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毛细排水管的重载铁路基床病害整治技术
1
作者 杨赞玺 张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86,共6页
本文依托朔州—黄骅铁路K271—K273路基沉降综合整治工程,针对路基沉降病害区段,分析病害机理,提出采用毛细排水管外裹透水土工布与基床封闭相结合的整治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案及工艺、整治效果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将整治... 本文依托朔州—黄骅铁路K271—K273路基沉降综合整治工程,针对路基沉降病害区段,分析病害机理,提出采用毛细排水管外裹透水土工布与基床封闭相结合的整治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案及工艺、整治效果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将整治前后路基含水率及轨道质量指数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毛细排水管的路基病害整治方法,通过毛细排水管的毛细吸水作用、虹吸排水作用、重力排水作用,可有效降低路基内部土体含水率,提升路基土体强度,抑制路基沉降病害的发展,从而保障线路的安全平稳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毛细排水管 路基沉降 地质雷达检测 轨道质量指数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排水管排水性能试验与路基排水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栋 王宁 +2 位作者 陈锋 张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1,共5页
传统排水管易堵塞,不能满足铁路路基水害整治措施长效要求。毛细排水管具备反滤和抗淤能力,可长期保持优良的排水效果,将其应用于路基水害整治值得探讨。测试不同毛细排水管的尺寸参数,开展虹吸排水量、覆土通水量和虹吸能力模拟试验,... 传统排水管易堵塞,不能满足铁路路基水害整治措施长效要求。毛细排水管具备反滤和抗淤能力,可长期保持优良的排水效果,将其应用于路基水害整治值得探讨。测试不同毛细排水管的尺寸参数,开展虹吸排水量、覆土通水量和虹吸能力模拟试验,研究毛细排水管包裹层(透排水带)的集水槽宽度、排水孔径等关键参数对排水性能的影响,并应用于邯长线(邯郸—长治)试验段。结果表明:当透排水带排水孔径最大为1.123 mm,集水槽宽度最小为0.508 mm,隔断宽度最小为1.504 mm时,流速为3 L/min,虹吸排水高度20 cm;毛细排水管包裹层毛细排水孔形状对其毛细作用和排水量影响较大,毛细排水孔径越大,排水孔的排列越紧密,则排水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构造参数 试验研究 毛细排水管 排水 集水槽宽度 排水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透排水管排水渗流模型及设置间距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一鹏 冷伍明 +2 位作者 杨奇 赵春彦 昌思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3,共6页
毛细透排水管是一种新型高效、高功能的排水结构。为完善其设计方法,进行毛细透排水管排水渗流模型及设置间距研究。根据连续性原理,建立地下水运动基本方程,针对地下水位变化分别推导毛细透排水管排水的稳定渗流模型(地下水位恒定)和... 毛细透排水管是一种新型高效、高功能的排水结构。为完善其设计方法,进行毛细透排水管排水渗流模型及设置间距研究。根据连续性原理,建立地下水运动基本方程,针对地下水位变化分别推导毛细透排水管排水的稳定渗流模型(地下水位恒定)和非稳定渗流模型(地下水位下降或上升)。同时,针对2阶非线性的非稳定渗流模型,采用使方程线性化和傅里叶变换的方法推导不同渗流状态下的浸润线方程。通过此方程得到不同渗流状态下的排水间距及排水量的解析解,进而得到毛细透排水管的设置间距。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例,计算分析毛细透排水管设置间距以及排水量与时间的关系,排水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毛细排水管 渗流模型 排水间距 设置间距 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steresis of saturation-capillary pressure relations under consecutive drainage-imbibition cycles in fine sandy medium
4
作者 XIE Xiao-xi LI Yan +3 位作者 XIA Bei-cheng XU Li-min SU Yu GU Qing-b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222-230,共9页
The hysteresis of saturation-capillary pressure (S-p) relations was investigated in a fine sandy medium under consecutive drainage-imbibition cycles, which resulted from scheduled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A drainag... The hysteresis of saturation-capillary pressure (S-p) relations was investigated in a fine sandy medium under consecutive drainage-imbibition cycles, which resulted from scheduled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A drainage-imbibition cycle starts with a drainage process and ends with an imbibition process in sequence. The saturation and capillary pressure were measured online with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TDR) probes and T5 tensiometers,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hysteresis and the number of the drainage-imbibition cycles is not obvious. However, the degre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itial water saturation of the imbibition processes in these drainage-imbibition cycles. The air-entry pressure of a sandy medium is also found to be constant,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he drainage-imbibition cycles and the initial water saturation of the drainage process. In all the imbibition processes, parameter a of the van Genuchten (VG) model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itial water saturation, which corresponds positively to the magnitude of the hyster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 relation HYSTERESIS drainage IMBIBITION van Genuchte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