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用户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几何均值混合预编码 被引量:4
1
作者 付名扬 肖玲玲 吴君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0-166,共7页
针对奇异值分解在不同的信道及信噪比中进行比特分配造成的误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均值分解的混合预编码算法。在同时考虑预编码器和合成器的情况下,首先在基站端用奇异值分解设计数字编码器,利用基追踪原理设计模拟预编码器。然... 针对奇异值分解在不同的信道及信噪比中进行比特分配造成的误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均值分解的混合预编码算法。在同时考虑预编码器和合成器的情况下,首先在基站端用奇异值分解设计数字编码器,利用基追踪原理设计模拟预编码器。然后在接收端采用启发式算法来设计数字合成器和模拟合成器。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预编码方案比传统基于奇异值的混合预编码具有更低的误码率,且频谱效率更接近理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几何均值 误码率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id-PARAFAC的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联合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哲 周小平 +1 位作者 王培培 张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762-2766,共5页
针对在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超密集组网存在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rid-PARAFAC(grid-parallel factor analysis)的联合信道估计方法。首先,将大规模天线的高维接收信号映射到大尺度张量空间,利用Grid-PARAFAC张量分解将其分... 针对在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超密集组网存在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rid-PARAFAC(grid-parallel factor analysis)的联合信道估计方法。首先,将大规模天线的高维接收信号映射到大尺度张量空间,利用Grid-PARAFAC张量分解将其分解为子张量接收信号;然后对子张量接收信号并行张量分解得到符号、接收天线和子载波的子投影矩阵;最后,通过交替最小二乘准确求得隐藏高维接收信号中的信道信息。通过Grid-PARAFAC张量分解能够在保留原始空间信息的条件下深度挖掘数据隐藏因子,并对其处理而不是整个数据张量,降低了接收信号维度,同时又保留着高维接收信号的空间结构互相关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减少了超密集组网所存在高维度信道干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张量分解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大规模MIMO的共享型阵列混合波束成形算法
3
作者 李光远 付辉 +3 位作者 张凯 韩芳 徐顺清 孟溪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2,共8页
考虑到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传统的全数字波束成形算法能耗较高、成本较大且模拟预编码算法性能较差,提出了一种共享型阵列的混合波束成形算法。首先通过信道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提取它们... 考虑到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传统的全数字波束成形算法能耗较高、成本较大且模拟预编码算法性能较差,提出了一种共享型阵列的混合波束成形算法。首先通过信道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提取它们的相位信息作为模拟预编码和模拟合成矩阵,然后将得到的模拟预编码和模拟合成矩阵与信道矩阵一起作为等效信道矩阵,再次进行奇异值分解,即可得到相应的数字预编码矩阵和数字合成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混合波束成形算法,当射频链路数与数据流数配置相等时,其频谱效率和能效都要明显优于传统的混合波束成形算法,且在工程上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输出 毫米波 波束成形 频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快速波束训练
4
作者 王华华 谢长江 方杰宁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5-1631,共7页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XL-MIMO)系统能显著提高信道容量。然而,传统的均匀线性阵列(ULA)在大入射角/出射角下,近场区域会急剧缩小,导致信号覆盖受限。使用均匀圆形阵列(UCA)可以有效扩大近场区域,但这也使得基于ULA的低开销波束训练方...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XL-MIMO)系统能显著提高信道容量。然而,传统的均匀线性阵列(ULA)在大入射角/出射角下,近场区域会急剧缩小,导致信号覆盖受限。使用均匀圆形阵列(UCA)可以有效扩大近场区域,但这也使得基于ULA的低开销波束训练方案不再适用。为了减少UCA近场波束训练的开销,提出一种新的快速波束训练方案:在第一阶段将UCA近似为ULA,使用ULA联合的方式构建远场分层码本进行角度域的用户搜索;在第二阶段,基于第一阶段搜索得到的角度,使用UCA进行角度与距离的穷举搜索。仿真结果表明,在天线数为512的UCA系统中,该方案仅需28个训练开销,并且在不同信噪比(SNR)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平均速率性能达到速率基准的99.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均匀圆形阵列 近场 波束训练 分层码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扩展目标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沙兵 何茜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9-582,共14页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系统的大量天线为其在检测和估计任务上带来了性能增益。本文考虑一个大规模天线MIMO雷达系统中的扩展目标检测问题。假设存在一个包含大量散射体的扩展目标,本文建立了针...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系统的大量天线为其在检测和估计任务上带来了性能增益。本文考虑一个大规模天线MIMO雷达系统中的扩展目标检测问题。假设存在一个包含大量散射体的扩展目标,本文建立了针对扩展目标的大规模MIMO雷达接收信号模型。分析了目标物体反射系数的空间相关性,目标物体反射系数相关的任意两个天线被视为落入同一个目标波束中,反之则视为落入不同的目标波束中。将落入同一个目标波束的天线视为一个天线组。执行检测时,每个天线组先对接收信号执行匹配滤波,并将匹配滤波的结果分别通过白化滤波器和归一化滤波器。基于上述两个滤波器的输出,分别对组内所有天线的能量求和,并求解散度,进而构建能量检测器。虽然散度分布的闭式解难以求得,本文证明了当天线数目足够大时,可利用大规模天线带来的统计效应推导出该散度的分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了大规模MIMO雷达扩展目标检测概率的闭式表达式。此外,证明了上述能量检测器能够达到奈曼-皮尔逊准则下的最优检测性能。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系统参数对大规模MIMO雷达系统检测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扩展目标检测 目标物体反射系数 目标波束 能量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AT模型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信道估计 被引量:2
6
作者 于舒娟 刘荣 +2 位作者 张昀 谢娜 黄丽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9,共9页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信道具有时间相关性、系统易受噪声因素影响导致信道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时序卷积神经网络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将仿真获得的信道矩阵以二维图像数据方式输入系统;利用时间相关性进行特...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信道具有时间相关性、系统易受噪声因素影响导致信道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时序卷积神经网络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将仿真获得的信道矩阵以二维图像数据方式输入系统;利用时间相关性进行特征融合,构建集中注意力机制网络,增强系统模型对信道深层特征的提取能力;将AAN嵌入时序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系统输出去噪后的二维图像,即信道估计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信道估计方法在性能和复杂度方面优于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法,并且当测试场景发生改变时依旧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信道 时序卷积神经网络 信道估计 集中注意力机制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估计辅助量子密钥分发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安全传输方案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博 李飞 +1 位作者 季薇 郑宝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63-1271,共9页
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能够同时服务于多用户,显著提高系统吞吐量,但在数据高速传输的同时,也会面临很多安全威胁,容易受到攻击。现有的安全传输方... 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能够同时服务于多用户,显著提高系统吞吐量,但在数据高速传输的同时,也会面临很多安全威胁,容易受到攻击。现有的安全传输方案通常采用经典加密算法来保障通信安全,其安全性基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无法察觉窃听。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使通信双方产生并分享一个随机密钥,且一旦有第三方试图窃听则通信双方便会察觉,因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安全传输方案,同时用角度估计的方法产生参考序列作为量子密钥分发选择量子基的依据,既利用量子态的特性保证了通信系统的安全,又利用了毫米波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信号角度信息以提高密钥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利用角度信息的方案相较于直接利用量子密钥分发,在充分保障系统通信安全的同时,密钥生成效率也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通信安全 角度估计 量子密钥分发 密钥生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毫米波大规模MIMO的时间反演干扰消除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江 杨甜 王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1-918,共8页
提出了面向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的新型时间反演技术,称为干扰消除时间反演。该方法适用于频率选择性室内信道,通过预滤波器设计来实现。该方法在传统时间反演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使毫米波... 提出了面向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的新型时间反演技术,称为干扰消除时间反演。该方法适用于频率选择性室内信道,通过预滤波器设计来实现。该方法在传统时间反演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使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用户间干扰达到最小。推导了使用该方案时系统的信噪比和用户可达速率表达式,并对所提方法的计算复杂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验证了干扰消除时间反演法使每个用户的平均误比特率减小,提高了系统可达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反演 用户间干扰最小化 干扰消除时间反演 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可见光通感一体化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还原和定位
9
作者 刘晓东 宁依婷 +3 位作者 董帆 汤力为 王玉皞 王金元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91-2400,共10页
得益于丰富的频谱和光源,可见光通信感知一体化(IVLCP)系统为解决高性能通信定位的室内无线网络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MIMO)技术能有效提高IVLCP网络的服务范围和质量。然而,m-MIMO赋能的IVLCP网络的信... 得益于丰富的频谱和光源,可见光通信感知一体化(IVLCP)系统为解决高性能通信定位的室内无线网络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MIMO)技术能有效提高IVLCP网络的服务范围和质量。然而,m-MIMO赋能的IVLCP网络的信道环境更加复杂且先验信息更易变化,这使得传统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完成信道估计和定位。针对此,该文提出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还原和定位(CSIRP)网络,该网络不仅能够有效地捕捉复杂分布的可见光通信信道特征,同时能够应对信道状态的时变性,从而提高信道和位置估计的鲁棒性和动态适应性。具体而言,CSIRP网络首先基于条件生成对抗思想自适应训练生成器和鉴别器,进而实现根据接收信号进行信道估计,接着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从估计的信道中获取接收终端的位置估计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CSIRP网络所获得的信道状态准确度和定位精度均优于现有的深度学习参考方法,这为m-MIMO赋能的IVLCP系统提供了可靠和精准的信道状态信息和位置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感一体化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深度学习 信道估计和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机制CNN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紫燕 马珊珊 +2 位作者 梁静 朱明成 袁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7-312,共6页
在室外光线追踪通信场景下,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信道具有稀疏特性、系统受噪声因素影响导致信道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去噪的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信道估计方法。首先,... 在室外光线追踪通信场景下,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信道具有稀疏特性、系统受噪声因素影响导致信道估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去噪的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信道估计方法。首先,设定参数产生模拟真实环境的数据集,将所产生的信道矩阵看作二维图像。然后,构建注意力机制网络以增强图像中噪声特征的显著性,并将注意力机制网络嵌入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特征融合。最后,通过网络模型提取噪声并得到去噪的图像,即估计信道矩阵。仿真结果表明,与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 LS)、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MMSE)、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和去噪CNN (denoising CNN, DnCNN)算法相比,所提出的Attention-CNN方法信道估计精度平均提升约1.8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估计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大规模MIMO-NOMA系统中基于动态子连接混合结构的预编码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景小荣 张思思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716-3724,共9页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非正交多址接入(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mMIMO-NOMA)系统硬件成本和功耗过大问题,基于动态子连接混合结构(dynamically sub-connected hybrid architect...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非正交多址接入(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mMIMO-NOMA)系统硬件成本和功耗过大问题,基于动态子连接混合结构(dynamically sub-connected hybrid architecture,DSC-HA),提出一种高效预编码方案。首先,在用户分组的基础上,基于等效信道增益最大化原则,利用Kuhn-Munkras算法匹配各NOMA簇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实现动态天线分组,进而完成模拟预编码设计。接着,利用NOMA簇内强用户的等效信道来实现数字预编码设计,以减小簇间干扰。最后,通过优化簇内用户间功率分配来减小簇内用户间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DSC-HA的预编码方案不但系统和速率优于基于子连接混合结构的预编码方案,而且能效明显优于基于全连接混合结构和基于全数字结构的预编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毫米波 非正交多址接入 混合预编码 Kuhn-Munkra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延 安澄全 +1 位作者 杨茜 李俊江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4-493,共10页
获取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十分关键。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FDD)模式下,传统的多用户信道估计问题是将多用户MIMO系统分解成多个单用户MIMO系统,利用单用户... 获取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十分关键。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FDD)模式下,传统的多用户信道估计问题是将多用户MIMO系统分解成多个单用户MIMO系统,利用单用户的信道特性进行估计重构,但随着基站端天线数量和用户数的增加,不仅导频开销和重构算法的误差逐渐增大,计算复杂度也随之上升,导致系统整体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多测向量(Multiple Measurement Vector, MMV)模型的多用户联合信道估计方案:利用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中,地理相邻用户角度域信道之间的共同稀疏性和独立稀疏性结构,首先设计了适用于MMV模型的信道稀疏度估计策略,通过排列稀疏分量的贡献率来获取信道稀疏度,提高了稀疏先验信息未知或不准确条件下重构算法的性能。其次,提出了一种分段残差动态反馈联合匹配追踪(Segmented Residual Dynamic Feedback joint Matching Pursuit, SRDFMP)算法,通过区分不同属性的支撑集并分段估计,有效降低了导频开销;将所有用户的共同支撑集共享,避免部分重复的迭代步骤;针对不同支撑设置两种索引长度更新准则,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同时本文算法也考虑了错误原子的纠正问题。最后,构建了标准的空间信道模型(Spatial Channel Model, SCM)来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算法,本文所提算法具有更小的导频开销和优良的信道估计性能,且在多用户条件下联合恢复的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估计 压缩感知 多测向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混合连接天线结构的混合预编码算法研究
13
作者 周围 马茂琼 +2 位作者 陈星宇 冉靖宣 彭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88,共6页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混合连接天线结构结合全连接和部分连接的结构优势,能更好地平衡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但是当前该结构的混合预编码算法繁杂。针对这一问题,研究混合连接天线结构的低...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混合连接天线结构结合全连接和部分连接的结构优势,能更好地平衡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但是当前该结构的混合预编码算法繁杂。针对这一问题,研究混合连接天线结构的低复杂度混合预编码算法设计。为了简化该结构的混合预编码算法,将信道矩阵划分成一系列子信道矩阵,分别对每一个子信道矩阵采用交替迭代矩阵分解(Alternating Iterative Matrix Decomposition,Alt-IMD)算法求解最优混合预编码矩阵。通过理论分析该算法复杂度,并且通过仿真实验分别对全连接天线结构、部分连接天线结构混合预编码算法、混合预编码算法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当前混合预编码算法相比,该算法能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低复杂度 混合连接天线结构 交替迭代矩阵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O体制的高分辨率非合作目标毫米波成像雷达
14
作者 管吉兴 张娴 +2 位作者 尹伟 王琳 廖桂生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8,共9页
在安检成像领域,毫米波成像具有成像分辨率高、辐射能量低的优势,但是也存在对非合作运动目标成像能力不足、设备体量大、成本高的问题。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体制的高分辨率非合作目标毫米波成像雷达。首先进行了... 在安检成像领域,毫米波成像具有成像分辨率高、辐射能量低的优势,但是也存在对非合作运动目标成像能力不足、设备体量大、成本高的问题。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体制的高分辨率非合作目标毫米波成像雷达。首先进行了雷达体制设计,建立天线与斜距模型,设计一维MIMO线阵,结合利用大带宽信号形成距离-高度两维分辨率体制。其次,设计了成像处理算法,通过补偿MIMO发射阵列与目标运动的耦合相位,并利用后向投影原理,获得非合作目标两维图像。然后,给出了对于积累时间的约束,平衡了能量积累与运动目标成像的不同需求。最后,进行了雷达成像试验,验证了雷达对布质遮挡物后金属物体的成像能力,以及对于运动目标的成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隐藏物品检测 非合作目标 毫米波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混合预编码方案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人敏 黄劲松 +1 位作者 陈琛 吴君钦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65-2369,共5页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基于传统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案,在迭代后期收敛速度较慢以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SO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案。首先,随机初始化粒子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 针对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基于传统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案,在迭代后期收敛速度较慢以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SO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案。首先,随机初始化粒子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并以最大化系统和速率为目标求解初始群体最优位置矢量;其次,更新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并随机地选择更新后的两个粒子的个体历史最优位置矢量进行加权求和作为新的个体历史最优位置矢量,从中挑选出若干个使系统和速率最大的粒子,将其个体历史最优位置矢量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新的群体最优位置矢量,并与之前的群体最优位置矢量比较,经过多次迭代形成最终的群体最优位置矢量即为所求的最佳混合预编码矢量,并对其进行归一化;最后,根据归一化后的混合预编码矢量设计最终的模拟预编码矩阵和数字预编码矩阵。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传统PSO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案相比,所提改进方案在收敛速度与和速率上都得到优化;其收敛速度提高约100%,且性能可以达到全数字预编码方案的90%,因此,该改进方案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性能且加快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混合预编码 收敛速度 和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信道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薛鹏飞 郭嘉琦 赵友平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4-652,共9页
为了满足下一代无线通信的需求,基于最近提出的非对称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架构,研究了非对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信道特性——信道非对称性.根据非对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架构和影响... 为了满足下一代无线通信的需求,基于最近提出的非对称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架构,研究了非对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信道特性——信道非对称性.根据非对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架构和影响毫米波信道非对称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刻画上下行信道非对称性的新参数——非对称因子.同时利用实验室自行研发的射线跟踪平台对非对称毫米波信道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站收发天线阵列配置不同是导致信道非对称性的根本原因,复杂的传播环境使得这种非对称性更加突出,严重情况下室内场景非对称因子可达到-30 dB左右.同时室外视距(line-of-sight,LoS)和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场景下的非对称因子累积分布函数(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DF)与高斯分布拟合程度较好,而NLoS场景下明显比LoS场景下的非对称因子小.因此,非对称因子能够直观地描述出不同场景中上下行信道的非对称程度,而且非对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也应以场景为导向进行信道特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非对称性 非对称因子 毫米波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 射线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预编码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鹏 杨龙祥 曹浩彤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27-1433,共7页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被认为是未来5G的关键技术之一。毫米波因其足够大的频谱带宽近来备受关注。针对部分连接结构、单用户下行链路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预编码设计。利用分层设计思想,首先设计模拟预编码器...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被认为是未来5G的关键技术之一。毫米波因其足够大的频谱带宽近来备受关注。针对部分连接结构、单用户下行链路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预编码设计。利用分层设计思想,首先设计模拟预编码器,提出一种模拟预编码器算法;然后通过注水算法获得最佳数字预编码器;最后,将起始最优化问题转化为在每根天线功率分配约束下单个RF链路连接天线子阵列最优化问题,再根据迭代方法获得最佳混合预编码器。仿真结果表明,最佳混合预编码器性能接近纯数字预编码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毫米波通信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混合预编码 部分连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邦学习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的混合波束赋形和资源分配
18
作者 孙艳华 乔兰 +2 位作者 杨睿哲 司鹏搏 张延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51-861,共11页
针对大规模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的混合波束赋形在中心式机器学习(centralized machine learning,CML)中导致的通信开销过大问题,提出了分层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 针对大规模毫米波(millimeter wave,mm-Wave)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中的混合波束赋形在中心式机器学习(centralized machine learning,CML)中导致的通信开销过大问题,提出了分层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FL)框架下的混合波束赋形与基于合同理论的资源分配优化方法。首先,在分层系统中对多用户计算系统开销,并通过优化分配资源实现系统的效益最大化;然后,用户利用分配的资源对信道数据和相应的预编码数据进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模型训练,利用边缘服务器(edge server,ES)收集用户训练的权值和参数进行边缘聚合,达到一定精度后上传到云服务器(cloud server,CS)进行云聚合,直到取得最优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资源优化极大地降低了通信开销,并且基于FL的混合波束赋形不仅取得了和CML类似的和速率,而且其和速率要优于基于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的混合波束赋形以及全数字波束赋形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 FL) 毫米波(millimeter wave mm-Wave)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资源分配 混合波束赋形 合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FS算法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混合预编码方法
19
作者 陈浩椅 李光球 李辉 《电信科学》 2021年第8期77-84,共8页
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可以通过部分连接混合预编码方法克服其信号路径损耗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硬件实现复杂度低、能量效率高的优点,当输入的数据流数与射频链路数相等时,可以采用基于串行干扰消除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当输入的... 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可以通过部分连接混合预编码方法克服其信号路径损耗带来的不利影响,具有硬件实现复杂度低、能量效率高的优点,当输入的数据流数与射频链路数相等时,可以采用基于串行干扰消除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当输入的数据流数与射频链路数不相等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鱼群(IAFS)算法的混合预编码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基于频谱效率最优化准则和部分连接结构的特点,将针对模拟预编码矩阵变量的频谱效率优化问题转化为基于矢量变量的频谱效率最优化问题,利用IAFS算法进行寻优求解完成预编码矩阵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频谱效率与能量效率性能,有望在现实场景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部分连接 混合预编码 改进人工鱼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毫米波射频/多输入多输出-自由空间光通信中继系统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维 王静怡 +2 位作者 马鑫洋 石文孝 曹景太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6-544,共9页
为准确评价混合毫米波射频/多输入多输出-自由空间光通信(millimeter Wave Radio Frequency/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Free Space Optical,mmW RF/MIMO-FSO)中继系统的性能,利用Meijer-G函数推导出混合mmW RF/MIMO-FSO中继系统... 为准确评价混合毫米波射频/多输入多输出-自由空间光通信(millimeter Wave Radio Frequency/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Free Space Optical,mmW RF/MIMO-FSO)中继系统的性能,利用Meijer-G函数推导出混合mmW RF/MIMO-FSO中继系统端到端中断概率、误码率以及遍历容量的闭合解析表达式。该混合系统的中继采用固定增益方案、接收端采用等增益合并方式合并多路信号。mmW RF信道服从Nakagami-m衰落,FSO信道服从Gamma-Gamma分布。数值仿真结果显示,MIMO技术可以有效缓解由于大气湍流强度的增强而导致的混合中继系统性能降低。随着激光发射器和光电探测器相对应的收发孔径数目的增加,混合中继系统性能逐渐增强,但与此同时系统的复杂度也不断提高。综合分析可知,当激光发射器发送的激光信号束与光电探测器使用的接收孔径数相等且都为2时,MIMO-FSO链路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通信 混合射频/自由光通信中继系统 毫米波 多输入多输出 固定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