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诺帝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的体视学观测 被引量:2
1
作者 戴超 卞修武 +1 位作者 廖琼 刘翔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650-654,共5页
目的检测诺帝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10只)、生理盐水注射组(10只)和诺帝注射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诺帝... 目的检测诺帝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10只)、生理盐水注射组(10只)和诺帝注射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诺帝注射组在出现糖尿病表现后按27mg·kg-1腹腔注射诺帝溶液(隔日1次),生理盐水注射组只在同期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注射后1个月、3个月分别取视网膜制片,通过PAS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毛细血管形态的改变,对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行超微结构体视学定量。结果糖尿病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大鼠3个月视网膜制片PAS染色可见毛细血管壁着色区增厚,其余各组大鼠PAS染色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改变。糖尿病组、生理盐水注射组、诺帝注射组和正常对照组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体积(×106nm3)在1个月时分别为:1.22±0.11、1.20±0.09、0.92±0.14、0.62±0.08;在3个月时分别为:2·15±0.48、2.14±0.44、1.33±0.34、0.88±0.17。糖尿病组和生理盐水注射组大鼠在1个月和3个月时,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体积均较同期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诺帝腹腔注射明显减轻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与无诺帝处理的糖尿病组大鼠和生理盐水注射组大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诺帝能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基底膜的增厚,提示诺帝可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毛细血管基底膜 诺帝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朱红平 刘芳 付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7期635-638,共4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DN的病理特点:早期肾小球肥大,基底膜轻度增厚,逐渐发展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增厚,系膜基质增生,形...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DN的病理特点:早期肾小球肥大,基底膜轻度增厚,逐渐发展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增厚,系膜基质增生,形成K-W结节[1]。但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任何一种DN动物模型能够非常好的模拟上述DN的特点,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DN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动物模型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肾间质纤维化 系膜基质增生 肾小球硬化 血管病变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3
作者 李金荣 李静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11期668-669,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患者 厄贝沙坦 C反应蛋白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血清C-反应蛋白 慢性并发症 慢性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环境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16
4
作者 孟加宁 姚源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121-1123,共3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指在糖尿病病程中出现的肾脏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从微量蛋白尿到难治性大量蛋白尿。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系膜区增宽。有调查显示,中国目前已有92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指在糖尿病病程中出现的肾脏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从微量蛋白尿到难治性大量蛋白尿。典型的病理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系膜区增宽。有调查显示,中国目前已有9200万糖尿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病蛋白尿 发病机制 高糖环境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持续性蛋白尿 肾小球系膜区 糖尿病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48期14-14,共1页
临床中多将由糖尿病并发的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硬化及肾盂肾炎,统称为糖尿病性肾脏病变,简称糖尿病肾病(DN).DN是2型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亦是导致慢性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引发全身微血管病变时,肾脏作为糖尿病常... 临床中多将由糖尿病并发的肾小动脉硬化、肾小球硬化及肾盂肾炎,统称为糖尿病性肾脏病变,简称糖尿病肾病(DN).DN是2型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亦是导致慢性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引发全身微血管病变时,肾脏作为糖尿病常见受累器官之一,可出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糖、蛋白过多,并伴透明样物质沉积,从而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肾脏发生弥漫性或结节性的肾小球硬化,早期DN是疾病的发展的重要阶段,有效地干预治疗可以逆转尿蛋白和减少终末期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贝那普利 糖尿病性肾脏病变 血管并发症 肾小球硬化 应用 肾小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及预防
6
作者 田秋菊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糖尿病(DM) 预防 病因 肾病(DN) 肾小球高灌注 慢性并发症 血管内皮 纤维蛋白 动脉硬化 白蛋白 小动脉 粘多糖 肾单位 蛋白尿 出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