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永春毛竹种群生物量和能量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彭在清 林益明 +4 位作者 刘建斌 邹秀红 郭志坚 郭启荣 林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9-583,共5页
研究了福建省永春县毛竹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能量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 :(1)永春毛竹种群的现存生物量为6 474.874g/m2 ,其中地上部分为 46 76 .6 39g/m2 ,占 72 .2 3% ;地下部分为 1798.2 35g/m2 ,占 2 7.77% ;其各组分分别为 :杆 3736 .2... 研究了福建省永春县毛竹种群的生物量结构、能量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 :(1)永春毛竹种群的现存生物量为6 474.874g/m2 ,其中地上部分为 46 76 .6 39g/m2 ,占 72 .2 3% ;地下部分为 1798.2 35g/m2 ,占 2 7.77% ;其各组分分别为 :杆 3736 .2 0 0 g/m2 、枝 772 .0 6 9g/m2 、叶 16 8.370 g/m2 、竹蔸 10 5 9.115 g/m2 、鞭根 739.12 0 g/m2 ;(2 )毛竹种群生物量在Ⅰ至Ⅳ度的分配为 :5 .12 % ,40 .5 2 % ,39.82 % ,14.5 4% ;(3)毛竹种群的能量现存量为 12 46 89.5 76kJ/m2 ,其中地上部为 912 18.36 1kJ/m2 (占 73.16 % ) ,地下部为 334 71.2 15kJ/m2 (占 2 6 .84% ) ;(4 )能量现存量在Ⅰ至Ⅳ度的分配为 :5 .0 8% ,40 .38% ,39.80 % ,14.7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毛竹种群 生物量 能量 永春县 分配规律 根枝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种群生长的动态模型分析
2
作者 郭志才 孙泉本 王建平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7期11-12,23,共3页
本文对毛竹种群和其它树木种群的生长竞争平衡态建立了动态模型。为得到模型系统的平衡解,文章运用特征值方法对该模型系统的平衡态做了进一步分析,最后对模型平衡态进行了数据验证。
关键词 毛竹种群 竞争 动态模型 平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毛竹种群不同年龄分株间胸径大小关系的影响
3
作者 杨刚 《绿色科技》 2016年第9期36-37,共2页
指出了毛竹属于大型克隆植物,可以通过地下竹鞭实现生理整合作用,相互进行资源转移,调节资源的配置使用。通过对毛竹种群施肥,可以改善种群生长林地的土壤环境,使资源配置发生变化,进而对毛竹种群中各分株之间的生理整合作用产生影响,... 指出了毛竹属于大型克隆植物,可以通过地下竹鞭实现生理整合作用,相互进行资源转移,调节资源的配置使用。通过对毛竹种群施肥,可以改善种群生长林地的土壤环境,使资源配置发生变化,进而对毛竹种群中各分株之间的生理整合作用产生影响,改变不同年龄分株间的生长关系。研究了施肥对毛竹种群生长的影响,为生产中实现针对性的获取毛竹材料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分析了重点施肥对毛竹种群不同分株间胸径大小关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毛竹种群 不同年龄分株 胸径大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无性系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分形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操 金爱武 朱强根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7,共7页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是主要通过地下茎无性繁殖的散生竹类,研究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可以揭示毛竹种群的空间生长特性和生态适应机制。本文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对毛竹无性系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是主要通过地下茎无性繁殖的散生竹类,研究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可以揭示毛竹种群的空间生长特性和生态适应机制。本文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对毛竹无性系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分形特征,种群计盒维数在1.449 4-1.596 6之间,信息维数在0.432 2-0.468 7之间。毛竹无性系种群的计盒维数值接近最大理论值2,总体对生态空间的占据能力较强。毛竹种群格局分布类型表现为随机分布,其信息维数与种群分布格局的聚集强度不相关。运用扩散系数法分析也表明,毛竹种群格局的分布表现为随机性,但各样地之间的聚集强度指数仍存在一定的差异,种群格局聚集强度与分株种群的斑块特征和水平空间分布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种群 计盒维数 信息维数 分形特征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子坪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根系的吸收能力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冲 董文渊 郑进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6-187,191,共3页
为生态竹林建设的管理管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吸附甲烯蓝法对海子坪天然毛竹根系吸收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分株年龄与根系的吸收能力存在密切关系,壮龄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根系吸收能力最强,幼龄最弱;天然毛竹无性... 为生态竹林建设的管理管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吸附甲烯蓝法对海子坪天然毛竹根系吸收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分株年龄与根系的吸收能力存在密切关系,壮龄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根系吸收能力最强,幼龄最弱;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根系具有密度大、体积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无性系种群 吸收能力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