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民事法律法典化与民事监督
1
作者 肖沫香 焦洪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9-83,共5页
本文首先探讨了法律监督的对象是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这一前提性命题,认为民事法律法典化是实现民事监督的基础性途径,法典化从使命、形式、内容三方面为民事监督的实现提供了保障;而民事监督又是民事法律法典化过程中的关键措施,... 本文首先探讨了法律监督的对象是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这一前提性命题,认为民事法律法典化是实现民事监督的基础性途径,法典化从使命、形式、内容三方面为民事监督的实现提供了保障;而民事监督又是民事法律法典化过程中的关键措施,这里着重探讨了通过民事监督正确处理机关立法与专家立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监督 法典化 民事法律 法律监督 法律解释 国家权力 民事立法 权利与权力 民事程序法 《法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诉讼的民事检察监督:证成及制度化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舒瑶芝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9,共16页
由数字化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数字化司法变革催生了在线诉讼中民事检察监督的新形式,民事检察监督嵌入在线诉讼既是诉讼构造数字化的逻辑使然,也有益于实现诉讼程序中的检察监督功能。在线诉讼具备时空场域转换、有形要素缺失、技术壁垒显... 由数字化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数字化司法变革催生了在线诉讼中民事检察监督的新形式,民事检察监督嵌入在线诉讼既是诉讼构造数字化的逻辑使然,也有益于实现诉讼程序中的检察监督功能。在线诉讼具备时空场域转换、有形要素缺失、技术壁垒显现等全新的特质,客观上也要求民事检察监督进行技术性和程序化的匹配。当前,在线诉讼民事检察监督作为检察监督的新命题,有必要从理念、规范以及实践的维度进行具体审视,促使其进入理论观照视野,探寻其未来的可能出路。在理念维度上,需要将技术赋权塑造为促使底层逻辑具象化的载体;在规范维度上,需要顺应在线诉讼的特质,明确检察监督的侧重点,并引入正当程序的理念实现具体规则的优化;在实践维度上,需要聚焦大数据监督平台及算法模型的适配性搭建,为全面提升在线诉讼民事检察监督的质效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生产逻辑 在线诉讼 民事检察监督 技术赋权 大数据法律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的发展规律 被引量:34
3
作者 汤维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共11页
检察监督制度在确保司法公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其发展势头日益强劲,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中。在此过程中,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的发展演化呈现出了某种规律性。这种规律性表现在监督理念由传统... 检察监督制度在确保司法公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其发展势头日益强劲,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中。在此过程中,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的发展演化呈现出了某种规律性。这种规律性表现在监督理念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监督客体由实体型向程序型拓展、监督对象由审判型向诉权型延伸、监督方式由一元型向多元型裂变、监督时点由诉后型向诉中型转变以及监督规模由个案型向类案型发展等方面。在这些方面,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制度效用显示出了空前的深度、广度和强度,彰显了该项制度的独特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检察监督 发展规律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改革 被引量:24
4
作者 江伟 徐继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35,共8页
为了完善我国的民事审判监督制度 ,作者提出了重构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两条主线 :一是既判力下的平衡 ;二是诉权与监督权的平衡。在两条主线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改革的两步走方针 :一是在现有民事诉讼法框架内... 为了完善我国的民事审判监督制度 ,作者提出了重构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两条主线 :一是既判力下的平衡 ;二是诉权与监督权的平衡。在两条主线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改革的两步走方针 :一是在现有民事诉讼法框架内对制度进行改良 ;二是在重新制定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建立以再审之诉为核心的三层次的再审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审判监督制度 改革 中国 民事诉讼法 再审制度 监督 诉权 既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价值、根据与立法完善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伟 廖中洪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5-181,共7页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作为具有比法院内部监督更高的透明度,更强的监督力度,以及更能取信于民的权力,不仅有利于保证执行公正、制约"执行乱",以及在我国的执行实践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法律上、中国宪政体制上,以...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权,作为具有比法院内部监督更高的透明度,更强的监督力度,以及更能取信于民的权力,不仅有利于保证执行公正、制约"执行乱",以及在我国的执行实践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法律上、中国宪政体制上,以及国家司法权力配置上的根据。对于这种权力,基于我国民事执行的现实需要,应当从立法上作进一步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价值 根据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检察监督的方式和地位——基于宪法和民事诉讼法的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江伟 谢俊 《法治研究》 2009年第4期3-9,共7页
本文首先从宪法解释的角度阐述了民事检察监督的合理性以及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恰当性要求。本文指出,在我国宪政体制下,民事检察监督权必须在民事诉讼程序框架内演绎。"禁止二重监督"理论则是民事检察监督中检察机关诉讼地... 本文首先从宪法解释的角度阐述了民事检察监督的合理性以及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恰当性要求。本文指出,在我国宪政体制下,民事检察监督权必须在民事诉讼程序框架内演绎。"禁止二重监督"理论则是民事检察监督中检察机关诉讼地位确定的民事诉讼理论根据。根据"禁止二重监督"理论,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要么是当事人,要么是法律监督者,不同的诉讼地位由不同的参加方式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检察监督 宪法解释 “禁止二重监督”理论 方式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结构性问题和改革方向 被引量:8
7
作者 路志强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165,共4页
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具有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民主、维护法制统一、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等价值功能。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建构以来,不断发展演进,以实绩证明了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制度的权能配置失衡、程序设置失调、... 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具有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民主、维护法制统一、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等价值功能。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建构以来,不断发展演进,以实绩证明了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制度的权能配置失衡、程序设置失调、系统性不足等结构性问题尚未解决,导致民事检察监督虚化、弱化和异化,应优化权能配置、理顺监督程序、大力进行检察改革,促进制度的科学发展,保障制度功能的全面、充分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民事检察监督 功能 结构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被引量:43
8
作者 田平安 李浩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8,共12页
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是近几年来法学界十分热门的一个话题。 2 0 0 3年 9月 14日至 18日 ,中国诉讼法学会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民行检察厅 ,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共同举办了第七届全国民事诉... 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是近几年来法学界十分热门的一个话题。 2 0 0 3年 9月 14日至 18日 ,中国诉讼法学会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民行检察厅 ,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共同举办了第七届全国民事诉讼法学术研讨会。会议对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进行了深入讨论。本刊特邀请了参会的几位著名学者 ,各陈已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改革 人民检察 公诉权 民事诉讼 监督 检察权 三审终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治视野下民事检察监督时效制度之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维智 周德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5-79,共5页
时效制度是关于一定事实状态经过法定期间而产生相应法律效果的法律制度,普遍适用于民事、行政、刑事法律,既用于限制公民私权利的行使,也用于对国家公权力加以制约。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时效制度的缺失,造成司法实践中的困境。构建民事... 时效制度是关于一定事实状态经过法定期间而产生相应法律效果的法律制度,普遍适用于民事、行政、刑事法律,既用于限制公民私权利的行使,也用于对国家公权力加以制约。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时效制度的缺失,造成司法实践中的困境。构建民事检察监督时效制度既有坚实法理基础,也有现实必要。在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下的检察制度过程中,应当构建民事检察监督时效制度并辅之以相应配套制度,最终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检察监督 时效制度 检察监督时效 既判力 制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论视域中民事检察监督权与诉权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睿哲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3-129,共7页
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有诉讼职能与监督职能,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力,只享有法律监督这一职能。从监督职能行使的目的、动机来看,民事检察监督有救济性监督和督察性监督两种类型。救济性监督以救济当事人的... 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有诉讼职能与监督职能,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力,只享有法律监督这一职能。从监督职能行使的目的、动机来看,民事检察监督有救济性监督和督察性监督两种类型。救济性监督以救济当事人的权利为主,以监督为辅,因而在处理与当事人诉权关系时,应坚持尊重和保障诉权以及救济的补充性和适度性原则;督察性监督以监督审判权为主,以救济当事人的权利为辅,在处理与当事人诉权关系时,应坚持监督的优先性和职权强制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检察监督 诉权 救济性监督 督察性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民事检察监督审视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洁 殷季锋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43-46,共4页
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事诉讼法》做出了修改,但仍然存在不足:民事诉讼法总则和分则部分关于民事检察监督的立法规定并不统一,民事诉讼法仍未明确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监督中的地位。完善民事诉讼立法,全面发挥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监... 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事诉讼法》做出了修改,但仍然存在不足:民事诉讼法总则和分则部分关于民事检察监督的立法规定并不统一,民事诉讼法仍未明确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监督中的地位。完善民事诉讼立法,全面发挥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监督职能,明确检察机关具体职权,有效发挥民事检察监督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民事检察监督 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检察监督改造论——以检察权的性质为视域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跃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07-511,共5页
各国检察机构的设置均与本国特定的历史传统、诉讼文化及现实条件相适应。近年来各国检察制度改革的趋势表现为检察官的独立性增强,检察机关在行使职务时更多地体现了公益代表人的性质,且一般法律监督权得到确认。在我国,检察权兼具司... 各国检察机构的设置均与本国特定的历史传统、诉讼文化及现实条件相适应。近年来各国检察制度改革的趋势表现为检察官的独立性增强,检察机关在行使职务时更多地体现了公益代表人的性质,且一般法律监督权得到确认。在我国,检察权兼具司法权、行政权的特征,行使法律监督的职能,同时它又具有独立价值。检察权的性质决定了在民事审判领域,民事检察监督必须凭借法定程序的保障加以完善,而就公益案件提起民事诉讼也是检察权性质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权 民事检察监督 公益代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审判权与民事诉讼检察监督 被引量:13
13
作者 韩成军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诉讼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诉求强烈,特别是对那些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甚至是执法司法人员徇私枉法、徇私舞弊等现象,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民事...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诉讼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诉求强烈,特别是对那些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甚至是执法司法人员徇私枉法、徇私舞弊等现象,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民事检察权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的职能性权力。民行检察监督制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目前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日益显现出其确定性内涵。在此过程中,民行检察监督制度出现了监督范围扩张化、监督关系和谐化、监督模式内在化、监督功能复合化和监督环境趋优化等新动向。明确和把握这些新动向,对深入研究民行检察监督制度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理性完善此制度,从而使该制度焕发出新的活力、产生出全面的应然价值,均颇具前提性意义。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特别是检察改革,本刊编辑部以"司法改革与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完善"为总标题进行专题研究,试图从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民事诉讼活动监督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代表本刊之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 公平审判权 国家司法机关 国家审判权 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机关 诉讼规律 当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法制统一到权利救济:当代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功能变迁 被引量:7
14
作者 史溢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107,共7页
从法制统一到权利救济,是当代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功能变迁的基本线索。社会转型期凸显的权利救济需求、中国特色的检法关系模式、党政主导的政治统合方式等结构性因素,共同导致了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功能定位的调整和变化。由于结构性因... 从法制统一到权利救济,是当代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功能变迁的基本线索。社会转型期凸显的权利救济需求、中国特色的检法关系模式、党政主导的政治统合方式等结构性因素,共同导致了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功能定位的调整和变化。由于结构性因素在短期内并不具备彻底重构的条件,权利救济的制度功能将在可预见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延续,应当着眼于权利救济的现实需要,从组织、能力和程序等多个方面改革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法制统一 权利救济 制度功能 功能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协议司法独立原则与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之回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厚省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69,共4页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与法院审判独立的关系在理论和实务界一直存在分歧。我国加入WTO后。由于WTO协议强调司法独立原则,所以关于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将会引起进一步的讨论。笔者认为WTO司法独立的原则的内涵主要是指审判机关... 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与法院审判独立的关系在理论和实务界一直存在分歧。我国加入WTO后。由于WTO协议强调司法独立原则,所以关于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将会引起进一步的讨论。笔者认为WTO司法独立的原则的内涵主要是指审判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独立。从维护司法公正和WTO协议司法独立精神的角度出发,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民事检察监督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行政检察 司法独立原则 民事检察监督 法院审判 WTO协议 行政机关 审判机关 司法公正 回应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民事检察监督的变革方向与路径考量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朝武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3,共7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诉讼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诉求强烈,特别是对那些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甚至是执法司法人员徇私枉法、徇私舞弊等现象,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民事...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诉讼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诉求强烈,特别是对那些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甚至是执法司法人员徇私枉法、徇私舞弊等现象,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民事检察权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的职能性权力。民行检察监督制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目前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日益显现出其确定性内涵。在此过程中,民行检察监督制度出现了监督范围扩张化、监督关系和谐化、监督模式内在化、监督功能复合化和监督环境趋优化等新动向。明确和把握这些新动向,对深入研究民行检察监督制度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理性完善此制度,从而使该制度焕发出新的活力、产生出全面的应然价值,均颇具前提性意义。为了充分探讨这一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一批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得到了一些对此问题素有研究的学者的比较积极的回应。为了更好地以学术之力审时度势促进司法改革特别是检察改革,本刊编辑部以"司法改革与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完善"为总标题进行专题研究,试图从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民事诉讼活动监督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本着百家争鸣的态度,本刊对于受邀专家的来稿,只要符合通常的学术规范,不论其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如何,一律照登,所以,本专题所有观点均不代表本刊之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当代中国 变革方向 考量 路径 人民检察院 司法实践 法律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名实责:民事检察和解的定位与实施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思博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7,共12页
民事检察和解具有定分止争、维护审判权威和协助审判权实现、适度纠错与及时结案的功能。对于完全正确的生效判决和调解书、存在非重大性错误的生效判决及部分符合抗诉条件时的生效判决均可适用于民事检察和解。民事检察和解协议不具有... 民事检察和解具有定分止争、维护审判权威和协助审判权实现、适度纠错与及时结案的功能。对于完全正确的生效判决和调解书、存在非重大性错误的生效判决及部分符合抗诉条件时的生效判决均可适用于民事检察和解。民事检察和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不得损害原生效判决的既判力,当事人不自动履行时也不得作为另诉的依据。欲赋予民事检察和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则应将其纳入司法确认程序,通过人民法院以审判权加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检察监督 民事检察和解 判决既判力 和解协议司法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完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职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饶玉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2-43,共2页
论完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职能饶玉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第185-18条又明确地对人民检察院在行使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中的诉讼权作了较全面完善的规定。为了更... 论完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职能饶玉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第185-18条又明确地对人民检察院在行使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中的诉讼权作了较全面完善的规定。为了更好地适应对大量产生的民事纠纷、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 民事公诉 检察院 法律监督 民事诉讼法 监督范围 诉讼权利 人民法院 当事人 合法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疑“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取消论”——兼论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现代化构造
19
作者 郑晓剑 邱鹭风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9-64,共6页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确立的一项基本法律监督制度。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对其规定极不完善,围绕着这项制度的存废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中展开了激烈论争,其取消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站不住脚,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存在有其足够...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确立的一项基本法律监督制度。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对其规定极不完善,围绕着这项制度的存废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部门中展开了激烈论争,其取消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站不住脚,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存在有其足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必须在监督理念、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范围、监督方式、监督程序、监督职责等方面重新构造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检察监督 取消论 必要性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监督中民事申诉制度的影响力评析
20
作者 路志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81,共6页
当前,由于立法始终未能解决有关民事检察监督立场、程序设计、制度要素之间关系如何处理等问题的争议,民事检察监督的具体操作程序始终不明确,导致民事检察监督实践以民事申诉制度立法内容为"标杆",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问题和... 当前,由于立法始终未能解决有关民事检察监督立场、程序设计、制度要素之间关系如何处理等问题的争议,民事检察监督的具体操作程序始终不明确,导致民事检察监督实践以民事申诉制度立法内容为"标杆",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少问题和误区。应从系统论的要求出发,对民事申诉制度与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整体架构深入反思,予以改良,如此才能促进民事申诉制度与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各自制度优势,共力实现立法预期的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整体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申诉制度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民事审判监督制度 民事审判权 民事检察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