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血管灌注及通透性的CT测量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聂永康 蔡祖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211-213,共3页
关键词 毛细血管灌注 通透性 临床应用 CT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RT-OCTA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区毛细血管灌注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微微 黄胜海 +4 位作者 郑燕 左菁菁 钱珊珊 周挺业 林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91-1395,共5页
目的:通过高清断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DART-OCTA)观察累及黄斑区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影像学特点,分析其对黄斑区毛细血管灌注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06/12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确诊的BRVO患者51例51... 目的:通过高清断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DART-OCTA)观察累及黄斑区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影像学特点,分析其对黄斑区毛细血管灌注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06/12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确诊的BRVO患者51例51眼,分别行荧光素血管造影术(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OCTA)和DART-OCTA检查观察BRVO黄斑区影像学特点,根据视网膜毛细血管灌注情况将纳入患者分为毛细血管灌注成像组和非成像组,比较三种检查方法BRVO黄斑区毛细血管灌注成像检出结果,并对DART-OCTA图像中病变累及区与非累及区毛细血管血流密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51眼中,FA、OCTA、DART-OCTA检查可对毛细血管灌注成像者分别为10、14、34眼,三种检测方法BRVO黄斑区毛细血管灌注成像检出结果比较,DART-OCTA较FA和OCTA对缺血区毛细血管灌注成像的敏感性更高。DART-OCTA检查中,毛细血管灌注成像组和非成像组患者病变累及区视网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均低于非累及区(0.65±0.20/mm vs 1.16±0.31/mm, 0.41±0.16/mm vs 1.06±0.38/mm,均P<0.0001)。结论:DART-OCTA可以提供更清晰的断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灌注成像,采用其观察累及黄斑区的BRVO时黄斑区毛细血管灌注成像受黄斑出血的影响最小,对伴有明显视网膜出血的BRVO是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清断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DART-OCTA)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毛细血管血流密度 毛细血管灌注成像 黄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层、不同区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分布特征:基于全域SS-OCTA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霍倩倩 张金燕 +2 位作者 杨凯莉 沈凡芝 李秀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2-475,共4页
目的采用全域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探讨不同分层、不同区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A)的分布特征。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确诊的PDR患者21例(26眼)... 目的采用全域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SS-OCTA)探讨不同分层、不同区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眼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A)的分布特征。方法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确诊的PDR患者21例(26眼)纳入本研究。采用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M-400K行全域SS-OCTA检查,采集患者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层(SCP)和深层毛细血管层(DCP)图像。每层均按照两种方法分区:(1)以黄斑中心凹中点为圆心分为不同的圆环区域,以中央直径1 mm的圆为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直径1~<3 mm为最内环,3~<6 mm为内环,6~<10 mm为中环,≥10 mm至视网膜边界为外环(由于最内环毛细血管是相连的无缝网络且被重叠灌注,不易形成NPA,因此本次主要检测和比较内环、中环和外环的NPA);(2)以黄斑中心凹中点作水平线和垂直线,将视网膜分为颞上、颞下、鼻上、鼻下四个象限。分别测量内环、中环、外环及四个象限的NPA面积并计算缺血指数(ISI),比较PDR患眼SCP、DCP不同圆环区域和不同象限的NPA面积和ISI,分析NPA分布特征。结果PDR患眼DCP NPA总面积[(124.340±54.971)mm^(2)]大于SCP[(119.119±55.279)mm^(2)],DCP总ISI(0.4230±0.1870)大于SCP总ISI(0.4050±0.18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SCP、DCP外环NPA面积大于中环,中环大于内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CP、DCP外环ISI大于中环,中环大于内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CP、DCP颞下象限NPA面积大于鼻上象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余象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CP、DCP颞下象限ISI大于鼻上象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余象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PDR患眼视网膜NPA分布不均衡,在DCP、外环和颞下象限具有更多的N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毛细血管灌注 缺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庆新 王燕燕 +1 位作者 冯雨 郎玉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6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各期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区)易发部位及黄斑水肿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116例(209眼)DR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发现NP区的分布特点及黄斑水肿特点。结果 116例(209眼)中有126眼存在NP区,发...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各期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区)易发部位及黄斑水肿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对116例(209眼)DR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发现NP区的分布特点及黄斑水肿特点。结果 116例(209眼)中有126眼存在NP区,发生率为60.29%,且NP区易发于中周部、其次为周边部、较少发生于后极部,发生率分别为82.54%、41.27%、16.67%。116例(209眼)中合并黄斑水肿79眼,发生率为37.80%,其中局限型占20.25%、弥漫型占51.90%、囊样型占20.25%、缺血型占7.59%。结论视网膜中周部为NP区易发部位,黄斑水肿与病变程度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毛细血管灌注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80例临床观察
5
作者 李爱芝 孙金阁 +1 位作者 吴雨玻 杨海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临床观察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毛细血管灌注 全视网膜光凝 1型糖尿病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