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Fe_2O_4纳米晶的制备及表面效应对其比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方道来 郑翠红 +1 位作者 朱伟长 晋传贵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6-89,共4页
以FeSO4 ·7H2 O和NiSO4 ·7H2 O为原料 ,首先制备出颗粒细小的碱式碳酸盐前驱体 ,在 30 0~ 70 0℃焙烧 1h后 ,制备出铁酸镍纳米晶 ,粒径为 8~ 54nm ,粒度均匀。通过测量它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 与比表面积Sa,得出经验公式σs(... 以FeSO4 ·7H2 O和NiSO4 ·7H2 O为原料 ,首先制备出颗粒细小的碱式碳酸盐前驱体 ,在 30 0~ 70 0℃焙烧 1h后 ,制备出铁酸镍纳米晶 ,粒径为 8~ 54nm ,粒度均匀。通过测量它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 与比表面积Sa,得出经验公式σs(Sa) =σs(∞ ) ( 1-aSa) ,运用非共线磁结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上述经验公式 ,并得到纳米晶的非共线表面层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镍 纳米晶 表面效应 比饱和磁化强度 纳米材料 软磁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糖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条件对其有效粒径和比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曹正国 周四维 +4 位作者 刘继红 宋晓东 罗刚 鲁雄兵 孙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讨葡聚糖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DMN)的制备对其有效粒径和比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作DMN,通过丙烯葡聚糖凝胶S300HR色谱和离心法分离DMN,用透射电镜、粒度分析仪和磁化强度分析仪检测DMN,研究制备过程中葡聚... 目的探讨葡聚糖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DMN)的制备对其有效粒径和比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作DMN,通过丙烯葡聚糖凝胶S300HR色谱和离心法分离DMN,用透射电镜、粒度分析仪和磁化强度分析仪检测DMN,研究制备过程中葡聚糖用量、铁盐含量、氨水浓度、搅拌速度、离心速度、Fe3+/Fe2+摩尔比、反应温度等条件对DMN的有效粒径、比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结果不同制备条件影响着DMN有效粒径和比饱和磁化强度的大小。DMN直径最小为3nm,有效粒径介于42.7~189.1nm,比饱和磁化强度介于0.16~0.38emu/g。结论制备反应条件对DMN有效粒径和比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符合化学共沉淀反应的一般规律,可以用沉淀反应的理论指导DMN的制备,为DMN作为基因和药物纳米载体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 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 有效粒径 比饱和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纯Ni、纯Co及WC-Co硬质合金比饱和磁化强度值的讨论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兴林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3-38,共6页
对涉及纯Ni、纯Co及WC-Co硬质合金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值的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部分论文(20多篇)的数值(以A·m2/kg为单位)约为正常值的4π倍。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对于比饱和磁化强度测定值,估计是有关作者在进行电... 对涉及纯Ni、纯Co及WC-Co硬质合金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值的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部分论文(20多篇)的数值(以A·m2/kg为单位)约为正常值的4π倍。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对于比饱和磁化强度测定值,估计是有关作者在进行电磁量的单位换算时出现了失误;而对于由相关数据所得的比饱和磁化强度计算值,是由于其测定的饱和磁化强度值约为正常值的4π倍所致。为便于分析讨论问题,对有关物理量的定义及相应的单位换算公式也作了相应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NI 纯Co WC-CO硬质合金 比饱和磁化强度 单位换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Ni_2O_3/Fe_2O_3复合纳米微粒构成的离子型磁性液体的磁化性质研究
4
作者 赵正莹 闵文静 +2 位作者 韩芍娜 张清梅 李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64,共5页
采用Massart法合成了Ni2O3/Fe2O3复合微粒磁性液体,并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磁性微粒及其磁性液体的磁化性质进行了测量.用Langevin理论进行了磁性液体磁化曲线的拟合.实验结果表明,磁性液体的实际测量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小于理论值,并... 采用Massart法合成了Ni2O3/Fe2O3复合微粒磁性液体,并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磁性微粒及其磁性液体的磁化性质进行了测量.用Langevin理论进行了磁性液体磁化曲线的拟合.实验结果表明,磁性液体的实际测量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小于理论值,并且磁性液体的初始磁化率大于Langevin理论曲线的初始磁化率.用零场下磁性液体中的微粒自组装结构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O3/Fe2O3复合微粒 磁性液体 比饱和磁化强度 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铁氧体纳米晶粒的结构及磁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吕庆荣 方庆清 +1 位作者 李瑞 王翠平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74,共4页
采用化学共沉法制备了纳米尺度的钴铁氧体粉料,并在1260—1340℃温度下进行了退火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钴高含量(x≥0.7)时样品形成了单一的... 采用化学共沉法制备了纳米尺度的钴铁氧体粉料,并在1260—1340℃温度下进行了退火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钴高含量(x≥0.7)时样品形成了单一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钴铁氧体,而钴含量x〈0.7时样品生成了尖晶石结构的钴铁氧体相和α-Fe2O3相;CoxFe3-xO4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随x的增加呈现出了先增后减的趋势,在x=0.8时出现峰值;在x=0.5-0.8范围内,矫顽力HE随钴含量的增加有所下降,随后迅速增加,在x=1.0附近能同时得到较大的σs和H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铁氧体 化学共沉法 比饱和磁化强度 矫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铁氧体Co_xFe_(3-x)O_4结构和磁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辉 方庆清 +3 位作者 李雁 黄凯 杨景景 王翠平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50,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oxFe3-xO4钴铁氧体,在不同的退火温度下(1100℃~1300℃)得到了一系列的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粉末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钴含量高(x>0.7)时,样品形成...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oxFe3-xO4钴铁氧体,在不同的退火温度下(1100℃~1300℃)得到了一系列的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粉末样品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钴含量高(x>0.7)时,样品形成单一的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钴铁氧体,当钴含量较低时,样品生成尖晶石结构的钴铁氧体和α-Fe2O3的复合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铁氧体 顽力 比饱和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基纳米Fe_3O_4-Co复合磁流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蒙海宁 赵芳霞 +1 位作者 张振忠 丘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1-407,共7页
针对传统Fe3O4磁流体比饱和磁化强度低、传热性差的缺点,以采用自制直流电弧等离子蒸发设备制备的纳米钴粉为磁性颗粒,添加到硅油基Fe3O4磁流体中,研究钴粉的添加量对磁流体比饱和磁化强度、密度、黏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传统Fe3O4磁流体比饱和磁化强度低、传热性差的缺点,以采用自制直流电弧等离子蒸发设备制备的纳米钴粉为磁性颗粒,添加到硅油基Fe3O4磁流体中,研究钴粉的添加量对磁流体比饱和磁化强度、密度、黏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Co/Fe3O4质量比从1/3增大到6/3时,复合磁流体的密度和黏度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且纳米钴粉的加入能明显提高复合磁流体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当纳米钴粉的加入量达到Fe3O4的2倍时,其比饱和磁化强度由0.43 A·m2/kg增大到2.91 A·m2/kg。同时,从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的角度分析,制备的新型复合磁流体能明显改善基础油载液的摩擦学性能。此外,新型复合磁流体能显著改善机械密封件的密封性能,且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 纳米钴粉 比饱和磁化强度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YIG磁光粉的制备及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豪才 杨仕清 +1 位作者 张怀武 邓啸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14-216,共3页
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化铁朽榴石(YIG)磁光粉。TEM分析测试表明粒径在80~150nm范围。通过XRD衍射峰的分析与计算,所制YIG系立方晶系,其晶格常数为a=12.37A,VSM测试其磁性能为:矫顽力H... 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化铁朽榴石(YIG)磁光粉。TEM分析测试表明粒径在80~150nm范围。通过XRD衍射峰的分析与计算,所制YIG系立方晶系,其晶格常数为a=12.37A,VSM测试其磁性能为:矫顽力Hc大小为136~400e,比饱和磁化强度σs的大小为10.67~18.35emu/g。研究了Hc和σs与热处理条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能 纳米级 比饱和磁化强度 溶胶——凝胶 软化学方法 溶胶──凝胶法 晶格常数 立方晶系 保温时间 分析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CoFe2O4尖晶石 被引量:1
9
作者 肖利 方正 +2 位作者 李元高 张全茹 王少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147-149,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钴铁氧体。经激光粒度仪、XRD、TEM、VSM等方法测定,结果表明产品为平均粒径50~60nm的CoFe2O4尖晶石相,外观近似球形,分散性较好,组成均匀,矫顽力及比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78kA/m和72Am^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钴铁氧体。经激光粒度仪、XRD、TEM、VSM等方法测定,结果表明产品为平均粒径50~60nm的CoFe2O4尖晶石相,外观近似球形,分散性较好,组成均匀,矫顽力及比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78kA/m和72Am^2/kg,该法制备的纳米粉体工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E2O4 溶胶-凝胶法 制备 纳米级 比饱和磁化强度 尖晶石结构 激光粒度仪 钴铁氧体 尖晶石相 平均粒径 粉体工艺 XRD TEM VSM 分散性 矫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垂直磁记录材料BaFe_(12)O_(19)和Ba(CoTi)_xFe_(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仕清 张怀武 +1 位作者 刘颖力 王豪才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47-149,共3页
采用有机树脂法合成了超细BaFe12O19及其离子取代物Ba(CoTi)xFe12-2xO19利用TEM和XRD对所制样品进行了结构、形貌和晶相分析。其颗粒大小为20~100nm。VSM静态磁性测试结果表明,在650&... 采用有机树脂法合成了超细BaFe12O19及其离子取代物Ba(CoTi)xFe12-2xO19利用TEM和XRD对所制样品进行了结构、形貌和晶相分析。其颗粒大小为20~100nm。VSM静态磁性测试结果表明,在650°处所制样品显示极低的矫顽力Hc和比饱和磁化强度,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Hc和δs迅速增大,探讨了磁性能随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磁记录材料 纳米级 矫顽力 比饱和磁化强度 钡铁氧体 退火温度 纳米材料 临界半径 前驱物 超顺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液相还原法制备钴颗粒形貌与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术来 程荆卫 +3 位作者 李红 刘颖 赵修臣 王玉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26,共6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液相还原法成功制备磁性穗状钴颗粒。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与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制备的钴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CTAB时得到的穗状钴颗粒为...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液相还原法成功制备磁性穗状钴颗粒。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与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制备的钴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CTAB时得到的穗状钴颗粒为片层结构,晶体结构以密排六方为主;而未添加CTAB时得到的是以面心立方为主的菜花状钴颗粒。片层结构穗状钴颗粒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与矫顽力分别为116.17A·m2·kg-1与20.3kA·m-1,而菜花状钴颗粒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及矫顽力分别为158.24A·m2·kg-1与9.174kA·m-1,分析认为这种差异可能是由钴颗粒粒径、磁晶各向异性、形状各向异性以及内部缺陷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颗粒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比饱和磁化强度 矫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Fe_(76)Zr_(12)B_(12)合金的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玉蓉 闫国民 +1 位作者 刘立 刘尧棣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9-171,共3页
采用单辊快淬方法制备Fe76Zr12B12金属非晶薄带,在480~800℃等温退火60 min,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该合金的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态Fe76Zr12B12非晶合金在退火处理后由完全的非晶态结构转变为非晶与纳米晶的混合结构。随退火温... 采用单辊快淬方法制备Fe76Zr12B12金属非晶薄带,在480~800℃等温退火60 min,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该合金的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淬态Fe76Zr12B12非晶合金在退火处理后由完全的非晶态结构转变为非晶与纳米晶的混合结构。随退火温度的升高,α-Fe晶体相的体积分数增加,晶粒尺寸长大,晶粒间的非晶层厚度减小,导致矫顽力逐渐增大。实验发现,480℃退火后合金的矫顽力很小,在600℃时迅速增大,此后增大缓慢。比饱和磁化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温度 非晶 矫顽力 比饱和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Co硬质合金中η_1相和碳含量的磁性测定原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寿荣 《有色金属》 CSCD 1994年第1期63-67,共5页
根据三相WC-Co硬质合金中η_1相和碳含量的求值公式和影响比饱和磁化强度4πσ的诸因素论述了用4πσ测定三相WC-Co硬质合金中η_1相和碳含量的原理。结果表明,用滋性方法测定WC-Co合金的η_1相和碳含量是精确... 根据三相WC-Co硬质合金中η_1相和碳含量的求值公式和影响比饱和磁化强度4πσ的诸因素论述了用4πσ测定三相WC-Co硬质合金中η_1相和碳含量的原理。结果表明,用滋性方法测定WC-Co合金的η_1相和碳含量是精确的非破坏性检验方法,对于η_1相和碳含量的测定精度分别为千分之三和万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O硬质合金 η_1相 碳含量 比饱和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80-x)Co_xZr_8Ge_2B_(10)(x=0,8,16)合金的热性能、结构和磁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商晓晶 王志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0-82,共3页
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_(80-x)Co_xZr_8Ge_2B_(10)(x=0,8,16)非晶合金,再对3种合金进行不同温度下退火处理。利用差热分析仪(DTA)、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热性能、微观结构及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 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_(80-x)Co_xZr_8Ge_2B_(10)(x=0,8,16)非晶合金,再对3种合金进行不同温度下退火处理。利用差热分析仪(DTA)、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热性能、微观结构及磁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e_(80-x)Co_xZr_8Ge_2B_(10)(x=0,8,16)合金在快淬态时均形成非晶。Fe_(80)Zr_8Ge_2B_(10)和Fe_(72)Co_8Zr_8Ge_2B_(10)的晶化过程类似,比较复杂;Fe_(64)Co_(16)Zr_8Ge_2B_(10)合金的晶化过程不同于其他两种合金,相对简单。3种合金的比饱和磁化强度整体上随着C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晶化过程 比饱和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86)Zr_(5.5)Nb_(5.5)B_3非晶合金的超高压烧结成型
15
作者 卢斌 易丹青 +3 位作者 刘岩 严彪 殷俊林 刘会群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4-267,271,共5页
为了获得致密的块状Fe86Zr5.5Nb5.5B3纳米晶合金,研究了高压快速烧结工艺参数对样品致密度和α-Fe相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快淬球磨破碎非晶粉末在5.5GPa/3min烧结条件下,当Pw=1150W后,可获得相对密度为98.3%、单相α-Fe纳米晶(16.3... 为了获得致密的块状Fe86Zr5.5Nb5.5B3纳米晶合金,研究了高压快速烧结工艺参数对样品致密度和α-Fe相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快淬球磨破碎非晶粉末在5.5GPa/3min烧结条件下,当Pw=1150W后,可获得相对密度为98.3%、单相α-Fe纳米晶(16.3nm)块体合金,且随着Pw和t的增加,样品相对密度和α-Fe相晶粒尺寸均略有增加,样品典型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和矫顽力Hc分别为119.6emu/g,63.8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成型 非晶合金 超高压 比饱和磁化强度 晶粒尺寸 相对密度 纳米晶合金 烧结条件 非晶粉末 工艺参数 快速烧结 块体合金 FE 致密度 样品 矫顽力 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80+x)Zr_(20-x)合金的永磁性能
16
作者 张金宝 邢冰冰 +5 位作者 王文全 侯鹏飞 吴春姬 王明鹤 包健 方向明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9-742,共4页
利用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研究Co80+xZr20-x(x=0,1,2,3,4)合金、快淬薄带的结构与磁性.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均较大,且在实验范围内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经750℃热处理2 h后,Co81Zr19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达到最大值128(... 利用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研究Co80+xZr20-x(x=0,1,2,3,4)合金、快淬薄带的结构与磁性.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均较大,且在实验范围内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经750℃热处理2 h后,Co81Zr19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达到最大值128(A.m2)/kg;Co82Zr18快淬样品在25 m/s速率下的矫顽力最大,为60 kA/m,根据该样品中Co5Zr相的含量较大可知,Co5Zr相为Co-Zr合金的硬磁相;由初始磁化曲线可知,所有样品的矫顽力机制为成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Zr合金 永磁性能 矫顽力 比饱和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燃/球磨法制备NiZn系铁氧体
17
作者 徐振佩 任晓燕 +5 位作者 丛伟艳 郁黎明 钟敏建 张正明 张金仓 何正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4-287,共4页
以金属硝酸盐和柠檬酸为原料 ,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NiZn系铁氧体前驱体粉末 (Ni0 4 Zn0 6Fe2 O4 ,Ni0 2 Zn0 6 Cu0 2 Fe2 O4 ,Ni0 33Zn0 59Cu0 1 1 Fe1 97O4 (Bi2 O3) 0 0 0 2 和Ni0 33Zn0 59Cu0 1 1 Fe1 97O4 (Bi2 O3... 以金属硝酸盐和柠檬酸为原料 ,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NiZn系铁氧体前驱体粉末 (Ni0 4 Zn0 6Fe2 O4 ,Ni0 2 Zn0 6 Cu0 2 Fe2 O4 ,Ni0 33Zn0 59Cu0 1 1 Fe1 97O4 (Bi2 O3) 0 0 0 2 和Ni0 33Zn0 59Cu0 1 1 Fe1 97O4 (Bi2 O3) 0 0 0 2 (MnO2 ) 0 0 2 ) ,然后经 30小时高能球磨 ,从X ray衍射谱中发现前驱体粉末虽然基本上是尖晶石结构 ,但是还有一些杂相 ,经过球磨 ,杂相明显减少 ,结构更加完整 ,颗粒减小。前驱体粉末Ni0 33Zn0 59Cu0 1 1 Fe1 97O4 (Bi2 O3) 0 0 0 2 经 30小时球磨后 ,在空气中退火 ,退火温度分别为 4 0 0℃ ,6 0 0℃ ,80 0℃ ,90 0℃ ,1 0 0 0℃。用X ray衍射谱分析其物相 ,发现在 80 0℃退火得到单相的尖晶石结构 ,无杂相。该样品的最佳退火温度低于 1 0 0 0℃。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分别测量制备态和退火态样品粉末的磁性 ,可以看出 ,随退火温度的升高 ,比饱和磁化强度σs 逐渐增大 ,矫顽力Hc逐渐减小 ,当 90 0℃退火后 ,比饱和磁化强度已接近块状NiZn系铁氧体。 1 0 0 0℃退火后 ,上述四种样品中Ni0 4 Zn0 6 Fe2 O4 具有最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6 5 0 9emu g。本文为NiZn铁氧体的低温烧结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球磨法 NiZn系铁氧体 柠檬酸 金属硝酸盐 比饱和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77)Co_2Zr_9B_(10)Cu_2合金的制备及其磁性能
18
作者 闫国民 杨玉蓉 +2 位作者 刘立 牟艳男 白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55-57,共3页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了Fe77Co2Zr9B10Cu2合金,在530~750℃等温退火40 min,利用X射线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Fe77 Co2 Zr9 B10 Cu2合金的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淬态Fe77Co2Zr9B10Cu2合金为非晶、纳米晶双相结构。随着退火温度...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了Fe77Co2Zr9B10Cu2合金,在530~750℃等温退火40 min,利用X射线衍射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Fe77 Co2 Zr9 B10 Cu2合金的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淬态Fe77Co2Zr9B10Cu2合金为非晶、纳米晶双相结构。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α-Fe晶体相从非晶、基体中析出,晶粒尺寸长大,晶化体积分数增加,矫顽力先减小后增大,比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增大。实验结果表明,530℃退火后合金的矫顽力最小,在670℃时迅速增大。样品的磁性与其微观结构、晶粒尺寸、晶化体积分数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温度 非晶 矫顽力 比饱和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Co-B合金(Ⅱ)
19
作者 吴玉程 王莉萍 +3 位作者 李云 黄新民 张勇 李广海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6期1-3,共3页
纳米晶合金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通过化学镀方法获得纳米晶Co-B合金,分别研究了沉积层厚度和热处理温度对其矫顽力和比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始阶段,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矫顽力逐渐减小,而当镀层厚度大于0.6μm时,矫顽力随镀... 纳米晶合金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通过化学镀方法获得纳米晶Co-B合金,分别研究了沉积层厚度和热处理温度对其矫顽力和比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始阶段,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矫顽力逐渐减小,而当镀层厚度大于0.6μm时,矫顽力随镀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步升高;比饱和磁化强度则始终随镀层厚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开始阶段,随着热处理温度的上升,矫顽力上升,当热处理温度高于450℃时,矫顽力开始减小;热处理温度对比饱和磁化强度影响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Co-B合金 矫顽力 比饱和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高铬铁素体纤维的热稳定性研究
20
作者 孙世清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8-91,共4页
由Cu-11%Fe-4%Cr原位复合丝材硝酸法提取得到高铬铁素体纤维。研究了热处理对高铬铁素体纤维样品结构和磁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样品的磁性,利用热重差热分析比较了不... 由Cu-11%Fe-4%Cr原位复合丝材硝酸法提取得到高铬铁素体纤维。研究了热处理对高铬铁素体纤维样品结构和磁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样品的磁性,利用热重差热分析比较了不同变形量的高铬铁素体纤维在空气中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高铬铁素体纤维的比饱和磁化强度约为114A·m2·kg-1,高铬铁素体纤维在空气中经600℃以上加热1h后,逐渐由铁磁性的α-(Fe,Cr)(BCC结构)固溶体转变为顺磁性的(Fe,Cr)2O3(六方晶系),比饱和磁化强度显著下降;微米级、亚微米级高铬铁素体纤维的热稳定性显著高于微米级多晶铁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铁素体纤维 提取 热稳定性 比饱和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