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儿童药品中6种着色剂
1
作者 郑美玲 刘涛 +5 位作者 李丹凤 王丽 张明丽 李仁乔 林里明 施晓光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9期33-37,共5页
建立羟丙基-β-环糊精修饰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儿童药品中6种着色剂的含量。选择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68.5 cm×75μm),分离缓冲液为10 mmol/L硼酸盐缓冲液(含20 mmol/L的聚乙二醇4000和20 mmol/L的羟丙基-β-环糊精,pH 8.0),检... 建立羟丙基-β-环糊精修饰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儿童药品中6种着色剂的含量。选择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68.5 cm×75μm),分离缓冲液为10 mmol/L硼酸盐缓冲液(含20 mmol/L的聚乙二醇4000和20 mmol/L的羟丙基-β-环糊精,pH 8.0),检测波长为210 nm,电泳电压为20 kV,进样压力为5 kPa,进样时间为5 s。酸性橙7、诱惑红、酸性蓝74、苋菜红、柠檬黄、丽春红4R分离效果良好,其质量浓度在0.3~3.0 mg/L范围内与对应的电泳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0,检出限为0.001~0.004 mg/L,定量限为0.003~0.013 mg/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4.0%~99.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3.2%(n=6)。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成本低、有实际应用价值,适用于儿童药品多种着色剂的同时分离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着色剂 儿童药品 羟丙基-Β-环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修饰区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野菊花中刺槐素、木犀草素和槲皮素 被引量:10
2
作者 吕元琦 李新民 +1 位作者 王月伶 袁倬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64-466,共3页
通过研究缓冲溶液pH和浓度、工作电压、SDS浓度和-βCD浓度等条件,建立了β-环糊精修饰区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野菊花中刺槐素、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的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3种物质在8min内得到良好分离。刺槐素、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峰面积和... 通过研究缓冲溶液pH和浓度、工作电压、SDS浓度和-βCD浓度等条件,建立了β-环糊精修饰区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野菊花中刺槐素、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的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3种物质在8min内得到良好分离。刺槐素、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分别在2~400,2~500和2~500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分别为0.6,0.5和0.6mg.L-1。该方法被用于分析实际样品并得到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带毛细管电泳(cze) β-环糊精(β-CD) 野菊花 刺槐素 木犀草素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同时测定饮料中16种食品添加剂 被引量:19
3
作者 龙巍然 岑怡红 +2 位作者 王兴益 白玉 刘虎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7-751,共5页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饮料中酸性红92、专利蓝V、荧光素二钠、酸性红1、靛蓝胭脂红、亮黑、丽春红6R、日落黄、苋菜红、柠檬黄等10种人工合成色素和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饮料中酸性红92、专利蓝V、荧光素二钠、酸性红1、靛蓝胭脂红、亮黑、丽春红6R、日落黄、苋菜红、柠檬黄等10种人工合成色素和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等6种防腐剂的分析方法。考察了缓冲溶液种类、浓度、pH值及运行电压、温度等对分离的影响,确定最佳电泳条件为:未涂层弹性石英毛细管柱(46 cm×50μm),缓冲溶液为70 mmol/L硼酸(pH=9.5)(含体积分数为4%的乙腈),检测波长220 nm,电泳电压30 kV,进样时间5 s,电泳温度25℃。该法用于测定市售饮料样品得到满意结果:在1~2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不小于0.993 8,回收率在95.8%与108.7%之间。该法简便、准确,能够满足食品添加剂的常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 色素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同时测定饲料中西马特罗、盐酸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 被引量:18
4
作者 段建平 陈红青 +2 位作者 陈颖 黄颖 陈国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1-263,共3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饲料中西马特罗、盐酸克伦特罗与沙丁胺醇的毛细管区带电泳紫外检测方法。考察了实验参数对分离和检测结果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在60mmol/L的柠檬酸柠檬酸钠运行缓冲液(pH6.29)中,上述3种物质在8min内完全分离。西... 建立了同时测定饲料中西马特罗、盐酸克伦特罗与沙丁胺醇的毛细管区带电泳紫外检测方法。考察了实验参数对分离和检测结果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在60mmol/L的柠檬酸柠檬酸钠运行缓冲液(pH6.29)中,上述3种物质在8min内完全分离。西马特罗、盐酸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1~1.0mg/L,最低检测限(以信噪比为3计)分别为0.02,0.03和0.02mg/L。所建立的方法直接用于饲料中西马特罗、盐酸克伦特罗和沙丁胺醇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西马特罗 盐酸克伦特罗 沙丁胺醇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法快速测定食品中乳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欢欢 李疆 +2 位作者 赵珊 丁晓静 王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6-821,共6页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间接紫外检测快速测定食品中乳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方法。以水或5 mmol/L醋酸为样品提取液,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30.2 cm(有效长度20 cm)×50μm)为分离柱,4 mmol/L山梨酸钾+10 m m o l/L磷酸钠+3...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间接紫外检测快速测定食品中乳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方法。以水或5 mmol/L醋酸为样品提取液,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30.2 cm(有效长度20 cm)×50μm)为分离柱,4 mmol/L山梨酸钾+10 m m o l/L磷酸钠+30 m m o l/L Na OH(p H 12.56)+0.5 m m o 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分离缓冲液,在-8 k V下分离,于254 nm波长下检测,10 min内实现了食品中上述4种糖的同时分离与测定。乳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检出限(S/N=3)分别为50、75、25和25 mg/L,定量限(S/N=10)分别为150、225、75和75 mg/L,回收率在87.0%~10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4.7%之间。整个实验过程未使用有机溶剂。用该法测定了9种食品样品及1个质控样品,结果表明该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食品中乳糖、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日常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间接紫外法 乳糖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板蓝根注射液中四种核苷的含量 被引量:11
6
作者 郭怀忠 陈蓉 +2 位作者 李芳 毕开顺 孙毓庆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9-542,共4页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板蓝根注射液中胞苷、腺苷、鸟苷和尿苷的含量。电泳条件: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32 5cm×50μmi d ,有效长度23 5cm),以60mmol/L硼砂溶液 10%(体积分数)异丙醇 20%(体积分数)乙腈为运行缓冲液,在25℃下以...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板蓝根注射液中胞苷、腺苷、鸟苷和尿苷的含量。电泳条件: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32 5cm×50μmi d ,有效长度23 5cm),以60mmol/L硼砂溶液 10%(体积分数)异丙醇 20%(体积分数)乙腈为运行缓冲液,在25℃下以20kV恒压电泳分离,压力进样(1kPa×10s),检测波长254nm。对电泳条件各因素进行了讨论,如缓冲液的种类、浓度和pH值,有机改性剂的种类和浓度,分离电压和毛细管温度等。样品经0 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进样;采用外标法峰面积定量。上述4种核苷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 9991以上,线性范围12 5~250mg/L,检出限分别为6 2(胞苷)、4 6(腺苷)、6 7(鸟苷)、9 0(尿苷)mg/L。4种核苷的三水平加样回收率为95 1%~102 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3%~4 9%。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和准确度令人满意,可作为控制板蓝根注射液中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板蓝根注射液 核苷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间接紫外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桐 丁晓静 +2 位作者 李一正 赵旭东 赵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6-671,共6页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间接紫外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甜蜜素的新方法。液体样品用超纯水稀释后直接进样;固体样品经粉碎或剪碎后用超纯水超声提取后离心,上清液直接进样或用水稀释后进样。以未涂敷石英毛细管(80 cm×75μm,有效长度:70 ...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间接紫外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甜蜜素的新方法。液体样品用超纯水稀释后直接进样;固体样品经粉碎或剪碎后用超纯水超声提取后离心,上清液直接进样或用水稀释后进样。以未涂敷石英毛细管(80 cm×75μm,有效长度:70 cm)为分离柱,以2 mmol/L苯甲酸钠+10 mmol/L碳酸钠+0.5 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分离缓冲液;于200 nm波长处检测。检出限为8.9 mg/kg(S/N=3),定量限为26.7 mg/kg(S/N=9)。低、中、高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4%、100.3%及101.9%,相应的RSD分别为6.7%、2.0%及2.2%(n=5)。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分别为2.6%和4.5%。整个分析过程无需有机溶剂。在能力验证样品的分析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的结果相吻合的基础上,分析了7件食品样品,获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间接紫外法 甜蜜素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葡萄籽中儿茶素类化合物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奕 高军涛 +2 位作者 张志玲 刘虎威 赵保路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1-494,共4页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 10种中国产葡萄籽中的 4个主要儿茶素类化合物 :(+)儿茶素、(- )表儿茶素、(± )表没食子儿茶素、(±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在 0 0 2mol/L硼砂和 0 0 0 5mol/L磷酸盐的混合缓冲体系 (pH 10...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了 10种中国产葡萄籽中的 4个主要儿茶素类化合物 :(+)儿茶素、(- )表儿茶素、(± )表没食子儿茶素、(±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在 0 0 2mol/L硼砂和 0 0 0 5mol/L磷酸盐的混合缓冲体系 (pH 10 0 )的背景缓冲液中 ,4个化合物在 10min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分离。迁移时间的重现性(RSD)小于 2 % ,峰面积的重现性 (RSD)小于 5 %。在质量浓度为 0 0 0 5g/L~ 0 5 g/L时 ,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 995。检测限为 3mg/L~ 10mg/L。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葡萄籽 儿茶素 表儿茶素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淀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一丁 常翠兰 +3 位作者 郭启雷 曹红 白玉 刘虎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8-442,共5页
发展了一种新的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淀的方法。通过前处理步骤成功实现了铝色淀中铝基质与色素的分离。利用石英毛细管柱(48.50 cm(有效长度40.00 cm)×50μm),分别针对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 发展了一种新的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淀的方法。通过前处理步骤成功实现了铝色淀中铝基质与色素的分离。利用石英毛细管柱(48.50 cm(有效长度40.00 cm)×50μm),分别针对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淀进行了电泳条件的优化,并得到最优分离结果。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对于柠檬黄铝色淀和日落黄铝色淀分别达0.26 mg / L 和0.27 mg / L,线性范围分别为0.53-1.3×10^2 mg / L 和0.54-1.4×10^2 mg / L,两种被分析物的测定重复性(RSD,n =6)分别为4.3%和5.7%,日间重复性( RSD,n =6)分别为5.6%和6.0%。经过更深入研究后,该方法可以发展为食品中相应色淀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柠檬黄 日落黄 色淀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芦荟中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德先 杨更亮 +1 位作者 王琳颖 宋秀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23-425,共3页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中药芦荟中的有效成分芦荟甙和芦荟大黄素的分析方法。采用 2 4mmol/L的磷酸盐 (pH 1 0 85)作为缓冲溶液 ,在电压为 1 5kV和检测波长为 2 54nm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实验 ,芦荟提取液中有效成分获得基线分离。定...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中药芦荟中的有效成分芦荟甙和芦荟大黄素的分析方法。采用 2 4mmol/L的磷酸盐 (pH 1 0 85)作为缓冲溶液 ,在电压为 1 5kV和检测波长为 2 54nm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实验 ,芦荟提取液中有效成分获得基线分离。定量分析表明 ,芦荟甙的质量浓度为 0 0 2 9g/L~ 1 0 0 g/L时 ,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 (r =0 997) ;芦荟大黄素的质量浓度为 5 4mg/L~ 84mg/L时 ,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 (r =0 999)。此外 ,还讨论了缓冲溶液的 pH值、有机改性剂对两种有效成分迁移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芦荟甙 芦荟大黄素 分析 芦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人血清蛋白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宁 唐轶 +2 位作者 郝冬梅 郑玲 邱广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93-595,共3页
研究了一种用于临床检测血清蛋白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弹性石英毛细管50 μm i.d.×47 cm (40 cm 有效长度),检测波长200 nm ,血清用运行缓冲液(含12.5 m m ol/L四硼酸钠、1 m m ol/L... 研究了一种用于临床检测血清蛋白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弹性石英毛细管50 μm i.d.×47 cm (40 cm 有效长度),检测波长200 nm ,血清用运行缓冲液(含12.5 m m ol/L四硼酸钠、1 m m ol/L乳酸钙、0.7 m m ol/L硫酸镁,pH 9.70)稀释40倍,气压进样17.23 kPa·s,分析电压23 kV。正常血清蛋白分为6种,孕妇的分7种(多一个未知的α0峰)。将正常人、孕妇、多发性骨髓瘤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清蛋白的毛细管电泳与传统的醋酸纤维膜电泳相比较,前者具有高分辨率、在线数据处理和自动化的特点。基于血清蛋白的诊断,毛细管电泳是一个可靠的分析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血清蛋白 分离 测定 人血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离白花丹参中主要的水溶性活性成分 被引量:7
12
作者 崔英杰 李玉琴 +3 位作者 史卫峰 杨明峰 赵晓民 夏作理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6-689,共4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分离白花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毛细管区带电泳体系,分别考察了缓冲液浓度、缓冲液pH、运行电压、检测波长对样品的分离度、迁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最终优化的分离条件为:5mmol/L硼砂缓冲液(pH7.5);毛细管柱75μm×60.... 为建立一种快速分离白花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毛细管区带电泳体系,分别考察了缓冲液浓度、缓冲液pH、运行电压、检测波长对样品的分离度、迁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最终优化的分离条件为:5mmol/L硼砂缓冲液(pH7.5);毛细管柱75μm×60.2cm,有效长度50cm,压力进样(3.45kPa×4s),27.5kV恒压分离,210nm波长下检测,柱温25℃。在优化的条件下,8min内使白花丹参样品中的原儿茶醛、丹参素、原儿茶酸组分达到完全基线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原儿茶醛 丹参素 原儿茶酸 白花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细管区带电泳系统的南方水牛奶酪蛋白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丽娜 李子超 +1 位作者 李昀锴 徐明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4-268,共5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南方水牛奶酪蛋白(CN)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50.2cm×75μmi.d.的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在运行电压为25kV,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4nm的条件下,研究了缓冲液体系、... 该文建立了一种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南方水牛奶酪蛋白(CN)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50.2cm×75μmi.d.的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在运行电压为25kV,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14nm的条件下,研究了缓冲液体系、缓冲液浓度、pH、尿素浓度及进样时间等对水牛奶酪蛋白分离的影响。实验测得α—CN、β-CN、κ-CN在0.5~5.0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80,加标回收率为98%~106%,酪蛋白各组分的保留时间、峰面积及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不高于0.67%、3.0%及3.2%。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水牛奶及其乳制品的质量控制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酪蛋白 水牛奶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纯度 被引量:8
14
作者 龙虹 丁强 +2 位作者 王天松 黄爱今 孙亦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70-572,共3页
提出了以pH 9.20的20 m m ol/L硼酸缓冲溶液、pH 6.86的20 m m ol/L磷酸缓冲溶液和pH 2.05 的50m m ol/L磷酸缓冲溶液作为背景电解质分析9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纯度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 提出了以pH 9.20的20 m m ol/L硼酸缓冲溶液、pH 6.86的20 m m ol/L磷酸缓冲溶液和pH 2.05 的50m m ol/L磷酸缓冲溶液作为背景电解质分析9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纯度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用内部归一化法定量,方法简单快速。讨论了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纯度 测定 头孢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四物汤及其配伍组方中川芎嗪和阿魏酸的含量 被引量:6
15
作者 付绍平 王龙星 +2 位作者 张峰 肖红斌 梁鑫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1-374,共4页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中药复方四物汤及其配伍组方中有效成分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对配伍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采用50mmol/L硼酸钠溶液(pH9 00)为缓冲溶液,在电压20kV、检测波长212nm和内标为对羟基苯甲酸(p HBA)的条...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中药复方四物汤及其配伍组方中有效成分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对配伍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采用50mmol/L硼酸钠溶液(pH9 00)为缓冲溶液,在电压20kV、检测波长212nm和内标为对羟基苯甲酸(p HBA)的条件下,四物汤及其配伍组方中川芎嗪和阿魏酸在24min内获得良好的分离。定量分析表明,川芎嗪和阿魏酸的相对峰面积Y(即待测组分与内标的峰面积之比Ai/As)和各自的质量浓度X(mg/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97和0 9967。上述两种组分的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8 2%和100 1%。此外,还讨论了缓冲溶液的浓度、pH值、电压对有效成分迁移的影响。方法简单、灵敏、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测定 四物汤 配伍组方 川芎嗪 阿魏酸 含量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衍生中药寡糖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郭怀忠 姜文月 +2 位作者 杜智昊 庞晓敏 王秋玲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4-258,共5页
建立了一种可用于中药寡糖分离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析方法。分离条件: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48 cm×50μm,有效长度38 cm),紫外检测波长245 nm,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寡糖衍生试剂,50 mmol/L磷酸盐溶液(pH 2.5... 建立了一种可用于中药寡糖分离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析方法。分离条件: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48 cm×50μm,有效长度38 cm),紫外检测波长245 nm,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寡糖衍生试剂,50 mmol/L磷酸盐溶液(pH 2.5)为运行缓冲液,电压15 kV,重力进样10 cm×2 s。针对中药寡糖实际样品的复杂性,通过添加多种常见单糖进行方法的实用性验证,并且将方法用于板蓝根多糖的控制降解产物的分离。结果表明,板蓝根寡糖组分可按相对分子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分离,分离效果令人满意。该分离方法操作简单、高效,可用于中药寡糖实际样品分析。另外,还对单糖、寡糖PMP衍生物的电泳迁移行为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中药寡糖 单糖 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快速测定消毒剂中苯扎溴铵的含量 被引量:9
17
作者 丁晓静 赵榕 +1 位作者 赵珊 康君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0-523,共4页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测定了复方消毒剂中苯扎溴铵的含量。以乙腈 50mmol/L磷酸二氢钠(pH2 24)(体积比为50∶50)为背景电解质,以46 4cm×75μmi d 未涂敷的毛细管为色谱分离柱,于214nm波长检测。详细研究了影响苯扎溴铵准确定...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测定了复方消毒剂中苯扎溴铵的含量。以乙腈 50mmol/L磷酸二氢钠(pH2 24)(体积比为50∶50)为背景电解质,以46 4cm×75μmi d 未涂敷的毛细管为色谱分离柱,于214nm波长检测。详细研究了影响苯扎溴铵准确定量的因素,如缓冲溶液的浓度、pH值、毛细管清洗方式等。样品仅需简单的稀释即可直接进样。采用峰面积外标法定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 2mg/L(S/N=3),线性范围为20~400mg/L,苯扎溴铵峰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62%,峰面积的RSD为3 3%(n=10)。低、中、高3种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20 47%,102 07%及103 04%。该方法简单、快速,9min之内即可完成一次样品分析(预清洗3min,分离5 5min),且消耗试剂少,适于消毒剂质量的日常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快速测定 消毒剂 苯扎溴铵 含量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毛细管区带电泳谱图记录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红医 李前锋 +3 位作者 刘惠涛 陈兴国 胡之德 王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832-1836,共5页
提出一种以电通量域模式 (吸收信号对电通量作图 )代替以时间域模式 (吸收信号对时间作图 )记录毛细管区带电泳谱图的新模式 .在阐述了这种记录模式优点的基础上 ,用常用的硼砂和磷酸盐体系在不同的电压和固定电压下分离了 4种药物 ,其... 提出一种以电通量域模式 (吸收信号对电通量作图 )代替以时间域模式 (吸收信号对时间作图 )记录毛细管区带电泳谱图的新模式 .在阐述了这种记录模式优点的基础上 ,用常用的硼砂和磷酸盐体系在不同的电压和固定电压下分离了 4种药物 ,其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 4 1 .5% (不同电压下 )和 1 .90 %以上 (固定电压 ) ,而相应的电通量的标准偏差都在 1 .0 5%以下 ,这进一步从实验角度证实了电通量域模式记录电泳谱图的优点 :具有极强的抗电场强度波动和温度波动的能力 ,提高了再现性 .以电通量模式记录电泳谱图 ,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峰面积的重现性 .这种记录模式降低了对仪器本身的要求 (高压电压电源的稳定性和恒温装置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电通量 迁移时间 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酸和草酸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关瑾 王慧泽 +1 位作者 任丽艳 牛秋玲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乙醛酸和草酸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考察了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和pH以及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在缓冲溶液为20 mmol/L硼砂-5.5 m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pH 9.0)、分离电压20 kV、检测波长212 nm的优化条件下,11 ... 建立了同时测定乙醛酸和草酸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考察了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和pH以及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在缓冲溶液为20 mmol/L硼砂-5.5 m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pH 9.0)、分离电压20 kV、检测波长212 nm的优化条件下,11 min内即可实现对目标物的分离。乙醛酸和草酸分别在0.8~20 g/L和1.2~20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3和0.997 5;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2和0.4 g/L(信噪比为3);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3%~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0.35%~0.6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廉,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乙醛酸 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峰形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津 施维 +2 位作者 王磊 邹汉法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7-200,共4页
采用指数修正的高斯模型(EMG),研究了进样时间、分离电压及柱长等一系列操作条件对毛细管区带电泳峰形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样时间对半峰宽(W1/2)和峰不对称度(B/A)有显著影响;电压对以长度表示的半峰宽及峰... 采用指数修正的高斯模型(EMG),研究了进样时间、分离电压及柱长等一系列操作条件对毛细管区带电泳峰形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进样时间对半峰宽(W1/2)和峰不对称度(B/A)有显著影响;电压对以长度表示的半峰宽及峰拖尾参数无显著影响;tm与σ、τ、W1/2(s)之间都有很好的线性关系;随着柱长的增大,σ、τ、W1/2都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峰形参数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