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乐6.1级地震后强余震时地电场异常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高曙德 康好林 +4 位作者 郝臻 周丽萍 杨莉 苏小忠 杨斐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07-111,共5页
利用民乐地区流动观测大地电场仪(ZD9A)观测的资料,通过均值法、归零法、谱分析法等数理方法处理,结合天水地磁资料除去磁暴对地电场资料影响,2003年10月30日在民乐-山丹MS3.9地震前异常变化明显。
关键词 民乐6.1级地震 强余震 地电场变化 磁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民乐Ms6.1级地震前的重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梁伟锋 祝意青 +2 位作者 徐云马 刘练 王继英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4-338,共5页
以河西地区的流动重力监测资料为基础 ,分析了 2 0 0 3年 1 0月 2 5日民乐MS6 1级地震前的重力场变化 ,认为在空间分布上 ,地震发生前观测区出现了区域性的重力异常变化及与构造活动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 ,并在震中或... 以河西地区的流动重力监测资料为基础 ,分析了 2 0 0 3年 1 0月 2 5日民乐MS6 1级地震前的重力场变化 ,认为在空间分布上 ,地震发生前观测区出现了区域性的重力异常变化及与构造活动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 ,并在震中或邻区产生局部重力变化异常区。在时间序列上 ,地震发生前 ,重力段差和重力测点先是增强 ,然后反向减弱 ,并在反向过程中发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 异常变化 民乐6.1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房屋震害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石玉成 马尔曼 +1 位作者 陈永明 付长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0-266,共7页
通过对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的现场调查,划分了灾区房屋类型及结构特征,揭示了不同类型房屋的震害特点,分析了房屋震害的原因,总结了防御和减轻震害的经验与教训,强调了规范民房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民乐-山丹6.1、5.8地震 房屋 震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乐-山丹6.1级地震短期预报的科学总结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立明 王兰民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共9页
系统总结了民乐-山丹6.1级地震孕育的地震环境、中短期背景、短期阶段异常综合特征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祁连山地震带短期阶段地震异常的共性特征,论述了民乐-山丹6.1级地震短期预报的主要依据和科学决策,并对有关判定中的思路、方法、难... 系统总结了民乐-山丹6.1级地震孕育的地震环境、中短期背景、短期阶段异常综合特征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祁连山地震带短期阶段地震异常的共性特征,论述了民乐-山丹6.1级地震短期预报的主要依据和科学决策,并对有关判定中的思路、方法、难点及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乐-山丹6.1地震 短期预报 科学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地震震情预警检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小凤 张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137,共7页
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甘肃省地震局于9月20日提出了祁连山中东段地区6级左右地震短期预报意见,并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短临跟踪措施,得到了中国地震局、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表彰奖励。根据本次成功震例预报实践中积累... 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甘肃省地震局于9月20日提出了祁连山中东段地区6级左右地震短期预报意见,并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短临跟踪措施,得到了中国地震局、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表彰奖励。根据本次成功震例预报实践中积累的不同阶段预报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祁连山地震带震情指标预警模型。依据预警模型及震情预警指标分层结果,将各类定量和定性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以1~4表示的指标值,按成对比较法比较下层各指标两两之间对上层某指标的重要程度,计算权重向量,并对模型的整体层次进行一致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震前祁连山地震带震情预警值为3.1389,依据预警等级判定标准,震情预警级别为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乐—山丹6.1地震 预警模型 指标 预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后的地壳垂直形变
6
作者 张四新 王双绪 +2 位作者 张希 薛富平 李风琴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8,共7页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部的区域水准、跨断裂水准和断层形变资料,分析了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后的地壳垂直形变。结果表明,震前出现了明显的长、中、短期形变前兆异常。在经历了1995~2000年的缓慢形变阶段后,2000~2002...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部的区域水准、跨断裂水准和断层形变资料,分析了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后的地壳垂直形变。结果表明,震前出现了明显的长、中、短期形变前兆异常。在经历了1995~2000年的缓慢形变阶段后,2000~2002年祁连山断裂带中、西段形变显著加速,2003年3~10月断层形变异常数量经历了一个“少-多-少”的演变过程,并沿构造体自外围向震中附近收缩;震后祁连山断裂带中、西段形变反向,东段则出现局部隆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乐-山丹6.1地震 垂直形变场 跨断裂水准 断层形变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近期几次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旭宙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玉门5.9地震 民乐-山丹6.1地震 岷县5.2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