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织物毛细管效应的快速测定
1
作者 谢长怡 冷志明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0-42,48,共4页
棉纤维在煮练前含有蜡质、油脂等共生物,故与水的亲和力不大,即毛细管效应(简称毛效)不高,经煮练去除了棉纤维的果胶、蜡质及其它杂质,毛效就明显提高。
关键词 织物 毛细管效应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数效应对碳酸盐岩凝析气井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勇 胡永乐 +1 位作者 李保柱 张晶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100,共4页
反凝析现象对地层污染严重,而毛细管数效应则弱化了凝析油的堵塞作用。随着国内塔中I号碳酸盐岩凝析气田投入开发,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研究,从而指导气田的开发。介绍了毛细管数效应的定义及其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通过建立双重介质单... 反凝析现象对地层污染严重,而毛细管数效应则弱化了凝析油的堵塞作用。随着国内塔中I号碳酸盐岩凝析气田投入开发,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研究,从而指导气田的开发。介绍了毛细管数效应的定义及其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通过建立双重介质单井径向模型,研究了毛细管数效应在不同流体性质、地层渗透率、地层压力降落速度情况下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细管数效应使气井产能明显得到了改善。当地层压力高于露点压力时,毛细管数效应对产能没有影响;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以后,毛细管数效应的影响最为明显,之后对产能的影响逐渐变小。基本规律为初始生产气油比越大、地层压力降落速度越快、岩块系统和裂缝系统渗透率越低,毛细管数效应对产能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凝析气藏 毛细管效应 产能 双重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管文 杨海琳 卢海龙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5,共13页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蕴藏于海底沉积物与大陆冻土层中,深入研究多孔介质中水合物的相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了解海底沉积物中水合物的形成机制、分布范围和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相关实验研究大多聚焦于合成多孔介质,而天然沉积物...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蕴藏于海底沉积物与大陆冻土层中,深入研究多孔介质中水合物的相平衡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了解海底沉积物中水合物的形成机制、分布范围和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相关实验研究大多聚焦于合成多孔介质,而天然沉积物因结构和成分复杂,对水合物相平衡特征影响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本文综述了水合物在不同孔径多孔介质中的相平衡变化,全面分析了孔径、粒度以及表面润湿性对水合物相平衡的具体影响。研究揭示,多孔介质产生的强毛细管力会导致水的活性降低,进而抑制水合物的形成,且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具有临界值。此外,较小的多孔介质粒度会增加成核位点和反应界面,从而缩短诱导时间,有利于水合物的成核和生长。至于表面润湿性(亲水和疏水)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目前学界观点尚待统一,但多数研究倾向于认为疏水表面相对亲水表面能更好地促进水合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多孔介质 相平衡 毛细管效应 表面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中性化合物杯[4]吡咯
4
作者 马华侨 罗米娜 +2 位作者 邵士俊 刘霞 蒋生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9-252,共4页
建立了以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 IMC l)离子液体为背景电解质,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中性大环化合物八甲基杯[4]吡咯(OMCP)、四环戊基杯[4]吡咯(TPCP)、四环己基杯[4]吡咯(THCP)的方法。根据分离电压的极性和电渗流标记物与被分析物的... 建立了以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 IMC l)离子液体为背景电解质,非水毛细管电泳分离中性大环化合物八甲基杯[4]吡咯(OMCP)、四环戊基杯[4]吡咯(TPCP)、四环己基杯[4]吡咯(THCP)的方法。根据分离电压的极性和电渗流标记物与被分析物的流出顺序,发现了氢键效应是分离的前提。根据德拜-休克尔理论,由背景电解质离子强度的平方根与有效淌度关系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该体系中存在离子对效应。计算了该分离体系中被分析物的各种形态(C4P、C4PC l-、C4PC l-R+)在不同电解质浓度下的摩尔分数。结果表明,C4PC l-为主要成分,并随着背景电解质浓度增加而减少,而C4PC l-R+随着背景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 离子液体 非水毛细管电泳 氢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作用和润湿性对页岩地层裂纹扩展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梁利喜 熊健 刘向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0-786,共7页
页岩地层裂纹扩展对页岩气井井壁稳定有重要影响,而钻井液与页岩间相互作用(毛细管效应和水化作用)将对页岩地层裂纹扩展产生影响。选择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露头及井下岩心开展室内实验研究页岩润湿性和水化作用,基于断裂力学理论,考虑水... 页岩地层裂纹扩展对页岩气井井壁稳定有重要影响,而钻井液与页岩间相互作用(毛细管效应和水化作用)将对页岩地层裂纹扩展产生影响。选择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露头及井下岩心开展室内实验研究页岩润湿性和水化作用,基于断裂力学理论,考虑水化作用和润湿性(毛细管效应),建立页岩裂纹裂缝扩展模型,分析了水化作用和润湿性对页岩裂纹扩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表面既亲油又亲水,且页岩表面更倾向于油湿;页岩浸泡在水中,水化应力随着时间增加而先上升后趋于稳定,而先浸泡在白油中、后浸泡在水中或浸泡在10%KCl溶液中测试膨胀应力,水化应力上升速度减慢;页岩浸泡在水中,岩样表面形成的裂缝主要平行于层理面,随着时间增加,岩样保持完整或剥落成碎块,而页岩浸泡在10%KCl中,岩样表面形成裂缝数量少且破裂程度轻;水化作用和润湿性对应力强度因子增量影响较大及对页岩裂纹扩展有重要影响,钻井液体系应减小钻井液滤失量及钻井液界面张力、增加黏土矿物水化抑制剂和增大钻井液与页岩表面接触角,减小自吸作用,抑制水化作用。油基钻井液与页岩表面接触角小,但其界面张力小,造成毛细管力小,因此页岩地层钻井中,采用油基钻井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裂纹扩展,使井壁不易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页岩 润湿性 水化作用 毛细管效应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在织物前处理工艺上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殷保璞 王慧娟 +1 位作者 赵世敏 江训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28,48-3,共5页
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获得的数据,论述了棉布、坯绸的前处理工艺运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所取得的效果及等离子体对织物表面的刻蚀机理,同时阐述了等离子体刻蚀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等离子体刻蚀 前处理工艺 等离子体处理 织物表面 处理效果 离子刻蚀 毛细管效应 扫描电镜照片 抗静电性 聚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型低温精练助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昱 李昕昕 黄丹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6-99,共4页
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顺丁烯二酸酐和反丁烯二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系列羧化对称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双酯Gemini表面活性剂,并将其作为棉织物的低温精练助剂。探讨了不同聚氧乙烯醚链段和不同脂肪链端基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用作精练... 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顺丁烯二酸酐和反丁烯二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系列羧化对称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马来酸双酯Gemini表面活性剂,并将其作为棉织物的低温精练助剂。探讨了不同聚氧乙烯醚链段和不同脂肪链端基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用作精练剂的效果,结果表明羧化对称型月桂醇聚氧乙烯醚(9)马来酸双脂双子表面活性剂(DLEO9)的效果最好。详细研究了该双子表面活性剂对棉织物精练时温度、时间、碱和表面活性剂用量与失重和毛效之间的关系,精练后布样的失重率随精练温度的提高而增大,但毛细管效应随温度变化不同。最佳的精练工艺为:温度为85℃,时间为120 min,NaOH质量浓度为20 g/L,DLEO9质量浓度为1 g/L,浴比为1∶30。在相同条件下,DLEO9的精练效果优于常用的渗透剂J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JFC 精练剂 失重率 毛细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粗平布汽蒸一步法前处理工艺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静新 朱国华 +2 位作者 黄雪红 顾德明 徐善如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4-18,2,共6页
本文对棉粗平布碱氧汽蒸一步法前处理工艺进行了初探,用中心旋转法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经工厂大试,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半制品质量良好。由于采用常规的化学品和汽蒸设备,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粗平布 半制品质量 汽蒸 前处理工艺 双氧水分解 旋转法 毛细管效应 双氧水浓度 平均聚合度 毛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氨针织物吸湿排汗整理的耐洗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沈细周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3-46,共4页
介绍了吸湿排汗整理的原理及评估方法。通过滴水法、毛细效应法以及水分干燥损失率测试吸湿排汗整理织物的耐洗性,探讨了定形温度、定形时间、吸湿排汗剂DM-3741用量、pH值及其他助剂的选择等影响耐洗性因素。结果表明,提高锦氨针织物... 介绍了吸湿排汗整理的原理及评估方法。通过滴水法、毛细效应法以及水分干燥损失率测试吸湿排汗整理织物的耐洗性,探讨了定形温度、定形时间、吸湿排汗剂DM-3741用量、pH值及其他助剂的选择等影响耐洗性因素。结果表明,提高锦氨针织物吸湿排汗整理耐洗性效果的最佳工艺处方为:特软吸湿排汗剂DM-3741用量50 g/L,酸性固色剂DM-2539G用量10 g/L,OK油用量2 g/L,工作液的pH值调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氨针织物 吸湿排汗整理 耐洗性 水分干燥损失率 滴水法 毛细管效应 特软吸湿排 汗DM-37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4C/Al中子吸收板腐蚀过程中的起泡研究
10
作者 李刚 王美玲 +1 位作者 王贯春 简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38,共4页
根据亨利定律,建立了B4C/Al中子吸收板包壳腐蚀起泡的模型,计算了孔隙半径、温度对起泡的影响,并利用孔隙毛细管效应分析了孔隙对中子吸收板起泡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半径越小,腐蚀产生的氢气压力越大,B4C/Al中子吸收板包壳更易起泡;... 根据亨利定律,建立了B4C/Al中子吸收板包壳腐蚀起泡的模型,计算了孔隙半径、温度对起泡的影响,并利用孔隙毛细管效应分析了孔隙对中子吸收板起泡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半径越小,腐蚀产生的氢气压力越大,B4C/Al中子吸收板包壳更易起泡;温度对腐蚀产生的氢气压力影响非常小,而孔隙半径是影响氢气压力的主要因素;氢气持续产生并在孔隙毛细管中积聚,是包壳产生起泡的动力;水分容易通过孔隙毛细管在B4C/Al芯体中扩散,可导致Al腐蚀,引起包壳起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Al板 腐蚀 起泡 毛细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在棉织物退煮漂一浴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義 周蓉 +2 位作者 王祥 何权辉 黄丹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4-559,共6页
利用超声波技术对棉织物进行退煮漂,可以有效的降低传统工艺中对能源的消耗。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超声波退煮漂一浴法的工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50 W,超声波退煮漂一浴时间30 min,温度70?C,表面活性剂(DLEO9)浓度6 g/L,Na OH... 利用超声波技术对棉织物进行退煮漂,可以有效的降低传统工艺中对能源的消耗。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超声波退煮漂一浴法的工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50 W,超声波退煮漂一浴时间30 min,温度70?C,表面活性剂(DLEO9)浓度6 g/L,Na OH浓度20 g/L。在此条件下,棉织物的退浆率、毛细管效应能达到常规一浴退煮漂较长时间(60 min)和高温(90?C)的效果,且织物的强力损失小。超声波的使用能显著地缩短退煮漂时间和降低退煮漂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纯棉织物 退煮漂一浴法 毛细管效应 退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吸水性能的测试与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邦玲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8-31,3,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测试系统,通过织物与液体接触过程中受力和吸收液体的测量来说明润湿现象。利用数据处理方法概括了纯棉织物与水接触时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关键词 数据处理方法 吸水性能 纯棉织物 接触过程 测试系统 液体量 毛细管效应 试样尺寸 芯吸 起始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速压汞与常规压汞的异同 被引量:72
13
作者 何顺利 焦春艳 +2 位作者 王建国 罗富平 邹林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5-237,共3页
文中深刻剖析恒速压汞与常规压汞的区别,便于对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时选择较合适的实验手段,更加准确地对微观孔隙结构进行描述与表征。从理论模型、实验过程、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分析对比常规压汞与恒速压汞的不同,揭示了它们的... 文中深刻剖析恒速压汞与常规压汞的区别,便于对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时选择较合适的实验手段,更加准确地对微观孔隙结构进行描述与表征。从理论模型、实验过程、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分析对比常规压汞与恒速压汞的不同,揭示了它们的本质区别。研究发现:恒速压汞由于其实验过程是准静态过程,可以将孔隙与喉道区别开来,测量值更接近静态毛细管压力,得到的喉道半径结果比较接近真实情况。因此,恒速压汞是研究孔隙结构的比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速压汞 常规压汞 毛细管压力动态效应 静态毛细管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针织物煮练工艺与除杂和毛效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尤近仁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9-42,共4页
本文从试验着手,摸索了棉纤维上脂蜡和果胶物质的存在对毛效的影响,煮练与去除纤维素共生物和获得毛效的关系以及不同的煮练工艺和参数对煮练效果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就棉针织物煮练工艺对除杂和毛效关系作了探讨,从而对改善棉针织物的... 本文从试验着手,摸索了棉纤维上脂蜡和果胶物质的存在对毛效的影响,煮练与去除纤维素共生物和获得毛效的关系以及不同的煮练工艺和参数对煮练效果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就棉针织物煮练工艺对除杂和毛效关系作了探讨,从而对改善棉针织物的煮练工艺,提高后道漂白和染色的质量以及碱氧—浴法工艺合理化提供了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纱 针织物 精练 杂质清除 毛细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赛尔功能织物紧度对吸湿导湿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万殊姝 沈兰萍 王艳庚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2,共6页
为开发吸湿导湿功能织物,并探究紧度对织物吸湿和导湿性能的影响,制备了5种紧度的麻赛尔/Coolmax/棉混纺交织物。分别测试5种织物的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湿阻和液态水分管理等指标,通过分析对比数据,得出性能较好时的织物... 为开发吸湿导湿功能织物,并探究紧度对织物吸湿和导湿性能的影响,制备了5种紧度的麻赛尔/Coolmax/棉混纺交织物。分别测试5种织物的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芯吸高度、湿阻和液态水分管理等指标,通过分析对比数据,得出性能较好时的织物紧度。结果表明:紧度对织物吸湿和导湿性能有明显影响。当混纺交织物总紧度为75.25%~77.50%时,吸湿性最好;当经、纬向紧度分别为55%、45%时,传导液态水的能力最好;织物的经、纬向紧度越小时,织物传导气态水的能力更好。开发的5种麻赛尔/Coolmax/棉混纺交织物吸湿导湿两面异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紧度 麻赛尔纤维 COOLMAX纤维 吸湿排汗 毛细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能控制表面张力并且驱使液滴跨过液体表面的新方法
16
作者 刘全勇(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6-96,共1页
巴黎Ecole Normale Superieure大学的Damien Baigl和他的同事通过改变光的波长控制液滴的方向,已经开发了一种利用光能来驱使液滴跨过一种液体表面的新方法,并称其为“毛细管效应”。该方法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包括智能光敏材料和危... 巴黎Ecole Normale Superieure大学的Damien Baigl和他的同事通过改变光的波长控制液滴的方向,已经开发了一种利用光能来驱使液滴跨过一种液体表面的新方法,并称其为“毛细管效应”。该方法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包括智能光敏材料和危险液体样品的安全处理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表面 波长控制 液滴 表面张力 光能 毛细管效应 安全处理 液体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压缩非守恒两相流模型
17
作者 张映辉 叶琴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137,共11页
可压缩非守恒两相流模型广泛应用于电力、核能、化学工艺、油气、低温空间、生物医学、微技术等。本文主要介绍流体压强相等且有毛细管效应、压强不相等且无毛细管效应、压强相等且无毛细管效应这3类可压缩非守恒两相流模型及其相关研... 可压缩非守恒两相流模型广泛应用于电力、核能、化学工艺、油气、低温空间、生物医学、微技术等。本文主要介绍流体压强相等且有毛细管效应、压强不相等且无毛细管效应、压强相等且无毛细管效应这3类可压缩非守恒两相流模型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特别地,2种流体压强相等且无毛细管效应的高维可压缩非守恒两相流模型的线性系统含零特征根,使得该问题的数学分析变得十分复杂和困难,至今,该模型无任何数学成果,这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缩非守恒两相流模型 毛细管效应 柯西问题 解的适定性 衰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服的发展
18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0-60,共1页
运动服装的首要指标是水分在面料中的传输,这主要依靠毛细管效应。纤维直径越小,表面能越大,毛效越强,吸湿性好,适于制作运动服装。其次是水分管理,采用聚酰胺或涤纶超细纤维等合成纤维制作的运动服装可满足吸湿快干需求。
关键词 运动服装 涤纶超细纤维 水分管理 毛细管效应 纤维直径 吸湿快干 合成纤维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针织面料——棉盖丙
19
作者 徐圣华 《现代纺织技术》 1989年第1期46-46,共1页
平湖针织厂生产的棉盖丙交织坯布是日新月异的各类针织织物的一种独特的新型面料,棉盖丙面料是双面织物,该面料正反两面的原料不同,性能也不同,具有冬天保温,夏天凉爽,出汗不贴身容易洗涤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制作各种运动内衣,是体育爱好... 平湖针织厂生产的棉盖丙交织坯布是日新月异的各类针织织物的一种独特的新型面料,棉盖丙面料是双面织物,该面料正反两面的原料不同,性能也不同,具有冬天保温,夏天凉爽,出汗不贴身容易洗涤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制作各种运动内衣,是体育爱好者和运动员理想的服装。丙纶长丝的物理性能柔软、光滑、疏水而毛细管效应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面料 丙纶长丝 物理性能 毛细管效应 新型面料 运动内衣 双面织物 运动员 热传导率 针织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