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膜下滴灌毛管布置方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1
1
作者 蔡焕杰 邵光成 张振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8,共4页
根据 2 0 0 0年 5~ 8月在新疆石河子 12 1团土壤改良实验站进行了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毛管布置形式的试验研究 ,毛管间距 110 cm基本能满足外行棉花对水分的需求。通过对 3种不同毛管间距条件下棉花株高、叶面积、根长、产量和品质的比较 ... 根据 2 0 0 0年 5~ 8月在新疆石河子 12 1团土壤改良实验站进行了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毛管布置形式的试验研究 ,毛管间距 110 cm基本能满足外行棉花对水分的需求。通过对 3种不同毛管间距条件下棉花株高、叶面积、根长、产量和品质的比较 ,毛管间距 110 cm,一条毛管灌溉 4行棉花的布置方式较好。它比常规布置方式可节省毛管用量 1/ 3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膜下滴灌 毛管布置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采棉模式下滴灌毛管布置方式对土壤水盐运移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萌萌 吕廷波 +2 位作者 何新林 曹玉斌 王东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0-44,54,共6页
滴灌毛管布置是膜下滴灌的重要参数,为了研究机采棉模式下其对土壤水分、盐分及生长的影响,通过膜下滴灌测坑试验,设计2种不同滴灌毛管布置方式。结果表明:三管布置下根区的土壤含水率适宜棉花生长,其土层剖面盐分在棉花根系层形成淡化... 滴灌毛管布置是膜下滴灌的重要参数,为了研究机采棉模式下其对土壤水分、盐分及生长的影响,通过膜下滴灌测坑试验,设计2种不同滴灌毛管布置方式。结果表明:三管布置下根区的土壤含水率适宜棉花生长,其土层剖面盐分在棉花根系层形成淡化脱盐区,灌水、控盐效果好;由于两管布置在棉花宽行间,湿润峰边缘距离棉花窄行较近,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棉花根区受水分、盐分的胁迫。滴灌毛管布置不同导致土壤水分分布、盐分分布不同,进而对棉花的生长及产量产生了影响,最终导致棉花的水分利用效率存在着差异,三管布置下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为1.35 kg/m^3,明显高于两管布置的1.28 kg/m^3。综上,建议在新疆地区种植机采棉可大力推广三管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毛管布置 土壤盐分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干旱区成龄葡萄滴灌田间毛管布置方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萌 张江辉 +3 位作者 虎胆.吐马尔白 白云岗 刘洪波 丁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109,共7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Hydrus-2D软件模拟双管不对称布置和三管布置下的水分入渗特征,分析与葡萄根系分布的耦合程度。采用大田试验进行了验证,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双管不对称和三管布置条件下湿润剖面比较接近,双管不对称...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Hydrus-2D软件模拟双管不对称布置和三管布置下的水分入渗特征,分析与葡萄根系分布的耦合程度。采用大田试验进行了验证,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双管不对称和三管布置条件下湿润剖面比较接近,双管不对称布置模式水分分布比较均匀,垂直湿润深度在60 cm左右,水平湿润宽度约100 cm;三管布置模式的垂直湿润深度为60 cm,水平湿润宽度约120 cm。双管流量不对称布置在产量及葡萄生长等方面均能达到三管布置方式的效果。确定采用双管流量不对称布置方式可以替代三管布置方式,同时,也说明在田间毛管布置方式筛选及优化分析时,采用数学模型分析的方法,可大大减少进行野外试验的工作量,在简化研究过程的同时能够得到科学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根系分布 水分入渗特征 滴灌 毛管布置方式 模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田薄壁边缝式滴灌带毛管布置方式的研究
4
作者 吕新 侯振安 +8 位作者 张祥坤 肖丽 王逸飞 王芳 朱磊 李振河 郭世民 吕兵瑞 鲍柏杨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275-277,共3页
采用新型薄壁边缝式滴灌带,在新疆不同土壤条件下进行不同方式的配置,研究分析了不同配置方式下对棉花产量、节水效果、成本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砂壤土上深埋式滴灌(埋深35 cm)可显著提高棉花籽棉产量,提高水产比和水效益,降低成本... 采用新型薄壁边缝式滴灌带,在新疆不同土壤条件下进行不同方式的配置,研究分析了不同配置方式下对棉花产量、节水效果、成本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砂壤土上深埋式滴灌(埋深35 cm)可显著提高棉花籽棉产量,提高水产比和水效益,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浅埋式滴灌可明显降低成本,但节水效果和增产效果较差,在砂壤土上的应用须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棉花 毛管布置 效益 新疆 配置方式 棉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毛管布置方式和灌水量对温室番茄早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郭莉杰 曹红霞 +1 位作者 吴宣毅 李红峥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1-123,132,共4页
通过日光温室番茄膜下滴灌试验,以20cm标准蒸发皿累积蒸发量为基础,研究不同滴灌毛管布置方式和灌水量组合对番茄早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毛管布置方式对番茄成熟期有显著的影响,1管2行处理番茄成熟期明显早于1管1行处理;1... 通过日光温室番茄膜下滴灌试验,以20cm标准蒸发皿累积蒸发量为基础,研究不同滴灌毛管布置方式和灌水量组合对番茄早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毛管布置方式对番茄成熟期有显著的影响,1管2行处理番茄成熟期明显早于1管1行处理;1管2行处理的早期产量也显著大于1管1行处理;在相同的毛管布置方式下,番茄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番茄品质指标大体上也呈现出与产量相同的趋势,但是不同的品质指标对水分的响应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布置 膜下滴灌 日光温室 番茄 产量 品质 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毛管布置形式条件下棉花膜下滴灌水盐分布规律
6
作者 张明 张胜江 曹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A01期95-97,共3页
针对新疆膜下滴灌改良盐碱地中存在的毛管布置对土壤水盐分布影响规律问题,通过田间对比试验不同毛管布置形式下棉花膜下滴灌水盐分布特点的初步探讨研究,以期为膜下滴灌改良盐碱地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一管两行的布置方式无论在... 针对新疆膜下滴灌改良盐碱地中存在的毛管布置对土壤水盐分布影响规律问题,通过田间对比试验不同毛管布置形式下棉花膜下滴灌水盐分布特点的初步探讨研究,以期为膜下滴灌改良盐碱地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一管两行的布置方式无论在水分分布还是盐分分布都较一管四行有利于作物生长与盐碱地改良,但是,在生产实际中,农民多采用一管四行的布置方式,因此从盐碱地改良与提高作物产量等综合因素考虑上还有待研究确定综合效益最优的毛管布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毛管布置形式 棉花 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管不同布置方式下滴灌管网压力流量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贺贺 张志华 《农技服务》 2015年第10期185-186,共2页
为了研究滴灌毛管环状布置和树状布置方式下管网的压力流量分布规律,本文以工作压力、毛管布置形式、环(树)数为试验因素,采用全处理安排试验方案,研究了两种毛管布置方式下管网的流量分配情况、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工作压力下... 为了研究滴灌毛管环状布置和树状布置方式下管网的压力流量分布规律,本文以工作压力、毛管布置形式、环(树)数为试验因素,采用全处理安排试验方案,研究了两种毛管布置方式下管网的流量分配情况、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工作压力下环状管网各毛管的流量分配比树状管网各毛管的流量分配更均匀;三种工作压力下环状管网毛管各测点压力值高于树状管网毛管相应测点压力值,且环状管网各测点压力分布变化幅度较小。因此,采用毛管环状布置有利于提高管网均匀度和系统压力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环状布置 毛管树状布置 流量分配 灌水均匀度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布置方式对土壤水盐运移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汪昌树 杨鹏年 +2 位作者 于宴民 邸飞艳 黄繁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5,共8页
以棉花主要根系层各生育期保持适宜土壤含水率为灌水目标,设置一膜单管四行和一膜双管四行两种毛管布置方式,以TRIME-T3管式TDR测定土壤含水率指示灌水,开展膜下滴灌大田试验,研究了干旱区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分布特征,并对... 以棉花主要根系层各生育期保持适宜土壤含水率为灌水目标,设置一膜单管四行和一膜双管四行两种毛管布置方式,以TRIME-T3管式TDR测定土壤含水率指示灌水,开展膜下滴灌大田试验,研究了干旱区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及分布特征,并对不同滴灌模式下的棉花产量和灌溉水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单、双管布置棉花生育期内灌溉定额分别为390、550 mm;双管布置在10~40 cm棉花主要根系层形成适宜作物生长的淡化脱盐区,生育期内棉花主要根系层土壤含水率处于适宜的范围,灌水均匀度高,控盐效果好,棉花生长不受水盐胁迫;单管布置盐分随水分运移至湿润锋边缘至外行,棉花主要根系层有积盐的趋势,加上滴头流量大,不利于淡化脱盐区的形成。膜下滴灌毛管布置方式决定土壤水盐分布特征,进而影响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单、双管布置棉花产量分别为5 355、6 075 kg·hm^(-2),灌溉水生产效率分别为1.38、1.11 kg·m^(-3),单管布置灌溉水生产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毛管布置 水盐运移 灌溉水生产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技术参数对静宁苹果园蓄水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9
作者 刘铠源 刘战东 +2 位作者 宋永锋 张鹤 孟永宏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3-109,118,共8页
探究苹果膜下滴灌技术参数施肥周期、滴头间距和毛管布置方式对土壤蓄水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提出静宁苹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优选参数。于2022-2023年在甘肃静宁县优质产区开展田间水肥一体化滴灌试验,以6 a生短枝富士苹果... 探究苹果膜下滴灌技术参数施肥周期、滴头间距和毛管布置方式对土壤蓄水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提出静宁苹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优选参数。于2022-2023年在甘肃静宁县优质产区开展田间水肥一体化滴灌试验,以6 a生短枝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施肥周期(T)、滴头间距(D)、毛管布置方式(P)3个试验因素,施肥周期设置15 d (T15)、30 d (T30) 2个水平,滴头间距设置30 cm (D30)、50 cm (D50) 2个水平,毛管布置方式设置一行一管(P1)、一行两管(P2),共8个技术模式。测定不同技术模式下苹果全生育期0~10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和产量。结果表明:(1)膜下滴灌技术参数T、D、P对各生育阶段苹果园土壤蓄水量显著性影响不一,T、D、P对花芽分化期、膨大中后期苹果园0~1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均显著,3个因素的二阶、三阶交互作用对0~1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的影响均不显著。(2)T、D、P组合下的不同技术模式在苹果生育期内土壤日耗水量随苹果生长发育,日耗水量逐渐增加,至膨大期达到最大。(3)T可显著提高产量,T15较T30的显著提高3 321.10 kg/hm^(2),对WUE无显著影响;D对产量、WUE均无显著影响;P对产量、WUE均有显著影响,P2较P1的分别提高3 910.29 kg/hm^(2)、1.34 kg/(hm^(2)·mm);T、D、P三个因素中的二阶、三阶交互作用中,除T与P的交互作用外,对产量、WUE的影响均不显著。施肥周期15 d、滴头间距30 cm和一行两管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能显著提高产量和WUE,该组合参数可作为静宁苹果园高产节水的推荐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周期 滴头间距 毛管布置方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春小麦生长发育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蒋桂英 魏建军 +2 位作者 刘萍 刘建国 林茹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4,73,共6页
试验于2009—2010在石河子大学试验站进行,设置了滴灌和漫灌两种灌溉方式,滴灌又设置了一管四行和一管六行两种滴灌带布置方式,目的在于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及不同毛管布置方式对滴灌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 试验于2009—2010在石河子大学试验站进行,设置了滴灌和漫灌两种灌溉方式,滴灌又设置了一管四行和一管六行两种滴灌带布置方式,目的在于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及不同毛管布置方式对滴灌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与传统漫灌相比,株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增加,叶绿素后期下降缓慢,滴灌可降低小麦干物质在营养器官中的分配率,促进干物质向籽粒中分配,防止后期叶片早衰;滴灌比漫灌相比灌水量降低了25%,产量平均增加14.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5.4%。滴灌小麦实行一管四行毛管布置与一管六行相比受水均匀,不同边行间植株生长差异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比一管六行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滴灌 毛管布置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膜下滴灌两种布管方式下的土壤水盐运移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昕馨 董新光 刘磊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42,45,共4页
从土壤水分分布、盐分迁移两个方面分析了膜下滴灌两种毛管布置方式下的土壤水盐运移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花主根层土壤水分分布方面,1管2行的水分均匀度明显优于1管4行,灌水前后,1管2行内行与外行的土壤含水量差值小于1%;在盐分运... 从土壤水分分布、盐分迁移两个方面分析了膜下滴灌两种毛管布置方式下的土壤水盐运移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花主根层土壤水分分布方面,1管2行的水分均匀度明显优于1管4行,灌水前后,1管2行内行与外行的土壤含水量差值小于1%;在盐分运移方面,1管2行在棉花主根层形成两个淡化脱盐区,更有利于抑制盐分对作物生长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水分分布 盐分运移 棉花 毛管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模式对苹果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利华 胡田田 +4 位作者 陈绍民 李灿 李梦月 崔晓路 臧学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110,119,共11页
【目的】研究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不同生育期苹果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黄土高原洛川矮砧密植苹果园水肥一体化生产模式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毛管布置方式(一行两管和一行一管)、滴头间距(30和50 cm)、施肥周期(15和30 d)3... 【目的】研究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不同生育期苹果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黄土高原洛川矮砧密植苹果园水肥一体化生产模式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毛管布置方式(一行两管和一行一管)、滴头间距(30和50 cm)、施肥周期(15和30 d)3种滴灌施肥技术参数,设计三因素二水平完全组合试验,通过对开花期、新梢旺长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期、成熟期5个不同生育期苹果叶片的取样分析,研究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叶片氮、磷、钾、钙、镁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就毛管布置方式而言,一行两管处理较一行一管可有效增加苹果叶片磷、镁含量,但会使叶片钾含量降低。与滴头间距50 cm相比,间距30 cm处理苹果叶片的钾、镁含量均有所增加。毛管布置方式和滴头间距对叶片氮含量的影响随苹果生育期的变化而改变。与毛管布置方式和滴头间距相比,施肥周期对苹果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影响更大,施肥周期15 d较30 d处理可有效增加苹果叶片磷、钾、钙、镁含量,但降低了叶片氮含量。不同处理组合相比,一行两管、滴头间距30 cm、施肥周期15 d的组合处理可使苹果叶片磷、钙、镁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黄土高原洛川矮砧密植苹果园最佳滴灌施肥技术参数为一行两管、滴头间距30 cm、施肥周期15 d,该组合有利苹果叶片矿质元素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水肥一体化 叶片矿质元素 毛管布置方式 滴头间距 施肥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工程土壤湿润比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德志 侯大伟 周强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7年第1期47-48,共2页
自2009年山东省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来,文登区的微灌节水工程得到广泛开展,滴灌因其省水、节能、提高肥效、灌水均匀、增产显著、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山丘区果园、蔬菜大棚等经济作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在具体... 自2009年山东省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来,文登区的微灌节水工程得到广泛开展,滴灌因其省水、节能、提高肥效、灌水均匀、增产显著、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山丘区果园、蔬菜大棚等经济作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对土壤湿润比的计算往往不准确,影响工程投资与效益发挥。根据《微管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和已有的试验资料,探讨了滴灌工程可行的土壤湿润比计算方法,可供在设计时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润比 滴灌 毛管布置 滴头流量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