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01
篇文章
<
1
2
…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引进企业管理模式探索毕业生分配管理体制改革
1
作者
毛智勇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71-72,共2页
在学校毕业生分配管理环节中引进企业“以行业划分”的营销模式,建立学校的“毕业生人才经营部”,构建“用人单位联系网”,与企业近距离的合作,更早地、主动地获得企业用人的动态信息,以此推进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教育进入良性化循环。
关键词
毕业生分配管
理专业课程体系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毕业生分配管理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2
作者
马锦忠
刘志凤
+1 位作者
牛文起
陈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66-70,共5页
该文论述“全国毕业生分配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目标,设计要求以及该系统的信息项与信息规范,系统功能,程序模块,系统接口等设计内容与主要成果。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
毕业生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及早抓 讲实话——毕业生分配工作两点体会
3
作者
周普谟
喻幼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6年第2期69-70,共2页
从一九八三年以来,我们连续三年顺利地完成了派遣计划,不仅使毕业生愉快地走上了工作岗位,而且每年都有毕业生主动申请去青海等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报效祖国。三年来,我们矿山系共向国家输送矿山专业技术人才150多名,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
从一九八三年以来,我们连续三年顺利地完成了派遣计划,不仅使毕业生愉快地走上了工作岗位,而且每年都有毕业生主动申请去青海等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报效祖国。三年来,我们矿山系共向国家输送矿山专业技术人才150多名,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不服从分配,没有一个人离校后返回纠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专业技术人才
工作岗位
三年
一九
专业思想
思想教育
在山
分配
工作
献身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系统论分析
4
作者
管德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0-42,共3页
高等教育的最大职能是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大量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在研究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时,不能孤立地看待高校分配中的各种现象,必须将其纳入社会改革的大系统中,运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研究高校毕...
高等教育的最大职能是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大量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在研究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时,不能孤立地看待高校分配中的各种现象,必须将其纳入社会改革的大系统中,运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研究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
制度改革
毕业生
分配
高校
毕业生
系统论
社会改革
用人单位
大系统
适应社会发展
毕业
分配
运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家长对毕业生分配态度的影响
5
作者
王传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7年第2期16-19,共4页
毕业生分配态度的形成,除了内在因素外,还受着家庭、学校的毕业教育、社会风气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湖北省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过程及制约条件纵向研究”的调查资料和湖北省四所医学院校的调查(此调查在省毕办的领导下采用...
毕业生分配态度的形成,除了内在因素外,还受着家庭、学校的毕业教育、社会风气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湖北省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过程及制约条件纵向研究”的调查资料和湖北省四所医学院校的调查(此调查在省毕办的领导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出问卷300份,回收答卷269份,回收率89.7%)结果,试图从父母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大学生思想品德
毕业
教育
医学院校
文化程度
调查资料
纵向研究
思想教育
思想情况
社会阅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部属院校毕业生分配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6
作者
黄先耀
何捷
张双喜
《交通高教研究》
1988年第3期1-6,共6页
改革毕业生的分配制度,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体制改革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问的纽带。必须切实抓紧抓好。我国现行的毕业生分配制度是在建国初期形成、发展和延续下来的。这种制度与我国当时高度集中的、以产品经济...
改革毕业生的分配制度,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体制改革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问的纽带。必须切实抓紧抓好。我国现行的毕业生分配制度是在建国初期形成、发展和延续下来的。这种制度与我国当时高度集中的、以产品经济为基本模式的经济体制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体制改革
毕业生
分配
制度
院校
回顾与展望
中国
纽带
基本模式
产品经济
经济体制
发展
全文增补中
对做好毕业生分配工作的一些体会
被引量:
1
7
作者
杨志恩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3-45,共3页
毕业生分配中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整个毕业生分配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链条中的最后一环.这个工作做得怎样,不仅关系到分配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也关系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能否取得最后成功.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优秀
毕业生
分配
政策
就业工作
重要组成部分
毕业
分配
献身精神
教育时间
教育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谈高等学校毕业生的“有偿分配”问题
被引量:
1
8
《教育与经济》
1988年第1期41-43,共3页
随着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分配问题,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有的提出“有偿分配”的主张。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无论从理论上、政策上都有待于深入研讨。华中师大教育系四年级学生,最近...
随着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分配问题,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有的提出“有偿分配”的主张。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无论从理论上、政策上都有待于深入研讨。华中师大教育系四年级学生,最近在教育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各抒己见,反映了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倾向性的态度。本刊摘要刊登他们的观点,以期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能积极参与讨论。本刊将辟专栏,继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大学生
毕业生
分配
积极参与
教育体制改革
大学
毕业生
经济学课程
劳动者
高校
毕业生
教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今年高校毕业生分配将采取的改革措施
被引量:
1
9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8年第2期43-,共1页
国家教委为加快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今年将采取以下几项改革措施: ——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在前三年试行招聘、推荐与考核录用相结合办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大招聘、录用毕业生的范围,把这项改革试点再向前推进一步,以逐步实行在...
国家教委为加快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今年将采取以下几项改革措施: ——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在前三年试行招聘、推荐与考核录用相结合办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大招聘、录用毕业生的范围,把这项改革试点再向前推进一步,以逐步实行在国家分配方针、政策指导下,毕业生自己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前推
用人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三年
社会需要
试点学校
预
分配
分配
计划
计划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华大学实施毕业生分配“供需见面”的做法
被引量:
1
10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8年第2期17-,共1页
首先,由学校广泛收集需求信息。然后,将需求信息同各专业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提前向学生公布有一定选择余地的用人单位和岗位。学生在分配原则的指导下选报志愿。这个原则包括:优先照顾学生李来源地区的需要,尤其对边远省区及重...
首先,由学校广泛收集需求信息。然后,将需求信息同各专业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提前向学生公布有一定选择余地的用人单位和岗位。学生在分配原则的指导下选报志愿。这个原则包括:优先照顾学生李来源地区的需要,尤其对边远省区及重点企业事业单位的需要,尽可能予以保证;对毕业生进入大城市要有控制等等。在学生选报志愿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见面
毕业生
分配
来源地区
用人单位
长线专业
分配
原则
大城市
学习成绩差
家庭所在地
政治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才优用 人尽其才——谈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
11
作者
周建梅
《现代大学教育》
1987年第3期104-106,103,共4页
我国每年有上万的研究生和数以十万计的大、专毕业生走上祖国的建设岗位。他们是人才库中的新鲜血液.是人才的主要来源。在毕业生分配中,能否做到优才优用,人尽其才,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关系到四化建设的进程。为了实现优才优...
我国每年有上万的研究生和数以十万计的大、专毕业生走上祖国的建设岗位。他们是人才库中的新鲜血液.是人才的主要来源。在毕业生分配中,能否做到优才优用,人尽其才,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关系到四化建设的进程。为了实现优才优用,人尽其才,必须对现行的全国统一分配制度逐步进行改革。现行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是依据1981年教育部、国家计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才优用
毕业生
分配
分配
制度改革
高等学校
研究生
择优
分配
积分
体育成绩
主要来源
学习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毕业生分配问题研究初探
12
作者
张洪德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4-76,共3页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分配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为它是关系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好坏和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衡量标准的一个真实写照,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检验标志。因此,对大学毕业生分配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高等学校人才
学校教育改革
人才培养
毕业生
总数
专业设置
内部教学
教育合力
国情教育
社会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师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初探
13
作者
陈瑞莲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4-46,共3页
自从去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宣布自当年招收的大学生开始,实行大学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定向就业,逐步实行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改革以来,大学生毕业分配的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事实上,大学毕业生...
自从去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宣布自当年招收的大学生开始,实行大学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定向就业,逐步实行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改革以来,大学生毕业分配的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事实上,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这几年一直在探索着、尝试着。这里我们发表了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瑞莲等同志的三篇文章,希望有更多的同志为促进、完善这一改革而出谋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学生工作部
推荐就业
华南师范大学
用人单位
瑞莲
社会关注
供需见面
计划
分配
职业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竞争机制引入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中
被引量:
1
14
作者
高进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8年第2期52-55,共4页
从五十年代初开始,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按国家指令性计划统一分配的制度。这种制度,很不适应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同时,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
从五十年代初开始,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按国家指令性计划统一分配的制度。这种制度,很不适应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同时,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以选择权,做到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毕业生的作用。要达到上述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机制引入
思想政治工作
用人单位
经济体制改革
五十年代
供需见面
毕业
分配
社会需要
道德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行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15
作者
王小丽
邱■曾
《高教探索》
1987年第2期17-21,共5页
50年代以后,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是由国家统一计划分配。这种分配制度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它已经不能适应要求,必须改革。本文力图对现行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作点理...
50年代以后,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是由国家统一计划分配。这种分配制度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它已经不能适应要求,必须改革。本文力图对现行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作点理论探讨。一、从高校毕业生分配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其改革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制度改革
计划
分配
分配
制度
用人单位
理论探讨
教育结构
经济体制改革
高度民主
委托代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做好毕业生分配计划编制工作的几点想法
16
作者
吴月英
《交通高教研究》
1991年第3期77-78,共2页
多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总的模式是“统包统分”,这种“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是与当时我国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国家重点建设、国防、交通、能源以及边远地区急需专业人才的分配起到了保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
多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总的模式是“统包统分”,这种“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是与当时我国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国家重点建设、国防、交通、能源以及边远地区急需专业人才的分配起到了保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事制度等各种改革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
中国
计划编制
改革
分配
制度
专业人才
重点建设
毕业生
分配
高等学校
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步走天涯……——九四年大学毕业生分配透析
17
作者
杨殿阁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12-14,共3页
就总体情况来看,94后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好的,毕业生供需表明:依旧是供小于求,但具体情况尚需具体分析。 今年毕业生需求的趋势大致是: ▲应用科学更加走俏,今年紧缺的仍然是应用学科,如工科、医科、外语、财经等学科类,社会实际需求数...
就总体情况来看,94后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好的,毕业生供需表明:依旧是供小于求,但具体情况尚需具体分析。 今年毕业生需求的趋势大致是: ▲应用科学更加走俏,今年紧缺的仍然是应用学科,如工科、医科、外语、财经等学科类,社会实际需求数远远超过生源的供应数。 ▲基层急需毕业生,机关进人受严格限制,而生产、教学、科研单位渴求大量人才,因此毕业生必须有面向基层、面向第一线的充分思想准备。 ▲沿海地区用人迫切,如广东、江苏、山东等地毕业生需求数量较多;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毕业生
毕业生
分配
计算机
女生
透析
科研单位
毕业
分配
就业形势
高校
历史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体制改革初探
18
作者
林明庶
李月英
《东南学术》
CSSCI
1989年第2期63-64,共2页
我国经济体制正在由产品经济模式向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转变,现行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体制已经不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必须加快深化招生与毕业生分配体制改革,消除统包统配的弊端,建立学校向社会开放,与社会紧密联...
我国经济体制正在由产品经济模式向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转变,现行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体制已经不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必须加快深化招生与毕业生分配体制改革,消除统包统配的弊端,建立学校向社会开放,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机制,建立双向选择就业,考核录用毕业生的新运行机制,促进人才放活和合理流动,向社会各个角落输送人才,为发展商品经济、外向型经济、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
体制
用人单位
大中专
毕业生
双向选择
体制改革
改革初探
经济体制
毕业生
分配
模式转变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把竞争机制引入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初探
19
作者
袁生松
朱延亭
张琳
《齐鲁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119-122,共4页
毕业生分配工作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渠道,只有逐步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才能适应我国目前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本文根据我省近几年改革毕业生分配办法的实践和...
毕业生分配工作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渠道,只有逐步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才能适应我国目前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本文根据我省近几年改革毕业生分配办法的实践和部分高等学校、用人单位的试点经验,试就把竞争机制引入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高等学校
用人单位
主管部门
透明度
竞争机制
公平竞争
平等竞争
政治体制改革
初步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等中医院校毕业生分配难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的探讨
20
作者
孙校
张洪昌
吴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2-66,55,共6页
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1985年中央提出“振兴中医”以来,中医事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数量也不断增加,现有的中医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满足不了社...
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1985年中央提出“振兴中医”以来,中医事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数量也不断增加,现有的中医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满足不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但是,近几年来(主要是1987年后),却出现了中医大学毕业生分配难的问题(主要是医疗类专业)。除造成在校学生厌学情绪外,还严重地困扰着高等中医院校。这一问题不解决,将阻碍中医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中医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进一步弄清中医大学生毕业后分配难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成为当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就此提出浅见,以和同行共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中医院校
毕业生
分配
医师资格考试
七年制
专科人才
临床实践能力
专业设置
需求数量
综合医院
资格考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进企业管理模式探索毕业生分配管理体制改革
1
作者
毛智勇
机构
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
出处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71-72,共2页
文摘
在学校毕业生分配管理环节中引进企业“以行业划分”的营销模式,建立学校的“毕业生人才经营部”,构建“用人单位联系网”,与企业近距离的合作,更早地、主动地获得企业用人的动态信息,以此推进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教育进入良性化循环。
关键词
毕业生分配管
理专业课程体系
教育改革
分类号
G4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毕业生分配管理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2
作者
马锦忠
刘志凤
牛文起
陈宏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信息自动化与制造工程学院
出处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66-70,共5页
文摘
该文论述“全国毕业生分配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目标,设计要求以及该系统的信息项与信息规范,系统功能,程序模块,系统接口等设计内容与主要成果。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
毕业生
分配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ystem architecture,design
分类号
G473.8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及早抓 讲实话——毕业生分配工作两点体会
3
作者
周普谟
喻幼卿
机构
武汉化工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6年第2期69-70,共2页
文摘
从一九八三年以来,我们连续三年顺利地完成了派遣计划,不仅使毕业生愉快地走上了工作岗位,而且每年都有毕业生主动申请去青海等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报效祖国。三年来,我们矿山系共向国家输送矿山专业技术人才150多名,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不服从分配,没有一个人离校后返回纠缠的。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专业技术人才
工作岗位
三年
一九
专业思想
思想教育
在山
分配
工作
献身精神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系统论分析
4
作者
管德明
机构
南通纺织工学院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0-42,共3页
文摘
高等教育的最大职能是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大量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在研究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时,不能孤立地看待高校分配中的各种现象,必须将其纳入社会改革的大系统中,运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研究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
分配
制度改革
毕业生
分配
高校
毕业生
系统论
社会改革
用人单位
大系统
适应社会发展
毕业
分配
运用系统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家长对毕业生分配态度的影响
5
作者
王传中
机构
湖北医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7年第2期16-19,共4页
文摘
毕业生分配态度的形成,除了内在因素外,还受着家庭、学校的毕业教育、社会风气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湖北省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过程及制约条件纵向研究”的调查资料和湖北省四所医学院校的调查(此调查在省毕办的领导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出问卷300份,回收答卷269份,回收率89.7%)结果,试图从父母的文化。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大学生思想品德
毕业
教育
医学院校
文化程度
调查资料
纵向研究
思想教育
思想情况
社会阅历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部属院校毕业生分配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6
作者
黄先耀
何捷
张双喜
机构
交通部政治部
出处
《交通高教研究》
1988年第3期1-6,共6页
文摘
改革毕业生的分配制度,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体制改革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问的纽带。必须切实抓紧抓好。我国现行的毕业生分配制度是在建国初期形成、发展和延续下来的。这种制度与我国当时高度集中的、以产品经济为基本模式的经济体制相适应,
关键词
教育体制改革
毕业生
分配
制度
院校
回顾与展望
中国
纽带
基本模式
产品经济
经济体制
发展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对做好毕业生分配工作的一些体会
被引量:
1
7
作者
杨志恩
机构
南京大学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3-45,共3页
文摘
毕业生分配中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整个毕业生分配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链条中的最后一环.这个工作做得怎样,不仅关系到分配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也关系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能否取得最后成功.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优秀
毕业生
分配
政策
就业工作
重要组成部分
毕业
分配
献身精神
教育时间
教育者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谈高等学校毕业生的“有偿分配”问题
被引量:
1
8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八四级
出处
《教育与经济》
1988年第1期41-43,共3页
文摘
随着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分配问题,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有的提出“有偿分配”的主张。这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无论从理论上、政策上都有待于深入研讨。华中师大教育系四年级学生,最近在教育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各抒己见,反映了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倾向性的态度。本刊摘要刊登他们的观点,以期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能积极参与讨论。本刊将辟专栏,继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大学生
毕业生
分配
积极参与
教育体制改革
大学
毕业生
经济学课程
劳动者
高校
毕业生
教育系
分类号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今年高校毕业生分配将采取的改革措施
被引量:
1
9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8年第2期43-,共1页
文摘
国家教委为加快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今年将采取以下几项改革措施: ——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在前三年试行招聘、推荐与考核录用相结合办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大招聘、录用毕业生的范围,把这项改革试点再向前推进一步,以逐步实行在国家分配方针、政策指导下,毕业生自己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前推
用人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三年
社会需要
试点学校
预
分配
分配
计划
计划范围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华大学实施毕业生分配“供需见面”的做法
被引量:
1
10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8年第2期17-,共1页
文摘
首先,由学校广泛收集需求信息。然后,将需求信息同各专业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提前向学生公布有一定选择余地的用人单位和岗位。学生在分配原则的指导下选报志愿。这个原则包括:优先照顾学生李来源地区的需要,尤其对边远省区及重点企业事业单位的需要,尽可能予以保证;对毕业生进入大城市要有控制等等。在学生选报志愿的基础上。
关键词
供需见面
毕业生
分配
来源地区
用人单位
长线专业
分配
原则
大城市
学习成绩差
家庭所在地
政治表现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才优用 人尽其才——谈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
11
作者
周建梅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1987年第3期104-106,103,共4页
文摘
我国每年有上万的研究生和数以十万计的大、专毕业生走上祖国的建设岗位。他们是人才库中的新鲜血液.是人才的主要来源。在毕业生分配中,能否做到优才优用,人尽其才,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关系到四化建设的进程。为了实现优才优用,人尽其才,必须对现行的全国统一分配制度逐步进行改革。现行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是依据1981年教育部、国家计委。
关键词
优才优用
毕业生
分配
分配
制度改革
高等学校
研究生
择优
分配
积分
体育成绩
主要来源
学习成绩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毕业生分配问题研究初探
12
作者
张洪德
机构
沈阳航空学院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4-76,共3页
文摘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分配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为它是关系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好坏和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衡量标准的一个真实写照,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检验标志。因此,对大学毕业生分配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高等学校人才
学校教育改革
人才培养
毕业生
总数
专业设置
内部教学
教育合力
国情教育
社会需要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师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初探
13
作者
陈瑞莲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出处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4-46,共3页
文摘
自从去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宣布自当年招收的大学生开始,实行大学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定向就业,逐步实行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改革以来,大学生毕业分配的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事实上,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这几年一直在探索着、尝试着。这里我们发表了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瑞莲等同志的三篇文章,希望有更多的同志为促进、完善这一改革而出谋献策。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学生工作部
推荐就业
华南师范大学
用人单位
瑞莲
社会关注
供需见面
计划
分配
职业选择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竞争机制引入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中
被引量:
1
14
作者
高进仁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8年第2期52-55,共4页
文摘
从五十年代初开始,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按国家指令性计划统一分配的制度。这种制度,很不适应当前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同时,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以选择权,做到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毕业生的作用。要达到上述目的。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机制引入
思想政治工作
用人单位
经济体制改革
五十年代
供需见面
毕业
分配
社会需要
道德品质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行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15
作者
王小丽
邱■曾
机构
广州医学院毕业生分配改革研究小组
出处
《高教探索》
1987年第2期17-21,共5页
文摘
50年代以后,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是由国家统一计划分配。这种分配制度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它已经不能适应要求,必须改革。本文力图对现行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作点理论探讨。一、从高校毕业生分配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其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制度改革
计划
分配
分配
制度
用人单位
理论探讨
教育结构
经济体制改革
高度民主
委托代培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做好毕业生分配计划编制工作的几点想法
16
作者
吴月英
机构
上海海运学院
出处
《交通高教研究》
1991年第3期77-78,共2页
文摘
多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总的模式是“统包统分”,这种“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是与当时我国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对国家重点建设、国防、交通、能源以及边远地区急需专业人才的分配起到了保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事制度等各种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
经济体制
中国
计划编制
改革
分配
制度
专业人才
重点建设
毕业生
分配
高等学校
想法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步走天涯……——九四年大学毕业生分配透析
17
作者
杨殿阁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12-14,共3页
文摘
就总体情况来看,94后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好的,毕业生供需表明:依旧是供小于求,但具体情况尚需具体分析。 今年毕业生需求的趋势大致是: ▲应用科学更加走俏,今年紧缺的仍然是应用学科,如工科、医科、外语、财经等学科类,社会实际需求数远远超过生源的供应数。 ▲基层急需毕业生,机关进人受严格限制,而生产、教学、科研单位渴求大量人才,因此毕业生必须有面向基层、面向第一线的充分思想准备。 ▲沿海地区用人迫切,如广东、江苏、山东等地毕业生需求数量较多;但是。
关键词
大学
毕业生
毕业生
分配
计算机
女生
透析
科研单位
毕业
分配
就业形势
高校
历史专业
分类号
G647.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体制改革初探
18
作者
林明庶
李月英
机构
福建省计划委员会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89年第2期63-64,共2页
文摘
我国经济体制正在由产品经济模式向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转变,现行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体制已经不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必须加快深化招生与毕业生分配体制改革,消除统包统配的弊端,建立学校向社会开放,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机制,建立双向选择就业,考核录用毕业生的新运行机制,促进人才放活和合理流动,向社会各个角落输送人才,为发展商品经济、外向型经济、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服务。
关键词
分配
体制
用人单位
大中专
毕业生
双向选择
体制改革
改革初探
经济体制
毕业生
分配
模式转变
运行机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把竞争机制引入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初探
19
作者
袁生松
朱延亭
张琳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119-122,共4页
文摘
毕业生分配工作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渠道,只有逐步正确地引入竞争机制,才能适应我国目前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本文根据我省近几年改革毕业生分配办法的实践和部分高等学校、用人单位的试点经验,试就把竞争机制引入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
毕业生
分配
高等学校
用人单位
主管部门
透明度
竞争机制
公平竞争
平等竞争
政治体制改革
初步探讨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等中医院校毕业生分配难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的探讨
20
作者
孙校
张洪昌
吴华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2-66,55,共6页
文摘
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1985年中央提出“振兴中医”以来,中医事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社会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数量也不断增加,现有的中医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满足不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但是,近几年来(主要是1987年后),却出现了中医大学毕业生分配难的问题(主要是医疗类专业)。除造成在校学生厌学情绪外,还严重地困扰着高等中医院校。这一问题不解决,将阻碍中医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中医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进一步弄清中医大学生毕业后分配难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成为当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就此提出浅见,以和同行共同讨论。
关键词
高等中医院校
毕业生
分配
医师资格考试
七年制
专科人才
临床实践能力
专业设置
需求数量
综合医院
资格考试制度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引进企业管理模式探索毕业生分配管理体制改革
毛智勇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毕业生分配管理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马锦忠
刘志凤
牛文起
陈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及早抓 讲实话——毕业生分配工作两点体会
周普谟
喻幼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系统论分析
管德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析家长对毕业生分配态度的影响
王传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部属院校毕业生分配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黄先耀
何捷
张双喜
《交通高教研究》
1988
0
全文增补中
7
对做好毕业生分配工作的一些体会
杨志恩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大学生谈高等学校毕业生的“有偿分配”问题
《教育与经济》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今年高校毕业生分配将采取的改革措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清华大学实施毕业生分配“供需见面”的做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优才优用 人尽其才——谈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
周建梅
《现代大学教育》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大学毕业生分配问题研究初探
张洪德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高师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初探
陈瑞莲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把竞争机制引入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中
高进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8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现行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王小丽
邱■曾
《高教探索》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做好毕业生分配计划编制工作的几点想法
吴月英
《交通高教研究》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跨步走天涯……——九四年大学毕业生分配透析
杨殿阁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体制改革初探
林明庶
李月英
《东南学术》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把竞争机制引入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初探
袁生松
朱延亭
张琳
《齐鲁学刊》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高等中医院校毕业生分配难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的探讨
孙校
张洪昌
吴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