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益生菌对毛蚶肌原纤维蛋白模拟消化产物的生物利用研究
1
作者 李子瑾 侯传丽 +1 位作者 梁铮洋 任娇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20-127,共8页
以毛蚶为研究对象,考察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n,LP45)、两歧双歧杆菌BBi32(Bifidobacterium bifidobacterial,BBi32)、鼠李糖乳酪杆菌LGG(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LGG)以及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bio-M8(Bifid... 以毛蚶为研究对象,考察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n,LP45)、两歧双歧杆菌BBi32(Bifidobacterium bifidobacterial,BBi32)、鼠李糖乳酪杆菌LGG(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LGG)以及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bio-M8(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Probio-M8,Probio-M8)四种益生菌对毛蚶肌原纤维蛋白模拟消化产物生物利用的差异性。将毛蚶肌原纤维蛋白进行体外模拟消化,以消化产物作为氮源,分别采用氮源替换和氮源添加两种方式培养四种益生菌,通过监测四种益生菌的生长曲线、pH、菌落数等变化,评价不同益生菌对毛蚶肌原纤维蛋白模拟消化产物的利用特性。结果表明,以MRS组作为对照组,氮源替换组可显著抑制四种益生菌的增殖(P<0.05),但对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bio-M8的抑制作用较低;当毛蚶肌原纤维蛋白模拟消化产物作为氮源添加至培养基中,该蛋白模拟消化产物可显著促进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bio-M8的增殖;当添加氮源浓度为0.03 mg/mL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bio-M8活菌数为对照组的1.2倍(P<0.05),但对胞外聚合物的产量无显著影响。研究显示,氮源替换时,毛蚶肌原纤维蛋白模拟消化产物可抑制益生菌的增殖;氮源添加时,毛蚶肌原纤维蛋白模拟消化产物在低浓度时对四种益生菌的增殖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不同益生菌的促进程度不同,表明不同种类益生菌对氮源的需求不同,该研究为益生菌的氮源生物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肌原纤维蛋白 氮源 模拟消化 益生菌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蚶池塘养殖技术
2
作者 郝咏芳 张乾 高超 《科学养鱼》 2024年第4期66-67,共2页
毛蚶隶属蚶科、毛蚶属,生长在浅海软泥质或泥沙质海底,营埋栖生活。毛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广阔,是我国沿海养殖的重要经济贝类。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近海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毛蚶的资源量逐年减少。营口... 毛蚶隶属蚶科、毛蚶属,生长在浅海软泥质或泥沙质海底,营埋栖生活。毛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广阔,是我国沿海养殖的重要经济贝类。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近海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毛蚶的资源量逐年减少。营口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水产养殖业发达,海水养殖池塘面积12 076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捕捞 池塘养殖技术 经济贝类 毛蚶 水产养殖业 营口地区 营养丰富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蚶养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庆志 张明 +3 位作者 滕炜鸣 周遵春 谭克非 杜尚昆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7-443,共7页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是一种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受过度捕捞及生境破坏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其资源和产量大幅度下降。本研究中综述了毛蚶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育、生理生态和遗传学等相关研究概况,阐明了对毛蚶的栖息环境、繁殖周期...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是一种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受过度捕捞及生境破坏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其资源和产量大幅度下降。本研究中综述了毛蚶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育、生理生态和遗传学等相关研究概况,阐明了对毛蚶的栖息环境、繁殖周期、胚胎发育、人工养殖、生理生态、系统进化、种群分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研究可为开展毛蚶增殖放流、资源修复、人工养殖、遗传多样性保护等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生物学特性 人工繁育 人工增养殖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毛蚶排遗和泥沙净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凤 刘丹 +4 位作者 于倩 于帅 杨坤 刘婷 闫喜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3-527,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温度、盐度和充气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Lischke)排遗及泥沙净化的影响试验。温度试验设10、15、20、25、30℃共5个梯度,毛蚶壳长为(39.8±2.0)mm;盐度试验设自来水、10、15、20、25、30、35共7个梯度,...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温度、盐度和充气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Lischke)排遗及泥沙净化的影响试验。温度试验设10、15、20、25、30℃共5个梯度,毛蚶壳长为(39.8±2.0)mm;盐度试验设自来水、10、15、20、25、30、35共7个梯度,毛蚶壳长为(44.2±2.5)mm。结果表明:在盐度为30的天然海水中,10、15、20、25℃温度组的毛蚶均能正常排遗,10 h内排遗速率以20℃时最高,平均为(0.50±0.06)mg/(g·h),30℃组4 h全部死亡;在20℃条件下,20、25、30、35盐度组毛蚶均能正常排遗,10 h内排遗速率以盐度为25时最大,平均为(0.64±0.02)mg/(g·h);不充气条件下的排遗速率大于充气条件下的排遗速率;毛蚶排遗速率在最初1 h内最快,平均为(1.78±0.30)mg/(g·h),约占10 h内排遗总量的36%以上,之后随时间的推移基本呈指数递减;各种温度、盐度、充气和不充气条件下,毛蚶净化6 h后均口感无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温度 盐度 排遗 泥沙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毛蚶超高压杀菌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瑞 乔长晟 +2 位作者 贾鹏 贾培起 贾士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6-158,共3页
以生鲜毛蚶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压力、温度和保压时间对生鲜毛蚶中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存活率的影响,确定了生鲜毛蚶超高压杀菌工艺条件,为建立和推广海产品超高压杀菌工艺提供了实例。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 以生鲜毛蚶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压力、温度和保压时间对生鲜毛蚶中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存活率的影响,确定了生鲜毛蚶超高压杀菌工艺条件,为建立和推广海产品超高压杀菌工艺提供了实例。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40℃,保压时间为5~15min时,压力在300~500MPa范围内对生鲜毛蚶中各种微生物杀灭作用显著(P<0.01)。最终确定压力500MPa、温度40℃、保压时间5min为生鲜毛蚶超高压杀菌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毛蚶 杀菌工艺 正变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蚶血细胞的形态观察及吞噬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志鸿 张士璀 +3 位作者 杨爱国 杜方勇 周丽青 王清印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94-96,共3页
以毛蚶为实验材料 ,利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毛蚶的血细胞进行观察。毛蚶的血细胞有四种组成 ,其中以红细胞为主 ,直径为 18.4± 0 .97μm ;透明细胞为 5 .6 3± 1.4 9μm ,核染色深 ,瑞氏染色胞质内光镜下未见颗... 以毛蚶为实验材料 ,利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毛蚶的血细胞进行观察。毛蚶的血细胞有四种组成 ,其中以红细胞为主 ,直径为 18.4± 0 .97μm ;透明细胞为 5 .6 3± 1.4 9μm ,核染色深 ,瑞氏染色胞质内光镜下未见颗粒 ;颗粒细胞胞质中含有着色颗粒 ,瑞氏染色后一种为桔红色 ,8± 1.0 6 μm ,另一种为兰色 ,6 .3± 1.2 5 μm ;另外还有极少量血细胞几乎没有细胞质 ,细胞大小为 5 .17± 1.6 9μm。分别在 4℃ ,10℃ ,2 0℃ ,30℃ ,37℃条件下研究毛蚶血细胞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吞噬实验。结果发现 ,颗粒细胞、透明细胞和红细胞都具有体外吞噬活性 ,以 30°C条件下吞噬百分率最高 ,达到 6 2 .11%。利用鳗弧菌Vibrioanguillirum对毛蚶进行免疫刺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血细胞 吞噬性能 细胞化学染色法 免疫学 白色念珠菌 水产养殖 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质粒径和水温对不同规格毛蚶苗潜沙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郭良勇 刘海映 +3 位作者 陈雷 姜玉声 刘连为 赵金欣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5-300,共6页
为探究底质粒径和水温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苗潜沙能力的影响,以小、中、大3种规格的毛蚶(壳长分别为5-8、9-12、13-15 mm)为试验对象,并以细、中、粗3种沙(粒径分别为125-250、251-500、501-1000μm)为底质,进行了不同底质... 为探究底质粒径和水温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苗潜沙能力的影响,以小、中、大3种规格的毛蚶(壳长分别为5-8、9-12、13-15 mm)为试验对象,并以细、中、粗3种沙(粒径分别为125-250、251-500、501-1000μm)为底质,进行了不同底质粒径对不同规格毛蚶苗潜沙率影响的研究,同时进行了水温(5、9、13、17、21、25℃)对不同规格毛蚶潜沙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初期(10min),小、中、大3种规格的毛蚶在粗粒径底质中的潜沙率总体低于细、中粒径底质条件下的潜沙率,并分别在300、60、120 min时达到细粒径底质条件下的潜沙率;480 min前,小规格组毛蚶的潜沙率总体高于同期中、大规格组,480 min后,大规格组毛蚶的潜沙率总体高于同期中、小规格组;试验结束(1440min)时,底质粒径对毛蚶潜沙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相对小规格个体,大规格毛蚶潜沙率更高;当水温为21℃及以下时,毛蚶潜沙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水温为25℃时,试验初期(40 min)毛蚶的潜沙率较高,但之后潜沙率上升缓慢且出现个体死亡现象。研究表明:壳长为5-12 mm的毛蚶在粒径为251-500μm的底质条件下潜沙率较高,而壳长为13-15 mm的毛蚶在粒径为125-250μm的底质条件下潜沙率较高;水温21℃时,壳长为9-12 mm的毛蚶潜沙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温度 底质 潜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蚶(♀)×毛蚶(♂)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朱东丽 林志华 +2 位作者 董迎辉 姚韩韩 柴雪良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75,共7页
以泥蚶为母本、毛蚶为父本,运用同步催产法,同时收集泥蚶的卵和毛蚶的精子进行人工杂交,采用普通光镜和荧光显微镜,对泥蚶(♀)×毛蚶(♂)受精及胚胎发育的细胞学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毛蚶的精子可以附着并穿过泥蚶的卵膜... 以泥蚶为母本、毛蚶为父本,运用同步催产法,同时收集泥蚶的卵和毛蚶的精子进行人工杂交,采用普通光镜和荧光显微镜,对泥蚶(♀)×毛蚶(♂)受精及胚胎发育的细胞学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显示,毛蚶的精子可以附着并穿过泥蚶的卵膜进行受精,并激活卵子减数分裂使其释放第一极体(PB1)和第二极体(PB2),能够形成雌、雄原核并发生原核联合,接着受精卵开始进行卵裂;杂交受精率统计为60.2%,发育速度较自交组慢;杂交胚胎发育前两次卵裂发育基本正常,后期才出现明显畸形;囊胚期持续时间很长,只能发育到担轮幼虫期,且纤毛越来越长,最后全部死亡。另外,在实验中发现有多精入卵和多极分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毛蚶 杂交 受精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蚶三个地理群体生化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旭光 阎斌伦 +5 位作者 许广平 陈建华 董志国 吴兴兵 许璞 杨家新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3期207-213,共7页
利用同工酶技术结合聚丙烯酰胺电泳对江苏海州湾、浙江象山港、辽宁辽东湾三个海区毛蚶群体的同工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在三个群体的9种同工酶中,共检测到了18个基因位点,海州湾、象山港和辽东湾三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率(P.95)分别... 利用同工酶技术结合聚丙烯酰胺电泳对江苏海州湾、浙江象山港、辽宁辽东湾三个海区毛蚶群体的同工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在三个群体的9种同工酶中,共检测到了18个基因位点,海州湾、象山港和辽东湾三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率(P.95)分别为61.11%、55.56%、64.71%,平均杂合度观测值(Ho)变化范围在0.1689-0.1770间,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4417、1.3917、1.4219,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各群体普遍存在着杂合子缺失现象,近交系数(Fis)分别为0.2140、0.1232、0.1797。比较了三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和群体每代迁移数(Nm),结果表明,海州湾群体和象山港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Fst=0.0448;而辽东湾群体与其它两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大,分别为Fst=0.0755,Fst=0.0812。聚类分析结果同样表明,海州湾群体首先与象山港群体相聚,后与辽东湾群体聚类。讨论了毛蚶群体分化机制,近交系数与繁殖生物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同工酶 地理群体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烃和镉对毛蚶的急性毒性与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建华 阎斌伦 +3 位作者 李盈蕾 高焕 马欢迎 鞠波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5-89,共5页
以静水法研究了石油烃和镉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联合毒性效应,并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毒性相加指数法对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一毒性作用时,24、48、72、96h石油烃对毛蚶的LC50分别是6.863、5.129、2.965、1.91... 以静水法研究了石油烃和镉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的急性毒性试验和联合毒性效应,并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毒性相加指数法对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一毒性作用时,24、48、72、96h石油烃对毛蚶的LC50分别是6.863、5.129、2.965、1.914mg/L;24、48、72、96h镉对毛蚶的LC50分别是12.27、7.86、6.16、5.17mg/L。石油烃和镉对毛蚶的联合毒性作用,当采用毒性1∶1进行试验时,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h时,AI<0,表现为拮抗作用,暴露时间分别为72、96h时,AI>0,表现为协同作用;采用浓度1∶1试验时,暴露时间分别为24、48h时,AI<0,表现为拮抗作用,暴露时间分别为72、96h时,AI>0,表现为协同作用;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石油烃和镉的联合毒性从拮抗作用转变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毛蚶 急性毒性 联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规格及不同盐度下毛蚶稚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沈伟良 尤仲杰 施祥元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6,共4页
研究了毛蚶稚贝不同规格及不同盐度下的呼吸和排氨率。结果表明,耗氧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当盐度达到30后开始下降。排氨率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在盐度27后开始下降。同时,O∶N值也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盐度30后开始下降。而中等规... 研究了毛蚶稚贝不同规格及不同盐度下的呼吸和排氨率。结果表明,耗氧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当盐度达到30后开始下降。排氨率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在盐度27后开始下降。同时,O∶N值也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盐度30后开始下降。而中等规格(2·41±0·20mm)稚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要高于其余两种规格稚贝,使得规格和耗氧率及排氨率并不形成完全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稚贝 规格 盐度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蚶在不同底质与撒播方式下潜沙行为的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雷 郭良勇 +7 位作者 张嵩 邢坤 孙俭 刘奇 卢羽洁 郝晓鹏 崔帆 刘海映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底质与撒播方式对毛柑(Scapharca subcrenata)潜沙行为的影响, 在实验室条件下, 观察了壳长( 10.0±0.9)mm毛蚶的潜沙过程, 并研究了沙质(粒径251-500μm )和泥沙质( 粒径〈120 μm )两种底质和播散方式( 集... 为了探究不同底质与撒播方式对毛柑(Scapharca subcrenata)潜沙行为的影响, 在实验室条件下, 观察了壳长( 10.0±0.9)mm毛蚶的潜沙过程, 并研究了沙质(粒径251-500μm )和泥沙质( 粒径〈120 μm )两种底质和播散方式( 集中和分散) 对毛蚶潜沙时间和潜沙率的影响.结果显示, 毛蚶潜沙过程分为准备、潜沙及结束3 个阶段.在两种底质条件下, 集中播撒方式的毛蚶潜沙时间均短于分散播撒方式, 但同种底质不同播撒方式下的毛蚶潜沙时间差异不显著( P〉0. 05).无论是集中播撒还是分散播撒, 沙质条件下毛蚶的潜沙时间均短于泥沙质的潜沙时间, 并且在分散播撒方式下, 两种底质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0.05 ) ;两种底质条件下, 毛蚶的潜沙率均表现为集中播撒高于分散播撒.研究表明, 与泥沙质底质相比, 毛蚶在沙质条件下更易于快速潜底; 与分散播散方式相比, 集中播撒更利于毛蚶快速潜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潜沙行为 播撒方式 潜沙率 潜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蚶稚贝池塘中间培育的最适密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葛立军 杨玉香 +3 位作者 赵文 闫喜武 张焕 张淑红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48,共4页
在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稚贝的中间培育过程中,采用60目、40目和20目3种网袋吊在池塘中进行暂养(共15个密度)。结果表明:60目网袋中每袋放20 000粒稚贝暂养较适宜,毛蚶稚贝平均成活率为81.2%,壳长达(1.89±0.02)mm,壳长日生长为... 在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稚贝的中间培育过程中,采用60目、40目和20目3种网袋吊在池塘中进行暂养(共15个密度)。结果表明:60目网袋中每袋放20 000粒稚贝暂养较适宜,毛蚶稚贝平均成活率为81.2%,壳长达(1.89±0.02)mm,壳长日生长为(26.8±0.8)μm;40目网袋中每袋放4 000粒暂养较适宜,毛蚶稚贝平均成活率为75.5%,壳长达(4.38±0.07)mm,壳长日生长为(126.3±3.7)μm;20目网袋中每袋放2 000粒较适宜,毛蚶稚贝平均成活率为92.3%,壳长达(5.80±0.10)mm,壳长日生长为(60.0±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中间培育 最佳密度 池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蚶保活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红英 齐凤生 +2 位作者 王岳鸿 张辉 李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449-14450,14454,共3页
[目的]探讨毛蚶的无水保活技术。[方法]以毛蚶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温度组(-1.3~25℃)的贮藏条件,并使用海水浸透的纱布控制100%的湿度对各温度组进行湿度控制,同时进行充氧包装,研究温度、湿度和氧气对毛蚶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毛蚶的... [目的]探讨毛蚶的无水保活技术。[方法]以毛蚶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温度组(-1.3~25℃)的贮藏条件,并使用海水浸透的纱布控制100%的湿度对各温度组进行湿度控制,同时进行充氧包装,研究温度、湿度和氧气对毛蚶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毛蚶的结冰点为-1.6℃左右,生态冰温区域在-1.6~0℃。随着温度的升高,毛蚶成活率逐渐降低。成活率最高的为冰温保藏(-1.3~0℃),在第6天时存活率仍为100%。控制湿度组成活率总体优于不控制湿度组,充氧包装可以提高毛蚶的成活率。[结论]温度是毛蚶保活的基本条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和毛蚶成活率呈负相关性;控制湿度和氧气供应对毛蚶的保活效果具有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成活率 无水保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地区毛蚶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丽梅 刘利华 +3 位作者 秦传新 邢克智 郭永军 闫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3813-13814,共2页
[目的]了解毛蚶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0只毛蚶,测量其壳长、壳宽、壳高和活体重。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毛蚶3个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毛蚶壳长、壳宽和壳高与活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l... [目的]了解毛蚶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0只毛蚶,测量其壳长、壳宽、壳高和活体重。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毛蚶3个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毛蚶壳长、壳宽和壳高与活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高对活体重的直接作用和综合决定系数最大。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毛蚶壳长、壳宽、壳高对活体重的回归方程。壳高是影响活体重的主要因素。[结论]该研究为毛蚶的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形态性状 活体重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毛蚶苗种培育的主要因子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国成 马甡 +2 位作者 阎斌伦 许星鸿 万东善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5-198,共4页
探讨了在毛蚶苗种培育期间,胚胎孵化水温、幼虫培育密度、附着基选择处理及投放等主要因子对胚胎孵化、幼虫生长发育与附着变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把握好上述因子及参数,可提高幼虫的成活率及变态率,确保稳定的育苗效果。
关键词 毛蚶 苗种培育 孵化水温 幼虫密度 附着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蚶中天然牛磺酸的提取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艳 宋成芝 +2 位作者 孙雪萍 张向云 童万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7期9288-9289,共2页
[目的]提取和纯化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中的天然牛磺酸,并对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提取的牛磺酸纯度进行分析,并对其结构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进行鉴定,然后对其细胞毒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目的]提取和纯化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中的天然牛磺酸,并对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提取的牛磺酸纯度进行分析,并对其结构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进行鉴定,然后对其细胞毒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毛蚶富含牛磺酸,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肝癌细胞SMMC-7721、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和结肠癌细胞SW480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结论]该研究为天然牛磺酸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牛磺酸 提取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螺壳和毛蚶壳的相组成及组织形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晓非 赵杰 +2 位作者 许富民 张锋 高山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XRD)对香螺壳和毛蚶壳由表至里逐层进行相分析,同时用扫描电镜(SEM)对两种壳体横断面各层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香螺壳的外层(角质层)和中层(棱柱层)的相组成为斜方六面体(ohedral)结构的方解石(bonate)型碳酸... 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XRD)对香螺壳和毛蚶壳由表至里逐层进行相分析,同时用扫描电镜(SEM)对两种壳体横断面各层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香螺壳的外层(角质层)和中层(棱柱层)的相组成为斜方六面体(ohedral)结构的方解石(bonate)型碳酸钙,而内层(珍珠层)则是由方解石和文石(aragonite)两种晶体结构的碳酸钙共同组成的。而毛蚶壳各层均由方解石型碳酸钙组成。香螺壳各层的组织较毛蚶壳致密且生长取向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层 香螺 毛蚶 X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梯度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蚶在微冻保鲜过程中菌落总数的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辉 张海莲 李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423-11424,共2页
[目的]为毛蚶这类易腐败变质的食品研究出既能有效延长保鲜期,又能保持原有品质且相对安全的保鲜方法。[方法]以毛蚶为研究对象,在-3℃微冻条件下采用生物保鲜剂、涂膜保鲜、气调保鲜等不同保鲜方法对毛蚶进行保鲜处理,测定其在保鲜过... [目的]为毛蚶这类易腐败变质的食品研究出既能有效延长保鲜期,又能保持原有品质且相对安全的保鲜方法。[方法]以毛蚶为研究对象,在-3℃微冻条件下采用生物保鲜剂、涂膜保鲜、气调保鲜等不同保鲜方法对毛蚶进行保鲜处理,测定其在保鲜过程中的菌落总数变化。[结果]在微冻-3℃时毛蚶保鲜时间能达30 d,采用G(Nisin,溶菌酶,NaCl,甘氨酸等,充N2及CO2)、C组(Nisin,溶菌酶,NaCl,甘氨酸等)方法处理保鲜的毛蚶,其菌落总数上升较少,保鲜效果较佳。[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毛蚶保鲜方法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保鲜 菌落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毛蚶室内无附着基苗种繁育试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永仁 郭永军 +1 位作者 邢克智 王六顺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43,共2页
毛蚶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列齿目、蚶科、毛蚶属,为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在我国,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都有分布,其中渤海浅水区资源尤为丰富。但近年来,由于日益增加的捕捞压力及环境变化,毛蚶自然资源锐减,迫使沿岸各地水产部... 毛蚶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列齿目、蚶科、毛蚶属,为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在我国,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都有分布,其中渤海浅水区资源尤为丰富。但近年来,由于日益增加的捕捞压力及环境变化,毛蚶自然资源锐减,迫使沿岸各地水产部门加强毛蚶的增殖放流,本地土著苗种的大规模人工繁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 繁育试验 苗种 附着基 室内 北方 自然资源 软体动物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