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对高职院校创设毕业生销售中心的设想
1
作者
林淑贤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40,共3页
金融危机在高校演化为就业危机。认为只要善于反向创新,高职院校完全可以把金融危机下就业危机转化为就业服务的机遇.可从拓展高职院校的人才生产到销售的功能作为思考切入口,创设大学毕业生销售中心:设立实体销售中心,以毕业生销...
金融危机在高校演化为就业危机。认为只要善于反向创新,高职院校完全可以把金融危机下就业危机转化为就业服务的机遇.可从拓展高职院校的人才生产到销售的功能作为思考切入口,创设大学毕业生销售中心:设立实体销售中心,以毕业生销售为第一功能,以高职院校人才生产的价值顺利传递至人才消费者中为首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销售中心
生产
销售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高职院校应该定位为人才生产和销售综合服务机构的思考——对李晓红教授批评的回应
2
作者
林淑贤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23,共3页
李晓红教授对笔者质疑集中于:人才“培养”与“生产”之争,责任主体是“学校”与“政府和社会”之争,学校“销售中心”与社会“人才市场”之争,学校“销售中心”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之争四个焦点,按照李晓红教授的思路进行反思...
李晓红教授对笔者质疑集中于:人才“培养”与“生产”之争,责任主体是“学校”与“政府和社会”之争,学校“销售中心”与社会“人才市场”之争,学校“销售中心”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之争四个焦点,按照李晓红教授的思路进行反思并作出回应.并借此机会对文章未阐述清楚的问题进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毕业生销售中心
就业指导服务
中心
回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高职院校创设毕业生销售中心的设想
1
作者
林淑贤
机构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40,共3页
文摘
金融危机在高校演化为就业危机。认为只要善于反向创新,高职院校完全可以把金融危机下就业危机转化为就业服务的机遇.可从拓展高职院校的人才生产到销售的功能作为思考切入口,创设大学毕业生销售中心:设立实体销售中心,以毕业生销售为第一功能,以高职院校人才生产的价值顺利传递至人才消费者中为首要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销售中心
生产
销售
功能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高职院校应该定位为人才生产和销售综合服务机构的思考——对李晓红教授批评的回应
2
作者
林淑贤
机构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23,共3页
文摘
李晓红教授对笔者质疑集中于:人才“培养”与“生产”之争,责任主体是“学校”与“政府和社会”之争,学校“销售中心”与社会“人才市场”之争,学校“销售中心”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之争四个焦点,按照李晓红教授的思路进行反思并作出回应.并借此机会对文章未阐述清楚的问题进行补充。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毕业生销售中心
就业指导服务
中心
回应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对高职院校创设毕业生销售中心的设想
林淑贤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高职院校应该定位为人才生产和销售综合服务机构的思考——对李晓红教授批评的回应
林淑贤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