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侧链聚硅氧烷液晶高分子用作毛细柱气相色谱固定液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唐新德 张其震 +1 位作者 赵军 杨天祝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1,共4页
以合成的新型胆甾酯类侧链聚硅氧烷液晶高分子作固定液 ,涂渍在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上 ,具有较高的柱效和选择性 ,热稳定性好 ,适于分离多种异构体混合物。
关键词 毛细柱气相色谱 胆甾酯 侧链聚硅氧烷液晶 固定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甲醇 被引量:6
2
作者 常沁春 刘文君 陈丽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6,共2页
讨论了用毛细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甲醇的方法 ,该方法用蒸馏前处理样品 ,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 .9% ,回收率为 90 .6%~ 97.8% ,最低检出限为 0 .13
关键词 毛细柱气相色谱 蒸馏 甲醇 水质监测 废水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毛细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
3
作者 王承嫱 王永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9-21,共3页
硝基苯类国内外一般均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后气相色谱法分析,在GC条件选择上用FID、ECD两种检测器和填充柱、毛细柱两种柱型.溶剂萃取法虽然富集倍数大,但选择性较差.
关键词 毛细柱气相色谱 硝基苯类化合物 二硝基甲苯 一硝基氯苯 一硝基甲苯 平衡温度 水样 C分离 富集倍数 按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的三氯乙醛 被引量:5
4
作者 姜雪松 孙迎涛 刘建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46,共2页
讨论了用毛细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三氯乙醛的方法。该方法用(2+1)石油醚-乙醚萃取废水中的三氯乙醛,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4.9%,回收率91.2%~101.1%,最低检出限4×10^(-2)ng。
关键词 毛细柱气相色谱 萃取 三氯乙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柱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卫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31,共4页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丁酯经HP-5毛细柱分离,FID检测,四种酯化物能达到良好分离效果。当标准溶液在0~300μg/mL浓度范围时,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9、0.9998、0.9998;四种酯化物均能达到1.0 mg/kg最低...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丁酯经HP-5毛细柱分离,FID检测,四种酯化物能达到良好分离效果。当标准溶液在0~300μg/mL浓度范围时,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0.9999、0.9998、0.9998;四种酯化物均能达到1.0 mg/kg最低检出限;同时,该法具有良好稳定性,变异系数均小于1.5%;四种酯化物加标回收率为8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毛细柱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中6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毛细柱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单宝丽 刘加娟 张焕志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4期166-166,共1页
目前,世界各国对粮食作物中农药残留量都作出严格的限量要求。国内已对食品中残留有机磷农药的测定建立了标准方法。但在标准方法中,没有针对国家禁止使用的6种有机磷农药的具体检测方法,故希望通过毛细柱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马铃薯中... 目前,世界各国对粮食作物中农药残留量都作出严格的限量要求。国内已对食品中残留有机磷农药的测定建立了标准方法。但在标准方法中,没有针对国家禁止使用的6种有机磷农药的具体检测方法,故希望通过毛细柱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马铃薯中6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残留 毛细柱气相色谱 快速测定 马铃薯 农药残留量 标准方法 限量要求 粮食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大气中VHCs观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木林 程红兵 丁国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0-607,共8页
采用Tenax TA和碳分子筛吸附富集-热脱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北京地区大气中C2~C10可挥发性烃类化合物(简称VHCs)的浓度变化.从2001年9月到2003年8月,先后采集到有效样品113个.检出55个VHCs 组分,其中烷烃26个,烯烃19个,芳香烃1... 采用Tenax TA和碳分子筛吸附富集-热脱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北京地区大气中C2~C10可挥发性烃类化合物(简称VHCs)的浓度变化.从2001年9月到2003年8月,先后采集到有效样品113个.检出55个VHCs 组分,其中烷烃26个,烯烃19个,芳香烃10个.TVHCs的平均浓度为364.3±99.3 μg/m3;11月份浓度最高,为546.9±353.5 μg/m3,8月份浓度最低,为251.8±152.4 μg/m3;采暖季比非采暖季高30%,城区比郊区高10%;有明显的日变化.初步分析发现,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天气气象条件是造成北京地区大气VHCs污染的两个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吸 毛细柱气相色谱 挥发性烃类化合物 时空变化 北京地区 观测结果 毛细管柱相色谱 机动车尾排放 浓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