合于一体的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这种诉讼实质上是行政庭所审判的民事诉讼附带行政诉讼,即民事争议审判为主,行政争议审判为辅;民事法庭也完全可以直接受理并处理不满行政裁决而提起的民事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行政 公定力 民事诉讼附带行政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合同争议的综合救济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海鸥 贾韶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65,共5页
PPP项目合同公法、私法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合同争议包括民事争议、行政争议和特殊的民行交叉争议。面对如此复杂的争议,需要的不是民事、行政救济的分立,而是合作,思路上应变“取舍”为“综合”。如果合同产生的是民事/行政争议,则采用对... PPP项目合同公法、私法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合同争议包括民事争议、行政争议和特殊的民行交叉争议。面对如此复杂的争议,需要的不是民事、行政救济的分立,而是合作,思路上应变“取舍”为“综合”。如果合同产生的是民事/行政争议,则采用对应的民事/行政救济。如果产生的是民行交叉争议,考虑到一元救济既无法解决全部争议,又产生争讼、避讼风险,而分别审理本身难度较大且可能导致缠讼,因此应综合民行争议之关联、权益救济之需求与司法体制之现状,采用合并审理的办法,允许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民事附带行政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 综合救济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民事附带行政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