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植密度下毛白杨叶枯落物分解特征分析
1
作者 孙世磊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毛白杨叶枯落物分解特征。【方法】应用实验分析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以某苗圃基地Populustomentosa Carrière S86无性系毛白杨为研究对象,共计种植45株,设计2m×2m(下简称D22);4m×3m(下...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毛白杨叶枯落物分解特征。【方法】应用实验分析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以某苗圃基地Populustomentosa Carrière S86无性系毛白杨为研究对象,共计种植45株,设计2m×2m(下简称D22);4m×3m(下简称D43);4m×5m(下简称D45)三个不同种植密度水平进行实验。【结果】(1)种植密度对质量残留率的影响较为显著,较高的种植密度将带来较低的质量残留率;(2)不同种植密度下,叶枯落物的主要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D45、D43和D22组别的N、C、P三种养分含量最高,且C∶N指标在D22组别较高;(3)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养分残留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4)较高的种植密度有助于提升叶枯落物的分解速率;(5)叶枯落物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和C∶N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而与其他同类指标之间则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种植密度对于毛白杨叶枯落物的特征仍然存在较复杂的影响,特别是对各项主要指标的影响并不一致,因此,仍需通过智能计算等方法进一步确定最为合理的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叶 枯落物 分解产物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叶对畜禽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宏胜 杜小丽 徐继英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4,共2页
采用杯碟法对毛白杨叶提取物(Y)及其水煎液(CS)进行了畜禽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观察。结果表明CS、Y对畜禽常见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Y的抑菌效果比CS强。此外,还用试管法测定了两种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关键词 毛白杨叶 病原菌 抑菌试验 中草药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叶提取物对常见病原菌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宏胜 杜小丽 +3 位作者 徐继英 郁杰 李新圃 罗金印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1年第6期14-16,共3页
用杯碟法对毛白杨叶提取物 (Y)与痢特灵及氟哌酸进行了畜禽常见病原菌及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比较。结果表明 ,Y和氟哌酸对畜禽常见病原菌及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均高敏或中敏 ;而痢特灵效果则参差不齐 ,部分菌株甚至出... 用杯碟法对毛白杨叶提取物 (Y)与痢特灵及氟哌酸进行了畜禽常见病原菌及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比较。结果表明 ,Y和氟哌酸对畜禽常见病原菌及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均高敏或中敏 ;而痢特灵效果则参差不齐 ,部分菌株甚至出现抗药。说明 Y的抑菌效果与氟哌酸相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叶提取物 痢特灵 氟哌酸 病原菌 体外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叶提取物对奶牛乳房炎抑菌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宏胜 杜小丽 徐继英 《天津畜牧兽医》 1999年第1期14-15,共2页
用有机溶剂从毛白杨叶中提取出一种物质“Y”,采用杯碟法对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中分离出的8种24株常见主要病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Y对8种病原菌均有强烈的抑菌作用,证明毛白杨叶提取物Y是一种具有高效广谱抑菌活性的... 用有机溶剂从毛白杨叶中提取出一种物质“Y”,采用杯碟法对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中分离出的8种24株常见主要病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Y对8种病原菌均有强烈的抑菌作用,证明毛白杨叶提取物Y是一种具有高效广谱抑菌活性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毛白杨叶 乳房炎 病原菌 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无性系741杨区域试验获得进展
5
《新疆林业》 1989年第1期34-34,共1页
河北林学院新选育的优良无性系741杨,属白杨派新品系。其母本是银白杨×(山杨×小叶杨),父本为毛白杨。经在省内外布设的10个点区域试验证明,741杨的干形、生长速度和材质,均表现出优良的特性。
关键词 区域试验 优良无性系 白杨 材积生长量 干形 通直 林学 毛白杨 生长速度 分枝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