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紫癜性肾炎5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秦黎 刘雁 +3 位作者 李平 王亚军 汤春辉 李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以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病理表现的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经肾活检确诊的50例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紫癜性肾炎(DEP-HSPN)患儿临床表现和病理。结果 50例患儿的病理损害包括单纯DEP-HSPN 11例(... 目的探讨以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病理表现的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经肾活检确诊的50例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紫癜性肾炎(DEP-HSPN)患儿临床表现和病理。结果 50例患儿的病理损害包括单纯DEP-HSPN 11例(男7例、女4例)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合并新月体形成(非单纯DEP-HSPN)39例(男27例、女12例),两组患儿起病至初诊时病程、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单纯DEP-HSPN患儿临床均为Ⅲ型;39例非单纯DEP-HSPN患儿临床Ⅲ型16例,Ⅴ型23例。所有患儿均出现血尿、蛋白尿;非单纯DEP-HSPN患儿肉眼血尿的发生率、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单纯DEP-HSPN组,但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单纯DEP-HS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P-HSPN易出现新月体,新月体形成率为11.1%(5.0%~27.6%),节段性病变、肾小管间质损害发生比例低;所有患儿系膜区均有非单纯Ig A沉积。50例患儿治疗1年时,22例临床完全缓解,28例为无症状性血尿,无活动性肾病及肾功能不全。32例非单纯DEP-HSPN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各个时间点之间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水平、肉眼血尿以及镜下血尿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尿蛋白定量、肉眼血尿的比例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而血浆白蛋白水平逐渐升高。结论 DEP-HSPN临床以肉眼血尿和大量蛋白尿为临床表现,起病急重,病理易合并新月体,当合并新月体形成,临床症状更重。急性期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长期序贯随访治疗,该病可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崔栋 尚永刚 +3 位作者 韩广玮 刘城城 李龙坤 易善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 分离培养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研究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方法 采用细胞生长特性选择法分离培养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对分离培养的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免疫学鉴... 目的 分离培养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研究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方法 采用细胞生长特性选择法分离培养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对分离培养的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免疫学鉴定。免疫组化观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表达,采用跨膜电阻测量仪检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跨膜电阻,用酚红渗漏实验检测其通透性,以大鼠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作为阴性与阳性对照。结果 成功分离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可以形成紧密的单层细胞结构,呈铺路石样生长。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浆表达绿色荧光,提示分离的细胞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在相邻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表达;体外培养的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阴性对照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阳性对照组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跨膜电阻峰值分别可以达到(142.2±3.1)、(43.3±3.5)、(248.2±6.2)Ω/cm2,并稳定保持2-3 d,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酚红渗漏实验结果显示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阳性对照组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随着细胞单层跨膜电阻的增加,基底侧的酚红浓度减低,阴性对照组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酚红渗透量随跨膜电阻的改变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 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屏障内皮相比拥有相似的结构功能,体外培养的大鼠前列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屏障特性,可以作为血前列腺屏障研究的体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血前列腺屏障 跨膜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后大鼠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沙继宏 叶煦亭 +3 位作者 陆月良 吴越 杨勇骥 郑尊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5-476,共2页
关键词 烧伤 大鼠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损伤 电镜研究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毛羽佳 殷俏 +1 位作者 郑琳璐 曾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ECH)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增殖、迁移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RCECs分为5组正常对照(Con)组、高糖组(HG,25 mmol·L^(-1) D-葡萄糖)、HG+1μmol·L^(-1) ECH组、H...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ECH)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增殖、迁移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RCECs分为5组正常对照(Con)组、高糖组(HG,25 mmol·L^(-1) D-葡萄糖)、HG+1μmol·L^(-1) ECH组、HG+5μmol·L^(-1) ECH组和HG+25μmol·L^(-1) ECH组。利用细胞管腔形成实验检测各组HRCECs血管新生能力,用MTT法检测各组HRCECs的细胞活性;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HRCECs集落形成能力;用Transwell法检测各组HRCECs的迁移能力;用Ki67抗原(Ki67)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各组HRCECs增殖情况;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HRCECs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阳性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RCECs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组比较,HG组HRCECs的血管新生能力、细胞活性、集落形成能力、Ki67阳性细胞比例、迁移能力以及细胞中ICAM-1、HIF-1α蛋白和VEGF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为P<0.001);与HG组比较,HG+1μmol·L^(-1) ECH组、HG+5μmol·L^(-1) ECH组和HG+25μmol·L^(-1) ECH组HRCECs的上述指标随ECH剂量的增加而递减(P<0.05、P<0.01、P<0.001)。结论ECH具有抑制HG诱导的HRCECs增殖、迁移及血管新生的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其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增殖 迁移 血管新生 HIF-1α/VEG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祖细胞对共同植入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内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形成的调节 被引量:9
5
作者 富奇志 齐志国 +1 位作者 朱晓峰 谢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1-515,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神经干细胞(neuron stem cells,NSCs)构建的复合移植体对移植入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重建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神经干细胞(neuron stem cells,NSCs)构建的复合移植体对移植入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重建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血管内皮祖细胞、层粘连蛋白和神经干细胞构建的移植复合体移入模型鼠脑缺血半暗带;免疫组化观察Brdu标记的移入脑内神经干细胞和缺血半暗带血管新生,免疫荧光双标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移植后各时间点Brdu标记的神经干细胞数NSCs+EPCs组明显高于NSCs组(P<0.05);NSCs+EPCs组在各时间点的凋亡率明显低于NSCs组(P<0.05);各时间点NSCs+EPCs组血管新生数量明显多于EPCs组、缺血对照组和NSCs组(P<0.05)。结论血管内皮祖细胞可以促进移植入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减少其凋亡;2种细胞共移植可以促进缺血半暗带的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毛细血管内皮祖细胞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胞素A和粉防己碱对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h-123摄取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包金风 刘国卿 徐群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 研究环胞素A和粉防己碱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P 糖蛋白 (P glycoprotein ,P gp)的外排转运系统的作用。方法 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环胞素A和粉防己碱对体外培养牛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罗丹明 12 3摄取的影响。结果 当给予P g... 目的 研究环胞素A和粉防己碱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P 糖蛋白 (P glycoprotein ,P gp)的外排转运系统的作用。方法 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环胞素A和粉防己碱对体外培养牛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罗丹明 12 3摄取的影响。结果 当给予P gp抑制剂环胞素A后 ,Rh 12 3在牛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raincapillaryendothelialcell,BCEC)单层的积累量明显增加。粉防己碱能够明显增加BCEC的Rh 12 3积累 ,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研究表明 ,此种方法是一个敏感 ,可靠的研究方法 ;粉防己碱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血脑屏障上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血脑屏障 罗丹明-123 环胞素A 粉防己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磷硫胺对高糖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斌 刘恒明 +1 位作者 曹敏 程铮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研究苯磷硫胺对体外高糖环境中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苯磷硫胺对高糖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选定浓度的苯磷硫胺对高糖... 目的研究苯磷硫胺对体外高糖环境中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苯磷硫胺对高糖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观察选定浓度的苯磷硫胺对高糖环境中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的影响。结果MTT法显示,一定浓度的苯磷硫胺可以降低高糖对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相关性。在浓度为75μmol/L时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显示,75μmol/L的苯磷硫胺可明显减少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结论一定浓度的苯磷硫胺对体外高糖环境中培养的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在于苯磷硫胺能减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磷硫胺 视网膜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羟基桦木酸体外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蒋孟军 杨敏 +4 位作者 周尧远 张荣军 曹国宪 蔡刚明 王广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23-羟基桦木酸(23-HBA)对体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测定23-HBA对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MEC)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MEC中CD31表达的变化。结果23-HBA体外可明显抑制HMEC增... 目的探讨23-羟基桦木酸(23-HBA)对体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测定23-HBA对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MEC)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MEC中CD31表达的变化。结果23-HBA体外可明显抑制HMEC增殖(IC50为40.44mg/L)、迁移和小管的形成,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23-HBA的浓度为10mg/L时,HMEC中CD31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23-HBA体外具有明显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有可能成为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HBA 血管生成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肝血管瘤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晓伟 马瑞霞 +2 位作者 贺小明 叶志球 梅世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2-554,共3页
血管瘤是婴儿期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3%~5%^([1])。婴儿肝血管瘤是真正的血管瘤,是毛细血管内皮的增生改变^([2])。随着介入医学发展,介入肝动脉栓塞治疗术受到临床外科的重视,介入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可反... 血管瘤是婴儿期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3%~5%^([1])。婴儿肝血管瘤是真正的血管瘤,是毛细血管内皮的增生改变^([2])。随着介入医学发展,介入肝动脉栓塞治疗术受到临床外科的重视,介入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可反复操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不影响外科手术切除的优势^([3])。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儿科和介入科收入院的19例婴幼儿肝血管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选择介入栓塞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具体结果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毛细血管内皮 临床外科 介入栓塞治疗 介入科 介入医学 超选择 婴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纤维蛋白溶酶原kringle5(K5)抑制小鼠肝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倩平 杨霞 +6 位作者 李朝阳 杨中汉 蔡卫斌 宋志宏 葛啸虎 周世豪 高国全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0-383,共4页
【目的】体内、体外实验观察人纤维蛋白溶酶原kringle5(K5)对肝癌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大肠杆菌中表达,组氨酸结合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K5蛋白,SDS-PAGE和Westernblot方法鉴定K5蛋白的表达;MTT法分析K5对牛视网膜毛细血... 【目的】体内、体外实验观察人纤维蛋白溶酶原kringle5(K5)对肝癌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大肠杆菌中表达,组氨酸结合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K5蛋白,SDS-PAGE和Westernblot方法鉴定K5蛋白的表达;MTT法分析K5对牛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RCEC)和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增殖的影响;建立皮下种植肝癌鼠模型,瘤内注射K5,检测抑瘤率及肝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SDS-PAGE及Westernblot鉴定获得K5纯化蛋白;K5特异性地抑制BRCEC的增殖,IC50=160nmol/L,而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的增殖无抑制作用;K5显著抑制小鼠肝癌生长,治疗组肝癌组织MVD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K5抑制移植性小鼠肝癌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特异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可能是K5抑制肝癌血管生成的主要机制。K5具有治疗肝癌的潜在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溶酶原 血管生成 肿瘤生长 小鼠肝癌 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el-7402 血管密度(MVD) Western SDS-PAGE HEPG2增殖 肝癌细胞株 blot 肝癌组织 mol/L 实验观察 大肠杆菌 亲和层析 MTT法 瘤内注射 纯化蛋白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血管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国境 路欣 +2 位作者 许晴 魏静波 史小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 探讨内分泌功能紊乱和避孕药具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DUB)病理变化的共同点。方法 应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DUB的子宫内膜进行组织形态学、血管内皮细胞CD34和基膜层粘连蛋白(LN)的比较研究。结果 避孕药具引发的出血为... 目的 探讨内分泌功能紊乱和避孕药具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DUB)病理变化的共同点。方法 应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DUB的子宫内膜进行组织形态学、血管内皮细胞CD34和基膜层粘连蛋白(LN)的比较研究。结果 避孕药具引发的出血为弥散性,内膜发育受抑制;而内分泌紊乱引发的出血为局灶性,内膜发育呈不同步状态。2组共同点是出血部位的血管呈断裂像,血管内皮细胞中CD34 和血管基膜中LN的阳性表达都明显减弱。结论 不同诱因的DUB导致子宫出血的直接因素均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CD34和基膜中LN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子宫出血 内膜血管变化 层粘连蛋白(LN)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内分泌功能紊乱 CD34 避孕药具 内膜发育 组织形态学 内分泌紊乱 病理变化 方法应用 子宫内膜 出血部位 阳性表达 血管基膜 直接因素 DU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顾莹莹 刘芳 +2 位作者 陈国勤 杨通 刘幕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的病理形态学特点。 方法  3例SARS标本为患者支气管镜穿刺活检和切取的肺组织 ,经HE染色 ,光镜观察 ,并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SARS患者肺组织CK、CD34、Ⅳ型胶原、C...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的病理形态学特点。 方法  3例SARS标本为患者支气管镜穿刺活检和切取的肺组织 ,经HE染色 ,光镜观察 ,并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SARS患者肺组织CK、CD34、Ⅳ型胶原、CD6 8、Mac387的表达。结果 SARS患者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为肺泡上皮广泛破坏 ,Ⅱ型上皮细胞增生。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大部分肺泡腔及肺泡管内透明膜形成。间质有较多的炎细胞浸润 ,成纤维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组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 临床病理分析 肺泡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结论 特点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郭珊 王洪武 王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9-1131,共3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目前ARDS死亡率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进行性低氧血症 治疗 上皮细胞损伤 呼吸功能不全 病理生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lin/APJ系统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翔俊 张宝海 +2 位作者 张冬梅 张立克 杜凤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60-2060,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APELIN/APJ 糖尿病小鼠 糖尿病大鼠 鼠肾 血管内皮细胞 毛细血管内皮 肾脏组织 体外培养 毛细血管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共培养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跨膜电阻及通透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水华 季龙凤 马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2-887,共6页
目的建立大鼠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CEC)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血脑屏障模型并评价其功能。方法采用SD大鼠原代分离培养获得BCEC和星形胶质细胞。经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相关抗原后建立非接触式共培养血脑屏障模型,测定共培养模... 目的建立大鼠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CEC)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血脑屏障模型并评价其功能。方法采用SD大鼠原代分离培养获得BCEC和星形胶质细胞。经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相关抗原后建立非接触式共培养血脑屏障模型,测定共培养模型所形成的跨细胞电阻及荧光素钠的通透性。采用LC-MS检测6个化合物透过血脑屏障模型的通透性,并与文献报道的体内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培养的BCEC多数为短梭形外观,免疫组化检测可见细胞高表达因子Ⅷ;星形胶质细胞呈现具有细胞突起的典型形态,免疫组化检测可见细胞高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共培养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跨BCEC单层的电阻值为(373±41)Ω·cm2,荧光素钠跨BCEC单层的通透性为(0.34±0.14)×10-3cm·min-1,符合体外血脑屏障模型要求。对所选6个化合物体内外透过BBB模型渗透系数的比较,表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2=0.7679,P<0.05)。结论建立的体外BBB模型在跨内皮电阻和通透性方面具备了在体BBB的基本特性,可以用于模拟体内环境,进行药物早期筛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细胞在血-脑屏障构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冬 冯加纯 邓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82-484,共3页
关键词 血-脑屏障 星形细胞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胞间紧密连接 BRAIN 屏障作用 周围血管 细胞突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脑屏障与P-糖蛋白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晓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721-727,共7页
关键词 血脑屏障 P-糖蛋白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水溶性物质 细胞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恒亮 范志莘 +1 位作者 庄丽华 李晓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6,共1页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报告邹恒亮①范志莘②△庄丽华②李晓捷③患者女,25岁,因月经不调服中药(成分不详)数帖后全身瘙痒并出现大量红斑和小脓疱,继之高热于1996年1月9日入院。除头面、掌跖外,全身均布以粟粒至指甲...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报告邹恒亮①范志莘②△庄丽华②李晓捷③患者女,25岁,因月经不调服中药(成分不详)数帖后全身瘙痒并出现大量红斑和小脓疱,继之高热于1996年1月9日入院。除头面、掌跖外,全身均布以粟粒至指甲大鲜红斑,胸背部皮疹融合成大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地塞米松 先锋霉素Ⅴ 多形核白细胞 体温正常 感染病灶 小脓疱 皮疹 组织病理 毛细血管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腹压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丰陈 胡有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7-1242,共6页
目的 评价深度肌松条件下低气腹压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G)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和远端大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6月择期行LAG患者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40~75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 目的 评价深度肌松条件下低气腹压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G)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和远端大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6月择期行LAG患者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40~75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组:低气腹压组(PL组)和对照组(PH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深度肌松条件(PTC计数为1或2),PL组气腹压设定为10 mmHg, PH组气腹压设定为14 mmHg。记录气腹维持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记录麻醉诱导前5 min、关腹前5 min、术后24 h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观察进腹后5 min、关腹前5 min大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结果 与PH组比较,PL组术后48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关腹前5 min、术后24 h 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关腹前5 min 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关腹前5 min PL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轻度水肿,细胞内积液致细胞厚度不均匀,细胞核轻度肿胀、收缩功能稍减弱,血管管腔内径变窄;PH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严重水肿、肿胀,细胞膜内积液、增厚明显,细胞核肿胀、几乎失去收缩功能,血管管腔极度缩窄,接近于全部闭塞。结论 低气腹压可以降低LAG患者血浆炎性因子浓度,减轻术后疼痛、氧化应激和远端大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肌松 气腹压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脑屏障通过P-糖蛋白将药物“挤出”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岚瑞 丛馨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24,共1页
完整的血脑屏障可保护大脑免受多种潜在毒性化合物的侵害,从而维持脑内稳态。屏障功能依赖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以及位于内皮细胞顶膜上高表达的外排转运蛋白(如P-糖蛋白)。以往研究发现,P-糖蛋白不仅作为“药泵”将药物... 完整的血脑屏障可保护大脑免受多种潜在毒性化合物的侵害,从而维持脑内稳态。屏障功能依赖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以及位于内皮细胞顶膜上高表达的外排转运蛋白(如P-糖蛋白)。以往研究发现,P-糖蛋白不仅作为“药泵”将药物运到细胞外,还可介导化疗药物(如阿霉素)在肿瘤细胞中被溶酶体所捕获和封闭,从而使细胞产生耐药性。但是,P-糖蛋白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是否也有类似作用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 血脑屏障 化疗药物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挤出 转运蛋白 紧密连接 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