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粒间毛细作用探讨界限含水量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凤玺 张海威 张家齐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118,共4页
土的界限含水量是研究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分类的重要指标.通过建立两球形颗粒之间的液桥作用模型,采用环形近似的方法给出毛细作用力和液桥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通过分析毛细作用力随液桥体积的变化规律,从微观角度对土体的塑限和... 土的界限含水量是研究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分类的重要指标.通过建立两球形颗粒之间的液桥作用模型,采用环形近似的方法给出毛细作用力和液桥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通过分析毛细作用力随液桥体积的变化规律,从微观角度对土体的塑限和液限进行探讨.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毛细作用随着液桥体积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其随液桥体积的变化过程中有2个明显的拐点,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的状态变化存在界限含水量.本次研究从微观角度解释了土体稠度变化的特性,并为液塑限的概念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塑限 毛细作用力 液桥体积 Young-Laplace方程 环形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修复水泥基材料微裂缝的渗透机理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信刚 周镇 +2 位作者 赵华 张晨阳 李玉洁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0-1207,共8页
为了探明微胶囊芯材(环氧树脂)修复水泥基材料微裂缝的毛细渗透机理,采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量环氧树脂的接触角及表面张力,并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环氧树脂在水泥基材料裂缝表面的润湿效果,研究温度、裂缝宽度、环氧树脂种类等因素对环... 为了探明微胶囊芯材(环氧树脂)修复水泥基材料微裂缝的毛细渗透机理,采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量环氧树脂的接触角及表面张力,并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环氧树脂在水泥基材料裂缝表面的润湿效果,研究温度、裂缝宽度、环氧树脂种类等因素对环氧树脂渗透能力的影响,建立了毛细渗透理论模型,进行模拟渗透试验.结果表明:在20~50℃范围内,升高温度能降低环氧树脂黏度,增强环氧树脂在水泥基材料微裂缝中的毛细渗透能力;环氧树脂在窄裂缝(一般小于200μm)中渗透时,初期可忽略其自身重力影响,渗透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毛细作用;在裂缝宽度为50~200μm时,环氧树脂的毛细渗透能力与裂缝宽度成反比,宽度越小毛细作用越明显,毛细渗透能力越强;环氧树脂E‐51的毛细渗透能力相比环氧树脂E‐44增强约17.4%,荧光环氧树脂相比普通环氧树脂的毛细渗透能力降低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水泥基材料 自修复 渗透机理 毛细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瓦斯测压下向钻孔自动排水实验装置研制
3
作者 徐毅豪 秦汝祥 +2 位作者 贾明乐 刘忠平 张成功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6-180,186,共6页
煤层瓦斯测压下向钻孔积水会导致测压不准,研究既能排水又不影响测压进程和测压结果的装置是下向钻孔测压亟待解决的难题。设计了自动排水装置,利用弹性膜实时感知排水时机,实现了自动化排水;试验研究了弹性膜弹性参数,确定膜的最佳厚度... 煤层瓦斯测压下向钻孔积水会导致测压不准,研究既能排水又不影响测压进程和测压结果的装置是下向钻孔测压亟待解决的难题。设计了自动排水装置,利用弹性膜实时感知排水时机,实现了自动化排水;试验研究了弹性膜弹性参数,确定膜的最佳厚度为0.3~1.0 mm;基于气体压力差与毛细作用力原理,推算了最优排水区间;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种煤层瓦斯测压下向钻孔自动排水实验装置并开展排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测压气室气压为0.152×10^(5)Pa,排水管管径为15 mm,毛细管内径为0.2 mm、数量为950根时,排水速度为0.444 3 cm^(3)/s,该装置可以实现连续缓慢排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积水 气体压 毛细作用力 连续缓慢排水 自动排水模块 弹性膜 最优排水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