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毛条染毡并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1
作者 张淑梅 王轶铭 +1 位作者 王培 周天胜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29,共5页
条染具有拼色效果丰富、各种纤维混和比例灵活及所得织物色光、色差一致等优点而被精纺企业广泛采用。但条染是在纤维比较松散下染色,所以纤维容易受到染液冲击而产生毡并。文章针对毡并产生的机制,从原料细度、毛团成形与卷绕密度、染... 条染具有拼色效果丰富、各种纤维混和比例灵活及所得织物色光、色差一致等优点而被精纺企业广泛采用。但条染是在纤维比较松散下染色,所以纤维容易受到染液冲击而产生毡并。文章针对毡并产生的机制,从原料细度、毛团成形与卷绕密度、染液循环方式及泵速、染色工艺、设备状态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羊毛条染过程中产生毡并的原因。并根据实验,总结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得出在染色工艺合理的前提下,加强设备和操作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毛条染色毡并的关键,同时做好染色前各种有效的防护措施更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条染 毡并 机理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毡毛忍冬bHLH转录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2
作者 瞿美玲 周思敏 +6 位作者 张惊宇 何佳蔚 朱佳源 刘笑蓉 童巧珍 周日宝 刘湘丹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6-268,共13页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其表达特征,为后续深入研究灰毡毛忍冬bHLH基因家族在花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灰毡毛忍冬两品种花转录组数据,筛选bHLH基因家族成员,利用在线工具进行生...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其表达特征,为后续深入研究灰毡毛忍冬bHLH基因家族在花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灰毡毛忍冬两品种花转录组数据,筛选bHLH基因家族成员,利用在线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灰毡毛忍冬两品种显著表达差异的基因,通过RT-qPCR验证bHLH的表达情况。【结果】共鉴定到55个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进化树分析显示灰毡毛忍冬bHLH蛋白与拟南芥有较高保守性,并基于进化树对部分bHLH蛋白的功能进行了预测。表达分析显示灰毡毛忍冬两品种bHLH基因存在显著差异,LmbHLH4/21/35在‘常规’中高表达,LmbHLH25在‘湘蕾’花期5-7中高表达。RT-qPCR结果显示,其相对表达量与转录组测序数据基本一致,证实了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论】推测LmbHLH4/21/15/25/35可能为参与调控灰毡毛忍冬花生长发育的关键转录因子,其为解析灰毡毛忍冬两品种花差异表型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忍冬 bHLH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用活化石墨毡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钰洁 张帆 巨安奇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65-1773,共9页
全钒液流电池(VRFBs)在大规模长时储能领域极具竞争优势,石墨毡(GFs)电极作为电化学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决定VRFBs性能和循环寿命的关键材料。分别以KOH和ZnCl_(2)作为活化剂对GFs进行活化处理,提高了GFs比表面积并产生丰富的孔隙结构,同... 全钒液流电池(VRFBs)在大规模长时储能领域极具竞争优势,石墨毡(GFs)电极作为电化学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决定VRFBs性能和循环寿命的关键材料。分别以KOH和ZnCl_(2)作为活化剂对GFs进行活化处理,提高了GFs比表面积并产生丰富的孔隙结构,同时引入含氧官能团并改善GFs的亲水性,最终提高了电极的电化学活性。4%(质量分数)KOH活化后的GFs(KGF-4)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较高的含氧官能团含量,为钒氧化还原反应提供更多的反应面积和丰富的活性位点,具有最佳电化学活性;KGF-4电极组装的VRFBs在100 mA/cm^(2)电流密度下运行的能量效率(energy efficiency,EE)为80.23%,高于GFs(70.5%)和4%(质量分数)ZnCl_(2)活化后的GFs(76.98%)。这为兼具良好亲水性、高EE的VRFBs用GFs的活化设计提供了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石墨 活化 电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改性石墨毡复合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智禹 宋坤 +3 位作者 沈苗 申娉 肖沛瑶 杨春明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共11页
石墨毡(GF)作为传统电极材料,虽然具有独特三维多孔结构和良好的导电性,但存在表面润湿性差、电化学活性不够等固有缺陷。为此,研究者聚焦于利用物理、化学、电化学等多种方法通过引入特定的官能团或纳米结构活化石墨毡基底,从而制备出... 石墨毡(GF)作为传统电极材料,虽然具有独特三维多孔结构和良好的导电性,但存在表面润湿性差、电化学活性不够等固有缺陷。为此,研究者聚焦于利用物理、化学、电化学等多种方法通过引入特定的官能团或纳米结构活化石墨毡基底,从而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电极材料,在高效储能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介绍石墨毡特性及储能机制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石墨毡表面沉积过渡金属化合物、导电聚合物与碳质材料的改性优势,以及采取杂原子(O、S、N等)掺杂,调变GF表面润湿性、电导率和电催化活性,从而突出GF复合材料在可穿戴设备及轻量化储能装置中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指出GF复合材料在制备工艺精确调控中面临的挑战。未来随着材料科学、表面处理技术和电化学理论的不断发展,GF表面改性有望催生更多创新技术,为超级电容器的商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表面改性 超级电容器 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酶K的羊毛防毡缩工艺研究
5
作者 张腾飞 范追追 蔡再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38,共5页
利用蛋白酶K对角蛋白的特性降解作用,对预处理后的羊毛进行剥鳞处理,以提高防毡缩性能,分析蛋白酶K的酶学性质,优化蛋白酶K处理羊毛的工艺。结果表明:蛋白酶K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等影响较大,在温度35~60℃、pH值为7.5~10.0时,蛋白酶K具... 利用蛋白酶K对角蛋白的特性降解作用,对预处理后的羊毛进行剥鳞处理,以提高防毡缩性能,分析蛋白酶K的酶学性质,优化蛋白酶K处理羊毛的工艺。结果表明:蛋白酶K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等影响较大,在温度35~60℃、pH值为7.5~10.0时,蛋白酶K具有较高的活性;与其他方法相比,蛋白酶K在浓度为30 u/g、温度为50℃、pH值为8.0时处理羊毛1.5 h,防毡缩性能和力学性能方面都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生物酶处理 角蛋白 蛋白酶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草毡层在青藏高原草地退化中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妥万花 刘泽华 +2 位作者 张润琳 张强 史正晨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43-47,共5页
本文基于文献回顾,综述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草毡层的剥离机制,讨论了草毡层的生态功能,指出草毡层恢复是治理草地退化的关键。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毡层是由活/死根、腐殖质组成的特殊表土层,具有水源涵养、碳源固定、养分循环... 本文基于文献回顾,综述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草毡层的剥离机制,讨论了草毡层的生态功能,指出草毡层恢复是治理草地退化的关键。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毡层是由活/死根、腐殖质组成的特殊表土层,具有水源涵养、碳源固定、养分循环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等核心生态功能。草毡层的剥蚀过程受气候暖干化、冻融循环、放牧压力、鼠害及人类活动等多因素驱动,表现为正常发育、增厚、坍塌到脱落的退化序列。草毡层破裂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劣变、微生物活性下降及植被逆向演替,加剧“黑土滩”形成。未来需深化草毡层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碳氮循环功能及恢复技术的研究,为高寒草地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地 退化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碳毡电极的热处理活化研究
7
作者 王泓 张开悦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8-496,共9页
钒电池是发展低碳电力系统急需的长时储能技术,开发高功率电堆是推进钒电池规模应用的重要途径。电极,作为钒电池功率单元的关键材料,是实现高功率电池技术的核心。为了改善现有碳毡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本工作设计了两种热处理活化策略,... 钒电池是发展低碳电力系统急需的长时储能技术,开发高功率电堆是推进钒电池规模应用的重要途径。电极,作为钒电池功率单元的关键材料,是实现高功率电池技术的核心。为了改善现有碳毡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本工作设计了两种热处理活化策略,即低温长时处理和高温短时处理。在空气气氛下,通过调节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原始碳毡进行活化改性。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测试、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及单电池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活化电极的物理化学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低温长时处理能够可控地增加碳毡纤维粗糙度,且对石墨结构影响较小,保证碳毡的力学性能。经450℃热处理6 h后的活化碳毡对VO^(2+)/VO_(2)^(+)和V^(2+)/V^(3+)反应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活性,BET比表面积增加至1.75 m^(2)/g,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增加至10.38%(原子百分比),引入的极性基团极大改善了电极的亲液性。将活化后的碳毡组装到单电池中,电池在300 mA/cm^(2)电流密度下可实现77.8%能量效率,远高于原始碳毡。本工作为现有商用碳毡电极的活化改性提供了实用化指导思路,对高功率钒电池开发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电极 热处理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SiO_(2)气凝胶复合隔热毡的红外性能研究
8
作者 张飞 刘珩 +4 位作者 于开胜 吴雨 任浩 吕琪 贺明武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4-1080,共7页
为应对日益先进的红外探测侦察与精确打击技术,有效提升人员装备的战场生存能力,本文探索采用纤维浸渍成型法,选择硅酸四甲酯作为硅源,以氨水作为碱催化剂,使用三甲基氯硅烷、正己烷进行疏水化处理,运用常压干燥工艺制备出疏水SiO_(2)... 为应对日益先进的红外探测侦察与精确打击技术,有效提升人员装备的战场生存能力,本文探索采用纤维浸渍成型法,选择硅酸四甲酯作为硅源,以氨水作为碱催化剂,使用三甲基氯硅烷、正己烷进行疏水化处理,运用常压干燥工艺制备出疏水SiO_(2)气凝胶复合隔热毡,并对其微观形貌、隔热性能、疏水性能、红外光谱等性能指标进行了表征研究。在戈壁荒漠和城市绿地两种背景下,使用伪装网、隔热饰片等不同材料与疏水SiO_(2)气凝胶复合隔热毡进行对比实验,验证其红外隐身性能。结果表明,疏水SiO_(2)气凝胶复合隔热毡的隔热性能明显优于伪装网、隔热饰片等材料,并且其隔热性能随着毡体厚度增加逐渐增强,同时表现出良好的疏水性能,能够满足野战环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气凝胶 复合隔热 红外光谱 隔热性能 疏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门市荒漠化地区柽柳瘿毡蚧防治研究
9
作者 李小红 贾爱华 《花卉》 2025年第12期154-156,共3页
为应对干旱荒漠化地区天然柽柳林因柽柳瘿毡蚧(Eriococcus spp.)侵害导致的生态功能衰退问题,针对玉门市柽柳林区新发害虫——柽柳瘿毡蚧(Eriococcus sp.)展开保护性防治技术探索。在甘肃省玉门市疏勒河中下游区域开展虫害监测与防控实... 为应对干旱荒漠化地区天然柽柳林因柽柳瘿毡蚧(Eriococcus spp.)侵害导致的生态功能衰退问题,针对玉门市柽柳林区新发害虫——柽柳瘿毡蚧(Eriococcus sp.)展开保护性防治技术探索。在甘肃省玉门市疏勒河中下游区域开展虫害监测与防控实践。首次在甘肃省明确柽柳瘿毡蚧寄主为多枝柽柳;首次鉴定柽柳瘿毡蚧生物学特性,越冬卵孵化期(4月上中旬)和成虫羽化期(8月上旬)为关键防治节点;显著抑制虫害扩散,虫口密度降低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瘿 保护性防治 生态恢复 荒漠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除凋落物和草毡层对寒温带典型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军 满秀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77,共10页
[目的]探究去除凋落物和草毡层对寒温带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为我国寒温带森林土壤碳循环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大兴安岭北部3种典型森林(白桦林、樟子松林和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在3种林型中设置对照、去除凋落物、去... [目的]探究去除凋落物和草毡层对寒温带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为我国寒温带森林土壤碳循环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大兴安岭北部3种典型森林(白桦林、樟子松林和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在3种林型中设置对照、去除凋落物、去除草毡层以及去除凋落物和草毡层4种处理,于2021年9月对各处理不同土层(0—10 cm和10—20 cm)土壤进行取样,研究其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其影响因子。[结果]在0—10 cm土层,与对照相比,去除凋落物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白桦林和樟子松林中无显著变化,而在兴安落叶松林中显著降低了25.49%和39.40%;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白桦林和兴安落叶松林中显著降低了19.26%和18.86%,而在樟子松林中无显著变化。去除草毡层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白桦林和樟子松林中显著降低了16.08%,60.69%和17.38%,17.33%,而在兴安落叶松林中的变化不显著;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3种林型中显著降低了19.47%~42.02%。同时去除凋落物和草毡层后3种林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极显著降低了22.03%~27.01%和52.22%~57.01%;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降低了11.25%~22.18%,其中白桦林和樟子松林达显著水平;在10—20 cm土层,不同去除处理对3种林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白桦林和樟子松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在去除草毡层以及同时去除凋落物和草毡层后显著降低,而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无明显变化。3种林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与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则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去除凋落物和草毡层降低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凋落物和草毡层的存在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形成与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去除凋落物 去除草 活性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菠萝蛋白酶的羊毛生物酶法防毡缩整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科廷 刘颖 +4 位作者 王强 王俊 栾文辉 周志钢 史元庆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7,共9页
针对微生物蛋白酶在羊毛酶法防毡缩整理过程中易造成羊毛纤维损伤的问题,本文采用植物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与预处理结合的工艺对羊毛织物进行防毡缩整理。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在预处理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改善羊毛织物的防毡缩性能,整理后... 针对微生物蛋白酶在羊毛酶法防毡缩整理过程中易造成羊毛纤维损伤的问题,本文采用植物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与预处理结合的工艺对羊毛织物进行防毡缩整理。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在预处理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改善羊毛织物的防毡缩性能,整理后的织物毡缩率为5.29%,强力损失率为4.10%。通过扫描电镜、亚甲基蓝着色等表征方法综合判断,菠萝蛋白酶作用于羊毛鳞片层,进而实现在降低羊毛织物毡缩率的同时将强力损失率控制在一个较小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织物 预处理 菠萝蛋白酶 缩整理 低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灰毡毛忍冬的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晴 杨正久 +5 位作者 吴桃生 肖承鸿 胡思雨 韦德群 刘英波 谭怀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13-120,共8页
【目的】探明影响灰毡毛忍冬生长的生态因子与其地理分布,为其适宜栽培区的选址、规划建设及植物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国1 242个灰毡毛忍冬分布样点的信息,综合58个生态因子,利用MaxEnt(最大熵)模型筛选影响灰毡毛忍... 【目的】探明影响灰毡毛忍冬生长的生态因子与其地理分布,为其适宜栽培区的选址、规划建设及植物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国1 242个灰毡毛忍冬分布样点的信息,综合58个生态因子,利用MaxEnt(最大熵)模型筛选影响灰毡毛忍冬适宜性分布的主导生态因子,结合ArcGIS预测灰毡毛忍冬在全国潜在的适宜分布区。【结果】构建的MaxEnt模型对预测灰毡毛忍冬潜在适宜分布区具有极高的准确度和可信度(AUC=0.971);影响灰毡毛忍冬分布的生态因子按建模贡献率大小包括11月降水量、寒冷指数、5月降水量、土壤类型、海拔、4月降水量、等温线、最干月降水量、坡度、年均温变化范围、9月平均气温、3月降水量、8月平均气温和10月降水量,其中,主要生态因子是11月降水量、寒冷指数和5月降水量,贡献率分别为35.4%、21.6%和17.5%;按适宜性综合评价等级分为最适宜区、中适宜区、低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类,灰毡毛忍冬的潜在分布集中在秦岭以南,包括贵州、重庆、湖南、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浙江、台湾地区和陕西等区域;最适宜分布区包括贵州中部及东部、广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小部分地区、湖北西南部、重庆南部、四川东南部及广东北部小部分地区,以及福建、江西、浙江、安徽两两交汇地区。【结论】影响灰毡毛忍冬适宜性分布的主导生态因子是11月降水量、寒冷指数和5月降水量,灰毡毛忍冬的潜在分布集中在秦岭以南;最适宜分布区在贵州中部及东部、广西北部、重庆南部,以及福建、江西、浙江、安徽两两交汇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忍冬 生态适宜性 MaxEnt模型 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毡毛忍冬ERF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衰老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燕妮 曹正艳 +3 位作者 吴佩荫 李清清 陈泽雄 唐宁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8,共16页
【目的】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为我国南方地区大宗道地中药材和重要经济植物,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等药效物质在器官衰老过程中积累且受转录因子调控。乙烯信号转导相关ERF基因家族广泛参与植物的衰老、胁迫响应和次生代谢。鉴... 【目的】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为我国南方地区大宗道地中药材和重要经济植物,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等药效物质在器官衰老过程中积累且受转录因子调控。乙烯信号转导相关ERF基因家族广泛参与植物的衰老、胁迫响应和次生代谢。鉴定灰毡毛忍冬ERF家族成员并探究其表达模式,可为该类基因调控次生代谢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转录组数据鉴定灰毡毛忍冬ERF转录因子家族,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其进化关系,利用MEME在线网站分析序列的结构基序。QRT-PCR分析LmERFs基因在不同器官衰老过程以及冷胁迫和乙烯处理后的表达模式。【结果】在灰毡毛忍冬中共鉴定出65个具AP2保守结构域的LmERFs基因,可将其分为3个亚组。利用RNA-Seq技术筛选了在幼嫩和衰老叶片之间差异表达的20个LmERFs。进一步qRT-PCR分析显示,分别有18个、13个和11个LmERFs基因在叶片、茎和花的衰老过程显著差异表达,其中LmERF2、LmERF9、LmERF16、LmERF17和LmERF19基因表达在不同器官衰老过程中均具显著差异。冷胁迫后,叶和茎中7个LmERFs(LmERF1、LmERF2、LmERF6、LmERF7、LmERF8、LmERF11和LmERF12)显著上调,LmERF3、LmERF9、LmERF16和LmERF19显著下调;而乙烯处理诱导了LmERF1、LmERF8和LmERF12基因的表达,抑制了LmERF2、LmERF4、LmERF9、LmERF10、LmERF14、LmERF15、LmERF16、LmERF17、LmERF18和LmERF19基因的表达。【结论】8个LmERFs(LmERF1、LmERF2、LmERF6、LmERF9、LmERF10、LmERF15、LmERF16和LmERF19)响应了器官发育、冷胁迫和乙烯诱导的衰老过程,这为后续挖掘高效调控灰毡毛忍冬次生代谢的靶点LmERFs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忍冬 ERF基因家族 器官衰老 乙烯 冷害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毡毛忍冬叶提取物的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慧子 高平 +5 位作者 邓小宽 梁歌 李旭廷 王斌 李思聪 张敏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98-105,共8页
为代替金银花花蕾作为饲料添加剂,降低饲料成本,充分利用细毡毛忍冬叶资源,因此探究细毡毛忍冬叶粗提物、工艺优化提取物及精制提取物的抗菌、抗氧化活性。测定细毡毛忍冬叶不同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进行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 为代替金银花花蕾作为饲料添加剂,降低饲料成本,充分利用细毡毛忍冬叶资源,因此探究细毡毛忍冬叶粗提物、工艺优化提取物及精制提取物的抗菌、抗氧化活性。测定细毡毛忍冬叶不同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进行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寒沙门氏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实验,并对抑菌效果较好的细毡毛忍冬叶精制物进行MIC(最小抑菌浓度)及MBC(最低杀菌浓度)测定。使用ABTA、DPPH、FRAP三种抗氧化能力检测方法测定各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1)细毡毛忍冬叶精制产物在抑菌活性实验中表现出显著抑菌活性,抑菌能力与金银花花蕾精制产物相近,比粗提物及工艺优化产物高。(2)细毡毛忍冬叶精制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分别为12.5 mg·mL^(-1)、6.25 mg·mL^(-1)、1.56 mg·mL^(-1)、3.125 mg·mL^(-1),MBC分别为25 mg·mL^(-1)、12.5 mg·mL^(-1)、3.125 mg·mL^(-1)、12.5 mg·mL^(-1)。(3)细毡毛忍冬叶精制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性,其抗氧化能力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步升高,且抗氧化性高于粗提物、工艺优化产物及金银花精制物,表明经过富集纯化的细毡毛忍冬叶产物的抗氧化性显著增加。细毡毛忍冬叶精制产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抗氧化活性,具有代替金银花作为饲料添加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忍冬叶 抗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毡毛忍冬花器官发育相关LmSOC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15
作者 龙丽君 马英姿 +4 位作者 曾慧杰 李昌珠 张岗 刘思思 李依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90,共10页
【目的】克隆灰毡毛忍冬MADS-box家族基因SOC1(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1),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探究灰毡毛忍冬花冠不开放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基于花蕾型灰毡毛忍冬转录组数据,筛选到开花调控基因LmS... 【目的】克隆灰毡毛忍冬MADS-box家族基因SOC1(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1),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探究灰毡毛忍冬花冠不开放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基于花蕾型灰毡毛忍冬转录组数据,筛选到开花调控基因LmSOC1的Unigene序列并克隆全长cDNA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编码蛋白特性和不同品种中LmSOC1基因的表达特异性,最后将LmSOC1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质粒载体pTOPO-D1中,并在表达宿主BL21(DE3)中进行蛋白表达。【结果】LmSOC1基因包含645bp的ORF区,LmSOC1蛋白不含信号肽、无跨膜区,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LmSOC1蛋白与黄花蒿、榴莲、可可等的SOC1蛋白亲缘关系更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2个花蕾型灰毡毛忍冬品种的花蕾和叶片中均检测到LmSOC1基因的表达,而叶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花蕾。同时,在早期花蕾中LmSOC1基因的表达量高于晚期花蕾,在‘金翠蕾’品种中这一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最后成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出重组蛋白。【结论】通过对LmSOC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可能在灰毡毛忍冬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植物花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忍冬 MADS-BOX LmSOC1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毡毛忍冬S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6
作者 陈勋 王珊 +3 位作者 龙雨青 曾娟 周日宝 刘湘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71-77,共7页
[目的]克隆灰毡毛忍冬SS基因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方法]提取灰毡毛忍冬花总RNA,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LmS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运用相关软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测定灰毡毛忍冬茎、叶... [目的]克隆灰毡毛忍冬SS基因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方法]提取灰毡毛忍冬花总RNA,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LmS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运用相关软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测定灰毡毛忍冬茎、叶和不同花期花中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克隆的LmSS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245 bp,编码414个氨基酸,属于亲水性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具有典型的多聚异戊二烯基合成酶活性结构域,与其他植物SS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LmSS基因在灰毡毛忍冬不同花期和器官中表达有组织特异性。[结论]该研究成功地克隆灰毡毛忍冬中的SS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同时为探究灰毡毛忍冬皂苷生物合成和调节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忍冬 鲨烯合酶(SS)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碳毡电极构建杂化膜电容去离子去除阴离子型染料的性能及机理
17
作者 谷佳蓉 陈瑞程 +4 位作者 杨晨旭 马俊俊 牛建瑞 李耘科 刘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92-4302,共11页
根据染料不过膜的特点,构建了新型杂化半膜膜电容去离子(MCDI)装置,首次利用MCDI对阴离子型染料进行去除.将铁氧化物以不同铁碳质量比掺杂在碳毡(CF)中制备复合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 根据染料不过膜的特点,构建了新型杂化半膜膜电容去离子(MCDI)装置,首次利用MCDI对阴离子型染料进行去除.将铁氧化物以不同铁碳质量比掺杂在碳毡(CF)中制备复合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多重手段表征电极材料的形貌、结构和化学组成等,表明铁氧化物的成功掺杂.并根据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证明铁氧化物掺杂比例为25%的改性材料CF-Fe(25%)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对比CFs对阴离子型染料刚果红(congo red,CR)的去除效果,并探究电压、染料浓度和pH等参数对CR去除性能的影响,验证最佳条件下对其他阴离子型染料的去除效果.结合自由基捕获实验阐述MCDI对阴离子型染料的降解机理.得到在1.2 V电压,流速3 mL·min^(−1)下,pH 7的进水环境中,对100 mg·L^(−1)的CR、新胭脂红染料(new carmine,NC)和日落黄染料(sunset yellow FCF,SY FCF)在15 min内分别达到66.3%、61.6%和60.7%的去除率,且酸性环境有利于染料的去除.新型杂化半膜MCDI装置可直接将离子型染料富集,后经阳极产生的高活性自由基(·OH)氧化降解、去除,铁氧化物的掺杂可增加电极反应活性位点,利于染料的吸附,并促进·OH的生成.·OH是降解染料的主要作用力.该方法去除效率高,同时避免了膜污染,为MCDI去除阴离子型染料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膜电容去离子 复合电极材料 铁氧化物 阴离子型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处理碳毡阴极增强电芬顿降解左氧氟沙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佩佩 刘欣宇 +2 位作者 王春蕾 丁灯 柴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3,70,共6页
本文通过水热酸处理碳毡(GF),增加其亲水性和表面缺陷数量,增强了电芬顿降解抗生素左氧氟沙星(LEV)性能。采用SEM、XRD、XPS、Raman、FT-IR、接触角等测试技术对酸处理修饰的碳毡(MGF)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MGF表面羧基含量和缺陷数... 本文通过水热酸处理碳毡(GF),增加其亲水性和表面缺陷数量,增强了电芬顿降解抗生素左氧氟沙星(LEV)性能。采用SEM、XRD、XPS、Raman、FT-IR、接触角等测试技术对酸处理修饰的碳毡(MGF)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MGF表面羧基含量和缺陷数量明显增加。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电流0.15 A,pH为2,O_(2)曝气量为0.4 L/min,FeSO_(4)加入量为20 mg/L,该体系反应20 min后,LEV降解率达到96.1%,并且MGF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经过4个循环LVX降解率仍能达到95.4%。这项工作表明MGF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电芬顿阴极材料,在水处理领域显示了优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处理 电芬顿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纳米颗粒负载的氮掺杂石墨毡用于稳定高效的铁铬液流电池 被引量:1
19
作者 车航欣 高宇飞 +6 位作者 杨家辉 洪崧 郝磊端 徐亮 Sana Taimoor Alex WRobertson 孙振宇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1,共11页
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ICRFB)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可规模化储能系统,其利用资源丰富、低成本的铬和铁作为电解液的活性物质。然而,ICRFB存在Cr^(3+)/Cr^(2+)电化学活性低、负极易产生严重的析氢反应(HER)等问题。本文报道了一种简单的... 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ICRFB)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可规模化储能系统,其利用资源丰富、低成本的铬和铁作为电解液的活性物质。然而,ICRFB存在Cr^(3+)/Cr^(2+)电化学活性低、负极易产生严重的析氢反应(HER)等问题。本文报道了一种简单的合成策略,即通过自聚合和湿化学还原方法结合煅烧处理,在氮掺杂石墨毡(GF)表面沉积了非晶态铋(Bi)纳米颗粒(NPs),其作为ICRFB的负极材料时可展示出高效的电化学性能。生成的BiNPs与H+形成中间体,极大地抑制了HER副反应。此外,Bi的引入和GF表面的N掺杂通过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Fe^(2+)/Fe^(3+)和Cr^(3+)/Cr^(2+)的电化学活性,降低了电荷传递电阻,提高了反应传质速率。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下,经25次循环,库仑效率仍高达97.7%。在60.0 mA cm^(-2)电流密度下,能量效率达到85.8%,超过了许多其他报道的材料。循环100次后容量达到862.7 mAh/L,约为GF的5.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铬液流电池 BI 负极 氮掺杂 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凝胶毡抑制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宝辉 邓捷 +1 位作者 吴传平 周天念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热失控安全问题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发展的瓶颈。热阻隔是抑制电池热失控蔓延的技术途径之一。本文采用55 A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模组,对比研究不安放气凝胶毡,以及安放不同厚度气凝胶毡对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特性的影响。研... 热失控安全问题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发展的瓶颈。热阻隔是抑制电池热失控蔓延的技术途径之一。本文采用55 A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模组,对比研究不安放气凝胶毡,以及安放不同厚度气凝胶毡对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热失控蔓延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气凝胶毡可有效抑制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蔓延;气凝胶毡越厚,阻隔热蔓延的效果越好,0.5、1.2、3.0 mm厚的气凝胶毡可分别提升电池模组热阻隔效率75.80%、88.81%和299.92%。研究结论可为储能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 气凝胶 热蔓延 热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