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元现代性与“民主社会学”视野下的政治发展逻辑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国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当代政治发展理论,经历了从“政治系统”到“找回国家”、从“单一现代性”到“多元现代性”、从“宪法工程学”到“民主社会学”的理论转向。为了给非西方国家“接榫、吸纳、转化乃至超越”西方现代性提供充分的想象和探索空间,应秉持...
当代政治发展理论,经历了从“政治系统”到“找回国家”、从“单一现代性”到“多元现代性”、从“宪法工程学”到“民主社会学”的理论转向。为了给非西方国家“接榫、吸纳、转化乃至超越”西方现代性提供充分的想象和探索空间,应秉持一种兼具整全性和规范性的多元现代性论说——其中,整全性和规范性分别确保了多元现代性的民族性特色和现代性底色。与此相适应的“民主社会学”主张:把政治秩序的社会情境依赖与社会共识基础结合起来,把握现代政治秩序的建构;把民主秩序的社会经济条件与社会文化条件相结合,把握现代民主秩序的运行。由此,现代政治发展主要包括国家建设、民主建构、社会正义和社会团结等四大基本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现代性
民主社会学
国家建设
民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汉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13,共8页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如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结构论、社会...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如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结构论、社会冲突论、社会发展论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与中国社会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
民主
主义论》
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
新
民主
主义
社会学
体系
中国化
抗战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元现代性与“民主社会学”视野下的政治发展逻辑
被引量:
2
1
作者
孙国东
机构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基金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2020年度主题项目“政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文摘
当代政治发展理论,经历了从“政治系统”到“找回国家”、从“单一现代性”到“多元现代性”、从“宪法工程学”到“民主社会学”的理论转向。为了给非西方国家“接榫、吸纳、转化乃至超越”西方现代性提供充分的想象和探索空间,应秉持一种兼具整全性和规范性的多元现代性论说——其中,整全性和规范性分别确保了多元现代性的民族性特色和现代性底色。与此相适应的“民主社会学”主张:把政治秩序的社会情境依赖与社会共识基础结合起来,把握现代政治秩序的建构;把民主秩序的社会经济条件与社会文化条件相结合,把握现代民主秩序的运行。由此,现代政治发展主要包括国家建设、民主建构、社会正义和社会团结等四大基本议程。
关键词
多元现代性
民主社会学
国家建设
民主
建构
Keywords
multiple modernities
sociology of democracy
state-building
construction of democracy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汉全
机构
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13,共8页
基金
本文为笔者2012年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12&ZD108)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研究对象,阐明了如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问题,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社会结构论、社会冲突论、社会发展论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与中国社会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代表作。
关键词
《新
民主
主义论》
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
新
民主
主义
社会学
体系
中国化
抗战时期
Keywords
“The Theory of New Democracy”
Marxist sociology
new democratic sociological system
chinization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分类号
A84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元现代性与“民主社会学”视野下的政治发展逻辑
孙国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
吴汉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