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事诉讼证据收集方式的“合法性”及适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贾权鑫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100,共6页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当事人任何一方实现诉请的关键就是利己证据的收集。同时,民事诉讼证据特性中"合法性"能否充分地得以实现则将对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面对合同欺诈、婚姻过错等社会问题时,一些"...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当事人任何一方实现诉请的关键就是利己证据的收集。同时,民事诉讼证据特性中"合法性"能否充分地得以实现则将对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面对合同欺诈、婚姻过错等社会问题时,一些"侦探公司"、婚姻过错受害方等对利己证据进行收集时却造成一种新的两难问题——利益受损一方权利与相关方权利保护的骑墙选择。本文通过对民事诉讼证据收集方式的"合法性"及适用问题的分析思考,并结合《民事诉讼法》、《律师法》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对如何实现证据的合法收集及适用以达到切实解决矛盾双方利益冲突和体现证据规则的最佳功效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证据 民事诉讼证据收集方式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在民事诉讼证据收集中的角色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3-107,共5页
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对法官在证据收集中的角色定位是:证据收集行为的实施者和证据收集活动的管理者。由于现有民事诉讼立法仍不够完善,法院案件质量考核指标设置存在误区,以及当事人诉讼能力不足、司法权弱化等原因,法官对上述角色的实际... 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对法官在证据收集中的角色定位是:证据收集行为的实施者和证据收集活动的管理者。由于现有民事诉讼立法仍不够完善,法院案件质量考核指标设置存在误区,以及当事人诉讼能力不足、司法权弱化等原因,法官对上述角色的实际扮演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角色失调。应从进一步完善民事诉讼立法,改革法院内部案件质量考核指标,确立特定类型案件中律师强制代理制度以及加快我国社会信息公开体系建设入手,实现法官在证据收集中的角色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证据收集 法官 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与刑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之比较
3
作者 王希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1-5,共5页
《行政诉讼法》第5章从第31条至第36条共6个条文规定了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与《刑事诉讼法》第5章规定的刑事诉讼制度相比,份量大体相当,与《民事诉讼法》第6章规定的民事诉讼制度相比,份量有些单薄.从理论上对这三种诉讼证据制度进行比较... 《行政诉讼法》第5章从第31条至第36条共6个条文规定了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与《刑事诉讼法》第5章规定的刑事诉讼制度相比,份量大体相当,与《民事诉讼法》第6章规定的民事诉讼制度相比,份量有些单薄.从理论上对这三种诉讼证据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科学的证据制度无论对于何种诉讼都至关重要,审判机关只有凭借科学的证据制度,才能查明案件真实情况,贯彻以事实为根据的原则,作出正确合法的裁决.行政诉讼尤其是这样,如果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被告就要败诉.因此,行政诉讼证据对行政诉讼的结局起着实体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证据 民事诉讼证据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制度 具体行政行为 民诉法 证据收集 刑诉法 自诉案件 刑事诉讼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机制改革与完善的法律经济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民事诉讼机制 举证责任 法律经济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 法院 司法机关 诉讼体制 调查收集证据 诉讼成本 调查证据 民事审判方式 民事案件 诉讼资源 当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应该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变 被引量:2
5
作者 余庆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8-50,67,共4页
民事诉讼应该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变余庆斌一、职权主义的含义及其弊端民事诉讼职权主义是以法官为中心的审判程序原则和模式。它强调法官在审判中的作用。法官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始终是处于占主导的支配地位,是诉讼的指挥者和控制... 民事诉讼应该从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变余庆斌一、职权主义的含义及其弊端民事诉讼职权主义是以法官为中心的审判程序原则和模式。它强调法官在审判中的作用。法官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始终是处于占主导的支配地位,是诉讼的指挥者和控制者。查明真相的责任归属法庭,法官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当事人诉讼 当事人主义 职权主义 举证责任 法官职权 当事人举证 诉讼方式 案件事实 核实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6
作者 胡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67-70,共4页
关键词 举证责任 当事人 民事诉讼 诉讼 民事责任 提供证据 诉讼模式 举证责任的分担 诉讼权利 调查收集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收集伪劣种子诉讼的证据
7
作者 邹新群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2年第1期9-9,共1页
关键词 伪劣种子 民事诉讼 证据 特点 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 被引量:3
8
作者 顾培东 《现代法学》 1982年第2期48-52,共5页
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问题,是民事诉讼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依据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实践,对举证责任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是当前民诉理论研究的任务之一。本文试谈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 当事人举证 民事诉讼当事人 人民法院 客观事实 收集证据 诉讼义务 审判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 举证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姜亚行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2-64,共3页
一、举证责任的含义对举证责任的含义的认识主要表现于对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56条规定的不同理解。该条分为两款,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收... 一、举证责任的含义对举证责任的含义的认识主要表现于对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56条规定的不同理解。该条分为两款,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收集和调查证据。”一般认为,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一款规定的就是举证责任。但对举证责任的含义有不同认识:第一种意见认为,举证责任有两种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 人民法院 对方当事人 民事诉讼 调查证据 提供证据 收集证据 举证责任倒置 诉讼代理人 诉讼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民事诉讼质证权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兆奕 黎章辉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9-51,共3页
略论民事诉讼质证权戴兆奕,黎章辉质证权是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它与当事人的辩论权处于同等地位.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无论是审判人员,还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质证权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试图就质证权的内涵... 略论民事诉讼质证权戴兆奕,黎章辉质证权是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它与当事人的辩论权处于同等地位.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无论是审判人员,还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质证权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试图就质证权的内涵,质证权难行使的原因以及质证权行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证权 民事诉讼当事人 实物证据 言词证据 诉讼权利 辩论权 出庭作证 举证权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审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民法院收集和调查民事证据
11
作者 阎丽萍 《政治与法律》 1987年第3期15-17,共3页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主动收集和调查证据,既是民事诉讼法的要求,又是民事审判实践的经验。但是,如何正确认识收集和调查证据,不论在理论观点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收集和调查证据贯穿于民事诉讼全过程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主动收集和调查证据,既是民事诉讼法的要求,又是民事审判实践的经验。但是,如何正确认识收集和调查证据,不论在理论观点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收集和调查证据贯穿于民事诉讼全过程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主动收集和调查证据,是阶段性的工作还是贯穿于诉讼活动的全过程?这是一个实践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有人认为,收集和调查证据是开庭前准备阶段的工作;也有人认为,收集和调查证据主要是第一审法院的工作。前者的理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法院 调查证据 当事人 民事诉讼 收集 全过程 证明责任 审理民事案件 案件事实 提供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几个问题
12
作者 冯超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人民法院 当事人 民事诉讼 民事案件 执行难 举证责任 法律文书 诉讼 调查收集证据 起诉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起民事诉讼应注意的问题
13
作者 聂毅 《当代农业》 2001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当事人 管辖权 法院 “原告就被告”原则 证据收集 诉状 诉讼请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据收集程序之保障:文书提出命令制度 被引量:17
14
作者 包冰锋 陶婷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0-56,共7页
文书提出命令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向对方当事人或诉讼外第三人收集证据的最主要手段。近年来各个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对文书提出命令制度都有了新的发展,该制度俨然已成改革热点。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民事诉... 文书提出命令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的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向对方当事人或诉讼外第三人收集证据的最主要手段。近年来各个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对文书提出命令制度都有了新的发展,该制度俨然已成改革热点。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收集证据方面缺乏最低的程序保障。为了有效解决当事人收集证据手段的欠缺和高要求的证明标准之间的矛盾,我国应以域外有关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的具体内容为蓝本,从主体条件、范围、申请审查程序和法律效果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文书提出命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书提出命令 民事诉讼 证据收集 程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据收集制度 被引量:9
15
作者 崔婕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8-123,共6页
我国在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同时 ,对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权利缺乏充分、有效的保障。本文在分析两大法系证据收集制度差异及其成因的基础上 ,对我国证据收集程序的运作方式。
关键词 证据收集制度 当事人 举证责任 证据收集程序 民事诉讼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论式民事审判方式的实践与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纯新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8-111,共4页
辩论式民事审判方式的实践与探究宋纯新一、辩论式民事审判方式的概念和法律特征辩论式民事审判方式,在对民事诉讼实行当事人主义原则的英美法系中受到普遍推崇。我们这里所说的“辩论式”,是借鉴其诉讼程序方面的庭审方式,根据我国... 辩论式民事审判方式的实践与探究宋纯新一、辩论式民事审判方式的概念和法律特征辩论式民事审判方式,在对民事诉讼实行当事人主义原则的英美法系中受到普遍推崇。我们这里所说的“辩论式”,是借鉴其诉讼程序方面的庭审方式,根据我国民事诉讼的立法原则,对我国传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审判方式 当事人举证 辩论式 民事诉讼 活动方式 主审法官 当庭质证 证据 法庭辩论 运作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集证据应注意啥?
17
作者 王玉仆 张兆利 《云南农业》 2008年第11期42-42,共1页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因此,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如果不举证或举证未被采信,就可能面对不利于自己的裁判。当事人在收集证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关键词 证据 收集 民事诉讼法》 举证责任 当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窃电证据收集需慎重
18
作者 孙英杰 《农村电工》 2008年第11期20-20,共1页
供电企业在反窃电过程中,证据的收集至关重要。因为证据能清晰地反映出窃电户诸如窃电方式、负荷、单位日用电能量及其时间等情况,从而为合理界定窃电能量提供参考,为依法打击窃电奠定基础。而最主要的两种证据就是图片取证和窃电实... 供电企业在反窃电过程中,证据的收集至关重要。因为证据能清晰地反映出窃电户诸如窃电方式、负荷、单位日用电能量及其时间等情况,从而为合理界定窃电能量提供参考,为依法打击窃电奠定基础。而最主要的两种证据就是图片取证和窃电实物。图片取证一般采取现场拍摄,在拍摄方法上要注重针对性,拍摄的图片应能全面反映窃电事实场景。在录制图像时,应注意录制全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收集 反窃电 拍摄方法 供电企业 窃电方式 电能量 图片 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审判改革探略 被引量:19
19
作者 田平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26,共6页
民事审判改革探略西南政法大学田平安改革一词,是当今中国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汉字。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方针以来,先是在农村尔后在城市,一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浪潮席卷... 民事审判改革探略西南政法大学田平安改革一词,是当今中国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汉字。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方针以来,先是在农村尔后在城市,一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浪潮席卷着神州大地,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审判改革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当事人 合议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法官 民事诉讼 民事纠纷 证据制度 审判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证收集的程序保障 被引量:1
20
作者 黎蜀宁 张芸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2-85,共4页
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强化与落实,必须赋予其相应的调查收集证据的手段、方法及程序保障。从两大法系有关书证收集与提供的文书提出义务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我国书证收集的立法缺陷。我国应建立以大陆法系的文书提出义务制度为蓝本的书... 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强化与落实,必须赋予其相应的调查收集证据的手段、方法及程序保障。从两大法系有关书证收集与提供的文书提出义务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我国书证收集的立法缺陷。我国应建立以大陆法系的文书提出义务制度为蓝本的书证收集制度,同时借鉴英美法系的书证强制开示程序,完善我国的审前证据交换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证收集制度 举证责任 证据交换程序 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