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毕淑敏小说中对死亡的预约与超脱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新惠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80,共3页
对死亡的关注一直是毕淑敏小说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与她昆仑山上当兵的经历和20多年的医生生涯密切相关。本文从她在昆仑山上形成的死亡情结入手,沿着她创作文本中对死亡思考的轨迹,解读她对现代死亡观的构建和对死亡文化的诠释。
关键词
毕淑敏小说
死亡观
死亡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死亡是一位透明的老师”——漫议毕淑敏小说中关于死亡的描写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乐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33,共3页
高尔基说:“大自然、爱情和死,是诗的所谓永恒主题。”这里所指的“诗”,亦可广义的包括小说。在当代青年女作家毕淑敏的小说中,就有着大量关于死亡的描写。但她的描写,既不同于那种通过死亡揭露旧社会对人的摧残,如鲁迅《祝福》中的祥...
高尔基说:“大自然、爱情和死,是诗的所谓永恒主题。”这里所指的“诗”,亦可广义的包括小说。在当代青年女作家毕淑敏的小说中,就有着大量关于死亡的描写。但她的描写,既不同于那种通过死亡揭露旧社会对人的摧残,如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契诃夫《一个小公务员的死》中切尔维亚科夫;也不是单纯讴歌为理想献身的殉道者;如《红岩》、《保卫延安》中的革命烈士;亦不是仅仅通过死突现人物性格,如梅里美的《卡门》、菇志鹃的《百合花》中年青的通讯员;更不是用死亡作血淋淋的恐怖展览,如莫言的《二姑随后就到》中的“大爷爷”、“大奶奶”,余华的《死亡叙述》中所叙述的三个死亡事件。她对死亡的描写,不在于死亡现象本身的情状,而是超越死亡,从死亡中升华出一种意味。正象她在其中篇小说《生生不已》(《当代》1993年第6期)中说的那样,贯穿着“死亡是一位透明的老师”的独特审美新质,而从中“透明”出多方位的广阔而丰富的不同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淑敏小说
死亡的描写
中篇
小说
生生不已
死亡事件
《百合花》
漫议
死亡叙述
人物性格
当代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女性意识的周延与定位——毕淑敏小说侧论
3
作者
余峥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3-25,共3页
毕淑敏以充满阳刚气的《昆仑殇》登上文坛时,她作为女性的创作意识并不为人注意。随着她小说创作的累积,我们发现,毕淑敏小说的“女性意识”,不仅本真地存在,而且具有与女性文学大潮殊调的独特。在她不多而品位较高的小说中,这种本真而...
毕淑敏以充满阳刚气的《昆仑殇》登上文坛时,她作为女性的创作意识并不为人注意。随着她小说创作的累积,我们发现,毕淑敏小说的“女性意识”,不仅本真地存在,而且具有与女性文学大潮殊调的独特。在她不多而品位较高的小说中,这种本真而独特的“女性意识”无疑是一个强固的支撑点和有力的发散源。她善于以“女性意识”周延对象,又在对象化中完成“女性意识”的定位,从而使得这一“女性意识”既具有强劲的社会覆盖力,又葆有真切的生活确定性。 一、“女性意识”的周延 毕淑敏说:“我写过昆仑山皑皑的冰雪,我也写很琐碎很细微的家事。金戈铁马,舐犊情深,都在一勺烩了”。细细品味,这“一勺”就“烩”在女性意识的“火候”上。八七年走上文坛的毕淑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毕淑敏小说
女性文学
昆仑山
经历体验
“母亲”
献祭
军人
舐犊情深
红地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面社会 直面人生──简论毕淑敏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
3
4
作者
何镇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2-87,共6页
关键词
毕淑敏小说
直面人生
文学创作
藏北高原
小说
创作
长篇
小说
新体验
小说
《预约死亡》
《君子于役》
中篇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背窗而立
被引量:
2
5
作者
毕淑敏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7-78,共2页
背窗而立毕淑敏小说的私人性程度和自语化强度都不像她们那么凸然,她仍然有较强的读者意识,这也使她的读者面要相对开阔一些,这与她作品的散文之美有某种关系。事实上,迟子建的小说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那种性格复杂的人物,...
背窗而立毕淑敏小说的私人性程度和自语化强度都不像她们那么凸然,她仍然有较强的读者意识,这也使她的读者面要相对开阔一些,这与她作品的散文之美有某种关系。事实上,迟子建的小说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那种性格复杂的人物,也不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甚至不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写字台
毕淑敏小说
张爱玲
读者意识
童年视角
非情节化
文化研讨会
海明威
审美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毕淑敏小说中对死亡的预约与超脱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新惠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80,共3页
文摘
对死亡的关注一直是毕淑敏小说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与她昆仑山上当兵的经历和20多年的医生生涯密切相关。本文从她在昆仑山上形成的死亡情结入手,沿着她创作文本中对死亡思考的轨迹,解读她对现代死亡观的构建和对死亡文化的诠释。
关键词
毕淑敏小说
死亡观
死亡文化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死亡是一位透明的老师”——漫议毕淑敏小说中关于死亡的描写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乐群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33,共3页
文摘
高尔基说:“大自然、爱情和死,是诗的所谓永恒主题。”这里所指的“诗”,亦可广义的包括小说。在当代青年女作家毕淑敏的小说中,就有着大量关于死亡的描写。但她的描写,既不同于那种通过死亡揭露旧社会对人的摧残,如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契诃夫《一个小公务员的死》中切尔维亚科夫;也不是单纯讴歌为理想献身的殉道者;如《红岩》、《保卫延安》中的革命烈士;亦不是仅仅通过死突现人物性格,如梅里美的《卡门》、菇志鹃的《百合花》中年青的通讯员;更不是用死亡作血淋淋的恐怖展览,如莫言的《二姑随后就到》中的“大爷爷”、“大奶奶”,余华的《死亡叙述》中所叙述的三个死亡事件。她对死亡的描写,不在于死亡现象本身的情状,而是超越死亡,从死亡中升华出一种意味。正象她在其中篇小说《生生不已》(《当代》1993年第6期)中说的那样,贯穿着“死亡是一位透明的老师”的独特审美新质,而从中“透明”出多方位的广阔而丰富的不同层面。
关键词
毕淑敏小说
死亡的描写
中篇
小说
生生不已
死亡事件
《百合花》
漫议
死亡叙述
人物性格
当代青年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性意识的周延与定位——毕淑敏小说侧论
3
作者
余峥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3-25,共3页
文摘
毕淑敏以充满阳刚气的《昆仑殇》登上文坛时,她作为女性的创作意识并不为人注意。随着她小说创作的累积,我们发现,毕淑敏小说的“女性意识”,不仅本真地存在,而且具有与女性文学大潮殊调的独特。在她不多而品位较高的小说中,这种本真而独特的“女性意识”无疑是一个强固的支撑点和有力的发散源。她善于以“女性意识”周延对象,又在对象化中完成“女性意识”的定位,从而使得这一“女性意识”既具有强劲的社会覆盖力,又葆有真切的生活确定性。 一、“女性意识”的周延 毕淑敏说:“我写过昆仑山皑皑的冰雪,我也写很琐碎很细微的家事。金戈铁马,舐犊情深,都在一勺烩了”。细细品味,这“一勺”就“烩”在女性意识的“火候”上。八七年走上文坛的毕淑敏。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毕淑敏小说
女性文学
昆仑山
经历体验
“母亲”
献祭
军人
舐犊情深
红地毯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面社会 直面人生──简论毕淑敏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
3
4
作者
何镇邦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2-87,共6页
关键词
毕淑敏小说
直面人生
文学创作
藏北高原
小说
创作
长篇
小说
新体验
小说
《预约死亡》
《君子于役》
中篇
小说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背窗而立
被引量:
2
5
作者
毕淑敏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7-78,共2页
文摘
背窗而立毕淑敏小说的私人性程度和自语化强度都不像她们那么凸然,她仍然有较强的读者意识,这也使她的读者面要相对开阔一些,这与她作品的散文之美有某种关系。事实上,迟子建的小说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那种性格复杂的人物,也不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甚至不是...
关键词
迟子建
写字台
毕淑敏小说
张爱玲
读者意识
童年视角
非情节化
文化研讨会
海明威
审美追求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毕淑敏小说中对死亡的预约与超脱
王新惠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死亡是一位透明的老师”——漫议毕淑敏小说中关于死亡的描写
刘乐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女性意识的周延与定位——毕淑敏小说侧论
余峥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直面社会 直面人生──简论毕淑敏的小说创作
何镇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背窗而立
毕淑敏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