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管法测流体黏度实验装置的设计与改进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笑年 诸挥明 唐笑迪 《大学物理实验》 2018年第6期25-27,共3页
为使学生透彻理解流体黏度(粘滞系数)知识点,我校公共物理教学与研究中心为医药、生命类本科生较早地开设了"毛细管法测流体黏度"的实验课程。由于设计和制作的不合理性,实验装置的主体——恒温缸和黏度计等部件频繁损坏,实... 为使学生透彻理解流体黏度(粘滞系数)知识点,我校公共物理教学与研究中心为医药、生命类本科生较早地开设了"毛细管法测流体黏度"的实验课程。由于设计和制作的不合理性,实验装置的主体——恒温缸和黏度计等部件频繁损坏,实验仪器故障率高,影响实验效果。经过多年的探索、改进和教学实践,我们改进了实验仪器装置,目前改进的仪器装置提高了实验测量的准确度、大幅降低了实验故障率、提高了实验室运转效率,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法 流体黏度(粘滞系数) 恒温缸 黏度计 实验装置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法测定^(99)Tc在压实皂土中的吸附分配系数和表观扩散系数 被引量:1
2
作者 章毛连 王祥科 陈磊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4,42,共5页
利用毛细管法研究了温度和皂土密度对99 TcO-4 在压实皂土中的吸附分配系数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符合Fick’s定律。研究结果表明,99 TcO-4 在压实皂土中的吸附分配系数和表观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皂土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利用毛细管法研究了温度和皂土密度对99 TcO-4 在压实皂土中的吸附分配系数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符合Fick’s定律。研究结果表明,99 TcO-4 在压实皂土中的吸附分配系数和表观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皂土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温度和皂土的密度(皂土柱的空隙率)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和迁移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法 皂土 ^99TcO4^- 扩散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一种装置 被引量:6
3
作者 甘安生 曹利克 《物理实验》 1992年第1期5-6,共2页
在用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的实验中,现有仪器为保证毛细管两端压强差恒定,一般都采用了一个恒压液槽,恒压液槽上有进液口和溢液口,因此需要液源和收集溢液的容器,给实验带来许多麻烦。我们利用虹吸原理,设计了一种测定液体粘滞系... 在用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的实验中,现有仪器为保证毛细管两端压强差恒定,一般都采用了一个恒压液槽,恒压液槽上有进液口和溢液口,因此需要液源和收集溢液的容器,给实验带来许多麻烦。我们利用虹吸原理,设计了一种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法 液体粘滞系数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法测定气体、液体的粘滞系数 被引量:2
4
作者 史彭 程贵华 《物理实验》 1992年第3期116-118,共3页
一、实验装置及原理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矩形有机玻璃水箱,2.升降台。3.开关1,4.开关2,5.回水三通,6.小平台,7.均匀玻璃管,8.毛细管,9.米尺,10.温度计。实验时,关闭开关2,打开开关1,使液头平稳地在玻璃管中流动。
关键词 毛细管法 气体 液体 粘滞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毛细管法高温气态环己烷黏度测量研究
5
作者 陈强 刘朝晖 +2 位作者 毕勤成 程想 冯松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58-2366,共9页
为了探索双毛细管法在碳氢燃料高温气态黏度测量中的应用,采用双毛细管法测量了亚临界压力下环己烷的高温气态黏度。测量温度为301.9~567.1K(间隔约10K);压力为0.5~4.0MPa(间隔1.0MPa)。考虑螺旋管圈的二次流效应,使用基于雷诺数Re或迪... 为了探索双毛细管法在碳氢燃料高温气态黏度测量中的应用,采用双毛细管法测量了亚临界压力下环己烷的高温气态黏度。测量温度为301.9~567.1K(间隔约10K);压力为0.5~4.0MPa(间隔1.0MPa)。考虑螺旋管圈的二次流效应,使用基于雷诺数Re或迪恩数De的函数关系式对黏度测量结果进行离心修正。在测量参数条件下,气态环己烷的雷诺数Re≤1984.5。研究表明:双毛细管法测量环己烷液态和气态黏度时,螺旋管圈的二次流效应具有显著差别;液态环己烷的离心修正系数<4.32%,气态环己烷的离心修正系数最高达到49%;离心力二次流效应是影响环己烷气态黏度测量精度的最重要因素;离心修正关系式的准确度对环己烷气态黏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法 气态黏度 二次流效应 测量精度 再生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法测液体粘滞系数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申余 《物理实验》 1991年第5期200-201,共2页
落球法和毛细管法是最常见的两种测粘滞系数的方法。但由于斯托克斯公式成立的条件太苛刻(例如雷诺数R=ανρ/η要求小于1,而毛细管法只要求小于2300),所以落球法在应用上要受到很大的限制。然而这样的情况在物理教学实验中并没有得到... 落球法和毛细管法是最常见的两种测粘滞系数的方法。但由于斯托克斯公式成立的条件太苛刻(例如雷诺数R=ανρ/η要求小于1,而毛细管法只要求小于2300),所以落球法在应用上要受到很大的限制。然而这样的情况在物理教学实验中并没有得到反映,毛细管法和落球法的测量对象都只有一个,前者是水,后者是蓖麻油。四十年来,这种状况一直维持不变。失去了普遍性也就失去了实用价值。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毛细管法的测量装置,只要有400ml的牛顿液体(指剪应力与切变之比为常数的液体),我们就可测定其粘滞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法 液体 粘滞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表面张力系数(毛细管法)的改进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德昆 叶静林 《物理实验》 1989年第3期101-102,共2页
普通物理实验中,用毛细管法测定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的原理如图1所示。当洁净的直径为d的毛细管插入水中。
关键词 测定 表面张力系数 毛细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法测量样品熔点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俊 《大众标准化》 2006年第S1期94-94,共1页
选用的熔点仪是采用毛细管作为样品管和液体传温方式测量样品的熔点,采用微机控制系统对固体药物进行熔点测量。对测量样品熔点不确定度的分析,可有效控制样品分析的准确性,保证测量数据的有效性。
关键词 毛细管法 熔点仪 不确定度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9
作者 马树昌 《榆林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59-60,共2页
用读数显微境测出毛细管内径及毛细管内液柱高即可求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此法操作简单数值准确。
关键词 毛细管法 读数显微镜 表面张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毛细管法)装置的设计、制作与操作
10
作者 葛淑琴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3-,共1页
一、目的与原理 普通物理热学实验中的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毛细管法)实验目的是:利用毛细管中水柱的升高测量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其理论依据公式为:
关键词 表面张力 表面性质 毛细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抗药物还原毛细管电泳法方法学验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刚领 杜加亮 +3 位作者 付志浩 倪永波 于传飞 王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16-921,共6页
目的对还原十二烷基硫酸钠毛细管电泳法(reduc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sodium dodecyl sulfate,rCE-SDS)用于单抗药物的纯度检测进行方法学验证,为业界此类质量控制方法的方法学验证提供参考。方法按照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 目的对还原十二烷基硫酸钠毛细管电泳法(reduc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sodium dodecyl sulfate,rCE-SDS)用于单抗药物的纯度检测进行方法学验证,为业界此类质量控制方法的方法学验证提供参考。方法按照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3127>的方法检测样品,对该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准确度、精密度、范围、定量限、耐用性进行验证。结果本方法专属性较好;线性拟合结果良好(均R^(2)>0.99)。各分析用样品主峰的准确性结果满足98%~102%,总杂质和非糖基化重链(non-glycosylated heavy chain,NGHC)的准确性结果均满足70%~130%;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的RSD均≤15%;主峰的范围为≥92.4%,总杂质范围为0.36%~7.6%,NGHC的范围为0.12%~3.8%;总杂质和NGHC的定量限分别为0.36%和0.12%。结论本方法验证各项指标均符合预设可接受标准,且该研究可以为此类方法学验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抗药物 还原毛细管电泳 非糖基化重链 学验证 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复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萃取-亲和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同时测定纺织品和食品塑料包装中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韦笑笑 周俭 白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199,共6页
通过优化背景电解液酸度及背景电解液中硼砂、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的浓度,利用多环芳烃(PAHs)与CM-β-CD以及PAHs与DM-β-CD亲和力的差异,提出了提示方法。参考GB/T 28189-2011进行样品前处理,将样... 通过优化背景电解液酸度及背景电解液中硼砂、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的浓度,利用多环芳烃(PAHs)与CM-β-CD以及PAHs与DM-β-CD亲和力的差异,提出了提示方法。参考GB/T 28189-2011进行样品前处理,将样品剪成0.5 cm×0.2 cm的细条,分取1 g,加入50 mL环己烷,密封后于50℃超声提取1 h。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用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分析,背景电解液为含30 mmol·L^(-1)CM-β-CD、20 mmol·L^(-1)DM-β-CD和40 mmol·L^(-1)硼砂的混合溶液(pH 5.0),荧光检测波长为325 nm。结果显示:16种PAHs的质量浓度在0.01~0.5 mg·L^(-1)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2~0.040 m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结果为91.4%~10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40%~6.3%。方法用于3种纺织品以及5种食品塑料包装的分析,8种样品均不同程度地检出了PA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环糊精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多环芳烃 纺织品 食品塑料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米香型白酒发酵液中高级醇
13
作者 王宏 钟婧威 +2 位作者 张敏倩 白卫东 刘功良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0期183-190,共8页
该研究以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活性戊醇、β-苯乙醇5种一元醇为测定指标,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9种酒曲酿造米香型白酒发酵液中的高级醇。结果表明,米香型白酒中异戊醇和异丁醇含量最高,分别占高级醇总量的32%~40%和27%~41%;其... 该研究以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活性戊醇、β-苯乙醇5种一元醇为测定指标,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9种酒曲酿造米香型白酒发酵液中的高级醇。结果表明,米香型白酒中异戊醇和异丁醇含量最高,分别占高级醇总量的32%~40%和27%~41%;其次是正丙醇,占比为7%~19%;苯乙醇和活性戊醇含量较低。9种酒曲酿造的米香型白酒发酵液中,金黄田酒曲(JM)组中高级醇总量最高(701.62 mg/L),含量较低的为鹰金钱酒曲(YM)组和长乐烧米粉曲(CM)组,分别为410.95 mg/L和346.8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香型白酒 酒曲 发酵液 高级醇 毛细管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儿童药品中6种着色剂
14
作者 郑美玲 刘涛 +5 位作者 李丹凤 王丽 张明丽 李仁乔 林里明 施晓光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9期33-37,共5页
建立羟丙基-β-环糊精修饰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儿童药品中6种着色剂的含量。选择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68.5 cm×75μm),分离缓冲液为10 mmol/L硼酸盐缓冲液(含20 mmol/L的聚乙二醇4000和20 mmol/L的羟丙基-β-环糊精,pH 8.0),检... 建立羟丙基-β-环糊精修饰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儿童药品中6种着色剂的含量。选择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68.5 cm×75μm),分离缓冲液为10 mmol/L硼酸盐缓冲液(含20 mmol/L的聚乙二醇4000和20 mmol/L的羟丙基-β-环糊精,pH 8.0),检测波长为210 nm,电泳电压为20 kV,进样压力为5 kPa,进样时间为5 s。酸性橙7、诱惑红、酸性蓝74、苋菜红、柠檬黄、丽春红4R分离效果良好,其质量浓度在0.3~3.0 mg/L范围内与对应的电泳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0,检出限为0.001~0.004 mg/L,定量限为0.003~0.013 mg/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4.0%~99.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3.2%(n=6)。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成本低、有实际应用价值,适用于儿童药品多种着色剂的同时分离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着色剂 儿童药品 羟丙基-Β-环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溴夫定原料药中溶剂残留量
15
作者 肖志偲 覃琳 +1 位作者 徐燕 黄本东 《食品与药品》 2025年第2期164-169,共6页
目的 建立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溴夫定原料药中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甲醇、丙酮、三乙胺、二氯甲烷、1,4-二氧六环等7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624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 目的 建立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溴夫定原料药中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甲醇、丙酮、三乙胺、二氯甲烷、1,4-二氧六环等7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B-624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氮气,载气流速为5.0 ml/min,分流比为10:1,顶空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 min。结果 7种残留溶剂分离度良好,线性关系良好(r=0.9996~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42%~108.90%,检出限分别为四氢呋喃0.2160μg/ml、乙酸乙酯0.2995μg/ml、甲醇0.0180μg/ml、丙酮0.0898μg/ml、三乙胺0.0746μg/ml、二氯甲烷0.5395μg/ml、1,4-二氧六环0.6699μg/ml。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用于溴夫定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夫定 残留溶剂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黄芩复方制剂中的黄芩甙 被引量:14
16
作者 韩凤梅 程智勇 +1 位作者 杨新 陈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0-282,共3页
建立了清开灵口服液和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定量分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选择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模式 ,以 4 0 m mol/ L硼砂缓冲液 ( p H9.0 )为电泳介质 ,未涂层石英毛细管 ( 50 μm i.d.× 39.5cm,有效分离长度 34 .8cm )为分... 建立了清开灵口服液和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甙定量分析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选择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模式 ,以 4 0 m mol/ L硼砂缓冲液 ( p H9.0 )为电泳介质 ,未涂层石英毛细管 ( 50 μm i.d.× 39.5cm,有效分离长度 34 .8cm )为分离通道 ,对硝基苯甲酸为内标 ,压力进样 ( 68.95k Pa× s) ,17k V恒压电泳 ( 2 5℃ ) ,于 2 85nm下分离分析两种黄芩复方制剂中的黄芩甙。实验结果表明 ,黄芩甙可在 15min内与其它成分得到很好的分离 ,在 10~ 64 0 mg/ L范围内定量分析。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清开灵口服液 ( 10 0 .31± 1.98) % ,双黄连口服液( 10 0 .60± 2 .36) %。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重现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黄芩复方制剂 黄芩甙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血清中的左旋多巴和甲基多巴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春 王志 +4 位作者 韩丹丹 胡彦学 赵锦 杨秀敏 宋双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1,共3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同时测定血清中左旋多巴和甲基多巴的方法。以40mmol/L硼砂(pH9.5)为分离缓冲溶液,在3.45kPa(0.5psi)压力下进样7S、分离电压22kV、检测波长200nm、温度25℃的条件下进行测定,两种物质获得了较好的...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同时测定血清中左旋多巴和甲基多巴的方法。以40mmol/L硼砂(pH9.5)为分离缓冲溶液,在3.45kPa(0.5psi)压力下进样7S、分离电压22kV、检测波长200nm、温度25℃的条件下进行测定,两种物质获得了较好的分离。甲基多巴和左旋多巴分别为1.0~64.0mg/L和1.0~71.0mg/L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4,检出限分别为0.6和0.8mg/L(以信噪比为3计)。将该法用于血清中甲基名巴和左旋多巴的测定,回收率为82.8%~88.8%,相对标准偏差为2.10%~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左旋多巴 甲基多巴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香丹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 被引量:17
18
作者 蔡梅 赵陆华 +1 位作者 胡昌勤 陈玉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测定香丹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方法 以苯甲酸为内标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HPCE)测定了香丹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电泳分离条件 :未涂层毛细管 2 7cm× 75 μm ,运行缓冲液 2 0mmol/L硼砂 3mmol/Lβ... 目的 测定香丹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方法 以苯甲酸为内标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HPCE)测定了香丹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电泳分离条件 :未涂层毛细管 2 7cm× 75 μm ,运行缓冲液 2 0mmol/L硼砂 3mmol/Lβ CD(pH 9.0 ) ,高压进样 5s ,操作电压 6kV(+ )→ (- ) ,柱上检测 2 0 9nm ,柱温2 5℃。结果 丹参素的线性范围为 4.0 6 48.72 μg/ml,相关系数为 0 .9994;原儿茶醛的线性范围为 3.5 943.0 8μg/ml,相关系数为 0 .9978。结论 HPCE可以用于香丹注射液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原儿茶醛 高效毛细管电泳 含量测定 香丹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姜黄中姜黄素类化合物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保启 胡孝忠 +2 位作者 王玉春 朱宝成 丁良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姜黄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含量 ;姜黄素类化合物毛细管电泳谱图的峰面积和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方法的精密度RSD为1.12 %~2.47 % (n=5) ,平均回收率为97.5 %~98.1%。
关键词 中药 姜黄 姜黄素类化合物 含量测定 高效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法与国家冬油菜区试指纹鉴定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21
20
作者 许鲲 李锋 +8 位作者 吴金锋 谷铁城 陈碧云 高桂珍 闫贵欣 李俊 乔江伟 汪念 伍晓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0-159,共10页
为了油菜品种指纹检测的精确性及未来构建大规模油菜新品种指纹数据库,应用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法构建国家冬油菜区试指纹鉴定平台。以40对荧光引物对2012-2013年度163份国家冬油菜区试参试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到42个... 为了油菜品种指纹检测的精确性及未来构建大规模油菜新品种指纹数据库,应用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法构建国家冬油菜区试指纹鉴定平台。以40对荧光引物对2012-2013年度163份国家冬油菜区试参试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到42个等位位点和131个等位变异。其中A基因组(n1~n10)检测位点25个,C基因组(n11~n19)检测位点17个。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从2到6不等,平均为3.02。42个检测位点的PIC值变化范围在0.10~0.69之间,平均值为0.36。其中引物BRGMS171的杂合度、PIC值分别高达0.67、0.70,可考虑作为以后区试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核心标记。SSR位点的纯合度分析得出本年度18份常规种平均纯合度为81.9%,145份杂交种为57.9%。以131个等位变异计算品种(系)间DICE相似系数,163份品种(系)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607~0.765,变幅最大的为品种(系)FC03(0.438~0.879),变幅最小为品种(系)宜油21(0.611~0.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新品种(系) SSR荧光标记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