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商标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由“毕加索”案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卫霞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72,共7页
"毕加索"案是一场发酵已久的民事纠纷,涉及对《合同法》第52条中"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之行为"的理解,同时牵涉到民法、商标法等民事法律关系中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终审法院认为,"明知"不构成"恶... "毕加索"案是一场发酵已久的民事纠纷,涉及对《合同法》第52条中"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之行为"的理解,同时牵涉到民法、商标法等民事法律关系中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终审法院认为,"明知"不构成"恶意",进而认定该案在后签订的独占许可使用合同不属于"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形,因而给予其肯定的法律效力,此种解释不符合法理。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法院误将法律意义上的"恶意"与中国本土词汇"恶意"相混淆,又未考虑诚信原则效力的彻底性及内容的强行规定性等特征,故在具体适用时偏离了立法的价值取向。因此,有必要重申诚实信用原则的帝王条款地位,通过区分主观诚信与客观诚信来明确相关行为的效力及发生侵权后的具体赔偿数额,并主张重视主观诚信,通过制止"恶意"来从根本上保障商标市场的有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原则 商标法 毕加索案 制止恶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