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泥岩毛细吸水特性及吸水量时程模型研究
- 1
-
-
作者
赵红
董玉杰
李晓宁
沈灿
凌斯祥
冯俊杰
-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工程材料与结构冲击振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西华大学应急管理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学院
-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35,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271)
四川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23ZYZYTS0476)
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3ZDYF2283)。
-
文摘
【目的】研究红层泥岩毛细吸水特性及吸水量随时间变化规律,提出泥岩的吸水量预测方法,并据此开展吸水量临界值的计算,为地下水条件下红层泥岩吸水量预测、吸水软化特性的理论、试验研究及致灾机理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取四川雅安第三系名山组、四川简阳白垩系灌口组、甘肃成县白垩系鸡山组红层泥岩,开展毛细吸水试验,结合X射线衍射测试、压汞测试、接触角测试和扫描电镜测试,对红层泥岩的微观矿物成分、孔隙结构、毛细吸水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毛细吸水规律特征曲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红层泥岩的毛细吸水特性有一定差异,毛细吸水速率不断减小;毛细吸水系数与吸水率均呈正相关;毛细吸水高度与时间的平方根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L-W方程和多孔介质毛细吸水理论,考虑矿物成分对毛细吸水量的影响,提出毛细吸水量时程模型;毛细吸水率与石英含量呈负相关(R2=0.79)、与黏土矿物含量呈正相关(R2=0.80)。【结论】泥岩毛细吸水特性及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将红层泥岩毛细吸水在微观层面划分为水分吸附阶段和水分迁移阶段;所提出的毛细吸水量时程模型能够有效进行红层泥岩的吸水量预测,且误差较小。
-
关键词
红层泥岩
毛细吸水试验
毛细吸水特性
吸水量
时程误差较小模型
影响因素
扫描电镜测试
微观结构
-
Keywords
red bedded mudstone
capillary water absorption test
capillary water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water absorption
time-course modeling
influencing factor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esting
microstructure
-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