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_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6
1
作者 叶金山 胡伟华 +1 位作者 谢青 杨文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运用杂交试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①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的自然接干性状不仅在杂种无性系水平上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性,而且在杂种无性系间存在... 运用杂交试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①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的自然接干性状不仅在杂种无性系水平上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性,而且在杂种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性。②毛泡桐×白花泡桐的正反交试验揭示了4对假二叉分枝相对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和无正反交效应的特性。③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在通直度性状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余的自然接干性状上都有极显著性差异。④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的通直度性状的差异不显著性是导致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普遍自然接干不理想的遗传学根源。⑤通直度性状的遗传改良是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改良的关键和瓶颈。⑥C1和C6是所有参试的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中自然接干性最好的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泡桐×白花泡桐 自然接干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F_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变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叶金山 胡伟华 +1 位作者 谢青 杨文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8,共5页
从树木遗传学的角度开展了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变异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在变异系数、变异模式、... 从树木遗传学的角度开展了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变异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在变异系数、变异模式、自然接干类型、自然接干优劣性、变异差异性、主成分结构、主成分贡献率、相关性模型、生长杂种优势、速生性、广义遗传力、遗传增益和样木干形上都完全相同或大体相似,而没有本质性差别。②接干高性状在影响和决定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总体表现和最终状况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通直度性状是泡桐自然接干性状遗传改良的关键性状。③白花泡桐×兰考泡桐,与泡桐杂交育种史上应用最多和育种成就最大的种间杂交组合:毛泡桐×白花泡桐,具有同等重要的杂交育种意义。④在泡桐的杂交育种、无性系育种、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多世代遗传改良中,必须同等对待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而纠正过去长期忽视白花泡桐×兰考泡桐的杂交育种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泡桐×兰考泡桐 毛泡桐×白花泡桐 自然接干性状 遗传变异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泡桐×白花泡桐正反交F_1杂种优势形成的逆境生理学基础 被引量:4
3
作者 叶金山 马志刚 +1 位作者 刘楠 高松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0,17,共4页
水分胁迫状态下,对毛泡桐×白花泡桐正反交F1杂种优势形成的逆境生理学基础的研究表明:杂种叶片具有在水分胁迫状态下抗失水、维持叶绿素单位面积质量、保持蛋白质单位面积质量、降低RNase活力升高速率等4种超亲杂种优势现象。蛋白... 水分胁迫状态下,对毛泡桐×白花泡桐正反交F1杂种优势形成的逆境生理学基础的研究表明:杂种叶片具有在水分胁迫状态下抗失水、维持叶绿素单位面积质量、保持蛋白质单位面积质量、降低RNase活力升高速率等4种超亲杂种优势现象。蛋白质生物合成抑制剂亚胺环己酮前处理效应的试验表明:水分胁迫状态下,双亲叶片RNase活力的升高,除涉及到细胞质mRNA翻译外,还涉及到叶绿体和(或)线粒体RNase的释放、活化和(或)合成,而正反交F1杂种叶片RNase活力升高,主要来自于细胞质mRNA的翻译,而与叶绿体和(或)线粒体的关联不密切。认为上述杂种叶片具有的对水分胁迫抗性的显著超亲杂种优势,共同构成了毛泡桐×白花泡桐正反交F1杂种优势形成的逆境生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泡桐×白花泡桐 正反交F1 杂种优势 逆境生理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泡桐与白花泡桐正反交F_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变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叶金山 孟伟 +2 位作者 谢青 胡伟华 杨文萍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0,81,共6页
本文从树木遗传学的角度进行了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变异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在变异系数... 本文从树木遗传学的角度进行了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变异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在变异系数、变异模式、自然接干类型、自然接干优劣性、变异差异性、主成分结构、主成分贡献率、生长杂种优势、速生性、广义遗传力和遗传增益上都完全相同或基本相似而无本质差别。(2)接干高性状在影响和决定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总体表现和最终状况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通直度性状是泡桐自然接干性状遗传改良的关键性状。(3)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具有同等重要的杂交育种意义。(4)在泡桐的杂交育种、无性系育种、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多世代遗传改良中必须同等对待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而纠正过去长期只重视毛泡桐×白花泡桐而忽视白花泡桐×毛泡桐的杂交育种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泡桐×白花泡桐 白花泡桐×泡桐 自然接干性状 遗传变异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