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分离分析混合手性药物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英杰 徐红梅 +3 位作者 高立娣 吕仁江 于春杰 王珊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1-695,共5页
建立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CEC-ESI-TOF/MS)联用分离分析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和盐酸氯丙那林混合手性药物的方法。利用实验室自制有机-无机杂化开管柱作为色谱分离柱,考察了缓冲溶液的浓度、p H值、运行电压、分离温度... 建立了一种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CEC-ESI-TOF/MS)联用分离分析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和盐酸氯丙那林混合手性药物的方法。利用实验室自制有机-无机杂化开管柱作为色谱分离柱,考察了缓冲溶液的浓度、p H值、运行电压、分离温度、鞘液的种类、鞘液添加剂、鞘液的流速等分离检测条件对分离度和电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分离检测条件下,两种混合手性药物的4个组分在18.5min内实现基线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盐酸氯丙那林 混合手性药物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分离分析混合氨基酸对映体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英杰 林肖同 +4 位作者 高立娣 秦世丽 唐艺旻 靳志向 张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23-831,共9页
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CEC-ESI-TOF/MS)联用技术分离混合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以D,L-精氨酸、D,L-缬氨酸和D,L-谷氨酸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CEC分离条件和MS检测条件,3种混合氨基酸对映体的6个组分在15... 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CEC-ESI-TOF/MS)联用技术分离混合氨基酸对映体的方法。以D,L-精氨酸、D,L-缬氨酸和D,L-谷氨酸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CEC分离条件和MS检测条件,3种混合氨基酸对映体的6个组分在15min内实现了分离,分离度分别为3.03、1.59和1.37。该方法为混合对映体的分离分析提供了参考方法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 对映体拆分 混合氨基酸 整体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鉴定中药虎杖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被引量:44
3
作者 董静 王弘 +2 位作者 万乐人 端裕树 陈世忠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5-430,共6页
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中药虎杖中化学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IT-TOFMS)对蒽醌类以及羟基二苯乙烯类对照品,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和虎杖苷进行了... 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中药虎杖中化学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IT-TOFMS)对蒽醌类以及羟基二苯乙烯类对照品,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和虎杖苷进行了分析,总结其多级裂解规律。建立了虎杖甲醇提取物的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及质谱检测条件,根据负离子模式下获得的各组分多级质谱数据,对比对照品碎裂特征并参考文献,对主要色谱峰进行指认,共鉴别了10个化合物,包括白藜芦醇-4′-O-葡萄糖苷、虎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白藜芦醇、决明松-8-O-葡萄糖苷、大黄素-1-O-葡萄糖苷、决明松-8-O-(6′-乙酰基)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6′-乙酰基)葡萄糖苷和大黄素,其中决明松-8-O-(6′-乙酰基)葡萄糖苷和大黄素甲醚-8-O-(6′-乙酰基)葡萄糖苷为虎杖中新发现的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工作中,采用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可提高中药化学成分的分析效率并有利于新化合物的发现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 电喷-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 主要成分 鉴定 虎杖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雄花化学成分的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严颖 赵慧 +4 位作者 邹立思 刘训红 柴川 王胜男 华愉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5-221,共7页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对杜仲雄花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反相C18色谱柱,以0.1%甲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方式对样品进行分析。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准分子离子和碎...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对杜仲雄花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反相C18色谱柱,以0.1%甲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扫描方式对样品进行分析。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准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的精确分子质量信息,结合标准品对照与参考相关文献数据,共鉴定出32种化学成分,包括2种木脂素类、9种环烯醚萜类、8种苯丙素类、12种黄酮类和1种酚苷类成分。上述结果可为探究杜仲雄花的药效物质基础及深度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雄花 液相-电喷三重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测定低聚麦芽糖化学成分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志国 张敏敏 +5 位作者 尹郑 贾慧慧 刘倩 李克文 赵恒强 王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5-270,309,共7页
建立亲水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ILIC-ELSD-ESI-Q-TOF/MS)技术用于工业低聚麦芽糖中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别及其含量测定的方法。以低聚麦芽糖为研究对象,采用HILIC法对低聚麦芽糖进行快速分离,ESI-Q-TOF/M... 建立亲水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ILIC-ELSD-ESI-Q-TOF/MS)技术用于工业低聚麦芽糖中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别及其含量测定的方法。以低聚麦芽糖为研究对象,采用HILIC法对低聚麦芽糖进行快速分离,ESI-Q-TOF/MS法对多种化合物进行鉴别,依据其精确分子质量、MS/MS裂解特征、色谱保留行为等信息,结合对照品信息和文献报道等对其进行验证,并采用HILIC-ELSD对已知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采用亲水色谱法进行测定,低聚麦芽糖中各成分分离度较好;应用ESI-Q-TOF/MS鉴定出工业低聚麦芽糖中的10种成分;其中7种化合物(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麦芽七糖)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优于0.9990,表明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95.66%~99.00%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1.11%~4.93%范围内;检出限在0.004~0.070μg/mL之间,定量限在0.013~0.233μg/mL之间。对7种成分定量测定表明,麦芽七糖的含量(14.31%±0.13%)最高,其次为麦芽三糖(9.34%±0.14%),麦芽六糖(7.49%±0.09%)。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和麦芽七糖的总含量则达到了43.39%±0.35%。该方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可以对多种不同聚合度低聚麦芽糖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低聚麦芽糖工业化生产及应用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 亲水 电喷-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低聚麦芽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联用预测玄参中的活性成分 被引量:11
6
作者 祝艳斐 毕志明 +3 位作者 刘承伟 任美婷 吴斐华 李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应用内皮细胞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ESI/TOF MS)预测玄参的活性成分。方法:应用内皮细胞作为靶细胞,中药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可选择性地与其结合,洗去未结合的成分,用HPLC-ESI/TOF MS对细胞解离液中的成... 目的:应用内皮细胞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联用(HPLC-ESI/TOF MS)预测玄参的活性成分。方法:应用内皮细胞作为靶细胞,中药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可选择性地与其结合,洗去未结合的成分,用HPLC-ESI/TOF MS对细胞解离液中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玄参提取液中检测出6个可与内皮细胞结合的成分,其中3个鉴定为安格洛苷C(angoroside C)、肉桂酸(cinnamic acid)和哈巴俄苷(harpagoside)。结论:细胞解离液中检测到的成分为玄参中与内皮细胞有结合作用的成分,本方法可用于预测中药中与内皮细胞相结合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提取 高效液相-电喷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法 玄参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二维集束毛细管柱-高气压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用于单萜类化合物的快速测量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璇 花磊 +4 位作者 王艳 侯可勇 蒋吉春 谢园园 李海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4-910,共7页
单萜类化合物是大气中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一个主要组分,具有同分异构体种类多、寿命短、浓度低、时空变化快等特点。将集束毛细管柱(MCC)和高气压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HPPI-TOF MS)相结合,搭建MCC-HPPI-TOF MS联用装置,并开... 单萜类化合物是大气中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一个主要组分,具有同分异构体种类多、寿命短、浓度低、时空变化快等特点。将集束毛细管柱(MCC)和高气压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HPPI-TOF MS)相结合,搭建MCC-HPPI-TOF MS联用装置,并开发一种二维GC-MS快速在线检测方法,用于单萜同分异构体的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无任何样品预富集的前提下,该方法可在180 s内实现α-蒎烯、β-蒎烯、α-萜烯、γ-萜烯、3-蒈烯及柠檬烯等6种单萜同分异构体的在线检测,检出限(LODs)低至μg/m^3量级。该方法已经用于松树和柏树枝叶释放出的单萜化合物的快速在线分析,展示了其在环境监测、过程分析等领域复杂混合物样品在线检测的能力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毛细管 高气压光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二维-质谱 单萜 同分异构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黑豆种皮中可溶型和结合型花青素 被引量:7
8
作者 顿倩 彭瀚 +2 位作者 麦琦莹 邓泽元 张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8-186,共9页
以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获得黑豆种皮可溶型花青素提取物,再进一步对不含可溶型花青素的黑豆种皮残渣使用酸水解和碱水解以及酸碱/碱酸轮提水解,获得黑豆种皮结合型花青素提取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 以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获得黑豆种皮可溶型花青素提取物,再进一步对不含可溶型花青素的黑豆种皮残渣使用酸水解和碱水解以及酸碱/碱酸轮提水解,获得黑豆种皮结合型花青素提取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分析鉴定各黑豆种皮提取物中所含有的共17种花青素成分,包括11种花青素糖苷类: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O-半乳糖苷、矮牵牛花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花素-3-O-半乳糖苷、天竺葵素-3-O-芸香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天竺葵素-3-O-己糖苷、芍药花素-3-O-己糖苷、天竺葵素-3-O-(6"-丙二酰葡萄糖苷)和芹菜定-3-O-(6"-丙二酰葡萄糖苷);6种花青素苷元:飞燕草素、矢车菊素、矮牵牛花素、天竺葵素、芹菜定和芍药花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精确定量各类黑豆种皮提取物中的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酸性结合型花青素提取物中结合型花青素的总含量最高。此外,在黑豆种皮的可溶型花青素提取物中,花青素主要以花青素糖苷类形式存在,苷元含量相对极少;而在结合型花青素提取物中,则主要以花青素苷元为主,糖苷类化合物相对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电喷-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 高效液相-电喷-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 黑豆种皮 可溶型花青素 结合型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C-ESI-TOF/MS手性分离两种β_2-受体激动剂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树仁 李英杰 +2 位作者 高立娣 赵楠 徐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45-950,共6页
本实验以自制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为手性分离柱,应用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CECESI-TOF/MS)联用技术,通过优化CEC分离条件和MS检测条件分离分析得到两种β2-受体激动剂药物。实验结果表明两种β2-受体激动剂药物盐酸克伦特... 本实验以自制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为手性分离柱,应用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CECESI-TOF/MS)联用技术,通过优化CEC分离条件和MS检测条件分离分析得到两种β2-受体激动剂药物。实验结果表明两种β2-受体激动剂药物盐酸克伦特罗和盐酸班布特罗在优化条件下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分别为2.31和1.83,为该类药物的手性分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 Β2-受体激动剂 盐酸克伦特罗 盐酸班布特罗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DAD/ESI-TOF-MS鉴定黑脉羊肚菌多酚化合物 被引量:15
10
作者 石芳 廖霞 +4 位作者 卢可可 郑少杰 肖星凝 吴素蕊 明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15-121,共7页
以黑脉羊肚菌为原料,分离提取羊肚菌多酚(游离酚和结合酚),对提取物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对黑脉羊肚菌游离酚和结合酚的组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黑脉羊肚菌... 以黑脉羊肚菌为原料,分离提取羊肚菌多酚(游离酚和结合酚),对提取物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对黑脉羊肚菌游离酚和结合酚的组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黑脉羊肚菌多酚主要为游离酚,且游离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都显著强于结合酚(P<0.05),而两者清除ABTS^+·能力相当。从黑脉羊肚菌多酚中鉴定出15种组分,分别是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儿茶素、咖啡酸、绿原酸、荭草素、芦丁、金丝桃苷、白藜芦醇、木犀草素、槲皮素、肉桂酸、阿魏酸,游离酚提取物有15种组分,结合酚提取物有14种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脉羊肚菌 多酚 超高效液相-电喷飞行时间质谱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TOF/MS测定茶籽粕中的茶皂素主要成分 被引量:6
11
作者 尹丽茸 张建华 +3 位作者 宋光艳 阿拉西.斯尔克米德克 郭梦琦 钟耀广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7-101,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TOF/MS)在负离子模式下成功检测了荼籽粕中提取的茶皂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茶皂素超纯品得到5个主要皂苷峰,出峰时间分别为4.01、19.52、27.74、29.23和34.01min,各吸收峰...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TOF/MS)在负离子模式下成功检测了荼籽粕中提取的茶皂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茶皂素超纯品得到5个主要皂苷峰,出峰时间分别为4.01、19.52、27.74、29.23和34.01min,各吸收峰峰形对称,由此可见茶皂素组分在该条件下能够得到较好分离。不同浓度荼皂素的定量曲线表明5个峰的峰面积与茶皂素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值均在0.99以上。ESI—TOF/MS质谱分析结果表明5个组分分别含有2~5种五环三萜类皂苷,合计18种。该法有较高的精确性,可用于茶皂素的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高效液相 电喷-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ESI-TOF-MS技术的姬松茸和双孢蘑菇酚化合物定性分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翟飞红 王艳 +2 位作者 赵文婧 赵晓东 韩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6-281,共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对姬松茸和双孢蘑菇子实体中的酚化合物组成进行了初步分离鉴定,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从2种子实体中共分离鉴定出16种酚化合物,分别为:甘氨酰-L-酪氨酸、β-N-(γ-谷氨酰)-4-甲酰基...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对姬松茸和双孢蘑菇子实体中的酚化合物组成进行了初步分离鉴定,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从2种子实体中共分离鉴定出16种酚化合物,分别为:甘氨酰-L-酪氨酸、β-N-(γ-谷氨酰)-4-甲酰基苯肼、甲基戊酸、5-羟基色氨酸、2-乙酰氨基-3-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甲醛、acromelic acid E、L-焦谷氨酰-L-亮氨酸、邻-丁二酰胺基-苯甲酸甲酯、L-焦谷氨酰-L-苯丙氨酸、5-羟脯氨酰-L-谷氨酸、3,4-二羟基苯甲酸、(2R,4R)-2-[(1H-吲哚-3-基)甲基]-4-氨基-2-羟基戊烷-1,5-二酸、环磷酰胺、阿朴鸟嘌呤A和犬尿氨酸。2种食用菌子实体的多酚含量分别为22.21和19.58 mg GAE/g,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姬松茸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和Fe^(2+)螯合能力均显著强于双孢蘑菇(P<0.05)。研究结果可为姬松茸和双孢蘑菇相关功能产品或添加剂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双孢蘑菇 多酚 超高效液相-电喷飞行时间质谱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多糖部分酸水解物的HPLC-ESI-QTOF-MS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廖俊昭 王远兴 陈熠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9-344,共6页
本文采用酸水解方式,获得人参多糖的部分水解产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QTOF-MS)对人参多糖部分酸水解产物进行分析,建立人参多糖糖谱研究的方法。同时结合几种标准二糖的MS和MS/MS分析,建立依靠质... 本文采用酸水解方式,获得人参多糖的部分水解产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QTOF-MS)对人参多糖部分酸水解产物进行分析,建立人参多糖糖谱研究的方法。同时结合几种标准二糖的MS和MS/MS分析,建立依靠质谱分析确定多糖糖苷键类型的方法。研究结果确定了5种糖苷键链接类型在MS/MS中的断裂规律,并发现人参多糖的糖苷键链接类型为1,3糖苷键和1,4糖苷键。本文研究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等优点,为中草药的指纹性糖谱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高效液相-电喷离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 二级质谱 糖苷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分析葛根提取物及中药片剂中异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14
14
作者 田宏哲 王华 关亚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7-481,共5页
采用反相C18毛细管液相色谱柱,以乙腈(含0.1%(体积分数,下同)三氟乙酸)和水(含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26 min内分离了葛根异黄酮提取物以及愈风宁心片中的主要成分.采用毛细管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对葛根提取物... 采用反相C18毛细管液相色谱柱,以乙腈(含0.1%(体积分数,下同)三氟乙酸)和水(含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26 min内分离了葛根异黄酮提取物以及愈风宁心片中的主要成分.采用毛细管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对葛根提取物以及片剂中的几种主要异黄酮类化合物做了结构分析,发现葛根素是主成分(提取物中其平均质量分数是13.32% ;片剂中每片含量19.28~24.34 mg).对微量未知化合物,用它们的子离子谱图与已知化合物的谱图比较,推测其成分为3'-甲氧基葛根素和3'-甲氧基大豆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毛细管液相 液相-电喷离子质谱 葛根异黄酮 葛根素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原花青素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鑫 刘景玲 +3 位作者 李彦 郭万里 王大巾 梁宗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47-255,共9页
利用核磁共振碳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对三叶青根、茎及叶原花青素进行... 利用核磁共振碳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技术对三叶青根、茎及叶原花青素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三叶青原花青素主要由原花青定和原翠雀定构成,末端单元以儿茶素为主,延伸单元以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为主。三叶青根、茎及叶原花青素的平均聚合度分别为4.89±0.33、3.77±0.19及4.45±0.48。利用MALDI-TOF MS检测出三叶青根、茎原花青素的三聚体到十聚体,叶原花青素的三聚体到十一聚体。每个聚体内部普遍存在(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结构单元,没食子酰基化以及A型连接。三叶青根、茎及叶原花青素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三叶青原花青素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原花青素 核磁共振碳 反相高效液相-电喷质谱联用技术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日粮含苏丹红Ⅳ的鸡蛋内源性代谢物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晓丽 董英 +3 位作者 邹明强 齐小花 张孝芳 陈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18,共6页
采用高分辨Agilent 6530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喂食日粮中含苏丹红Ⅳ(0、100、150、200mg/kg)的海兰褐蛋鸡的鸡蛋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即对喂养28d后的鸡蛋样品分别在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正、负... 采用高分辨Agilent 6530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喂食日粮中含苏丹红Ⅳ(0、100、150、200mg/kg)的海兰褐蛋鸡的鸡蛋进行代谢组学研究,即对喂养28d后的鸡蛋样品分别在电喷雾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并通过相关代谢组学统计分析软件(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MPP)对采集到的谱图进行主成分分析,从而获得蛋鸡食用苏丹红Ⅳ后鸡蛋中的代谢物信息。结果表明,该液质联用技术可将空白对照组与喂食苏丹红Ⅳ组进行明显的区分,并可借助数据库中23000种代谢物信息对发生显著变化(P<0.05,倍数变化≥2)的差异性代谢物组分进行初步的鉴定。研究结果为深入进行苏丹红Ⅳ的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Ⅳ 代谢组学 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电喷离子源 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番莲种籽中总黄酮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焱 黄苇 +2 位作者 卢明剑 胡志敏 吕秋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3-208,共6页
以西番莲种籽中的总黄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D-半乳糖氧化损伤动物实验模型,测定模型小鼠肝、肾组织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 以西番莲种籽中的总黄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D-半乳糖氧化损伤动物实验模型,测定模型小鼠肝、肾组织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蛋白羰基含量等指标,研究其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种籽中的总黄酮可显著提高氧化损伤模型小鼠肝、肾组织的T-SOD及CAT、GSH-Px活力(P<0.05),显著降低MDA、蛋白质羰基含量(P<0.05),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氧化活性。以甲醇-0.25%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西番莲种籽中黄酮成分进行分析。根据准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参考文献,推测出4种西番莲种籽黄酮成分分别为2-(3,4-二羟基苯基)-5,7-二羟基-6-异戊基-4H-苯并吡喃-4-酮、2-(4-羟基苯基)-3,6-二甲氧基-8,8-二甲基-4H,8H-吡喃并[2,3-f]苯并吡喃-4酮、5-羟基-2-(4-羟基-3-甲氧苯基)-3-甲氧基-7-((3-甲基-2-丁烯-1-基)氧代)-4H-苯并吡喃-4-酮、7-((4-甲氧苄基)氧代)-3-(2-甲氧苯基)-2-羧酸乙酯-4H-苯并吡喃-4-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种籽 黄酮 体内抗氧化活性 液相-电喷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茎叶总皂苷的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丽媛 王洪平 杨秀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1期23-36,共14页
目的:研究人参茎叶总皂苷的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方法: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LC-ESI-Q-TOF-MS)负离子监测模式,对人参茎叶总皂苷样品和人肠内细菌转化的人参茎叶总皂苷样品进行定性分析,将采集的原始数据导... 目的:研究人参茎叶总皂苷的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方法: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LC-ESI-Q-TOF-MS)负离子监测模式,对人参茎叶总皂苷样品和人肠内细菌转化的人参茎叶总皂苷样品进行定性分析,将采集的原始数据导入分析软件进行碎片和相对分子质量匹配,根据高分辨质谱信息推导可能的裂解碎片;部分化合物通过与对照品比对进行解析,比较2个样品中人参达玛烷三萜化合物的差别。结果:在人参茎叶总皂苷样品中共鉴定出83个化合物,在人肠内细菌转化人参茎叶总皂苷的样品中共鉴定出67个化合物,包括区别性化合物20(S)-25-OH-原人参三醇[20(S)-25-OH-PPT]、20(R)-25-OH-PPT、人参皂苷O(G-O)、绞股蓝皂苷Ⅸ、绞股蓝皂苷ⅩⅦ、25-OH-G-Rh_(2)、20(22)E-G-Rg_(9)、G-Rs_(3)、20(R)-G-Rs_(3)、G-Mc、G-Y、G-Mx、20(S)-25-OH-原人参二醇[20(S)-25-OH-PPD]、G-CK和G-CK异构体。结论:人参茎叶总皂苷经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后产生了低极性的达玛烷型人参三萜类化合物;提示人参茎叶总皂苷经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后更利于其吸收进入系统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茎叶总皂苷 液相-电喷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人肠内细菌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花蜜酚类化合物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二林 赵浩安 +3 位作者 徐元元 王悦 王银 曹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0-157,共8页
以陕西佳县、府谷、大荔、渭南4个地区枣花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理化指标、酚类化合物含量、体外抗氧化活性、对·OH诱导的pBR322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枣... 以陕西佳县、府谷、大荔、渭南4个地区枣花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理化指标、酚类化合物含量、体外抗氧化活性、对·OH诱导的pBR322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枣花蜜总酚含量为196.55~454.95 mg/kg,总黄酮含量为22.03~39.40 mg/kg;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发现枣花蜜中含有15种酚类化合物,包括4种酚酸和11种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枣花蜜具有较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抑制浓度为38.03~122.81 mg/mL)、Fe^2+络合能力(110.93~158.46 mg/kg)和Fe3+还原力(166.68~365.06 mg/kg);此外,枣花蜜对·OH诱导的pBR322质粒DNA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且能显著降低H2O2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可为枣花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花蜜 抗氧化活性 高效液相-电喷-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酚类化合物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草龟内脏油的水酶法提取及其不同部位脂质组成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晓璐 伍文彬 +2 位作者 黄海波 李想 胡蒋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6,27,共8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水酶法提取中华草龟内脏油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四极杆时间质谱法(UPLC-ESI-Q-TOF-MS)分析中华草龟内脏、脂肪块、卵、肌肉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脂质组成。结果表明,... 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水酶法提取中华草龟内脏油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四极杆时间质谱法(UPLC-ESI-Q-TOF-MS)分析中华草龟内脏、脂肪块、卵、肌肉脂质的脂肪酸组成、脂质组成。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中华草龟内脏油最优工艺条件为使用碱性蛋白酶、酶解时间0.5 h、酶添加量(以内脏粉质量计)0.5%、酶解温度55℃、pH 7、料液比1∶4,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66.56±1.25)%。中华草龟4个部位脂质中检出包括异构体在内的16种脂肪酸,检出139种脂质成分,主要为甘三酯,还有少量的磷脂、鞘磷脂和甘二酯。主成分分析表明,脂肪块和内脏中的脂质成分相似,而与卵、肌肉中脂质组成有较大差异。综上,中华草龟脂质具有作为食用油脂开发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草龟 水酶法 超高效液相-电喷-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ESI-Q-TOF-MS) 脂质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