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生与迁地毛枝五针松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张传光 沈艳 +3 位作者 张珊珊 李玉文 陈剑 杨文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4-1553,共10页
定植成活率是实施毛枝五针松迁地保护的关键。为探明毛枝五针松迁地定植成活率低的原因,通过测定土壤常规指标及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完成了原生地和迁地保护点毛枝五针松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原生地根际土... 定植成活率是实施毛枝五针松迁地保护的关键。为探明毛枝五针松迁地定植成活率低的原因,通过测定土壤常规指标及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完成了原生地和迁地保护点毛枝五针松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原生地根际土壤养分指标除全磷(TP)和全钾(TK)显著低于迁地点外,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迁地点。细菌46386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涉及26门50纲125目204科316属,真菌67999个OTUs涉及11门36纲93目176科280属,且不论是特有细菌还是特有真菌,迁地点根际土壤中的OTU数目均高于原生地。门水平上,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为优势细菌,担子菌门、子囊菌门和隐菌门为优势真菌;属水平上,未分类的酸杆菌属、未培养的酸杆菌属、未分类的细菌属为优势细菌,未分类的真菌属、粒状大团囊菌属和拟锁瑚菌属为优势真菌。通过物种差异特征分析发现2个原生地的细菌和真菌物种组成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相似,但与迁地点存在明显差异;原生地与迁地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差异不显著。冗余分析表明,各理化因子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原生地和迁地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pH和交换性镁(EMg)是影响优势细菌属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TP和EMg是影响优势真菌属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综上,毛枝五针松原生地和迁地点根际土壤微生物存在显著差异,pH、TP和EMg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并导致其迁地定植成活率低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毛枝五针松迁地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枝五针松 不同生境 土壤养分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小种群植物毛枝五针松的野生资源状况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云 蒋宏 +2 位作者 杨文忠 张珊珊 向振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0-83,共4页
2011年7~11月,在文山州西畴县、马关县和麻栗坡县采用社会学田野调查和植物学群落调查方法,对极小种群植物毛枝五针松种群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毛枝五针松野生资源稀少,仅有358株,木材蓄积量仅为22.8444m3。其中麻栗坡县是毛枝五... 2011年7~11月,在文山州西畴县、马关县和麻栗坡县采用社会学田野调查和植物学群落调查方法,对极小种群植物毛枝五针松种群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毛枝五针松野生资源稀少,仅有358株,木材蓄积量仅为22.8444m3。其中麻栗坡县是毛枝五针松的集中分布区,有335株;西畴县和马关县为零星分布区,分别有13株和10株。毛枝五针松对水湿和光照条件要求高,受到偷砍盗伐的严重威胁,对极小种群毛枝五针松的保育,不仅要加强对现有野生资源的保护管理,还需通过人工扩繁种苗,逐步恢复和扩大其种群数量和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种群 物种 毛枝五针松 野生资源 调查方法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pH值对极小种群毛枝五针松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康洪梅 张珊珊 +1 位作者 杨文忠 李云琴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10,共4页
幼苗建成期是毛枝五针松(Pinus wangii)天然更新的关键阶段,为找出影响毛枝五针松幼苗存活的关键生态因子,采用植物生理学方法,研究在7个酸碱度土壤培育下,毛枝五针松松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活性和脯氨酸... 幼苗建成期是毛枝五针松(Pinus wangii)天然更新的关键阶段,为找出影响毛枝五针松幼苗存活的关键生态因子,采用植物生理学方法,研究在7个酸碱度土壤培育下,毛枝五针松松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及丙二醛(MDA)摩尔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毛枝五针松在弱碱土壤中抗逆性更强,形态观察得知其在弱碱性土壤中生长更好;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在p H=7.69~8.42时最适宜毛枝五针松幼苗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种群植物 毛枝五针松 土壤酸碱度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含水量对极小种群毛枝五针松幼苗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康洪梅 张珊珊 +1 位作者 杨文忠 方波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188,共7页
为探究水分对毛枝五针松(Pinuswangii)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对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幼苗松针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为田问持水量的40%~80%时,其POD、SOD和CAT活性较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质膜渗透性减... 为探究水分对毛枝五针松(Pinuswangii)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对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幼苗松针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为田问持水量的40%~80%时,其POD、SOD和CAT活性较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质膜渗透性减弱,抗逆性变弱;脯氨酸、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均以20%~40%的田问持水量较高;处理30d后丙二醛含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问持水量的40%时,丙二醛含量最低,抗逆性最强。因此,人工培育幼苗时,土壤水分过多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30d,控制土壤水分为田问最大持水量的30%~50%,这样能提高幼苗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枝五针松 土壤含水量 幼苗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毛枝五针松幼苗生长发育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向振勇 康洪梅 +1 位作者 张珊珊 杨文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5-116,124,共3页
为了克服毛枝五针松幼苗发育不良、根系细弱不发达、死亡率高等问题,采用营养袋育苗试验,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水杨酸(SA)溶液(0、0.25、0.50、1.00、1.50、2.00 g·L-1)喷洒毛枝五针松幼苗,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SA溶液对毛枝五针松... 为了克服毛枝五针松幼苗发育不良、根系细弱不发达、死亡率高等问题,采用营养袋育苗试验,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水杨酸(SA)溶液(0、0.25、0.50、1.00、1.50、2.00 g·L-1)喷洒毛枝五针松幼苗,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SA溶液对毛枝五针松幼苗生长发育和针叶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增强了毛枝五针松体内的PAL(苯丙氨酸解氨酶)、PPO(多酚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酶活性,激发毛枝五针松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促进了毛枝五针松幼苗的生长发育,且以SA质量浓度为0.50~1.00 g·L-1时,毛枝五针松幼苗的各形态指标和防御酶活性与CK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枝五针松 水杨酸 幼苗 生长发育 防御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属植物地理分布和叶形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兆录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0年第4期19-22,共4页
云南分布的松属有6种3变种。由北到南,双维管束亚属的种(变种)呈明显的地理替代。叶形也从二针(稀三针)一束、粗短、半圆形横切面、二维管束分开逐渐转变为三针一束、细长、三角形横切面,二维管束合并状。这种变化可能是对湿热生境的生... 云南分布的松属有6种3变种。由北到南,双维管束亚属的种(变种)呈明显的地理替代。叶形也从二针(稀三针)一束、粗短、半圆形横切面、二维管束分开逐渐转变为三针一束、细长、三角形横切面,二维管束合并状。这种变化可能是对湿热生境的生理适应,属进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分布 地理替代 亚属 属植物 叶形 热带山地 滇西北地区 毛枝五针松 间断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州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成了文山的“母亲山” 被引量:1
7
作者 付永刚 《云南林业》 2015年第1期27-28,共2页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它就是文山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保护区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物种基因库、风光优美的旅游目的地和造福百姓的母亲河。物种保护的基因库文山州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它就是文山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保护区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物种基因库、风光优美的旅游目的地和造福百姓的母亲河。物种保护的基因库文山州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木兰科树种为标志的滇东南岩溶中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原始类型和以华盖木为代表的多种木兰科植物、伯乐树、毛枝五针松等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类群,以及以亚热带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原始自然景观及珍稀动植物物种类为主要管理目标的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山自然保护区 毛枝五针松 季风常绿阔叶林 物种基因库 植物类群 文山州 保护区建设 木兰科植物 伯乐树 绿色明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