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热带毛竹林生态系统碳通量与土壤呼吸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敏霞 江洪 +3 位作者 陈晓峰 黄鹤凤 舒海燕 吴梦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50,共10页
以浙江省安吉县毛竹林(Phyllostachys edulis)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LI-Cor 8150自动观测系统,分析2014年毛竹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和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为单... 以浙江省安吉县毛竹林(Phyllostachys edulis)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LI-Cor 8150自动观测系统,分析2014年毛竹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和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最高值出现在14:00~16:00,最低值出现在06:00;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存在明显日变化特征,变化趋势为“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2:00;而生态系统呼吸(RE)和土壤呼吸速率呈相同的年变化趋势,为“单峰型”,夏季高、冬季低,且均对温度变化较敏感。毛竹林土壤呼吸速率和生态系统呼吸量(RE)主要受高于20℃大气温度和5 cm土壤温度影响,与水分相关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毛竹林生态系统 碳通量 土壤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吉毛竹林生态系统水分收支的研究
2
作者 舒海燕 江洪 +3 位作者 陈晓峰 孙文文 马锦丽 吴孟霖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102,共9页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观测安吉毛竹林生态系统2013年的水汽通量,同时结合降雨量对该生态系统的水分收支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明确其水收支情况及其影响因子,以揭示毛竹林的水分利用能力,进而为其科学栽培和水分管理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毛竹林...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观测安吉毛竹林生态系统2013年的水汽通量,同时结合降雨量对该生态系统的水分收支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明确其水收支情况及其影响因子,以揭示毛竹林的水分利用能力,进而为其科学栽培和水分管理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毛竹林生态系统全年表现为水汽源,7月份最高(108.85kg·m^(-2)),12月份最低(19.67kg·m^(-2)),但在2月份和6月份存在着小的波谷.全年降水量和蒸散量呈较弱的正相关关系(r=0.145,p>0.05),蒸散主要集中于5—8月份,7月份最大,达到108.85mm,而降水较为分散,6月份有最大值,为394.5mm,且全年除了1、7和11月份的蒸散量略高于降水量外,其余各月均较低;不同季节的降雨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而蒸散量(水汽通量)则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此外,全年水汽通量受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p<0.05),7月份则受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的双重影响.总之,2013年全年降雨总量达到1 508.5mm,蒸散量为749.07mm,蒸散量占到降水总量的49.7%,全年水分利用效率仅2.1g·kg-1,表明该毛竹林的地表径流较大,水分利用能力偏弱,若进行人工经营和管理,除了考虑环境因子变化外,还须注意合理用水,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技术 毛竹林生态系统 水分收支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大岗山毛竹林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兵 王燕 +2 位作者 郭浩 赵广东 白秀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42,共4页
采用收获法研究了江西大岗山毛竹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毛竹各器官碳密度波动在0.4630~0.4917g/g,其大小顺序为竹枝>竹秆>蔸根>竹蔸>竹叶。随着毛竹年龄的增长,碳密度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在毛竹林植被... 采用收获法研究了江西大岗山毛竹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毛竹各器官碳密度波动在0.4630~0.4917g/g,其大小顺序为竹枝>竹秆>蔸根>竹蔸>竹叶。随着毛竹年龄的增长,碳密度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在毛竹林植被层中,碳密度依次为:竹枝>竹秆>竹鞭>蔸根>鞭根>竹蔸>竹叶>林下植被>枯落物。毛竹林生态系统土壤层碳密度以0~20cm层最高,且各层次之间碳密度差异极显著。毛竹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243.22t/hm2,其中土壤层碳贮量占84.03%,植被层占15.97%。毛竹林生态系统年固碳量为12.15t/(hm2.a)。其中植被层年固碳量为11.36t/(hm2.a),土壤层年固碳量为0.79t/(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生态系统 碳贮量 江西大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吉毛竹林非生长季CO_2通量与其光合响应关系探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舒海燕 江洪 +3 位作者 陈晓峰 孙文文 马锦丽 张敏霞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2期15-25,共11页
利用涡度相关法和生理生态法(光合)对安吉毛竹林生态系统非生长季(2014.10—2015.4,无2月)的CO_2通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基于涡度的生态系统净交换量(NEE)和基于光合的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P)日变化均呈... 利用涡度相关法和生理生态法(光合)对安吉毛竹林生态系统非生长季(2014.10—2015.4,无2月)的CO_2通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基于涡度的生态系统净交换量(NEE)和基于光合的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EP)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受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直接影响,在午间12:00前后有最大值,且两者均表现为秋季最大(10月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就各月而言,基于光合测定的NEP日最大值和月总量均低于涡度相关技术白天的测定值,但均占到后者的40%和65%以上,在毛竹光合能力比较强的10、11和4月,所占比例更大。表明在白天,安吉毛竹林生态系统的NEP主要取决于毛竹的光合作用。此外,观测期间,毛竹林生态系统在的净初级生产力总量为1365.59 gCO_2·m^(–2),吸收的碳约372.44 gC·m^(–2),整体表现为较强的碳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生态系统 非生长季 涡度相关技术 光合作用 净初级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