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杰姆逊的比较文化研究
1
作者 王彦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4,共5页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是美国当代积极从事文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 ,他的理论著作呈现出明显的比较视角。他不但关注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形态的差异 ,而且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其不同之处进行了研究。他视美国文学为...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是美国当代积极从事文化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 ,他的理论著作呈现出明显的比较视角。他不但关注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形态的差异 ,而且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其不同之处进行了研究。他视美国文学为“个人神话”而称中国文学为“民族寓言”,并指出了其历史根源 ;同时 ,他比较了第一世界文化中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当代文化的弊端进行了批评。杰姆逊提醒美国的理论家们要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待不同的文化 ,并对第三世界文化的特性进行了强调 ,以便为其“全球化”理想的实现创造条件。杰姆逊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 ,但他对“西方中心论”的反对则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化研究 杰姆逊 差异性 第一世界文化 第三世界文化 文化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文化研究中的鲁迅》序言
2
作者 张铁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比较文化研究中的鲁迅》 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出版
3
作者 赵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8-128,共1页
由中山大学华南日本研究所主办,佟君教授、陈多友副教授主编的《中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华南日本研究丛书”之一)一书已于2004年2月正式出版。该书由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的“2001中日比较文学国际学术会议——新世纪中日文学... 由中山大学华南日本研究所主办,佟君教授、陈多友副教授主编的《中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华南日本研究丛书”之一)一书已于2004年2月正式出版。该书由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的“2001中日比较文学国际学术会议——新世纪中日文学关系的展望与回顾”的优秀论文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 佟君 陈多友 语言研究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魂信仰与祖灵信仰——日本与中国佤族稻作文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静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107,共4页
从稻作起源的神话以及农耕礼仪中的相似点着手,通过比较日本人和佤族的宗教祭祀和神灵观念两个层面及其所显现的共同文化要素,可以发现:以栽培杂粮和薯类等的刀耕火种文化为基层文化的日本文化不仅与佤族共同拥有稻魂信仰、祖灵信仰,而... 从稻作起源的神话以及农耕礼仪中的相似点着手,通过比较日本人和佤族的宗教祭祀和神灵观念两个层面及其所显现的共同文化要素,可以发现:以栽培杂粮和薯类等的刀耕火种文化为基层文化的日本文化不仅与佤族共同拥有稻魂信仰、祖灵信仰,而且同大自然共生共存的宗教思想意识及充满丰富感性的民族性格也是非常相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化研究 稻谷起源神话 死与再生 祖灵信仰 太阳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智力概念理解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方富熹 D.齐茨 《心理学报》 1987年第3期255-262,共8页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中澳两国的成人和儿童对智力概念内容构成的看法,结果表明,尽管文化社会背景不同,但人们对智力概念的理解仍有很多共同之处,特别是对作为一般能力的智力品质及与智力有关的个性特征的评价很接近,这一结果有利于...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中澳两国的成人和儿童对智力概念内容构成的看法,结果表明,尽管文化社会背景不同,但人们对智力概念的理解仍有很多共同之处,特别是对作为一般能力的智力品质及与智力有关的个性特征的评价很接近,这一结果有利于支持智力概念普遍性观点;成年人与儿童的观点比成年人之间的观点显示出较大的差异,这似乎表明对智力概念的理解也存在一个逐渐成熟发展的过程;各类被试对有关个性品质评价的高度一致性表明了有关“非智力因素”对发展智力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特征 澳大利亚人 个性特点 项目特点 问卷法 协作精神 智力概念 文化比较研究 儿童 遇到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大学生考试焦虑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凌文辁 《心理学报》 1988年第2期127-133,共7页
本文用考试焦虑量表TAI对中国和日本大学生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大学生的考试焦虑高于中国大学生。中国大学生的考试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进行时的紧张和对考试成绩的介意。日本大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总体性焦虑。他... 本文用考试焦虑量表TAI对中国和日本大学生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大学生的考试焦虑高于中国大学生。中国大学生的考试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进行时的紧张和对考试成绩的介意。日本大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总体性焦虑。他们之间的差异,可能是与两国的社会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生 中日大学生 考试焦虑量表 日本大学 考试结果 文化比较研究 紧张状态 说明率 考试成绩 项目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中西医文化比较研究,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2016金陵医学哲学论坛”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洪雷 王思特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96,共3页
2016年10月30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和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承办的“2016金陵医学哲学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论坛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宗明教授主持。
关键词 医学哲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哲学论坛 中国建设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医文化研究 张宗明 文化比较研究 现代科学 中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小学生语文阅读反应跨文化比较研究
8
作者 李广 姜英杰 马云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21,共5页
从现行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各选择一篇课文作为阅读文本,采用开放式问卷的形式对中日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阅读反应调查。结果表明,中日小学生在阅读反应上存在文化差异。中国小学生阅读文本的信息获取方式倾向于理性思考,而日本小学生... 从现行中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各选择一篇课文作为阅读文本,采用开放式问卷的形式对中日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阅读反应调查。结果表明,中日小学生在阅读反应上存在文化差异。中国小学生阅读文本的信息获取方式倾向于理性思考,而日本小学生则表现为感性反应;中国小学生阅读文本的情感体验方式倾向于"客体游离",而日本小学生则表现为"主体进入";中国小学生阅读文本的交流方式倾向于多元表达,而日本小学生则表现为单向传递;中国小学生阅读文本的价值取向倾向于道德评判,而日本小学生则表现为纯美鉴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中日小学生 阅读反应 文化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研究的基础——走向科学的文化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方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5-40,160,共7页
跨文化研究,或称文化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已日益凸现。笔者认为科学的跨文化研究首先必须回答两个基本问题:1.如何审视异文化及本文化与异文化之间的关系?它构成有效合理的文化比较研究的理论预设及知识起点;2.如何选择合理的比较尺度?它... 跨文化研究,或称文化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已日益凸现。笔者认为科学的跨文化研究首先必须回答两个基本问题:1.如何审视异文化及本文化与异文化之间的关系?它构成有效合理的文化比较研究的理论预设及知识起点;2.如何选择合理的比较尺度?它涉及到文化比较研究复杂的方法论问题。本文目的在于深入探讨这两个基本问题,从而尝试勾画科学的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及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相对论 文化研究 文化比较研究 文化现象 文化决定论 理论预设 种族中心主义 文化价值 研究方法论 两个基本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拓与创新:秦楚地域文化比较研究的新范式——张正明著《秦与楚》评介
10
作者 张全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0-141,共2页
从学习中国历史开始,就景仰学界耆宿张正明先生:从研究民族文化史之初,就经常拜读大师张先生的著作,尤其是近期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正明著《秦与楚》一书,给我的印象更为深刻,启迪更多。该书的出版,不仅推进了我国有关... 从学习中国历史开始,就景仰学界耆宿张正明先生:从研究民族文化史之初,就经常拜读大师张先生的著作,尤其是近期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正明著《秦与楚》一书,给我的印象更为深刻,启迪更多。该书的出版,不仅推进了我国有关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地域文化史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提高中国历史上民族地域文化研究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研究 先秦时期 文化比较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民族文化 评介 中国历史 系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萌生与拓展
11
作者 黄克剑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1期14-23,109,共11页
中国近代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叶,是第一个阶段;从五四运动到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是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西文化比较的萌生阶段,从“言技”、“言政”、到“言教”;第二个阶段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 中国近代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叶,是第一个阶段;从五四运动到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是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西文化比较的萌生阶段,从“言技”、“言政”、到“言教”;第二个阶段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拓展阶段,二十年代主要以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为核心,三十年代主要以对民族精神的把握为核心,但由于二者都是对东西文化总体的比较,所以纵的时代坐标上的比较和横的民族坐标上的比较又总是相互渗透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比较研究 三十年代 民族精神 近代中西文化 民族文化心理 中西文化冲突 中西文化比较 东西文化 中国文化 十九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意欲”与文化路向——梁漱溟文化主体性思想探微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志辉 陈骏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88,共10页
主体性问题是现代新儒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主体性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中经历了从思维形态、意志形态、欲望形态到实践形态的演进历程。面对主体性的问题,现代新儒家的开山之人梁漱溟根据儒家哲学的生命性特点,反思主体性概念的演进历程中... 主体性问题是现代新儒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主体性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中经历了从思维形态、意志形态、欲望形态到实践形态的演进历程。面对主体性的问题,现代新儒家的开山之人梁漱溟根据儒家哲学的生命性特点,反思主体性概念的演进历程中的问题,通过对主体性的概念界定展开了本体论的思想建构,建立其文化保守主义的跨文化哲学体系。文章从梁漱溟建立在“意欲”主体基础上的文化哲学来反思这种观点,以推进学界对梁漱溟的文化主体性理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意欲” 文化比较研究 文化三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与汉语的语言文化比较研究——评《英语翻译的原理与实践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娜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25,共1页
英语是在全球广泛应用的一种语言,英语翻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各国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各国的交往领域不断扩大,英语的桥梁作用也越来越凸显,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 英语是在全球广泛应用的一种语言,英语翻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各国进行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各国的交往领域不断扩大,英语的桥梁作用也越来越凸显,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我们需要重视英语翻译的质量与效果。由左渝所著的《英语翻译的原理与实践应用》(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从英语词汇、句子、篇章等角度对英语翻译的原理和应用技巧进行了解读。这本书共有八个章节,主要围绕英语翻译、翻译原理、翻译常用方法与技巧、翻译实践等方面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翻译 英语与汉语 翻译原理 文化比较研究 吉林大学出版社 英语词汇 桥梁作用 翻译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109-109,共1页
在我们进行校园文化研究时,如果能跳出校园疆界,考察它种文化特色,分析、比较两者的异同,取长补短,将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校园与企业作为两个特定的社会组织成分。
关键词 校园文化 文化研究 企业文化 文化特色 异同 运行目标 要素特征 组织成分 文化比较研究 疆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鲁文化比较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管子》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侧记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朝明 《齐鲁学刊》 CSSCI 1989年第6期123-126,共4页
由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淄博市社联、齐鲁石化公司、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临淄区政府联合发起召开的“《管子》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14日至18日在齐国故都——临淄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就《管子》的断代成书... 由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淄博市社联、齐鲁石化公司、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临淄区政府联合发起召开的“《管子》与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14日至18日在齐国故都——临淄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就《管子》的断代成书、管仲与《管子》书的关系、齐鲁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管子》和齐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以及齐地的物质文化、齐国历史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讨论。讨论中,学者们在对齐文化进行系统考察的同时,还往往以其与鲁文化作比较,许多学者提供了这方面的专题论文,还有不少学者是在小组讨论或大会发言中谈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下面专就会议上学者们对齐、鲁文化及其比较所作的讨论和在讨论中所取得的许多可喜的成果,作一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齐鲁文化 国际学术讨论会 文化比较研究 齐国 学术思想 社会科学院 儒学 系统考察 管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学术讨论会在沪召开 被引量:2
16
作者 兰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45-45,共1页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发起的全国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六日在上海召开。会上宣布成立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周谷城教授为名誉主席,王元化教授为主席。王元化代表市委宣传部在大会开幕式上讲了话。...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发起的全国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六日在上海召开。会上宣布成立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中心,周谷城教授为名誉主席,王元化教授为主席。王元化代表市委宣传部在大会开幕式上讲了话。来自全国各地和本市的近百名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者有著名的老一辈学者贺麟、张岱年、蔡尚思、严北溟等,还有更多中青年文史哲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文化 文化比较研究 研究中心 王元化 学术讨论会 社会科学院 周谷城 名誉主席 张岱年 中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评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志荣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75-77,共3页
《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是一部专门研究“花儿”、研究“信天游”进而研究民歌共性与差异的理论专著。专著确立的4个比较主题合理,所采用的“量化——质化”的研究方法科学,文本应用较好,这使得专著对于两... 《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是一部专门研究“花儿”、研究“信天游”进而研究民歌共性与差异的理论专著。专著确立的4个比较主题合理,所采用的“量化——质化”的研究方法科学,文本应用较好,这使得专著对于两种民歌的比较研究既有理论性的思辩,又有感性和诗意对人的熏陶。由于作者是个热爱民歌的民间歌手,同时对民歌又潜心研究多年,因而该书的见解独到,理论探讨有深度。专著虽有不足,但瑕不掩瑜,待今修正、完善与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州“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 民歌艺术 艺术形式 李雄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型政治和法理型政治——中西政治文化比较研究
18
作者 朱汉民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1-36,共6页
如果我们把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作一外在形态的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中国是一种伦理型政治,而西方是一种法理型政治。具体而言,中国的政治秩序主要靠伦理观念采维持,政治活动靠伦理观念来调节,政治权力靠伦理观念采制约,伦理观念在... 如果我们把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作一外在形态的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中国是一种伦理型政治,而西方是一种法理型政治。具体而言,中国的政治秩序主要靠伦理观念采维持,政治活动靠伦理观念来调节,政治权力靠伦理观念采制约,伦理观念在社会政治体系中居核心地位;与之相反,西方的政治秩序靠法律维持,政治活动靠法律调节,政治权力靠法律制约,法律是西方政治体系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型 伦理型 西政 文化比较研究 政治权力 伦理性 政治权威 “正义” 伦理观念 政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草原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青铜时代至早期匈奴时期》评介
19
作者 王大方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文化比较研究 考古学家 欧亚草原 青铜时代 匈奴 早期 北方 科学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外国文化总体比较研究概述(1986—1988·6)
20
作者 李春林 《鲁迅研究动态》 CSSCI 1989年第4期35-41,45,共8页
回顾1986—1988.6.期间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成果,以总体比较研究最丰,这是与前一时期有所不同的情况。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作者重视宏观考察,更主要的,也是由于近年来兴起的“文化热”。研究者们试图从鲁迅与外国文化的比较研究中,明... 回顾1986—1988.6.期间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成果,以总体比较研究最丰,这是与前一时期有所不同的情况。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作者重视宏观考察,更主要的,也是由于近年来兴起的“文化热”。研究者们试图从鲁迅与外国文化的比较研究中,明确地描画出鲁迅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并考察中西文化之异同,寻求振兴民族精神之良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化 鲁迅 文化比较研究 中西文化 宏观考察 文化 文化 振兴民族 研究 异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