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热处理对剩余污泥有机物溶出及脱水性能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彭永臻 郭思宇 +3 位作者 李夕耀 何岳兰 高瑶远 李璐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3-480,共8页
为了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水解速率,采用批次试验对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剩余污泥进行低温热处理,研究了在处理时间为10~80 min,处理温度50~90℃条件下,低温热处理对有机物溶出、溶解性碳水化合物(SC)和溶解性蛋白质(SP)相对分子... 为了提高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水解速率,采用批次试验对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剩余污泥进行低温热处理,研究了在处理时间为10~80 min,处理温度50~90℃条件下,低温热处理对有机物溶出、溶解性碳水化合物(SC)和溶解性蛋白质(SP)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及脱水性能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SC和SP分别在90℃、80 min,90℃、70 min和70℃、40 min条件下达到最高值,较原污泥中各项指标分别增长了15.5、19.2和5.2倍.升高温度可以促进大分子物质向小分子物质的转化,在50~90℃,SC最小相对分子质量从163 u降低到2.5 u,SP从1.41 u降低到0.26 u.通过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来表征污泥的脱水性能,CST在80℃后增长速率加快,70℃、80 min条件下较原污泥增长了108.8 s,而在90℃、80 min条件下增长了375.7 s.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得出结论,最合适的热水解条件为70℃、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低温热 有机物溶出 相对分子质量 污泥毛细吸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联合PAM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韩洪军 牟晋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32,共5页
为提高剩余污泥脱水性能,降低絮凝剂投加量,采用某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微波预处理技术联合聚丙烯酰胺(PAM)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微波加载时间和PAM投加量对污泥毛细吸水时间(tcs)、污泥比阻以及离心后污泥含水... 为提高剩余污泥脱水性能,降低絮凝剂投加量,采用某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微波预处理技术联合聚丙烯酰胺(PAM)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微波加载时间和PAM投加量对污泥毛细吸水时间(tcs)、污泥比阻以及离心后污泥含水率的影响及相关机理.结果表明,适宜的联用条件对污泥脱水效果优于仅PAM调理,污泥tcs、离心后含水率及污泥比阻分别由仅PAM调理的37.3 s、83.68%、1.72×109s2.g-1降至16.7 s、78.16%、0.35×109s2.g-1,且PAM投加量节省33%左右.适宜的微波与PAM联用对污泥的脱水性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聚丙烯酰胺 性能 毛细吸水时间 胞外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洛红 成晶晶 +3 位作者 赵亮 马保卫 崔炜 张京京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0-393,共4页
以污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Zeta电位作为污泥脱水性能的评价指标,对显著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絮凝剂的添加条件进行优化,并结合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对污泥脱水机理进行阐述。结果表明,最佳投加条件下,相比PAM和FeCl_3联用... 以污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Zeta电位作为污泥脱水性能的评价指标,对显著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絮凝剂的添加条件进行优化,并结合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对污泥脱水机理进行阐述。结果表明,最佳投加条件下,相比PAM和FeCl_3联用,PAM和Al2(SO4)3联用对污泥脱水性能更好。投加比为:6 mL的污泥投加1 mL的0.77%PAM联用6 mg Al_2(SO_4)_3,此条件下,SRF由3.49×10^(11)m/kg降至0.2×10^(11)m/kg,CST由30.2 s降至11.5 s,Zeta由-21.2 mV升至-6.4 mV。FTIR光谱研究也从机理上表明,PAM、Al^(3+)、Fe^(3+)能够与污泥的O—H等官能团相互作用,并且在最佳投加条件下,PAM与Al_2(SO_4)_3联用在3 284.23 cm-1处的红外吸收峰峰值明显高于PAM与FeCl_3联用的红外吸收峰峰值。研究证明,此方法可提高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污泥脱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性能 毛细吸水时间 污泥比阻 ZETA电位 FTIR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剩余污泥脱水性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梅杰 左剑恶 +1 位作者 李晓霞 Goulven Inial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9-172,183,共5页
选取5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城市剩余污泥调理、4种调理方案进行板框压滤试验,测定调理后的污泥比阻(SRF)、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以及板框压滤后的泥饼含水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SRF、CST和泥饼含水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 选取5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城市剩余污泥调理、4种调理方案进行板框压滤试验,测定调理后的污泥比阻(SRF)、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ST),以及板框压滤后的泥饼含水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SRF、CST和泥饼含水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种药剂调理下,CST和SRF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可用CST代替SRF确定药剂最佳投药量。SRF、CST分别与板框压滤后的泥饼含水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R^2=0.92,R^2=0.99),能有效表征实际处理过程中污泥的脱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比阻 毛细吸水时间 板框压滤 泥饼含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解条件对剩余污泥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肖雄 李伟 +3 位作者 袁彧 杨鹏 邹德勋 刘研萍 《中国沼气》 2020年第4期27-33,共7页
热水解是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预处理技术之一,文章研究了不同热水解条件对污泥物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20℃~210℃/30 min^75 min条件下,热水解污泥的VSS水解率随着热水解温度升高和热水解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加趋势。毛细吸水时... 热水解是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预处理技术之一,文章研究了不同热水解条件对污泥物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20℃~210℃/30 min^75 min条件下,热水解污泥的VSS水解率随着热水解温度升高和热水解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加趋势。毛细吸水时间从原始污泥的4816.3 s,下降至210℃处理后的59.1 s,有效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污泥粒径随着热水解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相比原始污泥,各温度组热水解后,Dx10降低了33.91%~80.94%,Dx50降低了42.56%~74.88%,Dx90也因热水解的作用而下降。污泥热水解适宜的温度为165℃~180℃,Dx10,Dx50和Dx90分别为4.365μm,15.156μm,60.25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毛细吸水时间 污泥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煤污泥浓缩脱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毛维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21-223,共3页
为了更好地评价含煤生活污泥的浓缩脱水性能,研究了不同矿区含煤生活污泥的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含固率(DS)等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PAM)调理前与调理后含煤生活污泥的SRF、CST与DS之间存在正相关性,SRF与CS... 为了更好地评价含煤生活污泥的浓缩脱水性能,研究了不同矿区含煤生活污泥的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含固率(DS)等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PAM)调理前与调理后含煤生活污泥的SRF、CST与DS之间存在正相关性,SRF与CST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2≥0.9),CST可以作为评价矿区含煤生活污水污泥浓缩脱水性能的指标,污泥干重0.8%的PAM调理即可取得较好效果;采用含煤生活污泥的回归曲线,通过CST对煤矿矿井水污泥和城镇生活污水污泥的SRF进行预测检验,偏离度均大于20%,说明含煤污泥与其他污泥浓缩脱水性能存在较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污泥 污泥浓缩 污泥脱 比阻 毛细吸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对污泥脱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丽君 李超 李松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31-2434,共4页
考察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浓度、添加量、调理时间和温度对活性污泥脱水和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 m L浓度1%的CTMAB调理污泥效果最佳,重力沉降的滤液体积最大。在最佳用量下,搅拌2 h,搅拌温度60℃时... 考察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浓度、添加量、调理时间和温度对活性污泥脱水和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 m L浓度1%的CTMAB调理污泥效果最佳,重力沉降的滤液体积最大。在最佳用量下,搅拌2 h,搅拌温度60℃时污泥的脱水性能最好,毛细吸水时间为8. 7 s,泥饼含水率下降了25%。通过SEM观察了原污泥和CTMAB调理后的污泥微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污泥脱 泥饼含 毛细吸水时间 CT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工业污泥脱水性能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范述捷 张羽 苏振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18-223,共6页
研究了造纸初沉污泥、生化污泥和气浮化学污泥的基本性质及其分别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调理后污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泥饼含水率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污泥在组分含量和微观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初沉污泥各... 研究了造纸初沉污泥、生化污泥和气浮化学污泥的基本性质及其分别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调理后污泥比阻(SRF)、毛细吸水时间(CST)、泥饼含水率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污泥在组分含量和微观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初沉污泥各指标间的线性相关性不高,用CST、SRF反应脱水性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可用作辅助或定性分析;生化污泥和气浮化学污泥各指标间的线性相关性较高,CST和SRF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7和0.98,CST、SRF与真空抽滤后泥饼的含水率和压滤装置压榨后泥饼含水率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可用于评价两种污泥在带式压滤、板框压滤下的脱水效果,但不能用于评价污泥的离心脱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污泥比阻 毛细吸水时间 泥饼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酶结合CTAB对造纸活性污泥调理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凯 陈云玲 +2 位作者 吴朝军 陈嘉川 杨桂花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8-32,共5页
使用中性纤维素酶或中性蛋白酶结合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调理造纸活性污泥。采用毛细吸水时间测定仪、抽滤和压滤等装置,研究生物酶结合CTAB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与单独使用CTAB调理造纸污泥进行对比。实验结果... 使用中性纤维素酶或中性蛋白酶结合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调理造纸活性污泥。采用毛细吸水时间测定仪、抽滤和压滤等装置,研究生物酶结合CTAB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并与单独使用CTAB调理造纸污泥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酶结合CTAB调理比单独使用CTAB调理对造纸活性污泥脱水能力有更好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酶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造纸活性污泥 毛细吸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