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美利奴羊生长性状和毛用性状的基因组选择研究
1
作者 闫娜娜 古丽孜议娜·阿斯哈尔 +5 位作者 哈尼克孜·吐拉甫 斯木巴提古力·沙哈提奴尔 吾西夏尔·卡尼西 马军德 吴伟伟 刘玲玲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776-4784,共9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美利奴羊核心群生长性状和毛用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和基因组育种值估计,为超细型细毛羊新品种(系)的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疆巩乃斯种羊场中国美利奴羊核心群为研究对象,采集该群体2013-2022年出生个体的系谱数据... 【目的】通过对中国美利奴羊核心群生长性状和毛用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和基因组育种值估计,为超细型细毛羊新品种(系)的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疆巩乃斯种羊场中国美利奴羊核心群为研究对象,采集该群体2013-2022年出生个体的系谱数据、表型数据(初生重、周岁重、日增重、毛长、剪毛量和剪毛后体重)和系统环境效应数据;以2023年该群体999个个体为参考群体进行低深度(1×)测序获得其基因型数据。通过SAS 9.2软件的最小二乘程序分析各系统环境效应,确定模型的固定效应。通过似然比检验模型1与模型2的差异来确定增加母体遗传效应是否对模型产生较大影响,并使用ASREML软件确定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模型,运用ABLUP、GBLUP和ssGBLUP法对各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和基因组育种值估计,并验证准确性。【结果】中国美利奴羊核心群的初生重、周岁重、日增重、毛长、剪毛量和剪毛后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1215~0.1647、0.1434~0.3631、0.1954~0.2545、0.1398~0.1781、0.1129~0.2076、0.2434~0.3017,为中、低遗传力性状。使用ssGBLUP法运用模型2估计的各性状的基因组估计育种值准确性最高,ssGBLUP法相较于ABLUP法总体准确性提高了1.48%~27.02%。【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在对中国美利奴羊核心群的生长性状和毛用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和基因组估计育种值时,应同时考虑个体加性和母体遗传效应的模型并结合ssGBLUP法进行估计能够获得准确性最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利奴羊 生长性状 毛用性状:基因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芯片数据的长白猪繁殖性状基因组选择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阳文攀 刘相杰 +8 位作者 罗冬香 陈梦会 谢瑛 方跃鑫 林婷燕 李爱民 李文静 邓政 丁能水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1,共9页
旨在比较不同基因组预测模型预测准确性与运行效率,以探究支持向量机(SVM)回归与随机森林(RandomForest)回归在基因组预测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本研究使用博瑞迪猪50K液相芯片,采用GBLUP、BayesB、BayesLASSO、SVM回归和RandomFores... 旨在比较不同基因组预测模型预测准确性与运行效率,以探究支持向量机(SVM)回归与随机森林(RandomForest)回归在基因组预测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本研究使用博瑞迪猪50K液相芯片,采用GBLUP、BayesB、BayesLASSO、SVM回归和RandomForest回归等基因组预测模型,对1 001头长白猪繁殖性状进行基因组预测评估。研究发现,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窝重等繁殖性状中,使用SVM回归径向基函数核的评估准确性均最高;产活仔数、窝重在参数C值为1时评估准确性达到最大值,总产仔数在参数C值为2时评估准确性达到最大值。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窝重等繁殖性状中,使用RandomForest回归评估ntree、mtry、nodesize等参数时发现,基因组预测准确性随着参数的变化展现一定的随机性。RandomForest回归模型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窝重中的评估准确性均最高,其次为SVM回归,GBLUP、BayesB、BayesLASSO等模型遗传评估准确性较差且保持一致。交叉验证相关性显示,不同模型遗传评估结果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为0.806~0.995。SVM回归与RandomForest回归等非参数机器学习模型在猪繁殖性状基因组选择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运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算法的使用。随着算法的研究优化,SVM回归与RandomForest回归等非参数机器学习模型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猪 繁殖性状 基因芯片 基因组选择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选择信号鉴定高原型藏羊毛用性状候选基因及关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祁军英 裴全帮 +9 位作者 张文魁 徐腾 左明星 韩步鹰 李雪 刘德会 王松 周佰成 赵凯 田得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511-5526,共16页
旨在通过全基因组受选择区域信号检测结合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性状关联分析鉴定出高原型藏羊羊毛性状新的分子标记和候选基因。本研究采集3~4周岁健康母羊耳组织与羊毛作为试验素材,其中高原型藏羊母羊119只,欧拉型藏羊母羊89只,总计208只... 旨在通过全基因组受选择区域信号检测结合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性状关联分析鉴定出高原型藏羊羊毛性状新的分子标记和候选基因。本研究采集3~4周岁健康母羊耳组织与羊毛作为试验素材,其中高原型藏羊母羊119只,欧拉型藏羊母羊89只,总计208只。利用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和碱基多样性比值(Pi Ratio)进行全基因组选择性清除分析,通过功能注释筛选候选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对108只高原型藏羊进行候选基因外显子Sanger测序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表型数据关联分析,鉴定出与羊毛性状相关的功能位点。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084个受选择区域,注释到1037个候选基因;通过对功能基因的注释并结合文献分析,发现GHR、FGFR3、MC 1R、MITF、FGF5、WNT 2B和WNT 5A等7个基因与羊毛性状有潜在关联,其中FGF 5(exon6:c.954C/T:p.227P/P)同义突变位点和首次发现的FGFR 3(exon6:c.1092C/T:p.364A/A)同义突变位点与羊毛纤维性能关联,并且2个位点均未偏离哈温平衡,这2个基因可能是高原型藏羊羊毛性状重要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发现有助于了解高原型藏羊羊毛性状的生产遗传基础,为该品种绵羊的分子育种技术提供参考,也为保护与利用地方优异种质遗传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型藏羊 基因组选择信号 毛用性状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BLUP和Bayes方法对湘佳黑凤鸡S1系产蛋性状基因组育种值预测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勃攻 杨杰 +2 位作者 肖健 贺喜 张海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试验旨在评估湘佳黑凤鸡S1系产蛋性状遗传参数,比较BLUP和Bayes算法对肉鸡产蛋性状基因组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为湘佳黑凤鸡S1系选育及育种值估计的策略提供依据。研究以2886只黄羽肉鸡品系的产蛋性状为研究对象,利用ASREML软件以平均信... 试验旨在评估湘佳黑凤鸡S1系产蛋性状遗传参数,比较BLUP和Bayes算法对肉鸡产蛋性状基因组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为湘佳黑凤鸡S1系选育及育种值估计的策略提供依据。研究以2886只黄羽肉鸡品系的产蛋性状为研究对象,利用ASREML软件以平均信息约束最大似然法(AIREML)分别估计开产日龄、40周产蛋量以及43周平均蛋重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并基于PBLUP、SSGBLUP、GBLUP和BayesA、BayesB、BayesC模型对产蛋性状基因组育种值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开产日龄遗传力为0.263~0.429,40周产蛋量遗传力为0.213~0.359,43周平均蛋重遗传力为0.441~0.553;开产日龄与40周产蛋量、43周平均蛋重间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72、0.10,表型相关为-0.57、0.10,40周产蛋量和43周平均蛋重间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29和-0.21;在对开产日龄和40周产蛋量的基因组预测准确性上,BayesB方法分别有最高准确性0.236和0.251,BayesC方法对43周平均蛋重有最高的准确性0.345。结果表明:开产日龄和40周产蛋量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43周平均蛋重属于中等偏高遗传力性状。开产日龄和40周产蛋量之间存在强的遗传负相关,与43周平均蛋重呈低的遗传正相关;40周产蛋量与43周平均蛋重间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负相关。对于开产日龄,Bayes方法的基因组预测准确性均高于GBLUP方法,Bayes方法的计算时间远大于GBLUP;对于40周产蛋量,BayesB方法的预测准确性最高;BayesC方法对43周平均蛋重有最高的准确性。综上所述,在湘佳黑凤鸡S1系产蛋性状中应用BayesB方法将获得最高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佳黑凤鸡S1系 产蛋性状 遗传参数 基因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全基因组选择模型分析
5
作者 王月 潘雷博 +4 位作者 陈在杰 林旻 王锋 杨绍华 刘华清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8,共8页
为了更好地在育种中利用一个由蜀恢527和绵恢436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建立了该群体的全基因组选择(GS)模型,并评估出最优模型用于将来筛选强优恢复系,以提高育种效率。在检测了该群体数量农艺性状及基因型后构建了3个GS模型,... 为了更好地在育种中利用一个由蜀恢527和绵恢436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建立了该群体的全基因组选择(GS)模型,并评估出最优模型用于将来筛选强优恢复系,以提高育种效率。在检测了该群体数量农艺性状及基因型后构建了3个GS模型,通过评估GS模型在RIL群体的各类性状上的表现,探究了3个预测模型在该群体中应用的准确性和预测能力。结果表明:水稻RIL群体的抽穗期、有效分蘖数、株高、粒长、粒宽、穗长、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等8个性状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可用于开展GS分析工作。利用高通量测序获得群体的基因型,经筛选过滤后,获得了181份样本的454129个SNPs并构建了3个预测模型。从模型的准确度和预测能力两个方面评估,GBLUP模型总体表现优秀可用于后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基因组选择 农艺性状 高能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筛选皮山红羊和哈萨克羊繁殖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
6
作者 李梦营 依明·苏来曼 +2 位作者 李梦妮 曹琴琴 朱梦婷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 本试验旨在筛选影响皮山红羊与哈萨克羊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方法 采用20×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6只哈萨克羊和10只皮山红羊进行重测序,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NJ树)、群体遗传结构、主成分分析(PCA)、连锁不平衡分析(LD)及全基... 目的 本试验旨在筛选影响皮山红羊与哈萨克羊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方法 采用20×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6只哈萨克羊和10只皮山红羊进行重测序,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NJ树)、群体遗传结构、主成分分析(PCA)、连锁不平衡分析(LD)及全基因组扫描(FST和θπ)等方法筛选绵羊繁殖性状的受选择区域,进一步注释候选基因,GO和KEGG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挖掘出1 494 606 332个SNPs,其中哈萨克羊90 698 905个SNPs,皮山红羊140 907 427个SNPs。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哈萨克羊聚在一起,皮山红羊聚在一起;LD衰减分析发现皮山红羊和哈萨克羊的衰减速率不同,皮山红羊衰减较快,哈萨克羊较慢,哈萨克羊的驯化程度高于皮山红羊;通过F_(ST)和θπ方法获得489个受选择区域,取两种方法的交集筛选到269个受选择区域,共注释到877个基因,包括与生长性状相关DLK1等231个基因,与繁殖性状相关GDF9等297个基因,主要富集在cAMP信号通路、GnRH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结论 本研究发现哈萨克羊和皮山红羊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297个繁殖性状相关的基因可作为多胎绵羊选育的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新疆地方绵羊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重测序 皮山红羊 哈萨克羊 繁殖性状 选择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锥生长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与优良子代早期评选 被引量:1
7
作者 魏瑞研 张卫华 +1 位作者 徐放 林元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3-91,共9页
【目的】开展红锥全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研究和优良子代早期评选,对快速选育优良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红锥全分布区内226个无性系和覆盖23个半同胞家系的479株子代为试验材料,通过高通量重测序获取基因型分型数... 【目的】开展红锥全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研究和优良子代早期评选,对快速选育优良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红锥全分布区内226个无性系和覆盖23个半同胞家系的479株子代为试验材料,通过高通量重测序获取基因型分型数据,针对生长性状开展GS研究,采用5折交叉验证法评估5种GS模型和10种SNPs数量对GS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基于GS预测模型估计候选群体的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GEBV),采用布雷金多性状评定法进行优良子代个体的早期综合评选。【结果】训练群体中,胸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2.73%,大于树高(17.13%),它们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63,P<0.001);树高和胸径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参考群体和候选群体经重测序分型、数据质控后,每个个体得到790877个SNPs,这些SNPs较均匀地分布在红锥基因组上。基于基因组最佳无偏估计(genomic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GBLUP)模型,训练群体树高和胸径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2和0.48,不同标记SNPs数量对遗传力估计影响很小。在五种GS模型中,树高GS预测准确性最高的是Bayes B模型(0.21),胸径则是Bayes ridge regression(BRR)模型(0.06);贝叶斯模型预测准确性要优于GBLUP模型,但它们之间差异不显著。对于10种SNPs数量,在0.5~5 K阶段,GS预测准确性先升高,随后达到平台期。树高性状调用Bayes B模型,胸径性状调用BRR模型,对红锥候选群体各性状GEBV使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评选出15株优良子代个体,树高、胸径GEBV均值分别比参考群体均值提高了7.0%和5.2%。这些子代个体具体为4438、4468、4407、4388、4052、4461、4390、4389、4410、4399、4460、4467、4212、4044、4459和4020,主要来自F5和F29两个家系。【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红锥的GS预测模型,并依据候选群体GEBV进行了优良个体的早期评选,为后续红锥优良新品种的快速选育奠定了技术和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基因组选择 生长性状 早期选择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选择技术在猪肉质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
8
作者 王彬彬 齐珂珂 +1 位作者 门小明 徐子伟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6-735,共10页
猪肉品质对消费者健康及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传统选育方法因肉质性状遗传解析不足存在改良瓶颈。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凭借其高精度、低成本优势,成为突破肉质遗传改良的关键技术。本文系统... 猪肉品质对消费者健康及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传统选育方法因肉质性状遗传解析不足存在改良瓶颈。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凭借其高精度、低成本优势,成为突破肉质遗传改良的关键技术。本文系统梳理了GS模型的发展脉络,对各类GS模型的分类和预测准确性进行了综述。当前仍面临诸多挑战:活体精准表型采集技术尚未突破;现有模型对跨群体、跨环境数据适应性不足;多组学整合机制与表观遗传网络融入育种体系仍有欠缺等。未来需重点研发动态表型传感技术,构建可解释性深度学习框架,创建多组学联合预测模型。通过建立覆盖育种-生产-加工全产业链的遗传评估体系,实现从基因组到表型组的跨尺度解析,为我国优质猪种质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质性状 基因组选择 模型比较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选择预测玉米籽粒含水率
9
作者 董春林 张利 +5 位作者 李昊洋 宋莹璐 张鹏艳 张正 卜华虎 常建忠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玉米成熟期籽粒含水率是玉米机械化粒收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培育成熟期低籽粒含水率的玉米品种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籽粒含水率受复杂数量性状控制,单...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玉米成熟期籽粒含水率是玉米机械化粒收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培育成熟期低籽粒含水率的玉米品种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籽粒含水率受复杂数量性状控制,单靠表型选择效率较低,全基因组选择技术能够对复杂数量性状进行快速筛选改良。在忻州和榆次2个地点对组配的250份玉米杂交种的籽粒含水率进行鉴定,结合基因型数据,利用9种GS模型开展全基因组选择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平均籽粒含水率为21.51%,变异系数为5.31%,广义遗传力为0.41,特殊和一般配合力方差比值σ^(2) SCA/σ^(2) GCA为0.20,表明玉米杂交种的籽粒含水率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全基因组选择分析结果表明,9个GS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平均为0.592,其中,rrBLUP、RKHS、BayesC、SVM等4个模型预测准确性较高,准确度均为0.600,LASSO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最低,为0.572;当标记密度为2000个、训练群体大小为70%时,预测准确性就能达到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rrBLUP模型对4700份玉米杂交种GMC进行预测,发现Top 100杂交种的籽粒含水率平均为22.63%,Bottom 100杂交种的籽粒含水率平均为18.56%。选择籽粒含水率预测结果的Bottom 100杂交种进行育种,新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相对于Top 100降低4.08%,相当于17.98%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复杂数量性状 籽粒含水率 基因组选择分析 标记密度 预测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河鲤体质量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模型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家璐 海佳薇 +3 位作者 周林燕 徐庆磊 冯莉 许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7-444,共8页
为了对黄河鲤体质量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全基因组选择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比较,采用鲤250K高密度SNP芯片对613尾黄河鲤(Cyprinus carpio)进行基因分型,并通过测定其体质量性状的表型信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及基于体质量性状、... 为了对黄河鲤体质量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全基因组选择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比较,采用鲤250K高密度SNP芯片对613尾黄河鲤(Cyprinus carpio)进行基因分型,并通过测定其体质量性状的表型信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及基于体质量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不同变异数据集对GBLUP、贝叶斯、RKHS和机器学习模型等10种全基因组选择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进行比较,以筛选出适用于黄河鲤体质量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模型。结果表明:通过GWAS定位到与体质量性状相关的5个SNP,位于1号和21号染色体上,进一步筛选关联SNP所在区域的基因,定位到WBP1L、GPM6B、TIMMDC1、RCAN1、EOGT基因;当选取与黄河鲤体质量性状表型相关的前100个SNP作为数据集,分析全基因组选择模型预测准确性时,机器学习模型XGBoost的预测准确性最高,为0.26,当SNP的数量分别为500、1000、3000、5000、20000时,GBLUP模型的准确性均最高,分别为0.3084、0.3444、0.4393、0.4526、0.4007,而XGBoost、LightGBM和GBLUP模型的变异系数则较低,说明模型预测的稳定性相对可靠。研究表明,本研究中共鉴定到5个与黄河鲤体质量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分别为WBP1L、GPM6B、TIMMDC1、RCAN1、EOGT,10种全基因组选择模型中GBLUP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最高,可用于黄河鲤体质量性状的基因组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选择 体质量性状 GBLUP 贝叶斯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基因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晓春 习海娇 +2 位作者 李金泉 王志英 苏蕊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为探究一步法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SSGBLUP)法应用于内蒙古绒山羊育种的选择效果,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积累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2256只个体的70 K SNP芯片测序数据,收集整理1至8岁个体的绒毛性状(绒长、绒细和... 为探究一步法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SSGBLUP)法应用于内蒙古绒山羊育种的选择效果,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积累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2256只个体的70 K SNP芯片测序数据,收集整理1至8岁个体的绒毛性状(绒长、绒细和产绒量)生产性能数据和系谱记录,通过设定SSGBLUP法中H逆矩阵的不同矩阵参数(ω,τ)进行基因组育种值估计,并利用五倍交叉验证法评价基因组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ω的不断增加,SSGBLUP法用于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的基因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越高。结合ABLUP和GBLUP的遗传参数估计结果可知,当τ为0.3、ω为0.9时,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较好。其中,绒长的准确性为0.7028,绒细准确性为0.6682,产绒量准确性为0.7131。对SSGBLUP方法的H矩阵选择合适的尺度参数可提高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基因组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加快种群的遗传改良,缩短世代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绒山羊 SSGBLUP 绒毛性状 基因组选择 尺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数量性状全基因组选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永升 邵俊明 +1 位作者 周瑞阳 黄开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10-1514,共5页
全基因组选择是新近开始在植物数量性状研究和植物育种中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以连锁不平衡为基础,利用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分析方法准确估计某一群体每一遗传标记的育种值,从而只利用这些预测的育种值来进行选择... 全基因组选择是新近开始在植物数量性状研究和植物育种中应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以连锁不平衡为基础,利用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分析方法准确估计某一群体每一遗传标记的育种值,从而只利用这些预测的育种值来进行选择。文章综述了全基因组选择的原理、方法以及全基因组选择在植物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各种因素对全基因组选择的影响,并讨论了全基因组选择在植物数量性状分子育种研究中可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选择 BLUP 数量性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QTL分析与基因组选择
13
作者 章慧敏 张舒钰 +8 位作者 宋旭东 张振良 陆虎华 陈国清 郝德荣 冒宇翔 石明亮 薛林 周广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1198,共8页
茎秆穿刺强度是衡量玉米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伏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衍生于糯玉米自交系衡白522和通系5的198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茎秆穿刺强度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和基因组选择研究。单个环境QTL分析共检测到4个控制... 茎秆穿刺强度是衡量玉米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伏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以衍生于糯玉米自交系衡白522和通系5的198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茎秆穿刺强度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和基因组选择研究。单个环境QTL分析共检测到4个控制糯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QTL,每个QTL的表型变异贡献率均小于10.00%,且仅在单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多个环境QTL分析共检测到8个QTL与环境互作,其加性效应总共可解释24.64%的表型变异,加性效应与环境互作贡献率为17.51%;上位性QTL分析共检测到4对QTL与QTL互作,可解释8.25%的表型变异。基因组选择中,当训练群体占群体总数的80%,随机选择500个标记即可获得较高的预测准确性;但是根据单个环境QTL分析结果,选择机率常用对数值排名前200的标记,即可大幅度提高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茎秆穿刺强度 数量性状位点 基因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BLUP与惩罚类回归方法的猪血液性状基因组选择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巧霞 张玲妮 +4 位作者 刘飞 刘向东 刘小磊 赵书红 朱猛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58-2267,共10页
旨在探讨GBLUP与惩罚类回归方法用于猪血液性状基因组选择的相关问题。以本实验室收集的免疫资源猪群体13个血液性状为分析对象,结合Illumina公司猪SNP60K基因芯片分型数据,以加性模型和加性-显性模型为基础,利用GBLUP和3种惩罚类回归方... 旨在探讨GBLUP与惩罚类回归方法用于猪血液性状基因组选择的相关问题。以本实验室收集的免疫资源猪群体13个血液性状为分析对象,结合Illumina公司猪SNP60K基因芯片分型数据,以加性模型和加性-显性模型为基础,利用GBLUP和3种惩罚类回归方法(ridge、lasso与elastic-net)开展基因组选择分析。研究发现,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与性状芯片遗传力估计值呈正相关。交叉验证分析结果表明,4种方法对13个血液性状预测准确性最高的性状均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而加性模型和加性-显性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在不同性状中的表现不同。在多数性状中,lasso和elastic-net回归的预测准确性低于ridge回归和GBLUP法,但在NE%(嗜中性细胞百分比)等少数性状中则刚好相反。综上说明,没有适用于所有性状的最佳基因组预测方法,基因组预测方法的选择应考虑目标性状的遗传特性。本研究为猪免疫性状基因组选择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性状 基因组选择 GBLUP 惩罚类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BLUP等模型对梅花鹿(Cervus Nippon)生长相关性状基因组选择的预测准确性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浩东 闵祥玉 +7 位作者 周雅 张禾垟 郑军军 刘琳玲 王平 王艳梅 杨福合 王桂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8-616,共9页
旨在基于GBLUP等模型对梅花鹿(Cervus Nippon)生长相关性状基因组选择的预测准确性进行比较。本研究以吉林某鹿场2014—2019年所产梅花鹿261只作为研究群体(公鹿96只,母鹿165只),对梅花鹿体重体尺等生长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力估计,并基于5-... 旨在基于GBLUP等模型对梅花鹿(Cervus Nippon)生长相关性状基因组选择的预测准确性进行比较。本研究以吉林某鹿场2014—2019年所产梅花鹿261只作为研究群体(公鹿96只,母鹿165只),对梅花鹿体重体尺等生长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力估计,并基于5-fold交叉验证方法对GBLUP、Bayes A、Bayes B、Bayes C、Bayes Lasso、RRBLUP六种基因组选择模型预测准确度进行了比较,以筛选出适合梅花鹿生长相关性状的基因组选择模型。结果发现:(1)管围与臀端高的遗传力分别为0.43、0.50,属于高遗传力;体重、体高与体斜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22、0.30、0.27,属于中等遗传力;而胸围的遗传力为0.15,属于低遗传力;(2)在GBLUP中,基因组选择预测的准确度与性状的遗传力呈正相关关系,而在Bayes类与RRBLUP法中并未表现明显正相关关系;(3)在样本量较少的情况下,选取GBLUP作为基因组选择模型具有一定的优势;Bayes A可在低遗传力性状中作为首选;体重、体高、体斜长、管围、胸围、臀端高预测准确度最高的分别为GBLUP、Bayes B、Bayes C、Bayes B、Bayes A、RRBLUP。在实际生产中,没有能够完全适应所有性状的模型,必须根据预测的准确性以及预测的时效性来特异的选择最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生长相关性状 遗传力 基因组选择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辅助性状的玉米全基因组选择预测力评估 被引量:7
16
作者 焦宇馨 张宇翔 +6 位作者 杨文艳 经思宇 尹玉琳 刘畅 王欣 徐辰武 徐扬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320,共8页
多性状联合全基因组选择能够有效利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环境相关,有望提高表型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提出了结合辅助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策略,以来源广泛的342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测序(GBS)并分析其农艺性状,对每个... 多性状联合全基因组选择能够有效利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环境相关,有望提高表型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提出了结合辅助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策略,以来源广泛的342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测序(GBS)并分析其农艺性状,对每个目标性状均基于辅助性状及其组合进行预测,利用五倍交叉验证法评价其预测力。结果表明,利用与目标性状相关性较高的辅助性状可较大程度地提升预测力,尤其是对于低遗传力性状;随着辅助性状个数的增加,预测力也随之增加。进一步比较了5种统计模型结合辅助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的表型预测力,总体而言,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RKHS)模型和贝叶斯B(BayesB)模型的预测效果较优,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差。本研究结合辅助性状有效提高了玉米全基因组选择的预测准确性,为玉米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组选择 辅助性状 预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组重测序筛选籽鹅产蛋性状候选基因
17
作者 张震 张梦幻 +3 位作者 葛爱友 陈保君 韩志强 宋伟红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4期1-5,10,共6页
为筛选参与调控籽鹅产蛋性状的关键基因,依据产蛋记录选取300日龄高低产籽鹅各30只,采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基于基因组重测序结果筛选差异SNPs并注释基因,应用群体分化指数(Fst)选择信号分析后,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与籽鹅... 为筛选参与调控籽鹅产蛋性状的关键基因,依据产蛋记录选取300日龄高低产籽鹅各30只,采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基于基因组重测序结果筛选差异SNPs并注释基因,应用群体分化指数(Fst)选择信号分析后,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与籽鹅产蛋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结果表明:2~15周高产籽鹅产蛋率显著高于低产籽鹅(P<0.01);重测序共生成数据1556.48 Gb(n=60),平均深度为21.62倍,平均覆盖率为98.78%;高、低产籽鹅分别筛选到12187636和12291795个SNPs,变异主要位于内含子和非编码区;Fst选择信号分析共筛选出829个候选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MAPK9、TGFB2和SGPL1基因与产蛋性能相关。说明MAPK9、TGFB2和SGPL1可作为籽鹅产蛋性状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鹅 基因组重测序 产蛋性状 选择信号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感知机的绵羊限性性状基因组选择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万年 陈思佳 +6 位作者 郜金荣 温中豪 袁梦娇 张洪志 庞志旭 乔利英 刘文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24-2835,共12页
旨在将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应用于绵羊限性性状基因组选择中,并在多种情况下与其他经典基因组选择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利用Qmsim软件模拟2个绵羊群体Pop1和Pop2的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在MLP中使用人工神经网络... 旨在将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应用于绵羊限性性状基因组选择中,并在多种情况下与其他经典基因组选择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利用Qmsim软件模拟2个绵羊群体Pop1和Pop2的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在MLP中使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线性模型中使用约束性最大似然法(residual maximum likelihood,REML)估计不同群体的遗传参数。利用Python语言自编MLP模型,利用DMU软件实现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genomic BLUP)和一步法(single-step GBLUP,SSGBLUP)模型,评估不同情况下各方法遗传力(heritability,h^(2))和育种值估计方面的差异。各情况下,MLP和SSGBLUP均显著(P<0.05)优于GBLUP和BLUP。在3种情况下MLP的h^(2)估值与SSGBLUP差异不显著:h^(2)为0.05,标记数为10K且QTL数为100时的Pop2群体;h^(2)为0.2,QTL数为500的两个标记数下Pop1群体和QTL数为100且标记数为50K时Pop2群体;h^(2)为0.5且QTL数为100时,标记数10K下Pop1群体和标记数50K下Pop2群体;除上述情况之外,MLP的h^(2)估计结果均显著(P<0.05)优于SSGBLUP、GBLUP和BLUP。在不同h^(2)初值下,QTL数和标记数变化时,Pop1和Pop2群体中MLP的h^(2)估值与当代群体h^(2)的差值小于SSGBLUP、GBLUP和BLUP;SSGBLUP和GBLUP法在不同标记数下遗传参数估计结果差别较大,MLP差别较小。在各情况下,MLP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nomic estimated breeding value,GEBV)的准确性均为最高。h^(2)初值为0.05时,MLP在标记数为10K时GEBV准确性略高于SSGBLUP在标记数为50K时的预测准确性。在h^(2)、QTL数和标记数相同的情况下,Pop2群体中各方法的EBV预测准确性较Pop1群体均有提升。根据上述模拟结果表明,在绵羊限性性状基因组选择中,MLP优于其他经典基因组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感知机 基因组选择 模拟 预测 限性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杂交群体苗期生长性状的全基因组选择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常健 张敏 +2 位作者 周星鲁 张磊 胡建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9,共9页
[目的]对杨树生长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选择研究并且实现早期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母本丹红杨(美洲黑杨)和父本通辽1号杨(小叶杨)及其杂交F1代为材料,在田间进行施肥和不施肥处理,测定了生长表型性状(地径、株高、茎生物量)。利... [目的]对杨树生长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选择研究并且实现早期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母本丹红杨(美洲黑杨)和父本通辽1号杨(小叶杨)及其杂交F1代为材料,在田间进行施肥和不施肥处理,测定了生长表型性状(地径、株高、茎生物量)。利用3个全基因组选择模型gBLUP、sBLUP、cBLUP和364个基因型的表型观测值对502个基因型进行预测育种值。[结果]丹红杨的茎生物量在高氮和低氮条件下分别比通辽1号杨提高了20倍和33倍。gBLUP对生长表型性状预测结果准确性接近于1,sBLUP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范围是0.5~0.9,cBLUP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小于0.2。研究结果表明gBLUP模型预测的结果最准确,cBLUP预测的结果最差。利用gBLUP模型计算的茎生物量育种值把杂交群体划分为双高效型、双低效型、低氮高效型、高氮高效型共4个类型。筛选出优良的基因型16-1-16、16-1-194、13-116、13-73、13-481、13-268、13-286、13-566、13-173、13-578、16-1-65、13-242、16-1-189、13-40、13-608、16-1-170、16-1-22、13-237、13-272、13-335。[结论]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的生长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全基因组选择研究结果帮助我们完成了杨树育种工作的早期选择,减少了表型测定成本,提高了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生长性状 基因组选择 gBLUP 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血液免疫性状的复合基因组选择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巧霞 刘飞 +3 位作者 张玲妮 刘向东 赵书红 朱猛进 《猪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04-106,4,共3页
该研究在提出"复合基因组选择(composite genomic selection)"概念的基础上,利用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构建的免疫资源群体数据,通过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策略,与标准GBLUP法对照,利用白... 该研究在提出"复合基因组选择(composite genomic selection)"概念的基础上,利用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构建的免疫资源群体数据,通过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策略,与标准GBLUP法对照,利用白细胞(WBC)、噬中性粒细胞(NE)等13项血液免疫性状对复合基因组选择的预测效果开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除血小板(PLT)等3个性状外,所有性状复合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均高于标准GBLUP法,分析结果支持复合基因组选择优于基于单一加性遗传组分的GBLUP的结论。同时,还探讨了不同交叉验证参数组合对复合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的影响,发现最宜交叉验证倍数是性状特异性的,跟性状特性有关。总之,该研究提出了基于全部遗传组分的复合基因组选择法,并得到猪血液免疫性状数据分析结果的初步支持,特别是针对较小规模群体,复合基因组选择可能是提高基因组预测准确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状 复合基因组选择 交叉验证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