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多毛细管准直器测量X射线光源焦斑尺寸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天希 丁训良 +5 位作者 刘志国 张美荣 罗萍 潘秋丽 李崇会 袁明年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33-636,共4页
设计了一种测量X射线光源焦斑尺寸的方法:多毛细管准直器法。整体玻璃毛细管X射线准直器是由数105根内径为几微米的单玻璃毛细管组成的X射线光学器件,X射线光源发出的发散X射线光束被多毛细管准直器约束后变为准平行束。准平行束的截面... 设计了一种测量X射线光源焦斑尺寸的方法:多毛细管准直器法。整体玻璃毛细管X射线准直器是由数105根内径为几微米的单玻璃毛细管组成的X射线光学器件,X射线光源发出的发散X射线光束被多毛细管准直器约束后变为准平行束。准平行束的截面直径是X射线光源焦斑直径的函数,通过测量准平行束不同位置处的截面直径,利用线性拟合可得到X射线光源的焦斑直径。分别利用多毛细管准直器法和常用的小孔成像法测量了同一微焦斑X射线光源的焦斑直径,测量结果分别为60.8和59.4μm。多毛细管准直器法对焦斑直径在亚微米量级或更小X射线源的焦斑尺寸测量中将显示出更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学 毛细管x射线光学器件 焦斑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多毛细管X光透镜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技术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天希 丁训良 +5 位作者 刘志国 贺博 韦世强 谢亚宁 刘涛 Peter M Rentzepis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09-1815,共7页
为了将整体多毛细管X光透镜应用到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技术中,对整体多毛细管X光透镜的功率密度增益、光斑稳定性、高能滤波性质等进行了系统表征。通过实验可知,利用基于整体多毛细管X光透镜的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设备可... 为了将整体多毛细管X光透镜应用到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技术中,对整体多毛细管X光透镜的功率密度增益、光斑稳定性、高能滤波性质等进行了系统表征。通过实验可知,利用基于整体多毛细管X光透镜的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设备可对样品进行微区分析,其空间分辨为25μm左右;利用整体多毛细管X光透镜会聚激光等离子体发出的X射线进行超快时间分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时,透镜的功率密度增益约为3000。实验结果证明,整体多毛细管X光透镜可以改善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设备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x射线光学器件 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微区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超快时间分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用于激励的聚焦光学器件和用于收集的聚焦单色器的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XRF)系统
3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3-153,共1页
本发明提供X射线荧光(XRF)光谱测定系统和方法。XRF系统包括X射线辐射源、布置在X射线辐射源和试样之间的激励光学器件,以便收集来自所述辐射源的X射线辐射,并将X射线辐射聚焦到试样上的一个焦点,以引起试样中至少一种被分析物发出... 本发明提供X射线荧光(XRF)光谱测定系统和方法。XRF系统包括X射线辐射源、布置在X射线辐射源和试样之间的激励光学器件,以便收集来自所述辐射源的X射线辐射,并将X射线辐射聚焦到试样上的一个焦点,以引起试样中至少一种被分析物发出荧光。该系统还包括X射线探测仪和收集光学器件。收集光学器件包括至少一个双曲衍射光学器件,该双曲衍射光学器件布置在试样和X射线探测仪之间,以便收集来自试样上的焦点处的X射线荧光,并将荧光X射线导向至少一个X射线探测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F 单色器 衍射光学器件 x射线荧光分析 波长色散 焦点 x射线辐射 聚焦 探测仪 辐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套法拉制具有微米级束斑的X射线聚焦锥形单毛细管
4
作者 叶磊 王兴艺 +5 位作者 罗恒 周末 段嘉宇 林晓燕 刘志国 李玉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6-461,共6页
提出并使用嵌套法拉制工艺实现锥形单毛细管微米级内径,从而实现X射线传输的微米级束斑.利用高精度光纤拉丝塔,拉制了锥形单毛细管,出口内径达到7.50μm,入口内径21.44μm.在锥形单毛细管出口2mm处经过刀口扫描得到6.1μm的Cr靶Kα-X射... 提出并使用嵌套法拉制工艺实现锥形单毛细管微米级内径,从而实现X射线传输的微米级束斑.利用高精度光纤拉丝塔,拉制了锥形单毛细管,出口内径达到7.50μm,入口内径21.44μm.在锥形单毛细管出口2mm处经过刀口扫描得到6.1μm的Cr靶Kα-X射线束斑,束斑发散度为3.9mrad,传输效率为20%,光强增益为15.7.实验验证了嵌套拉制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套拉制 x射线光学 锥形单毛细管 6.1μm微束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放电软X射线激光传播的解析研究
5
作者 张新陆 王骐 程元丽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2-393,397,共3页
对于电子密度和增益为抛物线分布的等离子体 ,在几何光学的近似下 ,通过简化模型研究了毛细管放电X射线在柱状长等离子体柱中的传播与增益过程 ,并给出了抛物线近似下X射线激光的输出光强随偏转角的变化关系及偏离轴向的折射角和折射长度。
关键词 毛细管放电 x射线激光 几何光学 等离子体 传播 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石墨平晶单色化光源的多毛细管光学器件
6
作者 刘芯 叶磊 +4 位作者 周鹏 付思特 王兴艺 林晓燕 李玉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6-490,共5页
用实验室X射线光管结合石墨平晶搭建了Cu靶Kα射线单色化光源,根据其光束特性研制出应用于光源的一种无前焦的多毛细管光学器件,测量了有无多毛细管光学器件条件下距石墨平晶中心245mm位置处X射线面积光强计数比.结果表明,本实验所研制... 用实验室X射线光管结合石墨平晶搭建了Cu靶Kα射线单色化光源,根据其光束特性研制出应用于光源的一种无前焦的多毛细管光学器件,测量了有无多毛细管光学器件条件下距石墨平晶中心245mm位置处X射线面积光强计数比.结果表明,本实验所研制的2支多毛细管光学器件均可使距石墨平晶中心245mm位置处的X射线光强增益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单晶衍射 毛细管光学器件 石墨单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掠出射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系统的建立及其在薄膜分析中的应用
7
作者 杨君 刘志国 +5 位作者 徐清 韩东艳 林晓燕 杜晓光 Kouichi Tsuji 丁训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2,共7页
建立了应用导管X光透镜的掠出射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于纳米薄膜的分析。为了提高入射X射线的强度并提高系统的空间分辨率,选用焦斑为41.7μm的会聚透镜对原级X射线进行会聚,并在探测器前加上50μm的狭缝以提高掠出射... 建立了应用导管X光透镜的掠出射微区X射线荧光分析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于纳米薄膜的分析。为了提高入射X射线的强度并提高系统的空间分辨率,选用焦斑为41.7μm的会聚透镜对原级X射线进行会聚,并在探测器前加上50μm的狭缝以提高掠出射角扫描的角度分辨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编写了该系统的自动控制软件,实现了样品的自动扫描。利用该系统对采用金属蒸汽真空电弧(MEVVA)源离子束和薄膜沉积技术制备的纳米薄膜进行了掠入射X射线荧光和二维扫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分析纳米厚度的薄膜,通过对薄膜进行掠出射角扫描分析和表面的二维扫描分析,得到了薄膜的厚度,密度及均匀性等信息。微区分析的空间分辨率可达到41.7μm,实际空间分辨率为扫描步长50μm。系统可用于分析薄膜样品,且荧光强度高,所需时间短,获得的信息全面丰富,数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x射线光学器件 掠出射x射线荧光 全反射 薄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X光透镜共聚焦技术在测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松 刘志国 +8 位作者 孙天希 李玉德 刘鹤贺 赵为刚 赵广翠 林晓燕 罗萍 潘秋丽 丁训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23-2226,共4页
为了实现对薄膜和镀层材料厚度的微区无损分析,利用多毛细管X光会聚透镜和多毛细管X光平行束透镜设计并搭建了普通实验室X射线光源的共聚焦微束X射线荧光测厚仪,对该共聚焦测厚仪的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利用该测厚仪测定了厚度约为25μm... 为了实现对薄膜和镀层材料厚度的微区无损分析,利用多毛细管X光会聚透镜和多毛细管X光平行束透镜设计并搭建了普通实验室X射线光源的共聚焦微束X射线荧光测厚仪,对该共聚焦测厚仪的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利用该测厚仪测定了厚度约为25μm的Ni独立薄膜样品和压于硅基表面厚度约为15μm的Ni薄膜样品厚度,对应它们的相对测量误差分别为3.7%和6.7%。另外,还对厚度约为10μm Ni薄膜样品的厚度均匀性进行了测量。该共聚焦测厚仪可以对样品进行微区深度分析,并且具有元素分辨能力,从而使得该谱仪可以测量多层膜样品不同层的膜厚,在薄膜和镀层厚度表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学 共聚焦测厚 毛细管x光透镜 x射线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和多通道毛细管光学元件-技术发展水平和应用(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A Bjeoumikhov R Wedell S Bjeoumikhova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32-1945,共14页
毛细管光学元件在X射线分析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毛细管光学元件的制作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使用的是组装的毛细管光学元件,目前,集成的多通道毛细管光学元件已广泛地应用于市场销售的X射线分析设... 毛细管光学元件在X射线分析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毛细管光学元件的制作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初,使用的是组装的毛细管光学元件,目前,集成的多通道毛细管光学元件已广泛地应用于市场销售的X射线分析设备中。这些元件的毛细管直径在微米量级,其光学性质可以根据几何光学的光线追迹计算进行描述。最近,由于多通道毛细管制作技术的改进,已成功制成了200 nm及以下通道尺寸的毛细管光学元件。在这样小的通道尺寸下,观察到了X射线辐射的波动效应。最后文章介绍了毛细管光学元件在X射线微荧光分析和微衍射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毛细管光学元件 波动特性 纳米毛细管 x射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X光平行束透镜坪区特性的研究
10
作者 王逸凡 陈佳睿 刘志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4,共7页
玻璃对X射线的折射率接近1,无法使用传统的光学透镜对其进行会聚或平行调控.将大量毛细管按照一定方式排列组合,在符合全反射原理的情况下,对点X光源发射的X射线进行调控;着重于研究整体毛细管X光平行束透镜,利用光线追迹法进行数值模拟... 玻璃对X射线的折射率接近1,无法使用传统的光学透镜对其进行会聚或平行调控.将大量毛细管按照一定方式排列组合,在符合全反射原理的情况下,对点X光源发射的X射线进行调控;着重于研究整体毛细管X光平行束透镜,利用光线追迹法进行数值模拟,设计仿真模拟程序,模拟出X射线在整体毛细管X光平行束透镜中的传播路径;通过改变毛细管的子管参数和排列方式,使毛细管X光平行束透镜的出射光束出现光束坪区,并设计出出光均匀性80%以上的毛细管X光平行束透镜;通过试验分别使用等径和变径毛细管X光平行束透镜对X点光源进行成像,验证了变径优化对出射光束均匀性的改善作用,其中变径X光平行束透镜的出射光束的发散角低至11.7 m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学 毛细管x光平行束透镜 光线追迹法 全反射 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例纳米材料光学晶体诞生
11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29-1529,共1页
纳米晶体具有跨越生物医学成像、发光器件和电子消费产品的多种应用,其独特的光学性质是由它们组成的晶体类型产生。然而,迄今为止纳米晶体发展的主要瓶颈是需要X射线技术来确定晶体类型。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 纳米晶体具有跨越生物医学成像、发光器件和电子消费产品的多种应用,其独特的光学性质是由它们组成的晶体类型产生。然而,迄今为止纳米晶体发展的主要瓶颈是需要X射线技术来确定晶体类型。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一种新颖的方式来确定晶体类型基于光学,即通过晶体吸收光的独特方式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晶体 纳米材料 生物医学成像 晶体类型 纳米晶体 x射线技术 电子消费 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直径100mm像增强器设计与研制
12
作者 宗方轲 杨勤劳 +2 位作者 顾礼 李翔 温龙燕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6-241,共6页
设计研制一种用于宽量程扫描相机的大工作面积、高空间分辨像增强器,实现对扫描相机大面积输出图像的增强,用以解决输出图像与CCD记录系统的直接耦合匹配问题,克服了采用光纤光锥或透镜耦合到小面积像增强器时光能利用率太低的问题.对... 设计研制一种用于宽量程扫描相机的大工作面积、高空间分辨像增强器,实现对扫描相机大面积输出图像的增强,用以解决输出图像与CCD记录系统的直接耦合匹配问题,克服了采用光纤光锥或透镜耦合到小面积像增强器时光能利用率太低的问题.对像增强器样管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像增强器输入面积直径大于100 mm,输出图像直径30 mm,放大倍率为0.33.中心空间分辨率达30 lp/mm,边缘空间分辨率达25 lp/mm,几何畸变不大于10%.试验结果与理论设计吻合良好,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惯性约束核聚变 像增强器 电子光学器件 x射线 变像管 真空成像器件 扫描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