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测定片仔癀中有效成分 被引量:8
1
作者 余丽双 丛日琳 +5 位作者 林诗瑶 孙照霞 李煌 林埔 褚克丹 徐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5-508,共4页
采用混合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mixMs-MEKC)同时分离检测片仔癀中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麝香草酚、人参皂苷Rb1及牛磺胆酸钠5种有效成分。实验发现,采用单一胶束5种目标化合物不能完全分离,当采用胆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SC-SDS)... 采用混合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mixMs-MEKC)同时分离检测片仔癀中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麝香草酚、人参皂苷Rb1及牛磺胆酸钠5种有效成分。实验发现,采用单一胶束5种目标化合物不能完全分离,当采用胆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SC-SDS)二元混合胶束时5种化合物达到完全分离。实验优化了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缓冲溶液pH值、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等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最优化的电泳条件下,5种化合物在16min内得到基线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S/N=3)分别为0.2μg/mL、0.08μg/mL、0.01μg/mL、0.2μg/mL、0.2μg/mL。将该方法应用于片仔癀中上述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胶束 毛细管电动色谱法 三七皂苷 人参皂苷 片仔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用于DNA碱基腺嘌呤和嘌呤类抗癌药物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兰 李瑞宝 +1 位作者 童萍 陈国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37-1439,共3页
The adenine, 8-hypoxanthine, 6-thioguanine and 8-azaguanine were separated and determined with the method of 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electrophoresis were studied. At... The adenine, 8-hypoxanthine, 6-thioguanine and 8-azaguanine were separated and determined with the method of 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apillary chromatography.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electrophoresis were studied. At 25 ℃ and 20 kV applied voltage, the four components were baseline separated within 16 min in 25 mmol/L phosphate-borate buffer(pH=7.0) including 30 mmol/L SDS at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of 210 nm. The peek area versus concentration was linear over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2200)×10{-6} mol/L for 8-hypoxanthine and 8-azaguanine, and (6.5100)×10{-6} mol/L for adenine and 6-thioguanine.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all analytes mentioned above attained to 10{-6} mol/L grade. And the correlationg coefficients of four analytes were over 0.998 5. In the real sample of the mean absolute recoveries of 8-hypoxanthine, adenine, 6-thioguanine and 8-azaguanine were 97.2%{102.1%},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for the four components were less than 3.41%(n=5). The method is rapid, simple with a good solution for the analysis of 8-hypoxanthine, adenine, 6-thioguanine and 8-azaguanine, 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we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 腺嘌呤 8-羟基嘌呤 6-巯基嘌呤 8-氮杂鸟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测定牛磺酸滴眼液中牛磺酸和羟苯乙酯的含量
3
作者 龙莹莹 刘婷 +2 位作者 王庆伟 鲁彦 许旭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建立了高精度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同时测定牛磺酸滴眼液中牛磺酸和羟苯乙酯含量的方法。移取牛磺酸滴眼液样品5.0mL,用水定容至10mL,超声混匀,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得到待测样品溶液。选择带隔离槽的石英毛细管柱(内径75μm... 建立了高精度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同时测定牛磺酸滴眼液中牛磺酸和羟苯乙酯含量的方法。移取牛磺酸滴眼液样品5.0mL,用水定容至10mL,超声混匀,经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得到待测样品溶液。选择带隔离槽的石英毛细管柱(内径75μm,总长度65cm,有效长度45cm),以含20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硼砂-硼酸缓冲液(pH 9.0,15mmol·L^(-1))的混合液为分离缓冲液,在分离电压为-15kV,检测波长为210nm的条件下进行电泳分离。结果显示:牛磺酸的质量浓度在5.02~40.80g·L^(-1)内,羟苯乙酯质量浓度在0.050~0.333g·L^(-1)内与其各自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1.2,0.005g·L^(-1);牛磺酸和羟苯乙酯混合标准溶液的日内精密度(n=6)均小于2.0%,日间精密度(n=6)均小于4.0%;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牛磺酸的回收率为93.9%~111%,羟苯乙酯的回收率为85.3%~107%。方法用于3批牛磺酸滴眼液的分析,牛磺酸和羟苯乙酯的测定值与其标示量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 滴眼液 牛磺酸 羟苯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指纹谱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宋冠群 董文举 +1 位作者 林金明 屈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用胶束电动色谱法建立了茶叶的色谱指纹谱并用于分析10种中国名茶。这种色谱指纹谱是由相对保留值(α)和相应的相对峰面积(Sr)组成的。该方法将色谱图转换成数据表,实现了图谱的数据化;并且以相对保留值表示各色谱峰的峰位,大大减少了... 用胶束电动色谱法建立了茶叶的色谱指纹谱并用于分析10种中国名茶。这种色谱指纹谱是由相对保留值(α)和相应的相对峰面积(Sr)组成的。该方法将色谱图转换成数据表,实现了图谱的数据化;并且以相对保留值表示各色谱峰的峰位,大大减少了各种操作条件对色谱相对保留值的影响,降低了色谱峰峰位变化的波动性,提高了样品间的可比性。这种色谱指纹谱在没有标准品的情况下也可得出可靠的、有意义的结果。优化后的色谱条件是:电泳电解质为硼砂0 02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为0 025mol/L的溶液(pH7 0),分析电压20kV,紫外检测波长280nm,1 5kPa压力条件下进样10s,熔融石英毛细管内径为50μm、总长60cm、有效长度45cm。该方法不需要标样,操作简单、花费低,可为茶叶的质量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指纹图谱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 质量评估 色谱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小华 张蓉真 +3 位作者 盛思梅 陈天豹 李珑 饶平凡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70,共3页
建立了应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 (MECC)灵敏、快速的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活性的方法。通过对电压、上样时间、电极缓冲液体系等影响因素的优化 ,探讨了方法的可行性 ,确立了最佳测定条件 (电压 :8 1kV ;上样时间 :1s;电极缓冲液 :... 建立了应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 (MECC)灵敏、快速的测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活性的方法。通过对电压、上样时间、电极缓冲液体系等影响因素的优化 ,探讨了方法的可行性 ,确立了最佳测定条件 (电压 :8 1kV ;上样时间 :1s;电极缓冲液 :2 0mmol/L硼酸盐缓冲液 (pH 9 0 ,含 5 0mmol/LSDS) ;检测波长 :2 2 8nm)。方法的最低ACE活性检测限为 5pmol/min(以 2倍的信噪比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酶活性测定 血清 疾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及其有关物质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快速测定 被引量:7
6
作者 丁翔宇 蒋晔 +1 位作者 李艳荣 郝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4-917,共4页
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对阿德福韦酯及其有关物质进行了快速分离与测定,并对电泳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阿德福韦酯及其有关物质在12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阿德福韦与阿德福韦酯在质量浓度分别为6.28×10^-2~4.02g&#... 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对阿德福韦酯及其有关物质进行了快速分离与测定,并对电泳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阿德福韦酯及其有关物质在12min内得到良好的分离,阿德福韦与阿德福韦酯在质量浓度分别为6.28×10^-2~4.02g·L^-1与6.19×10^-2~3.96g·L^-1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101%和98%~101%,检出限分别为0.3、0.5mg·L^-1。该方法简单、快速,适用于阿德福韦酯及其有关物质的常规检查和该药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阿德福韦酯 阿德福韦 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对复杂农药体系的分离和测定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正才 潘康标 +1 位作者 母应锋 杨明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KC)分离了12种不同的农药,研究了电泳电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电泳缓冲溶液、有机改性剂(甲醇)及pH等对分离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分离条件,使12种农药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基线分离.此外,对含其中6种农药的试样... 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KC)分离了12种不同的农药,研究了电泳电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电泳缓冲溶液、有机改性剂(甲醇)及pH等对分离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分离条件,使12种农药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基线分离.此外,对含其中6种农药的试样溶液用C18小柱进行了纯化和富集,富集因子为10;然后用MEKC方法测试,它们的检测限为0.1~0.02 μg·kg-1,回收率范围为70.20%~88.71%,变异系数为1.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复杂农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胶束双手性添加剂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手性分离西替利嗪及其中间体 被引量:3
8
作者 杜国华 朱丽玢 +1 位作者 谢剑炜 仲伯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采用β-环糊精(-βCD)和牛磺去氧胆酸(TDCA)为手性添加剂,建立了西替利嗪及其中间体的双胶束双手性添加剂电动毛细管色谱对映体拆分方法,详细研究了影响对映体分离的各种因素,其中运行液pH值、TDCA、β-CD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浓度... 采用β-环糊精(-βCD)和牛磺去氧胆酸(TDCA)为手性添加剂,建立了西替利嗪及其中间体的双胶束双手性添加剂电动毛细管色谱对映体拆分方法,详细研究了影响对映体分离的各种因素,其中运行液pH值、TDCA、β-CD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浓度对手性分离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研究5种类型环糊精对手性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有β-CD能同时基线分离西替利嗪及其中间体。实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为:80mmol/L硼酸盐和9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5.6,含有12 mmol/L TDCA,9 mmol/L-βCD,2.1 mmol/LSDS。同时对分离机理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西替利嗪 对映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复方酮康唑霜中酮康唑和特美呋的含量 被引量:3
9
作者 史国兵 武向锋 +1 位作者 沈娟 柴逸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44-1346,共3页
目的: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酮康唑霜中酮康唑和特美味的含量。方法:分离缓冲液为胆汁酸钠(70 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50 mmol/L)(pH 8.14),分离电压30 kV、温度25 C、50 μm(内径)×48.5cm(有效长度40cm)空心熔融石英毛细管柱... 目的: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酮康唑霜中酮康唑和特美味的含量。方法:分离缓冲液为胆汁酸钠(70 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磷酸(50 mmol/L)(pH 8.14),分离电压30 kV、温度25 C、50 μm(内径)×48.5cm(有效长度40cm)空心熔融石英毛细管柱、检测波长240nm。结果:以丙酸睾酮为内标,酮康唑质量浓度在140.5~702.5 μg/ml、特美呋质量浓度在151~755μg/ml之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4%~103.9%、95.9%~102.6%,RSD%分别为2.8%~4.2%(n=3)、2.9%~3.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该复方制剂中酮康唑及特美呋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含量测定 复方酮康唑霜 酮康唑 特美呋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板蓝根中苯甲酸、水杨酸和邻氨基苯甲酸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苏亚 王黎 +1 位作者 范涛 李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2-395,共4页
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对板蓝根中芳香酸类化合物苯甲酸、水杨酸和邻氨基苯甲酸进行了分离测定。电泳介质(pH 9.8)为20 mmol.L-1硼砂、30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2 mmol.L-1β-环糊精和4%(体积分数)甲醇组成的混合溶液,以对-羟基... 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对板蓝根中芳香酸类化合物苯甲酸、水杨酸和邻氨基苯甲酸进行了分离测定。电泳介质(pH 9.8)为20 mmol.L-1硼砂、30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2 mmol.L-1β-环糊精和4%(体积分数)甲醇组成的混合溶液,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内标,分离电压为16 kV,检测波长为250 nm。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苯甲酸、水杨酸和邻氨基苯甲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240 mg.L-1,64~320 mg.L-1和40~400 mg.L-1,检出限(3S/N)依次为0.64,1.08,1.36 mg.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板蓝根样品,测定回收率在93.3%~104.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板蓝根 苯甲酸 水杨酸 邻氨基苯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苯妥英浓度的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芮建中 赵瑜 +3 位作者 仇向华 闵佩青 朱志远 李金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950-952,956,共4页
目的:比较治疗药物监测中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CC)和荧光偏正免疫法(FPIA)测定血浆中苯妥英的浓度。方法:收集该院31例服用苯妥英的癫痫患者稳态浓度的血浆样品,分别以MECC和FPIA进行测定,用回归法考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 目的:比较治疗药物监测中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CC)和荧光偏正免疫法(FPIA)测定血浆中苯妥英的浓度。方法:收集该院31例服用苯妥英的癫痫患者稳态浓度的血浆样品,分别以MECC和FPIA进行测定,用回归法考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的线性方程YFPIA=1.044×XMECC,相关性分析r=0.967。结论:MECC法可在无TDx仪的情况下替代FPIA,而且成本较低,快速简便。适用于苯妥英单用,以及苯妥英与常用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扑米酮、丙戊酸、苯巴比妥、氯硝西泮)合用的临床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荧光偏振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甲基对硫磷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月秋 陈冠华 +1 位作者 田益玲 庞立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5-87,92,共4页
建立了甲基对硫磷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检测方法。讨论了碳酸氢钠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及 pH值对柱效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 ,运行缓冲液中碳酸氢钠浓度为 15mmol L ,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为 4 0mmol L ,pH为 10 3。此方法用于市售甲... 建立了甲基对硫磷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检测方法。讨论了碳酸氢钠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及 pH值对柱效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 ,运行缓冲液中碳酸氢钠浓度为 15mmol L ,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为 4 0mmol L ,pH为 10 3。此方法用于市售甲基对硫磷农药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并进行了回收率试验。样品 5次测定的RSD在 0 34%~ 0 79%之间 ,回收率在 10 1 88%~ 10 4 76 %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对硫磷 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产品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金花茶和六堡茶中多糖的单糖组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陆建平 覃梦琳 +2 位作者 布静龙 梁海清 童张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2-446,共5页
超声辅助提取茶中多糖,经纯化后以2mol·L^(-1)硫酸溶液降解成单糖、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衍生化后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优化的电泳条件为:缓冲溶液为pH 10的40mmol·L^(-1) Na2B4O7-20mmol·L^(-1) SDS,分离电... 超声辅助提取茶中多糖,经纯化后以2mol·L^(-1)硫酸溶液降解成单糖、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衍生化后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优化的电泳条件为:缓冲溶液为pH 10的40mmol·L^(-1) Na2B4O7-20mmol·L^(-1) SDS,分离电压10kV,进样高度10cm,进样时间10s。8种单糖的线性范围均为10.0~180mg·L^(-1),检出限(3S/N)为4.87~8.32mg·L^(-1)。测得相对标准偏差(n=5)为3.0%~7.5%,加标回收率为98.0%~105%。金花茶多糖和六堡茶多糖的单糖组成均为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前者物质的量之比为0.29∶0.02∶0.10∶0.06∶0.42∶0.35;后者物质的量之比为0.13∶0.19∶0.09∶0.05∶0.16∶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多糖 单糖 金花茶 六堡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红丝线提取物中紫蓝素的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娟 谢运昌 蒋小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7-709,共3页
建立了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色谱法(MECC)测定红丝线提取物中紫蓝素的含量的方法。毛细管柱内径75μm,长50.2cm;运行电压25kV,检测波长585nm,温度25℃;缓冲液为25mmol/L,β-CD10mmol/L,硼酸盐-20%乙腈(pH值8.0);进样方式:压力进样,进样时... 建立了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色谱法(MECC)测定红丝线提取物中紫蓝素的含量的方法。毛细管柱内径75μm,长50.2cm;运行电压25kV,检测波长585nm,温度25℃;缓冲液为25mmol/L,β-CD10mmol/L,硼酸盐-20%乙腈(pH值8.0);进样方式:压力进样,进样时间5s。结果表明紫蓝素在10~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回收率为95.3%~103.2%。该方法快速、简便、并且较为准确,适用于测定红丝线提取物中紫蓝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色谱法 紫蓝素 红丝线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尿中核苷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郑育芳 张云 +6 位作者 刘大渔 郭小亮 梅素容 熊建辉 孔宏伟 张朝 许国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2-915,共4页
用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尿中核苷 .通过苯基硼酸亲和色谱柱对尿中核苷进行纯化 ,以十二烷基磺酸钠 ( SDS) -十水合四硼酸钠 -磷酸二氢钠为缓冲液 ( p H=6.96) ,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上 ,于 7k V恒压 ,2 9℃下进行电泳分离 ,检测... 用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尿中核苷 .通过苯基硼酸亲和色谱柱对尿中核苷进行纯化 ,以十二烷基磺酸钠 ( SDS) -十水合四硼酸钠 -磷酸二氢钠为缓冲液 ( p H=6.96) ,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上 ,于 7k V恒压 ,2 9℃下进行电泳分离 ,检测波长为 2 54nm.此方法用于 2 8个正常人尿中 1 4种核苷的测定 ,确定了正常成年人 (汉族 )尿中核苷的排放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色谱法 核苷 尿 修饰核苷 肿瘤 诊断 标记物 排放范围 测定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血中的硫喷妥钠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辰 黄慧玲 +1 位作者 莫丽冬 范维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9-440,共2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血中硫喷妥钠含量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在优化的分析条件下,硫喷妥钠的线性范围为1.0~80ug/mL,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1.0ug/mL,方法的回收率为98.7%,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6%。实验结果表明,胶束电动毛细... 建立了一种测定血中硫喷妥钠含量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在优化的分析条件下,硫喷妥钠的线性范围为1.0~80ug/mL,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1.0ug/mL,方法的回收率为98.7%,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6%。实验结果表明,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为临床监测血中巴比妥类药物的浓度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的测定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CC)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 硫喷妥钠(thiopental sodium) 血清(serum) 血浆(pla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测定性激素
17
作者 李晓静 徐翔 李永库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33-1236,共4页
采用混合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对性激素进行了分离测定,电泳介质为30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40 mmol.L-1月桂酸、110 mmol.L-1氨水、异丙醇-水(15+85)溶液(pH=9.0),分离电压为20 kV,检测波长为214 nm。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9种性激... 采用混合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对性激素进行了分离测定,电泳介质为30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40 mmol.L-1月桂酸、110 mmol.L-1氨水、异丙醇-水(15+85)溶液(pH=9.0),分离电压为20 kV,检测波长为214 nm。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9种性激素均在13.5 min内完全分开,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2~2.7 mg.L-1之间。应用此方法分析了鹿鞭样品,测得回收率在85.0%~109.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5%~5.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混合胶束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美白化妆品中苯酚、氢醌、熊果苷和曲酸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乌云塔娜 赵俊材 +1 位作者 王萍 丁晓静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5-278,共4页
建立了美白化妆品中苯酚、氢醌、熊果苷和曲酸分析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详细研究了分离缓冲溶液的种类及各组分浓度对分离的影响。以内径50 μm、总长度40.2 cm(有效长度30 cm)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为分离柱,以110 mmol/L H_3BO_3+5 ... 建立了美白化妆品中苯酚、氢醌、熊果苷和曲酸分析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详细研究了分离缓冲溶液的种类及各组分浓度对分离的影响。以内径50 μm、总长度40.2 cm(有效长度30 cm)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为分离柱,以110 mmol/L H_3BO_3+5 mmol/L Na_2HPO_4 (pH=7.5)+12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分离缓冲溶液,于5 min之内实现了4种物质的分离与测定。检测波长为214 nm。结果表明,4种组分的校正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在12.5~2 000 μg/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96%~1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08%~2.50%之间;方法的检出限(S/N=3)为2.5~12.5 μg/g。该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操作方法简便,适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熊果苷 氢醌 曲酸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的苯系化合物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俊奇 史向阳 +4 位作者 张松伟 林玉侠 杨光伟 马万云 陈瓞延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2,共3页
: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对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的苯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测定。采用57cm× 50 μm毛细管柱 ,以 5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 - 2 .0mmol/L四硼酸钠溶液 (pH 9.1 6)作为操作缓冲溶液 ,并加入 φ =2 0 %的甲醇作为有机改性剂 ... :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对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的苯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测定。采用57cm× 50 μm毛细管柱 ,以 5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 - 2 .0mmol/L四硼酸钠溶液 (pH 9.1 6)作为操作缓冲溶液 ,并加入 φ =2 0 %的甲醇作为有机改性剂 ,电压 2 5kV ,检测波长 2 0 0nm ,1 5min内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可获得良好的分离。用峰面积定量 ,线性范围为 2~ 1 0 0mg/L ,最小检测浓度分别为 0 .75mg/L苯 ,0 .45mg/L甲苯 ,0 .39mg/L乙苯 ,0 .1mg/L邻 -二甲苯 ,0 .31mg/L对 -二甲苯。将该法用来分析石油勘探远景区域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的苯系化合物 ,检测浓度范围为 (0 .0x~ 0 .x) 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海底表层沉积物 苯系化合物 电泳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检测鱼肉中的七种生物胺 被引量:17
20
作者 干宁 李天华 +1 位作者 王鲁雁 江千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4-938,共5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同时检测鱼肉中组胺、腐胺、2-苯乙基胺、尸胺、色胺、亚精胺及精胺7种生物胺的方法。样品经6%过氯酸萃取后,由苯甲酰氯衍生化,以含0.06mol/L脱氧胆酸钠的0.02mol/L硼酸(pH9.2)-甲醇(体积比为95∶5)混... 建立了一种利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同时检测鱼肉中组胺、腐胺、2-苯乙基胺、尸胺、色胺、亚精胺及精胺7种生物胺的方法。样品经6%过氯酸萃取后,由苯甲酰氯衍生化,以含0.06mol/L脱氧胆酸钠的0.02mol/L硼酸(pH9.2)-甲醇(体积比为95∶5)混合液为电泳介质,电泳电压25kV,温度25℃,检测波长214nm,在12min内实现了7种生物胺的完全分离。7种生物胺的浓度与其峰面积在一定的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除组胺为15μg/g外,其余均为5μg/g。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该法用于海鱼中7种胺类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生物胺 鱼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