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滴灌施肥周期和毛管布设方式对苹果树细根直径时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陈静航 叶蕊蕊 +4 位作者 孙建喜 罗利华 李灿 吴勇 胡田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为探明不同滴灌施肥策略对苹果树细根直径的调控效应,于2019—2021年开展二因素二水平完全组合设计田间试验,毛管布设方式设置一行一管和一行两管,施肥周期设置15 d和30 d,采用微根管原位监测技术,分苹果树正南、正西及东北3个方位和0~1... 为探明不同滴灌施肥策略对苹果树细根直径的调控效应,于2019—2021年开展二因素二水平完全组合设计田间试验,毛管布设方式设置一行一管和一行两管,施肥周期设置15 d和30 d,采用微根管原位监测技术,分苹果树正南、正西及东北3个方位和0~19、19~38、38~57、57~76 cm不同深度土层,持续观测苹果树活跃生长期内细根直径的动态变化,分析了苹果树细根直径对毛管布设方式和施肥周期的响应。结果表明:细根直径主要集中在0.5~1.5 mm范围内,约占90%,0~0.5 mm和1.5~2.0 mm直径的细根占比很少。在夏季之前,直径≤1.0 mm的细根增多;夏季之后,细根直径加粗,直径>1.0 mm的细根迅速增加。相较于施肥周期15 d,施肥周期30 d在2020年6—11月和2021年4—7月均能增加细根直径;在大部分土层中,施肥周期30 d会增加细根直径,施肥周期15 d会减小细根直径;在2020年正南和东北方向上,施肥周期15 d会减小细根直径,施肥周期30 d会增加细根直径。一行一管较一行两管在2020年和2021年8月均能增加细根直径;在浅中层土壤(0~38 cm土层)中,一行两管趋向于增加细根直径,在中深层土壤(38~76 cm土层)中,一行一管趋向于增加细根直径;在2021年正南和东北方向上,一行一管会增加细根直径,一行两管会减少细根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 细根直径 滴灌施肥周期 毛管布设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施肥参数对苹果树细根生长与周转的影响
2
作者 陈静航 张绍武 +3 位作者 杨金鑫 叶蕊蕊 孙建喜 胡田田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6-446,共11页
为揭示不同水肥一体化模式下苹果树细根时空分布规律,探明不同滴灌施肥参数对苹果树细根生长的调控效应,2019—2021年进行二因素二水平完全组合设计田间试验,毛管布设方式设置一行一管和一行两管,施肥周期设置15 d和30 d,采用微根管原... 为揭示不同水肥一体化模式下苹果树细根时空分布规律,探明不同滴灌施肥参数对苹果树细根生长的调控效应,2019—2021年进行二因素二水平完全组合设计田间试验,毛管布设方式设置一行一管和一行两管,施肥周期设置15 d和30 d,采用微根管原位监测技术,持续观测苹果树活跃生长期内细根的生长和死亡情况,分析了苹果树细根生长和周转对毛管布设方式和施肥周期的响应动态。细根现存量和生长量随季节动态变化为单峰曲线,细根死亡量为双峰曲线。与施肥周期30 d相比,施肥周期15 d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均能显著提高细根现存量、生长量和死亡量。毛管布设方式对苹果树细根现存量和死亡量的影响在时间上未达到显著水平,对细根生长量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空间分布上,一行两管的细根现存量、生长量和死亡量在19~38 cm土层中显著大于一行一管,在57~76 cm土层中规律相反。毛管布设方式和施肥周期及其交互作用均对根系周转率有显著影响,一行一管、施肥周期15 d较其他处理能够加快细根周转。施肥周期对苹果树细根生长和死亡有较明显的调控效应,而毛管布设方式能调节细根的空间分布,一行一管、施肥周期15 d处理较其他处理更有利于提高细根现存量和生长量,加快细根周转,优化细根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 细根现存量 细根周转 滴灌施肥周期 毛管布设方式 微根管根系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技术参数及施肥周期对苹果根区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3
作者 张绍武 胡田田 +2 位作者 陈绍民 李鸿祥 章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87,共9页
为揭示不同滴灌技术参数及施肥周期对苹果根区土壤硝态氮动态及分布的影响,探究适于渭北地区矮化密植苹果园的技术参数,以4 a生苹果树为试验对象,开展田间滴灌施肥试验。设置毛管布置方式(一行一管,P_(1);一行两管,P_(2))、滴头间距(30 ... 为揭示不同滴灌技术参数及施肥周期对苹果根区土壤硝态氮动态及分布的影响,探究适于渭北地区矮化密植苹果园的技术参数,以4 a生苹果树为试验对象,开展田间滴灌施肥试验。设置毛管布置方式(一行一管,P_(1);一行两管,P_(2))、滴头间距(30 cm,D_(1);50 cm,D_(2))、施肥周期(15 d,T_(1);30 d,T_(2))3个试验因素,监测根区土壤硝态氮在生育期内的时空分布特征。试验年份为平水年且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在此条件下研究表明,T_(1)和T_(2)处理硝态氮含量变化分别为7.06~168.36 mg·kg^(-1)和9.73~248.86 mg·kg^(-1)。延长施肥周期使0~40 cm和80~100 cm土层硝态氮变化幅度加大,并加剧硝态氮向深层移动,减少了0~60 cm土层(根系层)中硝态氮含量。与P_(1)相比,P_(2)处理使垂直树行方向硝态氮的扩散范围增大但垂直深度减小;与D_(1)相比,D_(2)处理使垂直树行方向和垂直深度分布范围增大。在沿树行方向,在P_(2)条件下,D_(1)处理下硝态氮分布更均匀。综上所述,P_(2)D_(1)T_(1)组合可增加硝态氮在根区的分布范围和均匀度以及与根系的接触面积,减少根区外硝态氮淋失,较适用幼龄矮化密植的苹果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滴灌施肥 毛管布设 滴头间距 施肥周期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自制滴灌新技术
4
作者 张文渊 《上海蔬菜》 2001年第1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蔬菜 日光温室 自制滴灌技术 毛管布设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