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尔-波普彗星的 CO(J=1-0)谱线的观测
1
作者 裴春传 曾琴 +5 位作者 毛瑞青 周玉兰 陈亚峰 韩溥 雷成明 徐之材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3-105,共3页
使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于1996年12月10日至1997年1月2日和1997年3月25日至1997年4月4日对海尔-波普彗星的CO分子J=1—0转动跃迁谱线(频率为115.27120GHz)进行了观测.观测谱线表明,CO分子相对于地... 使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于1996年12月10日至1997年1月2日和1997年3月25日至1997年4月4日对海尔-波普彗星的CO分子J=1—0转动跃迁谱线(频率为115.27120GHz)进行了观测.观测谱线表明,CO分子相对于地心的速度比彗星整体相对于地心的速度要小些,即有蓝移现象.这反映了CO分子是由该彗星迎着太阳的面以一定的速度产生出来的.从观测谱线中还初步估算了该彗星CO分子的产生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尔-波普彗星 CO分子 毫米波观测 谱线 彗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雷达反演层状云微物理参数及其与飞机观测数据的对比 被引量:32
2
作者 刘黎平 宗蓉 +1 位作者 齐彦斌 刘健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4-71,共8页
首先根据滴谱假设分析了层状云降水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与降水微物理参数的关系,检验了云雷达探测数据的可用性;然后在忽略空气上升速度和湍流对雷达观测的速度谱宽影响前提下,利用测云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粒子下落速度和速... 首先根据滴谱假设分析了层状云降水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与降水微物理参数的关系,检验了云雷达探测数据的可用性;然后在忽略空气上升速度和湍流对雷达观测的速度谱宽影响前提下,利用测云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粒子下落速度和速度谱宽数据进行了液态水含量和滴谱参数的反演试验,并与飞机观测的滴谱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8 mm雷达观测得到的3个量与雨滴谱分析得到的关系比较接近;层状云粒子尺度、数密度和含水量从云顶到云的回波强中心有明显的变化,粒子尺度的增加是回波强度增加的重要原因。毫米波雷达反演得到的降水微物理参数和飞机观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降水微物理参数 毫米波云雷达和飞机观测 降水粒子下落速度和谱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97.8GHz处测量地球大气的不透明度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戟 曹逸庭 黄树频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用研制的全自动辐射计在97.8GHz上测量南京市内大气的不透明度以及这种不透明度随时间的变化.辐射计记录大气在不同天顶高度的辐射温度,由此测出天顶方向的大气不透明度。在56小时的测量时间内,取得了1400多组数据,拟合得到了在观... 用研制的全自动辐射计在97.8GHz上测量南京市内大气的不透明度以及这种不透明度随时间的变化.辐射计记录大气在不同天顶高度的辐射温度,由此测出天顶方向的大气不透明度。在56小时的测量时间内,取得了1400多组数据,拟合得到了在观测时段内天顶方向的大气不透明度在0.2至0.7之间,典型值为0.4,表明测试地点的大气条件允许进行3mm波段的射电天文观测.由于在工作频段内大气不透明度的主要来源是对流层水汽的吸收,测量的不透明度可用来直接反映大气内水汽的含量,并实时校准大气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计 大气吸收 不透明度 毫米波射电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