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菊苣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急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丽萍 秦冬梅 +1 位作者 苏林洁 高月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9-375,共7页
目的研究毛菊苣根乙酸乙酯萃取物(CGEA)对大鼠急性肝损伤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阳性对照组(Sulfasalazine,100 mg·kg^(-1))和CGEA高、低剂量组(... 目的研究毛菊苣根乙酸乙酯萃取物(CGEA)对大鼠急性肝损伤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阳性对照组(Sulfasalazine,100 mg·kg^(-1))和CGEA高、低剂量组(150、100 mg·kg^(-1)),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30%TNBS-40%乙醇溶液灌肠(60 mg·kg^(-1)),同时皮下注射含体积分数40%CCl4的橄榄油溶液2 mL·kg^(-1),一周2次,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CGEA制备成水混悬液,按照CGEA高剂量组(150 mg·kg^(-1)),CGEA低剂量组(100 mg·kg^(-1))连续灌胃大鼠14 d,每日1次。14 d后,处死大鼠并取血清及肝脾组织,计算肝脾指数,检测大鼠血清相关指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肠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脾指数明显上升(P<0.01);血清中AST、ALT、AKP、γ-GT和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遭到破坏,炎性细胞浸润;结肠组织结构杂乱,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现象。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肝脾指数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AST、ALT、AKP、γ-GT和MDA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给药组肝肠组织破坏程度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CGEA可以减轻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急性肝损伤程度,对其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乙酸乙酯 溃疡性结肠炎 急性肝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毛菊苣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降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苏林洁 邹楠 +3 位作者 赫翠 陈卫军 秦冬梅 蔡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9-1436,共8页
目的探讨新疆毛菊苣乙酸乙酯萃取物(CEE)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95%乙醇浸提得毛菊苣根部提取物;使用乙酸乙酯萃取得CEE;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CEE小剂量组(150 g·kg^(-1))、CEE中剂量组(300 g·... 目的探讨新疆毛菊苣乙酸乙酯萃取物(CEE)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95%乙醇浸提得毛菊苣根部提取物;使用乙酸乙酯萃取得CEE;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CEE小剂量组(150 g·kg^(-1))、CEE中剂量组(300 g·kg^(-1))、CEE大剂量组(600 g·kg^(-1))和二甲双胍组(300 mg·kg^(-1));正常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 mg·kg^(-1)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以5 d为间隔测定血糖值;实验期末对小鼠进行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实验;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INS)、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小鼠造模成功率为88.57%,死亡率为11.43%。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体质量均呈下降趋势,四氧嘧啶对小鼠体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药物干预后,CEE对糖尿病小鼠体质量有明显的影响;根据糖耐量实验结果表明,CEE能明显降低小鼠血糖值(P<0.05或P<0.01),提高小鼠的糖耐量,并且大剂量组效果比中剂量组更佳;胰岛素耐量实验结果表明,大剂量CEE可明显增加小鼠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耐量;血糖水平检测结果表明,CEE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P<0.05或P<0.01),呈剂量依赖性;血清测定结果表明,CEE各剂量组均能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的INS和HDL-C的水平,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的MDA、NO、TG、TC、LDL-C的水平,其中CEE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EE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的同时调节糖脂代谢紊乱,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菊苣乙酸乙酯萃取物 四氧嘧啶 糖尿病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檵木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3
作者 施慧露 莫燕华 +1 位作者 骆海玉 马姜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研究檵木不同部位萃取物抑菌谱,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檵木资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檵木枝、叶萃取物(乙酸乙酯层)对所有测定的植物病原真菌及动物病原细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效果。处理浓度为5 g/L,枝乙酸乙酯萃取物明显抑制多种植物... 本文研究檵木不同部位萃取物抑菌谱,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檵木资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檵木枝、叶萃取物(乙酸乙酯层)对所有测定的植物病原真菌及动物病原细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效果。处理浓度为5 g/L,枝乙酸乙酯萃取物明显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除对茶轮斑病菌(25.58%)及贡柑链格孢菌(48.30%)抑制率较低外,对其他供试真菌的抑菌率均在50%以上,EC_(50)值在0.2978~3.7688 g/L。其中对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甘蓝黑斑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的毒力较高,其EC_(50)值分别为1.3612、0.7564和0.2978 g/L,均小于2 g/L,并且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更高,EC_(50)值小于0.5 g/L。叶乙酸乙酯萃取物除对茶轮斑病菌的抑制率为26.77%外,对其他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大于50%,EC_(50)值介于1.0360~3.8076 g/L。相似地,其对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甘蓝黑斑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的毒力也较高,EC_(50)值分别为1.8126、1.3767和1.0360 g/L,均小于2 g/L。檵木枝、叶萃取物(乙酸乙酯层)对供试的动物病原细菌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MIC值分别为0.15625~2.50000和0.15625~1.25000 g/L。枝乙酸乙酯萃取物对5种供试动物病原细菌的MIC值均小于1 g/L,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炭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叶乙酸乙酯萃取物除对大肠杆菌MIC值为1.25 g/L外,对其他供试动物病原细菌的MIC值均小于1 g/L,并且对蜡样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乙型副伤寒杆菌、溶壁微球菌和巨大芽孢杆菌5种病原细菌的抑制活性均高于枝乙酸乙酯萃取物。研究结果表明,檵木具有广谱抑菌活性,该结果为檵木在农用和医用抑菌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檵木 乙酸乙酯 病原真菌 病原细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白细胞减少症作用的代谢组学 被引量:12
4
作者 曲婷丽 王二兵 +2 位作者 李震宇 赵正保 秦雪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461,共7页
目的考察黄芪注射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复制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动物模型,采用核磁共振(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黄芪注射液乙酸乙酯萃取物能升高模型小鼠的白细... 目的考察黄芪注射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复制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动物模型,采用核磁共振(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方法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黄芪注射液乙酸乙酯萃取物能升高模型小鼠的白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水平,并回调潜在的10个内源性代谢物(脂质、亮氨酸、3-羟基丁酸、乳酸、丙氨酸、丙酮酸、肌酸、鲨肌醇、甜菜碱、葡萄糖)的水平。结论黄芪注射液乙酸乙酯萃取物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代谢途径可能与机体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氧化应激和胆碱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乙酸乙酯 代谢组学 NMR 白细胞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利琴 张小平 张朝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6-22,共7页
目的:对蓼科荞麦属植物金荞麦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色谱、凝胶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纯化了1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鉴定分别为:赤杨酮(化合物1)、异鼠李素(化... 目的:对蓼科荞麦属植物金荞麦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色谱、凝胶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纯化了1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鉴定分别为:赤杨酮(化合物1)、异鼠李素(化合物2)、槲皮素(化合物3)、槲皮素-3-O-鼠李糖苷(化合物4)、圣草酚(化合物5)、儿茶素(化合物6)、3,5-二甲氧基苯甲酸-4-O-葡萄糖苷(化合物7)、丁香酸(化合物8)、对羟基苯甲醛(化合物9)、琥珀酸(化合物10)、N-反式香豆酰酪胺(化合物11)、β-谷甾醇(化合物12)和胡萝卜苷(化合物13)。结论:圣草酚、3,5-二甲氧基苯甲酸-4-O-葡萄糖苷和N-反式香豆酰酪胺是在金荞麦属内首次发现,丁香酸是种内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乙酸乙酯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斜纹夜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骆颖 张茂新 凌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9-294,共6页
为了研究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其活性化合物Momordicin Ⅱ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作用机理,将苦瓜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其活性化合物Momordicin Ⅱ添加到人工饲料中饲喂斜纹夜蛾幼虫,分别测定其对斜纹夜蛾幼... 为了研究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其活性化合物Momordicin Ⅱ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作用机理,将苦瓜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其活性化合物Momordicin Ⅱ添加到人工饲料中饲喂斜纹夜蛾幼虫,分别测定其对斜纹夜蛾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取食了含苦瓜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饲料后,其中肠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均比对照明显降低,处理后72h,高浓度(0.08%)对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抑制率分别为23.0%和40.6%。斜纹夜蛾幼虫取食了含Momordicin Ⅱ的饲料后,对淀粉酶活性无明显的影响,但其中肠的蛋白酶活性比对照明显降低,处理后72h的抑制作用最强,浓度为0.6%时对蛋白酶的抑制率高达75.6%。这些结果说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其活性化合物Momordicin Ⅱ能够抑制和干扰斜纹夜蛾幼虫中肠的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这是中毒斜纹夜蛾幼虫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乙酸乙酯 MOMORDICIN 斜纹夜蛾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六谷乙酸乙酯萃取物A1组分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bcl-2 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常中飞 陈培丰 +3 位作者 丁志山 吴巧凤 胡秀敏 潘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0期2139-2142,共4页
目的:探讨蛇六谷乙酸乙酯萃取物A1组分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1组分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光镜学观察A1组分对SGC-7901的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法观察A1组分对SGC-7901细... 目的:探讨蛇六谷乙酸乙酯萃取物A1组分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1组分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光镜学观察A1组分对SGC-7901的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法观察A1组分对SGC-7901细胞bcl-2及Bax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A1组分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为剂量依赖性,并具有明显的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结果显示,随着A1组分剂量的增加,具有明显的下调bcl-2基因及上调Bax基因水平的作用。结论:A1组分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可能与下调bcl-2基因及上调Bax基因水平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六谷 乙酸乙酯 人胃癌SGC-7901细胞 原癌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指纹图谱研究逍遥散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抗抑郁谱效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郑晓芬 陈磊 +1 位作者 秦雪梅 田俊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3期563-568,共6页
目的:为了阐明逍遥散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XYE-E)的活性成分与小鼠悬尾试验(TST)和强迫游泳试验(FST)不动时间的相关性,表征逍遥散的抗抑郁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强迫引入回归分析方法将1H-NMR图... 目的:为了阐明逍遥散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XYE-E)的活性成分与小鼠悬尾试验(TST)和强迫游泳试验(FST)不动时间的相关性,表征逍遥散的抗抑郁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强迫引入回归分析方法将1H-NMR图谱中各组分特征峰的相对峰面积与小鼠TST和FST不动时间数据相关联。结果:逍遥散提取物1H-NMR图谱中共指认出14种化学成分,其中确定与药效有较强相关性的化学物质有8个,分别为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E,柴胡皂苷F,柴胡皂苷G,柴胡皂苷b2,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Ⅱ。结论:本研究发现与XYE-E抗抑郁药效密切相关的物质主要是柴胡皂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乙醇提乙酸乙酯 核磁共振 谱效关系 悬尾试验 强迫游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蒜兰乙酸乙酯萃取物通过内源性线粒体通路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和HL-60细胞凋亡 被引量:3
9
作者 郝岗平 郝佳丽 +4 位作者 李悦 赵法兴 张媛英 蒋汉明 杨中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9-777,共9页
目的:探讨独蒜兰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和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以及诱导凋亡的途径。方法:采用XTT法、台盼蓝拒染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PI染色法、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 目的:探讨独蒜兰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和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以及诱导凋亡的途径。方法:采用XTT法、台盼蓝拒染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PI染色法、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和Western blot法研究不同浓度独蒜兰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上述2种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独蒜兰正丁醇萃取物对K562细胞活力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而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显著抑制K562和HL-60细胞的活力和增殖。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于HL-60细胞作用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42.14±2.54)mg/L,对于K562细胞的IC_(50)为(51.28±3.12)mg/L。Annexin V-FITC/PI和DAPI染色结果显示,乙酸乙酯萃取物呈剂量依赖性诱导2种细胞凋亡,且50 mg/L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作用后K562细胞的凋亡率为33.1%,而HL-60细胞的凋亡率为63.1%,说明HL-60细胞对乙酸乙酯萃取物更加敏感,伴有典型的细胞核凋亡形态学改变。PI染色结果显示HL-60细胞和K562细胞都被阻滞于G_2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细胞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降低,而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和活化的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的表达逐渐升高,内源性线粒体凋亡的特征胞浆中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表达也逐渐升高。结论:独蒜兰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显著抑制K562和HL-60细胞增殖,并通过触发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通路诱导这2种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蒜兰乙酸乙酯 白血病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还甫 宋旭日 刘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9-72,共4页
为研究迷迭香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机制,采用DSS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各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迷迭香乙酸乙酯萃取物,连续给药2周,检测TLR4、TNF-α、MD2、IL-13、IL-8、IL-10水平及结肠组织病理学变... 为研究迷迭香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机制,采用DSS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各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的迷迭香乙酸乙酯萃取物,连续给药2周,检测TLR4、TNF-α、MD2、IL-13、IL-8、IL-10水平及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迷迭香乙酸乙酯萃取物中、高剂量能明显降低TLR4、TNF-α、MD2、IL-8水平,提升IL-13、IL-10水平(P<0.05),改善大鼠溃疡性结肠模型结肠病理改变。说明迷迭香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乙酸乙酯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预处理提取花叶滇苦菜总黄酮工艺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睿 钟茂程 +1 位作者 杨燕红 陈旭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0-126,共7页
为了探讨微波辐射预处理提取花叶滇苦菜总黄酮的工艺优化及其总黄酮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定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参照CLSI标准测定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9027)、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为了探讨微波辐射预处理提取花叶滇苦菜总黄酮的工艺优化及其总黄酮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定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参照CLSI标准测定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9027)、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PA1)、金黄色葡萄球(ATCC29213)、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SA1)、大肠杆菌(ATCC25922)等5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花叶滇苦菜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辐射时间为120 s,微波功率为350 W,乙醇浓度为60%,水浴温度70℃,料液比1∶40 g/m L,水浴时间为60 min,此时,黄酮得率为38.328 mg/g。地下部分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辐射时间为90 s,微波辐射功率为490 W,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30 g/m L,水浴温度为80℃,水浴时间为90 min,其黄酮得率为7.232 mg/g。乙酸乙酯萃取物具备一定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的MIC分别为4(地上部分)和8 mg/m L(地下部分)。当浓度低于16 mg/m L时,对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和大肠杆菌均无抑制作用。微波辐射预处理对花叶滇苦菜总黄酮的提取具有指导意义,总黄酮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预处理 总黄酮 花叶滇苦菜 乙酸乙酯抑菌活性 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漆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雪 李明会 +1 位作者 张庆 粟杨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研究了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乙酸乙酯萃取物的灭鼠毒性,评价了其灌胃GHS毒性类别,并以点斜法测定其灌胃LD50和LD10。结果表明:泽漆乙酸乙酯萃取物属于GHS 3类,有较好的杀鼠活性,其灌胃LD50为314.80 mg·kg-1,95%置信区间是(3... 研究了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乙酸乙酯萃取物的灭鼠毒性,评价了其灌胃GHS毒性类别,并以点斜法测定其灌胃LD50和LD10。结果表明:泽漆乙酸乙酯萃取物属于GHS 3类,有较好的杀鼠活性,其灌胃LD50为314.80 mg·kg-1,95%置信区间是(314.80±38.29)mg·kg-1,最低致死剂量估计值LD10为220.53 mg·kg-1,LD10的95%置信区间是(220.53±35.61)mg·kg-1。萃取物对灌胃的KM小鼠造成了多项生理指标的显著变化,对KM小鼠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并表现出多种明显的中毒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漆 乙酸乙酯 灭鼠毒性 中毒表现 脏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鞘蛇菰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止血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徐英 宋红萍 +2 位作者 柳鑫 屠寒 陈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探讨筒鞘蛇菰乙酸乙酯萃取物止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云南白药组和筒鞘蛇菰乙酸乙酯萃取物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5d,给药结束后分别测定大鼠血浆复钙时间(PRT)、凝血酶时间(TT)、... 目的探讨筒鞘蛇菰乙酸乙酯萃取物止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云南白药组和筒鞘蛇菰乙酸乙酯萃取物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5d,给药结束后分别测定大鼠血浆复钙时间(PR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筒鞘蛇菰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显著缩短大鼠PRT、TT、PT、APTT(P<0.01或P<0.05),大、中剂量组大鼠FIB升高(P<0.01),TXB2显著升高,6-keto-PGF1α含量下降(P<0.01或P<0.05),TXB2/6-keto-PGF1α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筒鞘蛇菰乙酸乙酯萃取物主要通过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中的多种凝血因子,调节TXB2、6-keto-PGF1α水平,发挥止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鞘蛇菰 乙酸乙酯 止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朊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琳 姚强 +5 位作者 杨微 陈嘉 胡超 夏影 陈志宝 陈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3-30,共8页
探究桦褐孔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朊病毒复制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方法对桦褐孔菌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细胞毒性评价,得到最大作用浓度;应用三种萃取物的安全浓度(0.1×2... 探究桦褐孔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朊病毒复制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方法对桦褐孔菌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细胞毒性评价,得到最大作用浓度;应用三种萃取物的安全浓度(0.1×2^(−14)~0.1×2^(−8) mg/mL)处理SMB-S15细胞,通过PrP特异性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试验检测不同萃取物对朊病毒复制的影响;对乙酸乙酯萃取物处理细胞后的活性氧、过氧化氢及相关抗氧化因子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桦褐孔菌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的最大作用浓度为0.1×2^(−8) mg/mL,在该浓度下处理细胞3 d,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可抑制朊病毒复制(P<0.01),而二氯甲烷萃取物及正丁醇萃取物对朊病毒复制没有影响。进一步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可降低活性氧和过氧化氢水平,增加HO-1、GCLC蛋白表达,升高SOD活性和总谷胱甘肽水平,以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表明桦褐孔菌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抑制朊病毒复制作用,且此抑制作用可能与激活Nrf2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乙酸乙酯 朊病毒 抗氧化作用 Nrf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帕金森病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DA及NE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沛鑫 吴海妹 +2 位作者 尹玉莲 解宇环 雷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82-186,共5页
目的建立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探讨天麻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帕金森病(PD)大鼠脑组织中DA及NE含量的影响。方法(1)色谱条件:色谱柱:QU-3C18-15021型C;反相色谱柱(150 mm×... 目的建立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探讨天麻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帕金森病(PD)大鼠脑组织中DA及NE含量的影响。方法(1)色谱条件:色谱柱:QU-3C18-15021型C;反相色谱柱(150 mm×2.1 mm);流动相为∶水相∶有机相(90∶10,V/V)[其中水相为磷酸二氢钾(0.076 mol/L),辛烷磺酸钠(25 mg/L),用磷酸调节pH至4.6;有机相为甲醇];流速:0.1 mL/min;柱温:28℃。电化学检测器工作电极:玻璃碳电极;参比电极:银/氯化银(Ag/AgCl)电极;检测电压:+0.7 V。(2)天麻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采用脑内定位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8组,即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美多芭7.8 mg/kg)、吐温溶剂组、天麻乙酸乙酯萃取物低剂量组(5 g生药/kg)、中剂量组(10 g生药/kg)、高剂量组(20 g生药/kg)。各组灌胃给药治疗30 d。于末次给药2 h后分离取出大鼠脑组织,经处理后采用HPLC-ECD测定脑组织中神经递质-DA、NE的含量变化。结果(1)HPLC-ECD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在本色谱条件下可以很好的分离单胺类递质DA、NE(R>1.5),且阴性对照(空白溶剂)在相应位置无干扰,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良好,可以用于DA、NE的检测;(2)样品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天麻乙酸乙酯萃取物高剂量组(20 g生药/kg)能显著增加PD大鼠脑中DA的含量(P<0.05),天麻乙酸乙酯萃取物低、中、高剂量组(5、10、20 g生药/kg)对NE亦有明显增高作用(P<0.05)。结论采用HPLC-ECD方法进行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的检测,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其检测结果表明,天麻乙酸乙酯萃取物能升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显示出抗P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天麻乙酸乙酯 HPLC-ECD DA 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壳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瑶 戚馨月 +1 位作者 汪海峰 周建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8-144,共7页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为指示菌,通过滤纸片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电子显微镜扫描法等研究花生壳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菌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花生壳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为指示菌,通过滤纸片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电子显微镜扫描法等研究花生壳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菌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花生壳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9.54±0.78)mm,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80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6.40 mg/mL;能够导致指示菌生长曲线的延滞期变长、最大比生长速率和最大生长量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能导致指示菌细胞壁破裂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影响细胞生理功能,达到抗菌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乙酸乙酯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作用 抗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菊苣正丁醇萃取物中母菊素含量测定及其对大鼠肝纤维化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林洁 吕博 +3 位作者 马斌 罗恒磊 秦冬梅 张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31-1739,共9页
目的研究毛菊苣正丁醇萃取部位(Cichorium glandulosum N-butanol extraction site,CGE)对大鼠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的保护作用并测定其主要有效成分母菊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CGE中母菊素的含量及方法学考察;大鼠随机... 目的研究毛菊苣正丁醇萃取部位(Cichorium glandulosum N-butanol extraction site,CGE)对大鼠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的保护作用并测定其主要有效成分母菊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CGE中母菊素的含量及方法学考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GE低、中、高剂量组,姜黄素组,除正常组大鼠背部sc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按体质量剂量sc 40%CCl 4橄榄油溶液建立HF模型,每周2次,连续12周,于第5周起,对相应给药组的大鼠在每日同一时间ig相应剂量的药物。12周后取肝脾组织及血清,检测肝脾指数及相关血清指标;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考察肝组织TGF-β1、Smad3、Smad7及α-SMA的蛋白表达。结果母菊素在CGE中的含量为7.69%;模型组大鼠肝功能严重受损,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蛋白,提示HF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可明显降低肝脾指数及血清中的AST、ALT、LDH、γ-GT、AKP和MDA水平,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能够有效抑制HF大鼠肝组织的TGF-β1、Smad3、α-SMA的蛋白表达,上调Smad7蛋白表达。结论CGE主要成分是母菊素,CGE对CCl 4诱导的大鼠HF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母菊素 正丁醇部位 HPLC 肝纤维化 TGF-β1/Sma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香萃取物的体外抗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程霜 戴桂芝 +1 位作者 马清温 孙震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3-55,共3页
对百里香的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成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两者的总抗氧化力、羟自由基、Fe3+还原力和由AAPH和CuSO4诱导的大豆卵磷脂的过氧化抑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成分均有较强的抗... 对百里香的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成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两者的总抗氧化力、羟自由基、Fe3+还原力和由AAPH和CuSO4诱导的大豆卵磷脂的过氧化抑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成分均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主要为低分子量的黄酮类化合物,且抗氧化能力呈浓度效应;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强于正丁醇萃取物。百里香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 乙酸乙酯 正丁醇 抗氧化活性 中草药 酚类化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药桑枝条醇提物不同溶剂萃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测试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静 刘超 +5 位作者 王传宏 徐立 向伟 明月 吴丽莉 丁天龙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78-983,共6页
以新疆药桑桑枝醇提物及其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组分为供试样品,采用薄层色谱(TLC)-自显影技术辅助检测分析样品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桑枝醇提物中的石油醚萃取组分得率为2.85%,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得率为27.81%,正丁醇萃取组分... 以新疆药桑桑枝醇提物及其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组分为供试样品,采用薄层色谱(TLC)-自显影技术辅助检测分析样品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桑枝醇提物中的石油醚萃取组分得率为2.85%,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得率为27.81%,正丁醇萃取组分得率为36.63%,剩余水相组分得率为31.02%。石油醚萃取组分与乙酸乙酯萃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正丁醇萃取组分和剩余水相组分,前2种组分中的总多酚、总黄酮质量比之和分别为211.75 mg/g、764.27 mg/g。体外生物活性测试桑枝醇提物及石油醚萃取组分和乙酸乙酯萃取组分的还原力(以Vc含量计)分别为58.25、15.63、202.50 mg/g,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52、0.32和0.05 g/L。测试结果提示:新疆药桑桑枝醇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药桑 桑枝醇提 组分 石油醚 乙酸乙酯 总多酚 总黄酮 1 1-二苯基苦基苯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航 温庆伟 +2 位作者 罗昱澜 黄媛恒 黄仁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9-473,共5页
目的:研究柿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柿叶乙醇总提物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物。经乙醇提取后得到柿叶残渣,经水煮乙醇沉淀后得水提醇沉萃取物。将实... 目的:研究柿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柿叶乙醇总提物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物。经乙醇提取后得到柿叶残渣,经水煮乙醇沉淀后得水提醇沉萃取物。将实验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格列本脲组[25 mg/(kg.d)],不同溶剂萃取物低、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5 d,在相应时间采血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歧化酶(SOD)等指标。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水提醇沉萃取物显著降低STZ所致糖尿病小鼠肝脏MDA含量和提高肝脏SOD活力(P<0.01或0.05),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氯仿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STZ所致糖尿病小鼠无抗氧化作用。结论:提高糖尿病小鼠机体抗氧化能力可能是柿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水提醇沉萃取物降糖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 乙酸乙酯 水提醇沉 降血糖作用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