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说花东氏族所用卜甲的来源
1
作者 晁福林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107-109,共3页
花东氏族占卜所用龟甲,其上有一些记事刻辞,这些刻辞有的明确记载了贡献此龟甲的邦族,如屰、■、疾、宁、庚、史、周等。这些贡献龟甲者或为商王朝之大臣,或是与商王朝有关系的邦族,但均与花东氏族无直接联系,由此可以推测这些龟甲当来... 花东氏族占卜所用龟甲,其上有一些记事刻辞,这些刻辞有的明确记载了贡献此龟甲的邦族,如屰、■、疾、宁、庚、史、周等。这些贡献龟甲者或为商王朝之大臣,或是与商王朝有关系的邦族,但均与花东氏族无直接联系,由此可以推测这些龟甲当来源自商王朝的收存。这就为花东氏族与王朝关系的密切提供了一个旁证。花东氏族虽然没有进献龟甲和卜骨给商王朝,但却因其与王室关系密切而可以取用商王朝所收存的龟甲,对于说明花东氏族族长“子”的身份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东氏族 龟甲 占卜 记事刻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存在的普遍性质疑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一方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1-34,共4页
人由猿猴进化来的达尔文理论与原始社会都是从母系氏族逐渐发展为父系氏族的分期是不一致的。而且考古资料不能证明母系氏族是原始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因此,非常复杂的人类社会,其原始社会的进化都是从母系氏族变为父系氏族并不一定是... 人由猿猴进化来的达尔文理论与原始社会都是从母系氏族逐渐发展为父系氏族的分期是不一致的。而且考古资料不能证明母系氏族是原始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因此,非常复杂的人类社会,其原始社会的进化都是从母系氏族变为父系氏族并不一定是普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进化论 原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氏族制时代的图腾柱
3
作者 陆思贤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5-81,共7页
“图腾”是氏族的标志,人类开始建立氏族制度,也创造了作为氏族标志的图腾,一个氏族有一个图腾,氏族的存在与它的图腾形象是密切结合的。在氏族制时代,有多少氏族就有多少图腾,而每个氏族成员,也深深地标记着自己氏族图腾的烙印,离开了... “图腾”是氏族的标志,人类开始建立氏族制度,也创造了作为氏族标志的图腾,一个氏族有一个图腾,氏族的存在与它的图腾形象是密切结合的。在氏族制时代,有多少氏族就有多少图腾,而每个氏族成员,也深深地标记着自己氏族图腾的烙印,离开了图腾,个人的生命也就失去了依托,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持,从这点意义上说,氏族制时代也就是图腾时代。为之,图腾文化是氏族制时代诸多文化中的主题。丁山先生说:“在氏族社会,以图腾为宗神,每个家族的闾里之口部立有图腾柱(Totem Pole)以保护他们的氏族,所谓图腾柱,大抵雕刻为鸟兽怪物形①”。在我国,已积累有不少图腾文化的资料②,这里仅就新石器时代几个图腾柱的图案或符号为例,作点滴探讨,以求教于学界。一大汶口文化的“太阳鸟图腾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柱 氏族制度 图腾文化 立杆测影 新石器时代 图案 太阳鸟 氏族标志 氏族图腾 大汶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江永县上甘棠村聚落形态与氏族文化脉络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旭 巫纪光 《华中建筑》 2009年第8期234-237,共4页
该文从上甘棠村所具有的文化、自然、历史、地理等诸因素着手,深入研究上甘棠村的聚落格局及氏族文化脉络。
关键词 上甘棠村 传统聚落形态 氏族文化 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诸氏族原居今山东考 被引量:6
5
作者 温玉春 曲惠敏 《管子学刊》 1997年第4期88-92,共5页
少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诸氏族原居今山东考温玉春曲惠敏关于三代以上的中国古史,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残断,尽管后代学者曾做过无数有益的探索,但许多问题甚至包括基本脉络方面现在仍然难以彻底理清。在此,笔者根据自己所掌握... 少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诸氏族原居今山东考温玉春曲惠敏关于三代以上的中国古史,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残断,尽管后代学者曾做过无数有益的探索,但许多问题甚至包括基本脉络方面现在仍然难以彻底理清。在此,笔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有限资料,拟对少昊等诸氏族的原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五帝本纪》 《竹书纪年》 少昊 氏族 《读史方舆纪要》 左传 杜预注 《史记·殷本纪》 山东大学学报 陶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五邑地区氏族图书馆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蜀红 周群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73,共3页
氏族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中一个非常独特的类型,本文通过对五邑地区氏族图书馆发展历史、运作方式、经营管理的讨论,呈现给读者一个比较清晰的民办图书馆的轮廓,旨在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氏族图书馆 社区图书馆 民间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缘何最早产生于氏族时代?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兴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1,共6页
人类靠什么实现了从半人半兽的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真实的答案是,人类历史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漫长时间,从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进入到氏族社会阶段,依靠人的伦理实现人猿揖别、终结野蛮而进入文明时代。伦理的本质与伦理的起源问... 人类靠什么实现了从半人半兽的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真实的答案是,人类历史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漫长时间,从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进入到氏族社会阶段,依靠人的伦理实现人猿揖别、终结野蛮而进入文明时代。伦理的本质与伦理的起源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有文明,就必须有调节文明人行为的伦理规范。从时间上看,伦理是与文明同时诞生的,伦理是文明的必需品。从逻辑上看,伦理与文明是因果关系,伦理是文明的原因或成因,文明是伦理的结果;伦理是文明的根据(之一),文明是伦理的表象。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人类从野蛮人提升为文明人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文明起源 氏族伦理 伦理功能 野蛮终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系氏族社会系列科幻小说的符号叙述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栋洋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3,共4页
科幻小说是以科学为依据,以幻想为框架的叙述文学。科幻小说的世界是符号创造的。母系氏族社会系列科幻小说将母系氏族社会隐喻及隐喻本身的形成过程实在化或字面化,其小说情节形成一定的基本模式。它们通常破坏时序,或者采取空间化的... 科幻小说是以科学为依据,以幻想为框架的叙述文学。科幻小说的世界是符号创造的。母系氏族社会系列科幻小说将母系氏族社会隐喻及隐喻本身的形成过程实在化或字面化,其小说情节形成一定的基本模式。它们通常破坏时序,或者采取空间化的非时间化方式打破强加于文本概念之上的因果关系,在文本类型上使这种字面化的母系氏族社会得以理性化。理性化的母系氏族文本结构充满情节核心意元的爱情、亲戚、男性的责任、女性的情怀书写,散发出人文精神关怀的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系氏族 科幻小说 字面化 女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族谱的档案属性及其价值研究——以福建连城罗坊乡《罗氏族谱》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健 王运彬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7-72,共6页
福建连城罗坊乡《罗氏族谱》以其特殊的体裁,围绕尊祖敬宗、连宗收族之内容,详实记录了罗氏一族在历史上的各项活动以及家族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宗族发展形态的真实再现。《罗氏族谱》是罗坊乡罗氏一族社会活动的"历史记忆"... 福建连城罗坊乡《罗氏族谱》以其特殊的体裁,围绕尊祖敬宗、连宗收族之内容,详实记录了罗氏一族在历史上的各项活动以及家族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宗族发展形态的真实再现。《罗氏族谱》是罗坊乡罗氏一族社会活动的"历史记忆",是罗氏一族生产生活实践的伴生物,与档案在属性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原始记录性、确定性、历史性、社会性等档案属性。《罗氏族谱》作为民间文献,通过对其内容进行挖掘研究,可了解罗氏先人早期的迁徙路线,以此加强闽台交流;通过对罗氏先贤遗训的学习,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加强族谱保护和族谱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加强现今族谱档案收集,重点保护一些年代久远的族谱档案,强化对族谱档案的系统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谱 《罗氏族谱》 档案属性 档案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历统宗祠建筑内涵:以《休宁范氏族谱》祠图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小赛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7年第4期124-126,共3页
《休宁范氏族谱》是明代晚期家谱代表作之一,富含大量精美的家居、祠墓图,本文重点对其卷六《谱祠》统宗祠的祠制、祭产、祀仪、宗规、图式进行解读,联系"祠图"中所画的具体内容,深入分析明代万历时期休宁范氏博村统宗祠的建... 《休宁范氏族谱》是明代晚期家谱代表作之一,富含大量精美的家居、祠墓图,本文重点对其卷六《谱祠》统宗祠的祠制、祭产、祀仪、宗规、图式进行解读,联系"祠图"中所画的具体内容,深入分析明代万历时期休宁范氏博村统宗祠的建设经历、资金及管理状况、祀仪、家具陈列、设立时间及其祭祀主客的地理、变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宁范氏族 统宗祠 祠图 祠堂 陈设艺术 明代家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齐宗室高氏族源流考
11
作者 战化军 《管子学刊》 CSSCI 2006年第1期47-51,共5页
吕尚封齐后,姜姓吕氏公室又衍生出许多新的氏族,主要有高氏、国氏、庆氏、崔氏、栾氏、隰氏、东郭氏、卢蒲氏等。这些贵族世代相袭,在齐国,甚至于整个春秋时期的政治舞台上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仅考证姜齐宗室贵族中的高氏一族... 吕尚封齐后,姜姓吕氏公室又衍生出许多新的氏族,主要有高氏、国氏、庆氏、崔氏、栾氏、隰氏、东郭氏、卢蒲氏等。这些贵族世代相袭,在齐国,甚至于整个春秋时期的政治舞台上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仅考证姜齐宗室贵族中的高氏一族在历史上尤其是在姜齐政权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齐宗室 高氏 氏族源流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门氏族与刘宋文学区域差异
12
作者 陈虹岩 《北方论丛》 2018年第4期82-86,共5页
主要从文人里贯切入,对刘宋文学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探讨了家门氏族与刘宋文学区域差异之间的关联。就区域文人群落而言,作者较多的群落,属于身份地位高且重视子弟文学、文化修为培养的家门氏族,主要以新兴士族彭城刘氏、长盛士族琅琊... 主要从文人里贯切入,对刘宋文学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探讨了家门氏族与刘宋文学区域差异之间的关联。就区域文人群落而言,作者较多的群落,属于身份地位高且重视子弟文学、文化修为培养的家门氏族,主要以新兴士族彭城刘氏、长盛士族琅琊临沂王氏及没落士族吴郡"四姓"等家门为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宋文学 家门氏族 彭城刘氏 琅琊王氏 吴郡“四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丛书综录》等所收氏族类丛书补辑三种
13
作者 张若雅 《图书馆界》 2016年第5期13-15,19,共4页
《中国丛书综录》等丛书目录广收历代丛书,是古籍整理与研究者之必备工具书。然千虑一失,难免仍有未被收录者。文章将苏州大学图书馆藏氏族类丛书与《中国丛书综录》等进行比对,补辑其中漏收的书目三种,并作叙录。
关键词 《中国丛书综录》 氏族 丛书 补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山文化氏族社会的发展与图腾崇拜
14
作者 杨福瑞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8-21,共4页
史前人类图腾崇拜的宗教基础应是原始动植物崇拜的发展演变,其社会基础应该是以氏族产生和发展为前提的。数百处红山文化遗存以及丰富的实物资料说明红山文化氏族社会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而以猪龙、凤鸟为红山文化崇拜标志的图腾制在中国... 史前人类图腾崇拜的宗教基础应是原始动植物崇拜的发展演变,其社会基础应该是以氏族产生和发展为前提的。数百处红山文化遗存以及丰富的实物资料说明红山文化氏族社会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而以猪龙、凤鸟为红山文化崇拜标志的图腾制在中国史前文化中是颇具典型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山文化 氏族社会 图腾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戴氏族人钩沉》——河北沧州地方文化资源的典型展示
15
作者 于秀萍 童广俊 肖秀杰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沧州戴氏族人钩沉》一书是以《戴氏族谱》为蓝本,整理出的一部家族文化著述。其价值不仅在于点校功力,更在于其从移民史、遗传学及地方教育史、建筑史、学术史等方方面面诠释着家族在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沧州戴氏族人钩沉》 河北沧州 地方文化资源 典型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草原重要古文化区氏族的经济形态——兼论北狄与西戎何时成为游牧部落
16
作者 杨东晨 周五龙 《阴山学刊》 2004年第5期75-84,共10页
广义的北方,指包括我国东北、北部、西方及西南偏北的一部分,地垮西藏至黑龙江的辽阔地区,基本与通常所说的"草原"或古代"游牧"部落地域相当。狭义的北方,指辽宁省辽河以东至内蒙古西境及陇西,即考古界称的"... 广义的北方,指包括我国东北、北部、西方及西南偏北的一部分,地垮西藏至黑龙江的辽阔地区,基本与通常所说的"草原"或古代"游牧"部落地域相当。狭义的北方,指辽宁省辽河以东至内蒙古西境及陇西,即考古界称的"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文化区。"相比而言,黄河中游、下游的农耕氏族部落先民,迁入"狭义"北方与中原交界地带者较多(尤其是耕牧交错地区),迁入其它的北方地域者较少。按传统说法,父系氏族社会(即"五帝"时代)形成的"五大民族集团"中,"西戎"与"北狄"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而广义北方区域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却反映出绝大部分地区的氏族或部落还处在渔猎、农业或农牧并重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族 经济形态 北狄 西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时期郑国氏族流变考
17
作者 邓国军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61-66,共6页
春秋时期,围绕君权与卿权的互动,同、异姓氏族间的博弈,郑国氏族的流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郑武、庄时期,郑国的氏族形态只是一氏一族,一世即亡,殆至文、穆时期,延及数世的大家族逐渐形成;郑悼、成时期,同、异姓氏族博弈,殆至僖、简公... 春秋时期,围绕君权与卿权的互动,同、异姓氏族间的博弈,郑国氏族的流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郑武、庄时期,郑国的氏族形态只是一氏一族,一世即亡,殆至文、穆时期,延及数世的大家族逐渐形成;郑悼、成时期,同、异姓氏族博弈,殆至僖、简公时期,异姓氏族消亡,同姓氏族膨胀,七穆世卿制形成;郑简、定公时期,七穆氏族繁荣发展,势力达到了顶峰,殆至献、共时期,印、丰、国、游四氏相继衰落,罕、驷两族共享了郑国政治。郑国政治与其氏族密切相关,其氏族的流变推动和影响着郑国政治的基本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国氏族 君权 卿权 七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氏族社会的音乐传承方式
18
作者 陈歌莹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4-25,40,共3页
从远古时期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乐舞开始,我国氏族时期的音乐教育就已经开始萌芽,现存出土的文物中,也向我们展示了当时氏族社会的音乐教育传承行为。氏族社会的教育机构以及教育方式,则成为我们考证这一时期音乐教育形态的主要层面。
关键词 氏族社会 音乐教育 原始遗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古三皇五帝之外的龙氏族部落考
19
作者 杨正权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6-23,56,共9页
关键词 氏族部落 三皇五帝 氏族集团 祝融 共工氏 闻一多 龙文化 黄帝 《吕氏春秋·十二纪》 烛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训文化融入当代家庭教育的探讨——以四川资州《王氏族谱》为例
20
作者 刘敏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年第2期24-25,共2页
《王氏族谱》作为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一部分,是王氏祖先留给后世为人处事、持家治业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的勤劳节俭、事亲至孝、勤劳耕读、教子宜严、富贵宜谦等传统美德,是当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承续传统家训精华,能为当代家庭教育... 《王氏族谱》作为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一部分,是王氏祖先留给后世为人处事、持家治业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的勤劳节俭、事亲至孝、勤劳耕读、教子宜严、富贵宜谦等传统美德,是当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承续传统家训精华,能为当代家庭教育提供方法上的借鉴,在当代家庭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氏族 家庭教育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